作者youtien (胡逆天)
看板comment
标题从几张CD谈起
时间Mon Oct 8 17:30:07 2007
三十日晚上,在陈叔叔家搜括了这些CD(而我以电子书与他交流):
戏曲
阮兆辉,《客途秋恨》,香港天声唱片,1992
陈叔叔推荐,说这是《客途秋恨》最好的版本,我听了,的确精彩。这
里特别把歌词本也照下来──听戏曲,如果还不熟,还是得看着唱词,才能
跟着听进去。
白驹荣,《客途秋恨─白驹荣唱腔艺术精选》,中国唱片广州公司,2003
红线女,《昭君出塞─红线女唱腔艺术精选》,中国唱片广州公司,2003
文千岁,《南音集》,乐韵,1990
陈小汉,《陈小汉唱腔艺术精选》,1992
这几位都是粤剧的名角,我以前都不认识,然而看看歌本的介绍,再听
过也就认识了。我接触粤剧,始於1997年的电影《南海十三郎》,片中我深
深被粤语与粤剧的韵律所震撼,决定有机会一定要去听听现场。现在,机会
终於来了,而且不只唱片。
戏曲,还是要看过现场,以後看录影或录音才品得出味道啊。
中国京剧团,《红灯记》(上下)(1968年录音),雨果,1992
没听过,所以听一听。记得几年前去大陆时有买《红灯记》的VCD,
结果回家一直懒得拿出来看。输入电脑後,一边做别的事一边听,总算是听
过这样板戏了。感想?我没用心听,也没有被强迫反覆听几百次,目前是不
敢谈有什麽感想的,只至少,这出有十几亿人听过的东西,我也算听过了。
演奏音乐
闵惠芬二胡,刘炬指挥,《天弦》,天弦唱片,2006
这也是陈叔叔推荐,一张把国乐和西乐理论结合得相当好的二胡协奏曲
专辑。我极欣赏其中〈二泉映月〉一曲,闵的诠释感情极丰富,又真能把握
住分寸;协奏的配器也恰到好处,整个气氛都烘托了出来,而且不失原味,
不像有些什麽交响版的〈二泉映月〉,把原曲的意味全变滥了。尔後我会去
收集这类音乐家的资料、理论与唱片。
我喜欢国乐,但很苦恼一件事,就是找不到什麽入门指引,不知道有什
麽名家,不像古典乐,大家都知道那几十个作曲家、那十几位大指挥家。所
以只能从自己的听觉出发,慢慢找,慢慢问,同时在听到给吹得天花乱坠的
地雷盘、或是听起来实在没什麽的「名作」时,不要丧失信心。现在总算找
到一张感觉和名声都对的创新之作了!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中国军乐:进行曲二十首》,百利,1992
西崎崇子小提琴,艾斯坦钢琴,名古屋爱乐乐团,费城管弦乐团,林克昌指
挥,《黄河钢琴协奏曲/梁祝小提琴协奏曲》,香港唱片,1983, 1986
歌曲
"The Very Best Of Peter, Paul and Mary", Starlight Music, 2003
有很多小时候爸妈常放的歌。
飞鱼云豹工作室,《生命之歌》,台北:魔岩,2000
台湾原住民歌曲。姜一涵《易经美学十二讲》把人类的智慧分成「巫性
智慧」「人文智慧」「神圣智慧」三种,原住民的歌曲,就保有着相当的「
巫性」;在听多文明世界的音乐後,听一听这些,很可以归零、反思与参照
。
原版名歌:《南泥湾》,香港:雨果,1990
原版名歌:《我的祖国》,香港:雨果,1990
中国大陆五十到八十年代的民歌,那种很标准地展现民族特色的录音,
除了灵魂以外,各方面应该都是一时之选。这种歌曲有一个无法弥补的弱点
:你把原来在民间、在山水间跃动的精灵押到舞台或录音室里,以党的美学
标准再现,这就没法不失真。它们在音乐上的表现还是不错的,只是难以共
鸣。怎麽说呢?他们念着人民群众来唱人民群众的歌,结果却反而离开了人
民群众。作为音乐,这实在是美中的最大不足,它们比不上三四十年代上海
的流行曲。
八只眼四重唱,《红蜻蜓》,雨林,2001
《雨林经典》,雨林/广州音像出版社,2003
陈果,《印象》,雨林,2002
毛珂,《美丽的夏夜》,雨林,2004
「雨林唱片」聚集了一群受过正规学院音乐训练的歌手与乐手,出了很
多翻唱民歌、流行歌的唱片;他们的作品得到很多音响杂志的好评,然而,
流行歌曲的先天优势是「当代性」,声乐家的诠释却可能过度偏重於音乐上
面,使得他声音、技巧尽管好,听者却不能共鸣。这恐怕就是流行歌曲艺术
化的一道天堑。
如,《雨林经典》第一首〈渔光曲〉,男女歌手声音柔美,把它唱得像
摇篮曲,可这分明是一首抒发渔民穷苦的歌,词曲都是为这个意念写的,而
他们唱得那麽和谐,脉络和味道就都不对了。他们的歌声确实好,可就是感
动不了也说服不了我,我也就不会想去反覆听它。
还有许多用声乐、美声唱法来唱中国民谣的,如《南泥湾》里一首邹德
华女士的〈渔光曲〉,她用声乐唱,也放了很多控诉的情感──符合那个年
代。然而,我听着仍然不是味道。〈渔光曲〉能这麽浑厚吗?我觉得它只有
用传统唱法,那种细细尖尖又会拉腔的嗓子唱才对味。
问题是,他们会听不出这点吗?还是因为太在乎音乐性,而忽略了「当
代性」?可要这样说来,又有那些歌手能成功地传承、翻唱、再诠释以前的
歌曲?
邓丽君可以,蔡琴在某些歌曲上也可以,Peter, Paul & Mary的〈
Blowing in the Wind〉也很好。她们能把握歌曲的原味,也能加入自己的性
质,可以忠於原作又不沦为奴隶;更重要的,她们有「气场」,有舞台和广
大观众的加持。在与观众的互动中,她们完成自己的风格,也完成老歌的翻
生。
这就提到了一个古老的命题:「你站在哪里说话」(戴锦华师,文化研
究第一讲)──邓丽君等能站在面对观众的歌手的立场,站得很稳很自然,
她们唱歌,唱自己的情感,也唱这个情景、这个时代,她们不用思考什麽理
论,自然就能「得位」,这是流行歌手的先天优势。
而以「流行歌曲艺术化」为导向的歌手,他们的起始位置,却是和原曲
的初衷有些距离的;他们受过训练的嗓子,也和一般大众的声腔有距离。这
样,他们没有过去的当代性,也没有现在的当代性,换句话说,两端脱节,
两不靠,在我听起来,就总觉有点虚浮,尽管他们的声音与唱功甚至比原唱
还厚实。
八只眼男声四重唱的〈掌声响起来〉恐怕在这方面表现得最明显。他们
唱得很好,可我总觉得他们是在对着空无一人的观众席唱──这点完全没办
法。虽然我看介绍,学院出身的他们也都是久经舞台的老唱将了,可那「气
质」就是比不上整个生命都和观众连在一起的凤飞飞、罗文等流行歌手。然
而,他们唱苏联民歌〈卡秋莎〉和苏格兰民歌〈绿袖子〉等就很好,其原因
,我还想不出来。或者,是因为那种已经不需要「当代性」的民歌需要的是
「积淀」,不像流行歌需要「时髦」,而这积淀正是他们的强项?
毛珂是女中音,翻唱中外民歌,唱〈莫斯科郊外的晚上〉很有韵味、很
对味,不过我没听过这首歌的原版,还没得比较。〈在银色的月光下〉〈燕
子〉也很有自己的味道,不是一味追求声音与技巧之流,然而听来听去也还
是有点说不上来的不对劲──如新疆民歌〈燕子〉,也许它原本就不是写给
汉语唱的,翻过来已第一重失真;歌手现在又转成自己女中音的唱法,第二
重──就让人觉得她不适合唱这首歌,但或许歌曲本身的问题更多些。
陈果是唱腔甜美慵懒的女声,而她这张专门翻唱许冠杰的俚俗粤语歌,
倒很有些颠覆的趣味,可说是别开生面,也颇为可观。然则,这些歌手比起
原唱、比起流行歌手,还有什麽不足?──我想,问题可能在「认同」。歌
手从听众上找认同,听众从歌手上找认同,流行歌曲是这麽在人们的生活里
流行的,他们互相培养、互相喂养,直到歌手把听众给他的加持,内化成他
的气场,於焉成角、成材。而在这个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媒介,就是富有当
代性,能表达歌手情思与特性的原创歌曲。翻唱歌手,相对来说,就缺少了
这些「人气」,也就难以完好地再诠释流行曲。
声音好比兵,情思好比将。这群翻唱歌手,个个拥有强兵,但是他们的
将,不论强不强,总好像缺少一种内秉的「名气」以及与大环境的协调性。
如果他们能克服这一点,流行歌曲艺术化、艺术歌曲流行化,或许才有搞大
的可能。
然则,什麽是「民歌」?我沿用着这个概念,但也未及详析它的定义与
界说。这里也不想多作分辨,只刚刚突发奇想,试把「民歌」「流行歌曲」
「艺术歌曲」和姜一涵教授的智慧三角作一连结:
民歌─以巫性智慧为主
流行歌曲─以人文智慧为主
艺术歌曲─以神圣智慧为主
当然这连结很粗略,民歌也有人文、神圣意味很强,而巫性很弱的作品
(视该民族的文化而定),其余二者亦然,但感觉上,好像还真可以这麽连
。民歌最要抓的核心意念是什麽?生命中一些很原始的东西。流行歌曲,人
世里各种现象;艺术歌曲(含古典乐),可以昇华至纯粹的美。
兵家蒋百里有云:任何民族,生活条件与战斗条件相合者强,相离者弱
,相反者亡。歌手唱歌,似亦可作如是观,而翻唱歌手若一方面要顾原曲原
意,一方面还要与当代现实接轨,似乎满艰难的;如果刻意为之,说不定还
会弄巧反拙。目前他们先专就自己的长处来演绎,也未尝不是自然之道。
--
时候到了。看着,
当我推开这大门,
重新震醒你们的时候,那光芒--
这光芒,便是一万丈!
http://www.youtien.idv.tw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1.99.222.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