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iedel (小号诗人)
看板clmusic
标题Re: 何谓「国际感的演奏气息」?
时间Fri Aug 4 04:13:01 2000
※ 引述《EROICAA (年轻的旅人之歌)》之铭言:
: ※ 引述《Riedel (小号诗人)》之铭言:
: : 那你先讲讲你对柏林爱乐的印象与形容吧.
: 但是我不是要无聊来找你麻烦
: 你乐评中用这些形容词来「形容」声音
: 那在字典中查的到吗? 还是学院中的词汇??
你觉得像吗?
: 对这些词的定义不了解,看完了会跟没看一样
: 或许您会觉得 听的够久听的用心 自然能感觉到
: 但是还是不知道你的词到底是用来形容哪一方面特质的
: 「日耳曼」... 这对文化水准够高的人可能还能猜到
: 「国际化」..... 这要如何体会....?
国际化很好懂吧? 有人用公斤, 有人用台斤, 磅.....世界上比较多在用的就是国际化罗.
以前资讯与媒体传播没有这麽发达, 很多地方保留了他们的特色. 造成所谓的德国声,
法国声, 英国声. 一般人很难想像, 在法国是不时兴听布拉姆斯, 甚至贝多芬的.
後来欧洲纳粹横行, 一堆犹太音乐家跑到美国去讨生活, 这些人出身都不同, 可并没有所
谓的犹太味(犹太帮是存在的), 美国的训练就逐渐混合各地的风格. 随着美国在战後的强
势, 这种混合的新风格甚至回销欧洲. 而欧洲原本的地方特色也被逐渐淡化, 成为一种新
的共通性较高的声音. 还有就是欧洲乐手在演奏时, 会有很多传统习惯, 那是谱上无法注
明的演奏方式, 可是以我在美国念书的经验, 美国却是要求遵照谱上的指示就好. 这种也
是国际化的方式.
身为德国最具有历史与传统的乐团之一, 柏林爱乐理所当然有日尔曼的传统. 可是相较於
卡拉杨和阿巴多棒下的那种德国声音, 拉图削弱了那种弦乐厚重感, 铜管声也明亮了些,
各种乐器的混合音响层次也和以往不同. 拉图的耳力素来惊人之至. 我猜他可能要求很多
谱上的精确记载, 而减少了乐手以往的习惯性演奏.
: 你对自己的评论一向很有自信
: 而我只是要问问那些词如何个「解」罢了
你这样一讲, 倒也没错, 台湾是没有标准存在的. 那我下次该用耳油或是松香味您会比较
了解?
不过我从来就搞不清楚音响上所谓耳油与松香味是啥?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twbbs.org)
◆ From: D236-135.dial.dj.net.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