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ariah (贱民)
看板clmusic
标题Re: [心得] 马勒《第八号交响曲》研究
时间Sun May 3 17:21:19 2020
根据「沈雕龙、林惟萱 - 千人交响的救赎与超越」所作的补充说明
[前言]
这是根据沈雕龙与林惟萱於TSO 2019年下半年乐季手册中,所发表的马勒第八号交响曲解
说–《千人交响的救赎与超越》所作的补充说明,原文现已在官网公开,一般民众皆可免
费下载。
https://tinyurl.com/y7ald3ax
[原文及注解]
千人交响的救赎与超越
第八号交响曲 《千人》
撰文/沈雕龙(柏林自由大学音乐学博士)、 林惟萱(国立台湾师范大学音乐学硕士)
第八号交响曲创作於1906 年夏季,隔年完成管弦乐配器。在第五、第六和第七号交响曲
连续三首纯器乐之後,马勒重拾他擅长的人声交响创作,将这种从贝多芬第九号交响曲以
来建立的传统,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注1]。1910 年9 月12 日,马勒亲自指挥了作品在慕
尼黑的首演,获得巨大的成功;他认为第八号交响曲是他「最重要的作品」(
wichtigstes Werk),是自己的「巅峰之作」(opussummum)。
[注1]
此一说法并不少见,其主要目的是想表达马勒第八有传承贝多芬第九之意,以突显此作在
同类型作品中的特殊地位。
在二十世纪初那浪漫晚期大型管弦乐团的潮流中,马勒的第八号交响曲也有着不同凡响的
编制,除了标准的弦乐配置之外,还包括了:至少两把短笛(其中一把兼奏长笛)和四把
长笛、四把双簧管和一把英国管、至少两把降E 单簧管和三把降B 单簧管加上一把低音单
簧管、四把低音管加上一把倍低音管;八把法国号、四把小号、四把长号、一把低音号;
打击乐器除了常见的定音鼓、大鼓、钹、锣、三角铁之外,还有钟琴、低音钟、钢片琴;
拨弦乐器除了常见的竖琴外,还有往往在歌剧中才会见到的曼陀林;最後,原本不属於管
弦乐团的钢琴、风琴、管风琴等键盘乐器,亦加入了编制当中。另外还要再加上在舞台外
(观众席间)演奏的第二铜管乐团,包括了四把小号和三把长号[注2]。除了上述器乐之
外,这首交响曲还运用大量人声,包括了两个混声合唱团、一个童声合唱团、三位女高音
、两位女低音,以及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各一位。首演的时候,舞台上共有858 位歌
者和171 位器乐演奏者,加上担任指挥的马勒本人,演出的音乐家高达1030 人[注3]。因
着这一盛大的声势与场面,马勒的慕尼黑经纪人将第八号交响曲宣传为「千人交响曲」(
Sinfonie der Tausend),为这首交响曲添上至今依然显赫的名声 [注4]。
[注2]
以作为篇幅有限的解说手册而言,这段对於乐器数量配置等相关资讯,似乎没由必要叙述
的如此详细。
[注3]
最终演出人数可能非一开始作曲家就能确定,推测应该是在排练时逐渐增加之结果。
[注4]
也是一般人由於这「盛大的声势与场面」,加上当年经纪人过度夸饰的宣传性标题,导致
容易对第八号产生误解和迷惑。事实上,这部交响曲应该称其为「爱之交响曲」,或加上
副标题「永恒的爱」,会更贴近作品所想传达的理念。虽然这点作者之後会有说明,但比
起叙述一堆乐器数量名称,这点反而应该先在文章中特别强调的,也藉此修正一般人先前
的错误理解。且要说「千人」是一般大众比较喜欢,且能接受的标题 。那继续沿用并无
不妥,主办单位也好以此作为宣传手段。但作为音乐评论家或相关研究学者,对於「千人
」背後的真正含意,还是要能阐述清楚才是。
除让人印象深刻的显赫声势之外,一部好的作品还需具备相当的品质。品质是一个很抽象
的概念。若借用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Norbert Elias)的观察,(至少在西方)艺术
作品中所谓的品质,指的往往是「深度」(Tiefe)与「严肃性」(Ernst)。这种的品质
,确实反映在马勒第八号交响曲的歌词里。马勒选择了来自拉巴努斯(Hrabanus Maurus
)总主教於809 年为天主教圣神降临节创作的拉丁文赞美诗《请求造物圣神降临》(“
Veni, creator spiritus”),做为交响曲第一部分的歌词,其内容为祈求天主能以神性
之爱带领世人走向拯救之路。第二部分的歌词,则来自歌德(Johann Wolfgangvon
Goethe)1832 年的德语悲剧《浮士德:悲剧第二部》(“Faust. Der Tragodie
zweiter Teil”)的最终景。相对於第一部分赞美诗的静态感,第二部分的戏剧本质传递
出更多的动态变化,其前情不可不知。在欧洲的传说里,浮士德是一位与魔鬼交易、出卖
自己灵魂的人物,在歌德《浮士德:悲剧第一部》(“Faust. Der Tragodie erster
Teil”, 1808)中,浮士德为了追求爱情,造成葛丽卿的枉死;在第二部中,他又为了追
求艺术之美、人间的成就,为他的妻子海伦和帮助过自己的老夫妻带来了死亡。马勒第八
号交响曲第二部分的主旨,要在这个前情下理解到:因着这些负罪的行为,浮士德本应随
魔鬼堕入地狱,却因为他持续地争取自由和生存,最终获得神的沐福;悲剧第一部中的葛
丽卿甚至重新出现向圣母求情,让这位象徵永恒的天主之爱的永恒女性,将浮士德的灵魂
导入荣光之境而升天[注5]。
[注5]
这段是说,马勒第八号是一部好作品。因为它具有相当高的「品质」〈即「深度」与「严
肃性」〉,这点从《请求造物圣神降临》与《浮士德:悲剧第二部》这两个文本的采用可
获得证明。但不仅如此,马勒还将运用其音乐语法更进一步的阐释,这点作者在下一段会
作说明。
这两篇差距一千多年的文字的共同想法是:相信爱的寰宇救赎力量。然而,马勒进一步用
他非常个人的手法,将原先九世纪的拉丁文歌词中较为抽象的象徵意义,和十九世纪更为
明确反映现实社会现象的德语文学名作,天上地下纵横古今地串连在一起,凸显出来的理
念是:活在当下的世人应以自强不息的积极奋斗,来实现神性的爱与救赎。这份精神,在
马勒笔下还透过大型交响乐的语法得到了融贯与昇华[注6]。
[注6]
两个相距千年的文本都相信「爱的寰宇救赎力量」,马勒便以他的理解,透过音乐连结使
这精神得以「昇华」。其理念便是:「活在当下的世人应以自强不息的积极奋斗,来实现
神性的爱与救赎。」因为作为艺术创作中,关於神性的「爱与救赎」,都是非常严肃深刻
、崇高神圣的主题,是以非相当长度和庞大结构足以阐述。这或许也可以解释,马勒为何
构想将编制扩大到如此程度之故。
第一部分:在管风琴降E 大调和弦如银河星毯铺衬下,两合唱团唱响「请求造物圣神降临
」(Veni, veni creatorspiritus)。这部企图容纳全宇宙之声的作品,以浩大声势揭幕
,而「请求造物圣神降临」主题将在奏鸣曲式的第一部分充分展开,其中两次「请求降临
」(Veni)先下行四度而後向上七度的音程动机,将贯穿全曲,串起交响曲的两个部分
[注7]。独唱女高音率先唱出的「神圣的恩典」(Imple superna)[注8],是与第一主题
对比的温柔第二主题。发展部以伴随着钟响的乐团间奏开展 [注9],在独唱者与合唱团唱
出从「请求降临」主题变化而来的「请点亮我们感官之光」(Accende lumen sensibus)
时[注10],E 大调声响如浪涛袭来,童声合唱也加入行列,在最後两混声合唱团以双重赋
格对位演唱时,闪亮突围[注11]。此时发展部也逐渐来到情绪高点,随後「请求降临」主
题再现[注12]。随着观众席第二铜管乐团加入,承接了童声合唱团的「荣耀天主圣父」(
Gloria Patri Domino)[注13],历时近半小时的第一部分在灿烂声响中结束,听者宛若
经历一场洗涤心灵的盛大典礼,就像魏本(Anton Webern)形容的感受:「仍然被它彻底
击倒。」
[注7]
「请求造物圣神降临」主题就是第一部的「第一主题」,下行四度而後向上七度的音程动
机就是所谓的「Ve-ni-Ve句型」。而串起交响曲两个部分的是「点燃光亮动机」,它也是
根据「第一主题」变化而来。
[注8]
第 46 小节 2:59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179
[注9]
发展部是从第 169 小节开始 9:24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564。
[注10]
第 261 小节 14:06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846。
[注11]
也就是马勒指示的「刀切奶油」的效果,分表现在第 333 小节 16:21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981;第 343 小节 16:40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1000;及第 349 小节 16:52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1012。
[注12]
第 365 小节 17:25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1045。
[注13]
第二铜管乐团加入是第 564 小节 25:4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1547,乐曲
已即将进入最终高潮短落,所以此处是遗漏「再现部」及「尾声」。且「承接了童声合唱
团的「荣耀天主圣父」(Gloria Patri Domino)」这句并不准确。正确来讲,童声此时
唱的是 "Gloria, in saeculorum saecula, Patri, in saecula",并与第二铜管乐团以
「点燃光亮动机」形成对位 。
第二部分「《浮士德》最终景」在降E 小调沉缓的乐团导奏中开启。紧接着的第一大段落
,有两度上下行「永恒」(Ewiger)动机[注14]贯穿其中,这里传达的是一幅茂林、岩壁
之景,在男声合唱团歌颂荒野与天主之庇佑後[注15],感奋的神父(男中音)咏出「永恒
的欢喜之火」[注16]与沉思的神父(男低音)吟出「如我脚下岩壁的裂缝」[注17],两者
以不同方式阐释了天主之爱的威力。小号奏出第一部分的「点亮」(Accende)主题,声
响顿时转入大调而明亮了起来[注18]。随後,乐团轻巧地接入第二段的诙谐曲,天使(女
声合唱)与有福童子(童声合唱)礼赞神圣救赎,并迎接崇拜玛利亚的博士(男高音)[
注19]。在对新生命与荣光的赞颂声中,圣母悄然降临,开启了第三个段落[注20]。在竖
琴拨奏与小提琴悠悠旋律下,负大罪的妇人(女高音)、撒玛黎雅妇人(女低音)、埃及
的玛利亚(女低音)等三人,轮流歌咏并一齐为浮士德所爱的葛丽卿求情[注21];葛丽卿
(女高音)在曼陀林伴奏下进一步请求援救浮士德[注22],并换得圣母(女高音)应允:
「来吧!升到更高领域来!当他感受到你,就会随你而行。」[注23]一切缓缓归於宁静,
并在崇拜玛利亚的博士(男高音)的恩典歌声中转至大调[注24],随乐团进入「神秘合唱
」(Chorus Mysticus)[注25]:绵绵私语逐渐在层层铺垫的乐团声响中累积起巨大能量
,直至第二铜管乐团加入,坚定奏响全曲开头的「请求造物圣神降临」主题[注26],在磅
礡轰然的降E 大调全幅声响中,昂扬着马勒坚定的生命信仰。
[注14]
这里的「永恒(Ewiger)动机」指的可能是「点燃光亮动机」。
[注15]
合唱从 36:41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2201 第 171 小节开始,且此段合唱并
不只有男声,还包含第一合唱队的女低音声部。
[注16]
第 219 小节 40:34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2434
[注17]
第 265 小节 42:28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2548
[注18]
这里的「小号奏出第一部分的「点亮」(Accende)主题」是指第 357 小节 46:03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2763。但原作现在才写到的「点亮(Accende)主题」
是来自第一部分,但在上一段文章解说第一部时却又没讲,且在同一段又写了个「永恒(
Ewiger)动机」,如此描述很容易造成读者混淆。会造成这种情况,推测是因为此篇文章
是两位作者共同创作,彼此没有协调完整之故
[注19]
第二段 (384-638小节) 47:10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2830
[注20]
第三段是从第 639小节开始 53:1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197。而「圣母
主题」出现是第 780 小节 57:2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197。
[注21]
负大罪的妇人(女高音)第 868 小节 1:01:2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687
撒玛黎雅妇人(女低音)第 906 小节 1:02:2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747
埃及的玛利亚(女低音)第 970 小节 1:04:0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847
[三重唱] 第 1023 小节 1:05:18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3918
[注22]
正确顺序应该是,葛丽卿(女高音)先在曼陀林伴奏下唱: "Neige, neige" ( 第 1104
小节 1:06:52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012 ),接着升天的孩童们唱: "Er ü
berwächst uns schon" ( 第 1141 小节 1:07:3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057 ),之後葛丽卿再唱 "Vom edlen Geisterchor
umgeben" ( 第 1206 小节 1:08:49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129 )。
[注23]
第 1249 小节 1:10:53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253
[注24]
崇拜玛利亚的博士(男高音)第 1277 小节 1:11:53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313
[注25]
「神秘合唱」(Chorus Mysticus)第 1449 小节 1:17:27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647
[注26]
第二铜管乐团加入於第 1528 小节 1:21:30
https://youtu.be/kP_cwJ4tKP0?t=4890
[後记]
1. 全文分六段,各段大纲:一、二段简易创作背景介绍。三、四段简易歌词文本介绍。
五、六段简易乐曲解说。
2. 参考整本乐季手册,平均每部演出作品的解说最多也就分到一至二页而已。是以从原
文看得出来,碍於排版篇幅限制,针对乐曲部分各段落解析确实有些简化省略,不能让原
作充分发挥,还是有点可惜。但尽管如此能将作品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写出,还算是有提
到重点。但严格来讲,由於这类解说手册,会针对其中仔细阅读的观众毕竟还是少数,导
致解说者通常不会愿意耗费太多心思投入其中而流於形式。更何况就一般程度乐迷来讲,
估计95%以上都看不懂。即使像马勒第八号在国内已有专人在做专门解析,相信不懂的还
是不懂。
网志版:
http://blog.udn.com/pariahfool/133466046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36.226.21.242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clmusic/M.1588497683.A.44F.html
※ 编辑: pariah (36.226.21.242 台湾), 05/03/2020 17:26:03
1F:推 GT720: 评论乐评 又一篇! 05/03 18:31
2F:推 iampuyuma: 推用心分析!我正在努力看懂! 05/03 22:30
3F:推 shawyj: 坚持的华华必推! 05/04 12:48
4F:→ Roshan: 还在? 06/02 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