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uzes (思考回到海洋的方式)
看板clmusic
标题Re: 在月光下 听纽约爱乐
时间Mon Jul 8 19:10:45 2002
※ 引述《prc (驴中之驴)》之铭言:
: 其实我想问的是制度上的问题
: 相较之下 美国乐团的营运是很商业化的
: 在这里商业化并不表示任何褒贬之意
: 而欧洲似乎就不完全是这麽一回事
: 看来问题被厘清了 明确多了
: 那就再问一次
: 1.在当代音乐的尝试上,欧洲和美国有没有明显程度上的差别?
: 有的话是为什麽?
: 商业因素?政府当局的支持度?
: 抑或美国与欧洲当代作曲家质与量的差异?
对於细节我其实也不清楚
只能就新闻与从圈内朋友口中略窥一二
还是要先声明我对美国的情况并不清楚
我想因为美国乐团经费多是私人赞助的
而欧洲多有政府补助(欧洲的税负不轻)
(我想大家应该记得柏林各乐团歌剧院抢钱的新闻)
赞助者的品味、眼光必然会影响到实验性强演出的比例
盈亏所需负责对象的不同,自然找来不一样的乐团经纪人
但是是不是後者就会比较支持新的尝试,倒也是不一定
像慕尼黑演出新音乐比例在德国就相对偏低
说来说去,又是传统的因素
所以在稍微了解所谓传统之後
就很可以想像当年Abbado在维也纳推动新音乐与新音乐节
所遭遇到的困难会有多大
但无论如何,支持本土年轻新秀(无论是演奏作曲)他们倒是都相当愿意投资
美国我不清楚,不过在德国文化活动是他们选举文宣中一定会非常强调的一环
我想这是因为古典音乐应该也算是他们「光荣传统」非常重要的一部份吧
从历史看来
要说服大众勇於尝试投资,以维持这荣光不墬
在此地并不是难事,也就是在财政吃紧之时
不过各地的程度还是有显着差异
柏林汉堡科隆法兰克福Freiburg就比慕尼黑维也纳更有尝试创新的传统
至於到底与作曲家本质好坏有没有关系
我想应该没有,或是关系不大
: 2.排练的话,欧洲乐团大多也和美国乐团一样紧凑吗?
: 美国的乐团工会,在排练上是否发挥的强大的约束力?
: 而欧洲乐团的排练状况若和美国有明显差异,是什麽原因?
这可能要请小号诗人回答了
: 我想以社上勇於尝试的风气 不少人会有意愿
: 不过毕竟我们也只是台湾爱乐者的一小部分
: 所以我想基於曲目的因素 票房不会太好
: 但是布列兹这样的指挥 一定有不少人会想要一睹风采
: 所以情况会很有趣...
: 除非音乐会的上半场是当代音乐
: 下半场则是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曲目
: 让大多数的观众在下半场大解放...
: 不过布列兹会愿意这样做吗?
如果乐团是Ensemble Intercontemporain可能就不会大解放
除非大家认为Schoenberg、Webern、Messiaen甚或新古典的Carter等人已经算是解放了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34.10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