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naBear (玛那熊)
看板chatskill
标题[心得] 为什麽聊天会紧张焦虑?
时间Thu Mar 19 11:57:42 2015
这是我写在CATCH板的文章
但应该也适合放这里,稍微改写後跟大家分享。
相信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经验:
看了关於如何聊天的书或网路文章,
你决定关掉电脑,走出房门,参加活动、社团
当你在环境中看到一位想搭话的对象时
却开始觉得喉咙变紧、乾乾的,
或许你会说服自己放弃,再找下一个目标吧。
然而却不断回圈,坐在那边一整晚後默默回家。
这样的状况可能出现在一般社交场合
参加活动时想认识某个对象、
社团里的学妹或学长、
通识课坐附近的外系生、
邻近单位新来的同事...等
你可能鼓起勇气上前与对方搭话
但很快地脸颊微微发烫,眼神不由自主会飘动
脑袋被「我这样说OK吗?」、「这样会被扣分吗?」、「接下来呢?」塞满
你可能说话开始不流畅,或是沦为「喔」、「嗯嗯」的回应
也可能草草结束对话,不知要再说什麽。
事後你感到後悔、尴尬,
「明明那些技巧方法都了解,怎麽实际上场变成这样?」
你还会责怪自己,觉得刚才那感觉实在太糟了。
重复多次後人们会走往两个方向,
一个是积极地检讨、找原因与方法来克服
一个是消极放弃并合理化自己行为,不想再尝试
这也是心理学的「习得无助感」,不再相信自己有可能成功了。
如果你是前者,很好,我会透过这篇文章帮你了解原因
如果你是後者,更好,这篇文章会让你再试几次。
***
上面举的情况发生什麽事情?
是的,都是
焦虑在搞鬼。
焦虑打乱了我们的计画,干扰了你原本的能力
焦虑跟斯斯一样有两种,
特质焦虑,或称一般性焦虑,是你「体质」上焦虑,
也就是一种长期情绪,常常处於紧张状态中
另一种是今天的主角:
情境焦虑(社交焦虑)
人们在某个特定情境(时间、场景、人物对象等)引发的焦虑
短期,起伏大,会在情境转换後逐渐消除。
社交带来的焦虑属於哪一种?众说纷纭。
我自己比较倾向是情境焦虑。
因为许多板友是在与他人互动时特别容易焦虑
例如新环境陌生人、异性、要搭讪时等
焦虑到底是什麽呢?
「因
担心现在或未来可能会发生不幸、危险,
而产生紧张与不安的情绪感受,等同於担忧、害怕。」(注1)
简单来说,我们在准备与对方搭话时,
会开始
对未来有一种负面想像,
即使你豁出去几出开场白,或是被迫进行聊天情境(别人主动找你)
这个负面想像仍然萦绕心头。
负面想像是什麽?
让你焦虑的核心就在於你害怕得到负面评价。
「对方会不会觉得我很怪?」
「对方会否认为我很无聊?」
「还是会觉得我长得很鸟?」
「该不会他根本想闪人吧?」
你这些疑问的背後,其实早就有了预设答案:
「她一定觉得我很奇怪」
「她大概认为我很无聊」
「他觉得我长相不及格」
「他想必在找机会闪人」
你因为在意别人如何评量自己,或是预期并害怕自己得到负向反应
所以产生一系列的认知、情绪及行为反应。(注2)
这就是特定情境的
社交焦虑,
也就是让你裹足不前,或脑袋空白的元凶。
为什麽会有社交焦虑?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向来看,并且从中找到方法改善。
一、社交技巧不足
最简单引起我们社交焦虑的原因,是技巧不足
也就是你对未来的负面想法,来自本身缺乏足够能力(武器)
给一把小刀就推你上战场,通常都会觉得很抖,担心自己才走几步就被秒掉了。
社交技巧不足包括:
1. 知识层面
你不知道可以用什麽来开场、
不知道怎麽「说故事」吸引对方
不知道怎麽问问题来延续话题、
不知道怎麽面对被打枪...等
2. 实做层面
你可能吸收了许多知识技巧,但因为不熟悉、缺少应用机会
所以对要实际发挥社交技巧感到担心
破解法:
很简单,多看文章、相关书籍(但务必
慎选)
实际练习非常重要,记得
循序渐进,
可先从朋友圈开始,
扩展到不太熟的朋友==>参加活动的人==>陌生人。
当然,多来参加我办的活动也是好方法 XD 因为我会设计很多练习
二、想要好表现
人们总努力地
希望在别人面前塑造出特定形象
尤其对方若是个你有兴趣的对象,自然会想要展现自己以吸引她
然而在我们不熟悉的人面前,我们又会
担心表现不如预期
也就是说,当你愈想着「我要做好DHV」时(DHV = 展现高价值)
你可能已经掉入社交焦虑的陷阱中。
所以有些人会纳闷,明明我吸收许多技巧知识了,怎麽还是会焦虑?
其实,正是因为你吸收多了,才更焦虑。
但这是个必经过程,你要做的是克服它而非乾脆不学习了。
当你跟对方互动时,你会想要表现出自己的高价值。
让对方觉得你有趣、有想法或观点独特、有领导能力能掌握场面、有品味...等
一边想着「我该怎麽做」,
一边担心「这样有DHV吗?还是不小心DLV?」(DLV = 展现低价值)
等一下,您为什麽要这麽急呢?
破解法:
DHV重要性不必多言,但当你太坚持在DHV时容易弄巧成拙
例如:
你觉得要有趣,所以试着搞笑,或突兀地在对话插进不相关的魔术
你觉得要有观点独特,所以努力发表己见,或扞卫自己的观点,忽略对方
你觉得要有领导能力,所以展现气魄、想让自己成为焦点、扮孔雀,过於强势
你觉得要有品味,所以想暗中透露所买所用的好东西,但听者觉得是炫耀
DHV 是循序渐进的。
一开始就抛出太多高价值讯息,容易让人「太饱」
更别忘了仰巴脚效应 -- 太过完美的人反而让人想保持距离
你能自然地跟对方聊天,就是在DHV了。
代表你能掌握自己情绪、有基本的互动能力,以及拥有亲和力、和善性。
什麽都不期待是不可能的,人的行为都有目的性,我们也不需骗自己。
但你可以先降低或调整自己的期待,
不用一开始就期待自己瞬间吸引住对方的心。
例如有人进行搭讪,主要是练习互动技巧,而非要把妹
又或者你与对方攀谈的目标,先放在让对方认识你、有个还不错的印象即可
当你的社交焦虑逐渐减少时,再慢慢将期待增加。
三、认知,最重要的一环
认知及态度,影响你的情绪,然後影响行为。
而认知,是造成我们感到焦虑的重要元素。
1. 非理性信念
「我一定要得到每个人的喜欢,才代表______」
「我一定要表现得很好,不然就_______」
「我不能被拒绝,否则就______」
我们将对方的反应/想法看得非常重要,
重要到可以决定自己「是好是坏」、「成功还失败」
这也与上述的「想要好表现」息息相关
对於自己
过於苛求、追求高标准,
结果反而陷入了焦虑之中(不容许一丝犯错或失误)
2. 负向自动化思考
信念是比较根深蒂固、内化的价值观,
就像是电影全面启动,保险箱中的那个陀螺。
自动化思考则是生活会
快速闪过你脑袋的念头、想法
正因为他来得又急又快,我们要嘛没有察觉有问题,
要嘛来不及思辩就已经影响後续的情绪、行为。
A. 两极化:不是零分就是一百分,不是领袖就是奴隶,要嘛把到妹要嘛是废物
你的思考中只有黑与白,忽略中间许多渐层的灰色及其他可能。
这种自动化思考常常出现在完美主义倾向的人身上。
B. 自我归因:什麽事情都会连结到自己。
对方打个哈欠 ==> 完了一定是我说话很无聊
对方说不方便 ==> 糟了一定是我开场不够好
对方转开话题 ==> 糗了一定是我吸引力很差
所谓事不过三,
如果对方一直给你IOD,那自然跟你有关(IOD = 无兴趣指标)
如果在一段对话中,偶尔出现疑似IOD的讯息
一定就是你做错事、没表现好吗?
搞不好人家昨天工作繁忙只睡三小时,
所以今天没什麽精神、表情或不想说太多话,跟你没什麽关系。
如果你习惯将什麽事情都连结到自己,
那还不用开场就已经一堆小剧场在焦虑了。
C. 过度概化:将中性或不相干的线索,进行负向的推论
上述例子也有过度概化的影子。
打哈欠就是代表无聊
婉拒就是代表没兴趣
沈默就是表示想离开
同样地,在你还没那麽了解对方之前,
先别急着将对方的反应贴上标签。
不然看到黑影就开枪,徒增自己的焦虑。
金城武都说了,世界愈快,心则慢。
D. 灾难化:把事情结果看得过度严重。或是一个线索就判断整个崩坏。
搭讪失败 ==> 完了我果然没有吸引力
对方婉拒 ==> 完了我一定没有机会了
已读不回 ==> 完了我已经死了。
有那麽严重吗?
一个吸引不到,你可以吸引第二个啊。
我搭话也失败过,这叫打断手骨颠倒勇(误)
别急着放大线索与结果,
不要收一个IOD就呼天抢地大家可以回家了
也不要一次聊天不顺、被打枪,就决定自己这辈子只能当鲁蛇。
小心自验预言的糟糕影响。
负向认知还有一个麻烦,就是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
验证」
当你的认知带来焦虑时,你开始找线索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对的
例如,犹豫该不该上前搭话,觉得对方会拒绝你,所以找藉口
又如,对话时不断搜寻对方的细节反应(表情、语气等非语言讯息)
告诉自己「果然对我没兴趣」、「果然我讲得不好」、「果然我会失败」
这不是叫你不管对方的非语言反应,
而是要提醒你,焦虑会让你花太多精力在意这些反应
看到反应後进行负向解读,又会更增加自己的焦虑。恶性循环。
反过来说,
初学者不需要对於对方的任何线索斤斤计较,
满脑子在想哪些是IOI,哪些是IOD,忙这忙那。(IOI = 兴趣指标)
你是在聊天,不是在做个案分析啊
可以等聊天完,回家检讨时在来写分析报告。
破解法:
上面已经提了自动化思考的不合理
但我相信你改天要搭讪或跟对方聊天时,
会完全忘了「自动化思考根本不合理」这件事。
你大概会继续受到影响,感觉焦虑紧张害怕尴尬,然後犹豫退缩或放弃。
自动化思考是个快速出现的念头,迅捷地影响你的认知情绪行为
等上战场时才要处理,通常来不及了。
等你安抚好自己,对方已经走远,或是错过接话的时机。
所以我们要在
平常就练习。
既然是认知,那麽CBT认知行为治疗提供了好方法。
最简单的就是
纪录-追踪-寻找证据-产生新想法与情绪
睡前回想当天遇到的事情,
有没有特别引起负面心情的(不管是否与社交有关)?
尽量写下那个事情的状况,以及当下闪过的念头,还有心情
接着,为你的念头(自动化思考)想想支持它的证据,以及不支持的反例
最後,重新改写你的念头,以及有新念头後的心情是什麽。
推荐一本书《掌握好心情》,它是处理自动化思考的自助手册
当然,你找个谘商师陪你讨论会更快。
总结一下
你的裹足不前、聊天紧张、选择放弃等症头
来自你的社交焦虑,这是因为你担心或害怕某些对未来结果的想像
而这些想像又与你的负向认知习惯有很大的关连。
若你觉得自己已经学习不少,却还是会焦虑
那麽,你应该从认知着手。
可以是
找到与过往经验的关连,以进行「疏通」
我相信你的行为模式有原因,找出原因能让你有新的体会,进而改变
所以来找我谘询谘商的,
我不会简单用「不够努力」、「不够有勇气」、「别找藉口做就对了」来看待问题。
另外也可以直接
处理自动化思考,建立合理的认知系统,来解读你接收的讯息。
这些都有助於你降低焦虑,勇敢踏出,发挥互动技巧。
注1 来自柯氏英文辞典
注2 Leary, M. R. & Kowalski, R. M. (1995). Social Anxiety. New York: Guilford.
--
玛那熊的
异想世界(爱情。心理。生活)
http://hellomanabear.wordpress.com/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40.119.68.56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chatskill/M.1426737465.A.86D.html
※ 编辑: ManaBear (140.119.68.56), 03/19/2015 11:58:21
※ 编辑: ManaBear (140.119.68.56), 03/19/2015 14:38:04
1F:推 HukataNami: 好文推 03/20 11:20
2F:推 ted97: 好文推一个 03/23 17:43
3F:推 v86861062: 棒 :D 02/22 1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