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0pblg9876 (joe)
看板book
标题[推荐] 《家在世界的屋宇下》
时间Sat Aug 17 23:30:16 2024
方格子图文版:
https://vocus.cc/article/66b4d34efd897800015b8de2
孟加拉人民示威、军方倒戈,使现任总理、亲印哈希娜政府倒台,其中引起了孟加拉人民
攻击印度教神庙、信徒等事,引起印度紧张,此事不仅使地缘政治出现变化,也令我想起
,出生、幼年成长於孟加拉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沈恩(Amartya Sen)今年
出版的自传《家在世界的屋宇下》。
沈恩在台湾以探讨经济学的着作《经济发展与自由》和探讨正义为何的哲学着作《正义的
理念》,然而大家鲜少注意到他为何会做出这样的探讨,背後究竟经历了甚麽,才会走往
这样的方向?所以他用这本《家在世界的屋宇下》,向读者娓娓道来。
这并非一本励志书,或者夹叙夹议的学术传记,而是沿着他的生长轨迹,探索从1940年代
到1970年代孟加拉、印度到英国剑桥等地人物、风土、文化、政治、种族、宗教、经济、
思想种种变化,并穿插古印度哲学与现今思想对比的精采传记。
沈恩出身於知识贵族家庭,家族人口繁多,并与大文学家泰戈尔很有关系,他即就读於泰
戈尔兴办的那所徜徉於天地、以大自然为教室的学校,受教於泰戈尔自由发展、平等、尊
重的教育思想,这让他得以自由探索知识、发展兴趣与踏实内心的空间。
在求学期间,「找人聊天辩论」成了他最大的兴趣。在加尔各答和剑桥大学等高等学府求
学时,不论在咖啡厅、宿舍还是学校里,他找各种有趣、知识渊博、思想立场不同的路人
、同侪或师长,一起天南地北话当时,一路讲到店打烊,针对政治、时事、思想、学术、
社会议题等无所不谈,这种闲聊带来的强烈的智性趣味与感性冲击,令他们痛快淋漓,甚
至聊天的收获比起上课更大。
然而,沈恩不是只爱好象牙塔知识的学人,而是怀有深刻现实关怀的学者,所以才更加爱
好知识、论辩与思考。对他人生冲击最大的,莫过於几件事情:传统社会带来的种性与性
别不平等,言论箝制导致的饿莩遍野,以及宗教和身分单一化、政治化带来的仇杀,乃至
背後反映的阶级问题。
当他回忆求学过程中,发现女同学表现杰出甚於男性,然而在社会中传统的氛围下,却使
女性难以往上出头。
当沈恩在达卡,因为二战时英国殖民政府对内措举失当,又封锁所有言论报刊的自由,不
让饥荒消息传给欧战正酣的英国政府予以协助,导致本来盛产农作的孟加拉出现饿莩遍野
的大饥荒,他亲眼看到大批逃难迁徙找吃的人群、活活饿死的人,甚至是为了生存吃了人
肉、崩溃大喊「我们已经不算人」的人,使他大受刺激。扣除政府政策,更明白言论自由
与资讯自由传播是多麽重要,因为这些明明是可以挽回、不用变成悲剧的事情。
战争结束後,尽管多数人呼吁印度教徒与穆斯林共同拥有和努力创造的事情已经比差异还
要多,不用分家,但随着政治、宗教、民族主义三者结合成认同的单一身分,宗教民族主
义导致的分裂已无可避免,仇恨气氛日益浓厚。而到印巴建国前夕,有一天他看见一位受
重伤的穆斯林逃进他家求救,问其原因,才知家人曾因气氛紧张并劝阻不要外出工作,但
他知道不工作,他的家人将会饿死,後走在路上随遭印度教徒刺杀,这位穆斯林最终不治
,使沈恩大受刺激。
这些事情让沈恩反思:明明这块土地上大家和平共荣许多年,创造出许多美好的事物,为
什麽最终仍只能走上仇杀之路,人是否只有这条路能走呢?而他也顿悟,像他这样富裕的
阶层根本不担心会遭到仇杀,因为只有贫困的人需要外出工作、面临被刺杀或饿死的风险
,而为什麽这个国家长久以来没有改变极为分配不均的财富状态呢?而他又能够未来做甚
麽呢?
生活的经历、这些重大事件与周围人们的建议,使得他决定放弃物理学,选择经济学作为
理解的管道和寻找解方的途径,而配合上马克思主义对於阶级问题的分析,使得他能更加
深刻地去寻求答案和公共政策的依据,当时最为盛行的经济学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马
克思主义经济学就成为了他终生攻读研究的对象,也是他与後来飞黄腾达的朋友们用以相
互探讨解决不平等、种族与性别歧视和政治冲突的思想根源,最终成为传世之作。
他致力於消弭不平等和歧视的解决之道,并从知识所得到的经验中,深信世界各地文明决
不会走向单一和对抗,即美国学者杭亭顿所说的文明冲突,而是可以走向历史上那段文化
包容、融合且和平的时光,并以此为毕生志向。
读完这本书,他充满智性的学院岁月,不禁令人感到能自由畅论时事、学术、政治的美好
,也体会到知识碰撞的火花不仅在於阅读当下,也在於思想的砥砺、逻辑的磨练,以及洞
察与分析能力的培养,使人能够更上层楼。
这样智性的生活不仅引人热爱,也才能够使我们如同沈恩一般洞悉事情背後的情况,理解
并反思自己是因为比其他弱势阶级占有更多资源,起点已经与人不同,才能更进一步享有
更多的社会资源取得成功,而成功绝非仅靠自身努力,更明白自己应该利用成功後的资源
,去为这个社会付出一份心力,而非以此对世人表露骄矜。
而这位经历动荡年代的人,对现今不安纷扰的世界仍怀抱和平的信心,使人阅读时不禁受
到感染,特别是我们身处台湾这个世界火药库热点,让我们还是能够认为这个世界仍有走
向和平共荣的一天。
对於现实世界深感不安、失望、紧张与悲观的朋友,我很推荐这位年已九十的耄耋老翁所
写的传记,定能让人感到心安,而对於南亚的历史、智性的感受、学术与当代思潮的激荡
乃至学界趣闻深感兴趣的朋友,这本书绝对也不会让你失望。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24.218.108.150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book/M.1723908622.A.3A2.html
※ 编辑: p0pblg9876 (124.218.108.150 台湾), 08/18/2024 21:5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