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olphincello (为将泪眼对娑婆)
看板book
标题[心得] 《余烬》---什麽还留下
时间Mon Mar 2 07:41:43 2009
http://blog.roodo.com/faintglow/archives/8406565.html
有一件事发生了,生命滔滔不绝地在对我说话。在这种时刻,我认为,我必须非常仔细,
因为在这样的日子里,生命用无声的讯号对我们说话。突然间,每一件事物都让我们充满
警觉,每一件事物都是证据与象徵,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弄懂它。有一天这些事情会成熟,
那时我们就能用言语把它说出来。 --桑多˙马芮《余烬》
好得不得了的小说,好到不知道该怎麽说它。
故事的原型简单到不行,在很多小说相信也都出现过,可就看作者如何写它了。
两个生死至交,和一个女人,友谊爱情和背叛的故事,在两个人都垂垂老矣时,离开了四
十多年的康拉德,来到将军的城堡做客,康拉德想看维也纳和这座城堡,将军想要真相,
两人都不需要伪装,因为他们都老了。
康拉德,克丽丝汀娜和将军哪里不同?我想不是将军想的"音乐",或许可以说是将军归
类的"另一种人"。
郝誉翔说的:"整本小说的篇幅不长,但包含的主题却异常丰富。透过一个扑朔迷离的爱
情故事,马芮试图讨论几个相对的概念:祖国/流亡、友情/爱情、激情/孤独、背叛/
信任、秘密/真相、复仇/宽容、绝望/希望等等,而这几个概念都指向复杂的人生,马
芮给予它们的终极解释则是:音乐。"
是音乐吗?我认为并不是的。
那是什麽呢?康拉德说:
"维也纳不只是一个城市,它也是一个音调,不是灵魂里永远带着它,就是没有它。它是
我生命中最美的东西。我贫穷,但是我不孤独,因为我有一个朋友。维也纳像另一个朋友
。热带地区下雨时,我总是听到维也纳的声音。其他的时候也是。有时候,在原始森林的
深处,我闻到席津那栋房子前厅的霉味。音乐和我热爱的一切东西,都在维也纳的石子里
,在人们的动作与流转的眼神里,就像纯粹的感受是心灵的一部份。当这些感受不再带来
伤痛,你会知道。维也纳的冬天与春天。熊布朗宫的小径。军校宿舍夜灯的蓝光,有一座
巴洛克风格雕像的雄伟白楼梯。早晨在普拉特骑马。带着霉味的骑术学校。我全都记得,
记的清清楚楚,我想再看它一回。"
康拉德又说:
"我的祖国是波兰、维也纳、这栋房子、这个城市的军营、加里西亚和萧邦。这些东西当
中,还有什麽剩下的?不管过去有哪种神秘的物质让它们结为一体,如今都不灵了。一切
都已分崩离析。我的祖国是一种感情,这种感情受到了严重的伤害。当它受了伤,唯一能
做的就是离开。进入热带地区,甚至更远的地方。"
又说:
"我们宣誓要保卫的东西,已经不再存在了。"客人严肃的说,他也举起了酒杯:"大家
都死了,或是走了,或是抛弃了我们发誓要保卫的东西。那个世界曾经存在过,一个值得
为之生,也值得为之死的世界。那个世界已经死了。新的世界对我毫无意义。我能说的就
是这些。"
"对我来说,那个世界依旧活着,即使它在现实已不再存在。它活着,因为我发过誓要保
卫它。我能说的就是这些。"
"对。你仍然是个军人。"客人答道。
我想这是来自康拉德的答案,不是将军的,所以可能更接近事实的核心。
康拉德感叹维也纳的灵魂不再,将军却只是守护维也纳的形体,一如他居住於百年不变的
城堡里,即使外面的世界里农奴都解放了,皇帝被推翻了,里面的人都老死了,所有的家
具仍在同样的位置,仆人的规矩还是一样。
将军在整部小说是主角,但他出场的身分,是将军,是卫兵长的儿子,只有年轻时和康拉
德出现时才会是有名字的人 - 亨利。
整个小说的时间大致是奥匈帝国至第一次大战结束,第二次大战尚未发生,加里西亚- 现
今波兰的一部分,那时是奥匈帝国的领地。
康拉德选择了英国,将军继续留在匈牙利。克丽丝汀娜在匈牙利,却死於"热带病"。我
想,这也许是马芮的言外之意。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30.184.36
1F:推 Tudor:推这本 个人也非常喜欢 03/02 11:19
2F:→ Lse4w:推这本,从图书馆借来看过之後就想自己买一本来收了:) 03/02 12:22
3F:推 lingz1024:看起来很不错 :) 03/02 22:26
4F:→ pepei:笔记 :) 03/02 22:46
5F:推 iiverson649:本来好像有要拍电影~後来又停摆了~这书看五遍了..... 03/02 22:51
6F:推 forestmoon:这本大推,在书店看完後还是买回来了 03/02 23:02
7F:推 jd0617:这是我最喜欢的一本书,昨天刚好又拿出来看了一次 03/15 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