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xc0149 ()
看板book
标题[心得] 石黑一雄「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阅读笔记
时间Sat Feb 23 23:37:05 2008
部落格:25度C的空白
http://blog.pixnet.net/lifepoem/post/14632888
石黑一雄「别让我走Never Let me Go」阅读笔记
如果你尚未出生,你一生的命运就被决定了,你的人生白活了吗?
人为何和所有万物有所不同?我想可能有很多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而这个问题也总是会在许多体现人的价值的课题上被提及。在日裔布克奖得主石黑一雄的作品「别让我走」中,又一次提醒了我们真人的价值为何?如果有一个和你一模一样的人,但他生命的目的是为了要提供给你器官,避免你生病或死去,那个人的生命意义又为如何呢?
「别让我走」小说以第一人称主角「凯西」缓慢述说自己从海尔森学校开始一直到长大做看护的回忆。作者刻意以一种隐藏的说法,平淡的说着这个故事,让读者产生了一种悬疑猜测的反应,一开始会不断的去想像海尔森学校有什麽特别?这里的学生又有什麽过人之处?为何要以这样的场域做为主轴呢?慢慢的,我们才发现这竟然是个关於复制人的故事,一个专门培养复制人的机构,而这些复制人一生最大的功用就是捐赠器官。
如果要证明「人之所以之为人」,你会拿什麽来证明呢?人和世间万物最大的不同是什麽呢?是因为人有思想;有情感:或是有无尽的想像力或创造力呢?那如果要证明复制人其实和真正的人是一样的,是否只要证明他们有思想;有情感:或有创造力就可以了呢?然而「别让我走」选择了以创造力和情感来证明,可是就算真的证明了,复制人的人生就可以改变了吗?似乎还是徒劳的,好似复制人的一生,从出来就会是一个悲剧,他们终其一生的命运早已决定,然而当他们拥有所谓的自由意志,似乎也就更为让人心痛。电影「AI人工智慧」里的复制小孩大卫,他的情感让他在
追寻着他永远无法追寻到的东西,那我们要说复制人的一生其实只是一种徒劳吗?
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我的脑袋一直浮现了印象派作曲家德布西的音乐,这是我最钟爱的一位作曲家。小说平淡述说回忆的文字,或许让人产生了一种这样蒙胧的美感。我想像主角可能是德布西棕发少女,最後他和另一个复制人汤米终於相爱在一起时,则让人想起了德布西的月光奏鸣曲,而整个回忆,我们甚至可以说他其实是阿拉贝斯克的幻身,带着一种不真实又如梦似幻的感觉;带着些许的感伤;带着真人的自大与傲慢;更带着一种必须超越栉比鳞次的世间秩序才能抵达的幻想。
有一天,也许我们活到了生命的尽头,回头看着自己的一生,有许多遗憾甚至发现自己几乎不曾拥有过什麽,但比起复杂人在出生前就已经被决定了一切,其实「人之所以之为人」还是值得我们去证明的。也许是用爱;也许是用思想;也许是用想像力或是任何事物。但石黑一雄以这样一本轻描淡写很难分类的小说,为何要说很难分类,在於他看似文学小说但却有着科幻的用法,可是在时代背景的交代上又极为怪异,90年代的英国发生这样复制人学校的事,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又产生了一种极不真实的荒谬感。作者用这样的小说,再度控诉了主宰文明的人类他们的自大与傲慢,
也不断的在提醒着我们关於人本身所应有的价值。
曾经不只一次和朋友讨论过我们该如何知道我们并不是上帝或是老天爷的一个棋子,其实我们所有的命运人生的方向早已被决定,我们只是顺着走而已,那这一来,不是和复制人一样的吗?只是宰制者不同罢了。这让我想起了小说里最後一段我很喜欢的段落:
「我心里出现了一个想像,因为这里毕竟是诺弗克,而且我不久前才刚失去汤米。我想着这些垃圾,想着树枝上不停拍打的塑胶布条,想着如海岸线般、勾住各种奇奇怪怪东西的铁丝栅栏,我半闭着双眼,想像自己从小遗失的东西全被冲刷到了这里,我现在就站在这些东西面前,如果继续等下去,说不定草地那边的地平线就会出现一个小小的身影,慢慢地越来越大,然後我认出那个人就是汤米,他挥挥手,可能还会大声叫我的名字。想像仅止於此,我不能允许自己继续下去,泪水从脸颊滚了下来,但我没有啜泣或是情绪失控,只是等了一会儿,然後走回车里,开车前往该去
的地方。」(p.350)
不管发生什麽事,我们最终必须走回属於自己生命的直线,才能获得救赎。不管那些命运是不是有着什麽全知的造物者所决定,但享受与创造生命的价值与当下,不才是我们真正能拥有的吗?也是谁也夺不走的!
Debussy 德布西-C大调阿拉贝斯克第一号钢琴曲 Arabesques NO.1
http://mymedia.yam.com/m/1321998
德布西.月光奏鸣曲
http://mymedia.yam.com/m/47949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41.117.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