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omic ((Nomis))
看板Warfare
标题[心得] 养马与响马与女响马[上]
时间Sun Sep 29 21:10:06 2024
网制图文版:
https://cimonnomis.blogspot.com/2024/09/blog-post_29.html
--
养马与响马与女响马[上]
大约自15世纪末始,明代中叶,北方河北、河南、山东一带开始出现跃马弯弓、大道
旁行劫路人的强盗,是为「响马」。关於响马的由来,一说是永乐时期内附安置的蒙古人
不听朝廷号令擅自蠢动所致。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十九〈徙戎〉写道:
「本朝永乐、宣德间,达虏来降,多乞留居京师,授以指挥干百户之职。赐之俸禄,
及银钞衣服,房屋什器,安插居住,名曰达官。…土木之变,达官东人之编置近畿者,一
时蠢动,肆掠村庄,人谓之家达子。至有驱迫汉人以归寇者。户科给事中王竑,翰林院侍
讲刘定之,竝言宜设法迁徙,俾居南土。於是命左都督毛福寿充左副总兵,选领河间东昌
达军,往湖广辰州等处征苗。巡抚江西刑部右侍郎杨宁,奏请贼平之後,就分布彼处各卫
所守御。然其去者无多。而天顺初兵部尚书陈汝言阿附权宦,盖令取回。遂令曾鉄(按:
应为曹钦之误)得结其骁豪,与之同反。而河间东昌之间,至今响马不绝。亦自达军倡之
,据有中国,谁之咎也?」
顾炎武的说法有若干史料可以佐证。土木堡之变以前,正统二年(1437年)便已经有「
达官军校勇士人等居止畿甸,多占民田地及相聚骑射,强掠民财」 、「原取沙州达官於
东昌府卫安插者,其人素习凶犷,平居无事,常为盗贼」 等现象,土木之变时也是有「
安插达官人等因虏寇边,乘机刼掠居民」 ,「近因虏寇犯边,尔定州衞安置达官户下人
丁,往往乘势为盗,刼掠人财,杀伤军民,皆因为头目者不能钤束所致」 、「京城内外
并附近地方安插达官,及平日无赖之徒乘机刼掠,扰害良民」 ,如顾炎武所言。
达官不能控御部下制止劫夺的情况後来可能更加恶化──夺门之变(1457年)後明英宗
复辟,然而帮助英宗夺权的功臣石亨等人接着又遭到清算,太监曹吉祥为了自保,勾结达
官;曹吉祥、曹钦造反失败伏诛,与之勾结的达官不是反正,就是连带被诛除。达官户下
人丁若逃得性命,不少大概就靠劫掠维生 。若是年岁不好天灾荒欠,达官人户更免不了
劫掠,「京畿及山东地方旱涝相仍,以故京城内外饥民多将子女牛畜减价鬻卖,其势必至
于攘窃刼掠;又访得各处屯营达官人等,亦随处群聚,强借谷米,或行刼夺」 。就是生
活还过得去,成化年间仍然抢劫滋事不断,「军士达官含(舍之误)余因操练往回,每肆刼
掠」 。孙继芳《矶园稗史》卷三则写道:
「成化二十一年(1485年),大盗席英,先为达官指挥使,犯法,避罪达舍;王永者,
亦杀人亡命,以骁勇善射相结,行劫於固安、霸州诸处」 。
从前面的叙述可知,内附的达官不仅仅是单独出劫,有蒙古人入寇或者流民饥民出现
时也会混入人群,或者直接与大盗一起行动。受这些达官影响,「京师之南,固安、永清
、霸州、文安等处,京卫屯军杂居,人性骄悍,好骑射,往往邀路劫财,辄奔散,不可获
,人号为放响马贼」 。到正德年间响马蜂起的刘六、刘七之乱,几乎已见不到蒙古人的
痕迹──大部分参与起义的主要领袖看起来都是汉人。那是甚麽原因使得归附蒙古人为主
的骑射抢掠,一变而为几乎都是汉人呢?这要从明代的马政说起。在明初,从养有种马、
负责繁衍马匹的马户手中徵收後,马匹便放养於太仆寺或苑马寺所属的草场牧厩中。但成
祖永乐十八年(1420年)以後尽废官牧,马匹散养民间,「厥後公厩废,而牧地或为豪贵夺
,或为之徵租,令民各自为厩居,各自求地刍蓄」 ,换言之,原本官方的太仆寺、苑马
寺自力经营的牧马业後来责成民间,在饲养种马的马户之外又多了一批牧养马匹的民户(
所养马匹与「种马」相对,称之为「户马」);「户马」越养越多,宣德四年(1429年)後
扩及山东,正统十一年(1446年)後扩及河南,牧马业与牧养马匹的技术技能随之往民间扩
散。
这几波扩散的後果之一是「户马」散养於北直隶、山东、河南之间,若有大变,一时
不能齐集。「国初种马,骒驹俱搭配补种,余即变价入官,未有俵解者;正统十四年,以
虏变,取马一时不至,难应倅变,始於孳牧内岁取二万匹,寄养京辅三府,以备不时调兑
,是为起解之始」 。备用马也是寄养民间,这就使得京师附近民间蓄养马匹的密度更加
提高。对一般民户来说固然养马的成本偏高,普通人养不起,而大户人家不但有余力养马
,也更有本钱培养弯弓搭箭的能力,後来便成为徵召民兵的来源之一,好比说嘉靖年间编
纂的《霸州志》卷四提及北直隶霸州编制的民兵,除了额设民壮100名、快手50名之外,
还包括「子弟兵一百五十名,选民间善骑射者为之」。
既然在15世纪後半,官方所用战马大量散养民间,蓄养、骑乘马匹的技术扩散;土木
堡之变的缘故,扩展後的养马业又浓缩集中於京师附近,遂成为响马生发的温床,正德六
年(1511年)後刘六、刘七之乱的基础──负责追捕流贼的李瑾便报告说「贼所得皆民间马
,一昼夜驰数百里,而官军马少,何以追敌」 ,以民间马匹为基础的流动作战遂得以成
立。
虽说汉人本土养马业的发展,使得劫掠维生的响马能脱离达官或蒙古人的限制得以「
发展」,最终酿成大规模的民变,但立基於本土养马业可能也限制了刘六、刘七起义的扩
展──这场民变持续时间不满两年,起义者足迹所及,主要在於大河南北、北直隶、河南
、山东之间,旁及於山西、湖广、南直隶北部,也就是说,正好在前述民间养马业的分布
范围内外。这在以响马骑兵为主的刘六、刘七所部中尤为明确──因为全活动范围基本在
黄河以北,明代官方称其为河北贼,学者西村元照称之为河北军。相对於人数最多不过万
余至二万的河北军,向河南发展的杨虎所部则称为河南贼/军,一度发展到二十八营、据
说花名册上有十三万五千人,但这麽多闲杂人等也拖累了行军的脚步(既然杨虎所部得到
更大的发展,也有学者主张应称为刘六、杨虎大起义 ),反而比河北军更早覆灭。
马匹来源作为起义的限制,具体来说除了战马的获得之外,还有如何保有马匹体力、
战力的难题。粮草粮草,人食粮马吃草,明代的通例是单兵个人每日食粮一升五合(军官
以上日支三升),马匹则每天草一束、豆料四升;草一束所占的运量相当於米或豆十二升
,换言之,马的补给消耗量是人的十倍左右 。当然,流动作战中粮秣几乎不需要自备,
因粮於敌,这是响马武装比官军优胜之处;但既然食草於野、取之於民而不像官军那样向
民间徵赋、运输、储存草料,刘六、刘七的起义就受到了自然限制──起义大喷发也是牧
草开始繁盛生长的六月以後。
--
http://cimonnomis.blogspot.tw/
https://www.facebook.com/Cimon543/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50.116.194.187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Warfare/M.1727615411.A.CDF.html
1F:推 zeumax: 原来达官是鞑子官,还迳行骠掠民人,看来达官贵人是在臭 09/30 02:55
2F:推 c22748872: 达官的出处居然是这样QQ 09/30 10:36
3F:推 iamoldtwo: 09/30 20:11
4F:→ jimmy5680: 一楼不要穿凿附会,达官这个词远在明初以前就存在, 10/01 02:55
5F:→ jimmy5680: 达是显达的意思,跟鞑官没有关系 10/01 0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