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ouei (金山好吃粥,伸!)
看板Warfare
标题Re: [闲聊] 後燕平规叛变的勇气从何而来?
时间Sat Oct 7 13:28:15 2023
扣除上一篇推文里所聊的异族,这篇来简单分析一下其他原因
《冥祥记》载毕览"随慕容垂北徵,没虏,单马逃窜。虏追骑将及,览至心诵念观世音;既得免脱,因入深山,迷惑失道,又专心归念.."
姑且不论是否真的因为念佛而幸免於难,这等怪力乱神的部份,至少可确认的是
後燕兵力捉襟见肘到,连标榜不杀生的佛教徒,都被调去出征了
又《资治通监》:"(390年)北平人吴柱聚衆千余,立沙门法长为天子,破北平郡,转寇广都,入白狼城"
从拱高僧作为神主牌来推论,这群造反者当中很多应该信佛才对
甚至不排除起义的原因之一,在於统治者违反不杀生的教义而被抓去当兵
既然先前杀都已经杀了,只要有幸把源头的後燕政府扳倒的话,或许能免於再让佛祖不开心
算是一种赎罪的概念?要不然想不杀生来和平劝退徵兵,难度应该会非常高
再参考参合陂之战战前,《魏书》有一则北魏方的书信,形容後燕的情况是"慕容无道,侵我疆埸,师老兵疲,天亡期至.."
391年平定翟钊叛乱後,393年准备讨西燕时,《晋书》载"诸将咸谏,以慕容永未有衅,连岁征役,士卒疲怠,请俟他年"
後来尽管打是打赢了,还收获不少战利品,但仍无法抹灭後燕穷兵黩武的事实
之後数年史书也找得到数起,後燕所发动的战争,所以综合以上诸点,回头看平规396年的造反
其中一项利多,大概就是看准慕容鲜卑连年征伐导致的民怨吧!
另外比较脑补的是,我看到网路上有平规是蓟人的说法,但我找不到史料
还望有版友帮忙补充,thx
讲这个是为了牵扯徐岩的叛事,慕容垂命令平规不准轻举妄动,平规却"违命距战,为岩所败。岩乘胜入蓟,掠千余户而去,所过寇暴"(晋书)
估计平规自认因上头交代,而错失进攻最佳时机,导致家乡被蹂躏,故而一直记恨
直到自己跳出来复仇,成为反乱的原因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M2010J19CG.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01.12.42.159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Warfare/M.1696656499.A.A75.html
1F:→ hgt: 你不是已经说"违命距战"?? 那战败得怪自己阿!!! 10/07 14:21
2F:→ hgt: 怎麽怪慕容垂??? 10/07 14:22
3F:→ Houei: "最佳时机" 10/07 14:27
4F:→ hgt: 那怎麽确定他距战时不是"最佳时机"??? 10/07 15:02
5F:→ hgt: 或者他自己根本不知道最佳时机,只想距战??? 10/07 15:02
6F:→ Houei: 我不知道 你知道的话 可以贴一下 10/07 15:06
7F:→ hgt: 自己距战不挑最佳时机,不怪自己怪慕容垂,这理由说服力薄弱 10/07 15:12
8F:→ Houei: 如果你有不薄弱的理由 欢迎补充 10/07 15:16
9F:推 YoursEver: "随慕容垂北[征]"? 遇到这些简转繁的错误时,是否还是 10/07 16:50
10F:→ YoursEver: 修正一下比较好? 10/07 16:50
11F:→ Houei: 多谢提醒orz..下次会注意 10/07 16:59
《晋书》载慕蓉垂"召募远近,众至三万...令曰:「吾本外假秦声,内规兴复。
乱法者军有常刑,奉命者赏不踰日,天下既定,封爵有差,不相负也」"
"娄会上疏曰:「..兵荒杀礼,遂以一切取士。人心奔兢,苟求荣进,至乃身冒縗絰,
以赴时役,岂必殉忠於国家,亦昧利於其间也。圣王设教,不以颠沛而亏其道,
不以丧乱而变其化,故能杜豪兢之门,塞奔波之路...诚宜蠲荡瑕秽,率由旧章..」
垂不从"
我们知道前秦在王猛治下打击豪强,慕容垂想吸收前秦势力的话,势必部份沿用旧制
而部份有所改革,所以他给了寒门很多机会,又带兵本来就有军法,古今中外皆然
强调奖赏甚过於处罚,才是最终目的
问题後燕在参合坡惨败,慕蓉垂"惭愤欧血,因而寝疾"(晋书)
再从继位的慕容宝"遵垂遗令,校阅户口,罢诸军营分属郡县,定士族旧籍,明其官仪,
而法峻政严,上下离德,百姓思乱者十室而九焉"
观察得知,慕容垂有意让後燕开启一段时间休养,然则定士族旧籍这句
意谓一改娄会上疏时的策略,转而倒向拥坞自保的豪门们,冀望由士族的坞来保家卫国
甚或暂缓因军功爵制所连带的,利益分配不均之隐忧
坞俨然是当时北方百姓聚集处,後燕自然也不例外,《16国春秋》:
"时东胡王晏据馆陶,为邺中声援鲜卑乌丸,及郡民据坞壁不从者尚众,
(慕容)垂遣太原王楷...鲜卑乌丸坞民降者数十万口,楷等留其老弱,置守宰以抚之"
"(慕容)绍率骑数百往说王晏,为陈祸福,晏随绍诣楷降,鲜卑乌丸及坞民降者数十万口
,(慕容)垂大悦"
既然住了一堆人,坞没有战备功能是不行的:"出拒步卒十二万、骑三万七千,
次於巨鹿之曲阳、柏津坞,临滹沱水北以邀之"
"太祖(拓跋珪)临(慕容)麟营,战於义台坞大破之"
扯一堆後重点来了!上述的"而"法峻政严,略带转折语气
透露罢兵并非慕容宝所治百姓思乱主因,个人合理推论,应为先前造反事件的原因之一
这才让慕容垂交代儿子该有所收敛於兵制
※ 编辑: Houei (124.218.199.193 台湾), 10/11/2023 10:3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