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l00669773 (Jerry shou)
看板Warfare
标题[闲聊] 决战之梦(2)
时间Sat Jan 14 07:34:17 2023
回顾决战之梦(1),我们可以知道,决战的思想是如何诞生、发展扩大。再从Corbett的解
释,了解到为何决战往往不可行。
本次决战之梦(2),则是着重於海军战略。所以本文会比较没有战史味…或许可以丢去军
事版(?
本文比较接近译文,内容基本上来自Operational Warfare at Sea Theory and Practice
,坦白说,本文内容比较硬我不太有信心写得很好,如果你英文ok,也喜欢这个主题,建
议可以直接啃完这本书,跳过这篇文章。
本书作者为Milan Vego,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教授(University Professor and the
Admiral R.K. Turner Professor of Operational Art at the Naval War College, in
Newport, Rhode Island)。如果你对海军战略有兴趣,他的书我都非常推荐要收一本。
…说白了我这篇就是摘录翻译现在美国海军的教科书啦(?
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世界主要海军都谋求决战(decisive battle 又称「总舰队行
动(general fleet action)」),从而在一次舰队交锋中取得制海权。在第一次世界大
战爆发前的最後十年里,主要海军继续大量建造大大小小的海军舰艇。
到 1914 年,由於新型战列舰无畏舰(1907 年)和战列巡洋舰(1909 年)的引入,其相
较前辈所具有更长的航程和续航力,使得潜在的海军战场规模已经大大增加。而潜艇和飞
机的引进(1903 年)为战场增加了第二和第三维度。 舰队指挥官通过无线电控制数百英
里外的下属部队的行动。 无线电成为在战斗中控制大型舰队至关重要的要素。而所有这
些变化的累积效应是,蓝水海军有能力几乎连续地在大片海洋/海洋上进行海军行动,并
使用多样化的舰队力量。然而在马汉理论的影响下,大多数主要海军都计划进行旨在摧毁
或歼灭敌方舰队主力的「决战」,从而获得制海权。然而无线电无法确保对分布在大海
的海军部队进行安全可靠的指挥和控制。此外当时主要海军的庞大规模及其广泛分布的
本土基地及设施使得透过「决战」取得决定性的结果变得越来越困难。
第一次世界大战标志着决战作为在特定海上战区获得制海权的手段的消亡。其海战的结果
表明,战区内的作战目标可以主要通过一系列相关的主要和次要海军战术行动(major
and minor naval tactical)来实现,这些行动在时间和地点上按顺序或同步进行,并与
一个共同的想法联系在一起,或者用现代术语来说,通过进行一次主要的海军作战(
major naval operation)。将海军的部署、敌对战力的交锋、追击、撤退/再部署交织在
一起,构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并且整个海军作战都是由一名指挥官计划、准备和指
挥的。
主要海军作战(major naval operation,以下简称MNO)
一次MNO可以是进攻性的,也可以是防御性的。进攻性MNO通常由海军实力较强的一方实施
,但他们也可以规划防御性的MNO。实力较强的一方将发动一次或连续数次重大MNO,以获
得并维持制海权。此类行动还可以大大减少敌人数量优势,从而促成其他战区的行动。规
划和执行以进攻型的MNO通常是在为了在战争初期取得制海权和後期维持制海权而。它也
可以在一方只有局部和临时控制权的情况下进行,如二战期间美军在太平洋进行的两栖登
陆。当一方因永久或暂时的弱势而被迫在海上进行防御时,通常会计划和执行防御性的
MNO。以防止敌方对其海军基地和锚地的攻击、敌人的两栖登陆、对沿海设施发动的攻击
,与进行友军和平民的撤离工作等。此外,MNO亦可是以海军为主结合多军种进行的作战
,如瓜岛就是海军跟海军陆战队共同作战的一次MNO。
总的来说,现代MNO的主要目的可以是以下项目:
一、在海上或其基地摧毁敌方舰队。
二、在对岸进行两栖登陆。
三、摧毁敌方沿海设施。
四、攻击敌人的海上贸易。
五、守护我方的海上贸易。
六、摧毁敌方海基战略核力量。
七、保护我方海基战略核力量。
八、支援海岸上的友军地面部队。
旨在摧毁海上或敌方基地的敌方舰队的MNO是在特定海域中获取制海权最快、最有效但也
是最困难的方式。这种行动可以在公海或狭窄海域中进行。从历史上看, 第二次世界大
战中的大多数舰队交锋发生在一支舰队为一次大型两栖登陆提供掩护和支援时,就像
1944 年 10 月在莱特岛发生的那样,或者由强大的舰队利用登陆诱使劣势敌方部队进入
「决定性」的战斗,正如日本联合舰队在 MI 行动中所尝试的。当攻击者为其在沿海地区
作战的部队提供支援时,或者当敌方舰队被迫在某个海域或海洋区域作战时,可能有必要
进行一次摧毁敌方舰队的重大海军行动。 如果海上实力较强的一方试图孤立某些海洋/海
洋区域,那麽目标可能是摧毁敌方舰队的主要部分。同样,数量较弱的一方可能会决定计
划一次重大行动以摧毁海上的敌方舰队,以削弱或解除海上封锁。在典型的封闭或半封闭
海域,这样的MNO可以通过水面舰艇、潜艇和陆基飞机的大规模攻击来实现。由於海上和
空中情况的快速变化。这样的行动很可能於同一个阶段中,由海军、飞机和岸防炮等进行
一次或多次同步打击。
不同於海军战术行动(Naval Tactical Action,NTA)决定采取NTA是基於对形势的短期估
计;计画一次MNO则是基於「长期估算」。 在评估规划时,作战指挥官必须考虑给战区局
势的所有方面—军事、政治、经济、社会、种族和气候,进行数周或数月长度的预测。由
此产生不确定性更高和涵盖范围更广的MNO,其与NTA相比,对形势的长期估算必然包含更
多的假设。反过来,计划包含的假设越多,就越有可能需要变更、修改,甚至在执行阶段
时不得不放弃。
与NTA相反,MNO总是经过完整的规划。除了海战的初始阶段,通常都是当部队准备充足并
至少拥有局部优势时才进行,而NTA可以不管敌我双方部队的力量对比就直接进行。规划
MNO时采用「倒推」法,即首先确定最终作战目标,然後逆向确定几个主要战术目标和一
些次要战术目标。
一次MNO的持续时间跟规模也会比NTA来的大许多,除了前述提到的MNO可能是跨兵种联合
作战外,一次MNO持续时间往往来到数周、甚至数月。
一般而言,一次MNO会包括三个阶段:部署、战斗和战後。
https://imgur.com/cJKGIVK
而战役(Campaign)一词则是一个被过度运用的名词,有时,任何大型军事行动都被定义
为一场战役,而不管将其称为主要行动(major operation)甚至是战斗(battle)或交战
(engagement)是否更合适。
实际上海上战役(maritime campaign)涵盖作战部队运用的所有方法,从最小的NTA到MNO
或联合作战行动(Joint Operation)。其目的旨在实现军事或战区战略目标。海上战役通
常需要使用多军种部队,甚至是多国部队来进行。
作战艺术(operational art)
军事艺术的所有三个组成部分,战略(strategy)、作战艺术(operational art)及战
术(tactics)都密切相关。他们的相互关系是高度动态的。彼此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线
。 战术层面的行动和事件往往以最深刻的方式影响战略和政策。 作战艺术一方面显着影
响战略和政策,另一方面影响战术。战略和政策支配着作战艺术,而後者又支配着战术。
当较小的框架开始侵占较大的框架时,问题就会随之而来,无论是有意还是默认。
一般来说,战略通过确定要完成的最终目标和分配必要的军事和非军事资源来指导作战艺
术。战略还定义并限制了一个作战部队的使用,并对战术战斗(Tactical combat)施加了
条件。为取得成功,MNO或战役必须在作战和战略上可行的框架内进行。一个作战和战略
目标的实现取决於战术取得的成果。就战略而言,在考虑战术的限制的同时,必须确保海
军战术战斗在有利於实现战略目标的条件下进行。糟糕的战术会使好的策略失效。因此,
始终需要足够水平的战术能力来实现战略或作战目标。例如在争夺瓜达尔卡纳尔岛的持久
战中,美国海军的战术技能比不上日本人。然而盟军最终取得了胜利,因为他们在作战和
战略层面比日本人更好地匹配了手段和目标。 日本人在中途岛海战中遭遇重大战役失败
,不仅会毁掉整个MNO,而且总是会对特定战区的战略形势产生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海军战术可以简述为计划、准备和使用单艘舰艇、潜艇、飞机和单兵海军作战武器以完成
指定的主要或战术目标的艺术和科学。海军战术应该为作战或战略成功创造先决条件,然
後作战指挥官必须利用这些先决条件,并确保结果与作战艺术和战略相协调。
通常来说,除非战术行动是作战设计的一部分并且直接有助於实现作战或战略目标,否则
不应进行战术行动。如果海军战术胜利是在作战框架之外进行的,那麽它们就毫无意义。
例如,在莱特岛战役中,美国第三舰队司令哈尔西在恩加诺角附近的战斗中赢得了战术胜
利,击败了规模小得多、实力弱得多的日本航母舰队。然而,这场胜利也几乎导致了整个
MNO的失败。 这场战斗不是日本人强加的,而是哈尔西主动寻求的。它是在作战框架之外
进行的,该框架旨在为登陆莱特岛的盟军提供有效的远程掩护和支援。10月25日,栗田在
他的部队即将在萨马岛海战中击败美军时决定转向北方离开战场,才使盟军免於惨败於弱
得多的部队手中。
也许最糟糕的情况是将战术与战略及战争指导(strategy and strategy with the
conduct of war)混淆,就像日本帝国海军在二战所做的那样。按照 1916 年 6 月日德
兰海战的方式,日本人专注於单一的「决战」。这种专注引导了他们的战术教则和船舶设
计。然而,这导致了一支具备一维性和脆弱性的水面舰队。决不能允许战术显着影响战略
,更不用说支配战略了。如果发生这种情况,战略将根据战术或作战思维来规划,甚至是
事後才应用。对先进武器的日益依赖,加上不愿在不涉及重大国家利益的冲突中接受不必
要的伤亡,造成了一种情况,即目标实际上已取代了合理的战略。作战艺术应用不当会导
致战术失败,也可能会产生不好的作战後果,甚至是战略後果。日本联合舰队在中途岛海
战中由於作战计划有缺陷而遭受决定性的失败,尽管日本在兵力上具有压倒性优势。这个
例子或许最能说明,当作战指挥官严重缺乏作战思维时,一个人的优势是如何轻易被浪费
掉的。战术上的才华很少能克服糟糕的作战表现。 没有多少战术胜利可以挽救一个军队
免於最终的失败。 缺乏作战思维必然导致浪费战术胜利的成果。
作战思维(Operation thinking)
在作战和战略指挥层面取得成功的主要要求之一是开阔的思维和广阔的视野。这种能力,
德国人恰如其分地称之为「作战思维(operals Denken)」,这通常不是一个与生俱来的
特质,而是作战指挥官多年来大量有意识努力的结果。尽管作战思维是成功的最关键因素
之一,但无论是在和平时期还是战时,许多作战指挥官基本上仍受制於他们狭隘的战术观
点。战术思考很容易,因为这是所有指挥官都感到自在的领域,是他们职业生涯的大部分
时间所做的事情。历史提供了无数例子,在这些例子中,指挥官无法开阔和长远地思考,
导致重大挫折,甚至导致海上战役或MNO的失败。
与战术指挥官不同,海军作战指挥官必须从作战而非战术角度评估物理环境的特徵。这意
味着正确评估战区给定地点的海洋学、水文学、自然地形和人为因素的特徵及其对海上战
役或MNO而非海军战术行动的过程和结果的影响。作战指挥官也更关心气候,而不是天气
。及其对参与作战的多军种或多国部队的使用的影响。从作战角度思考意味着海军指挥官
清楚地看到他的每项决定和行动如何有助於实现最终战略或作战目标。最理想的情况是,
海军作战指挥官所做的所有决策和行动都在给定的作战或战略框架内;否则他们将无法为
最终的成功做出贡献,甚至可能会破坏它。海军作战指挥官应该考虑如何为部队的使用创
造机会,同时减少敌人未来的选择。
通常来说,只关注或过度关注战术会导致在作战和战略层面出现重大挫折甚至失败。例如
日本、美国和皇家海军在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岁月里过於狭隘和战术上的关注。这三支海
军实际上都痴迷於打一场像日德兰半岛那样的决战。作战思维的缺乏体现在战争目标的设
定( targeteering approach to warfare)上,几乎整个重点都放在特定目标和单个目标
的选择和攻击上,而不是要实现的目标。 这种目标设定还导致指挥的过度集中。下级指
挥官的行动自由和主动性因此受到极大限制,随之而来的是对部队效能的不利影响。
此外这种战争目标设定也使得确定某个目标是否可以以及何时实现变得更加困难;它还导
致大量的时间和资源浪费。它几乎总是会导致作战和战略层面的消耗战。 这在与弱小敌
人的战争中可能并不重要,但在与更强大和更有技巧的对手作战时,这将是至关重要的。
附带一提根据Vego的说法,最早开始发展海军作战理论的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
1930 年的苏联野战手册 (BU-30) 是第一份阐明海军和地面部队联合作战基本原则的教条
。之後苏联人发展了他们所谓的“海军作战”理论,具体来说,就是侦察、两栖登陆和反
两栖作战,以及海上交通线上的作战。五年後,苏联海军采用了新的海军作战手册
(BU-MS-37)。 这里首次详细阐述了「海军作战(naval operations)」和「日常(例行
)活动」,作为海军和航空兵作战实现作战目标的主要方法。新手册设想了十几种海军行
动,包括旨在摧毁海上敌方舰队的行动、针对沿海设施的行动、海上交通线上的作战和封
锁/反封锁行动、登陆行动、反登陆行动和担当地面部队侧翼的行动。所谓的日常活动则
旨在通过在其沿海水域和部署区域建立苏联所谓的「有利作战制度(favorable
operational regime)」来实现作战目标。 苏联关於现代海上战争性质和作战艺术的观
点被纳入 1940 年发布的临时作战手册 (NMO-40)。然而,苏联的海军作战理论在卫国战
争期间应用得非常差。
以前我在解析20世纪早期「决战」上脑的状况时,一直有种模糊感,就是我不太能有效定位我现在批判的「决战」,到底是一种战术,还是一种战略。
我自我重新检视,以上我主要在针对决战及其摧毁敌方主力舰队,达成战略目标的限制及难度进行批判,而忽视了更深层的问题。
看了Vego的着作我才了解到,正是因为将决战这一本质为战术的行为,上升至主导了海军作战乃至战略的目标,才导致我的困惑,也是我以往比较缺漏的地方。
另外Vego认为美日英在战间期都是决战导向,就我所认为,还是有差别的,如我以前分享到的,战间期对於决战的重视度是日>=美>英
英国海军在战间期的演习的表现,及其作战计画都跟美日不一样。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220.142.38.110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Warfare/M.1673652860.A.193.html
※ 编辑: wl00669773 (220.142.38.110 台湾), 01/14/2023 20:46:05
※ 编辑: wl00669773 (220.142.38.110 台湾), 01/14/2023 20:47:18
※ 编辑: wl00669773 (220.142.38.110 台湾), 01/14/2023 21:05:22
1F:推 PAULDAVID: 把决策与行动的过程概括为图表 不愧是发明管理学的国家 01/15 10:22
2F:推 detonator: 讲得真清楚 01/15 16:49
3F:推 fw190a: 推这篇,但其实美军一直到1994才正式承认"作战"这个层次, 01/17 00:11
4F:→ fw190a: 而这本书重点,很大程度是在说明这样一个层次存在的意义与 01/17 00:12
5F:→ fw190a: 重要性。只是间接的点出以前决战导向的问题 01/17 00:12
6F:→ fw190a: 以前是否真的有这种问题,出在战略上或者战术上。如何证实 01/17 00:17
7F:→ fw190a: 以及,现在引入作战层次,会不会只是让问题移位发生。 01/17 00:18
8F:→ fw190a: 想要解答,似乎都蛮需要更多资料与思考 01/17 00:19
※ 编辑: wl00669773 (220.142.50.243 台湾), 01/22/2023 07: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