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w190a (las)
看板Warfare
标题Re: [闲聊] 孙子兵法谋攻篇
时间Wed May 4 14:32:48 2022
: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 推 want150: 关於这句话的解释似乎有歧异,但曹操作注时直接表示 05/04 11:18
: → want150: 这就是"小不能当大也",权供参考 05/04 11:19
关於这两句有点自己想法,忍不住来一篇重新推导好了。
先看整个谋攻篇,
凡用兵之法....这段算是总纲,讲的是保存有生力量为最佳状况。
後续三个论述面向分别是:
1.故上兵伐谋...
这段讲述在用兵/攻城之前,优先考虑谋/交,是大战略的面向,
另外补充攻城的消耗惨重。
2.故善用兵者...故兵不顿,利可全,此谋攻之法也
这段讲的则是,如何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例子,
其实是"上兵伐谋"的补充说明。
3.故用兵之法...
有趣的是这段,我认为其实他是想补充一个,
在战略追求上与谋攻目标相合,
但是又能补充谋攻之外的需求,
具有实际操作性的一般性战略用兵指导原则。
尽管追求有生力量保存,但这阶段的指导,其实是不可能避免消耗的。
所以1/2讲的是理想状况,善用兵/上兵。3则是要解释包括不理想的情况。
从 十则围之,对应不若避之
到 五则攻之,对应少则能守(逃)之
至 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分别代表了三种程度的战场流动性,
战略上压倒性优势或不利时,玩的是捉迷藏/让对方无可遁逃。
战略上有明显优势时,则会有一边明确进攻态势,
另一边守势或边打边退等以空间换时间的打法。
第三种才是接近势均力敌的"打硬仗"。
最多歧异的还是"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
我不认为他有明确对应关系,大家也知道前面那个十与五都是虚数,
那种程度的预测即使偏差,也影响不大,但在倍或者是敌之间,
则有可能充满不确定性。
所以两者其实是有所重叠,在这个阶段的重点其实真的就是战了,
不然自古以来的会战要打什麽?
当然就是实力相近的两军,各自认为有胜算,才会打起来。
然後有优势的一方会考虑以分为手段,
问题是,这边不管是倍或者分,都已经变成可能很模糊变化的东西。
因为战场迷雾中无法确定自己是否真的倍,也无法确定分的效果如何。
所以後面又补充了两句。
"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
看了很多版本,不过我自己的理解是,
在力量对比小的情况下,双方斗狠斗勇比耐久。
在力量对比大的情况下,双方更趋向於运动战的概念,变成捕捉战机为主。
这样的叙述可以用来补充说明整段,
也可以在,倍(2:1)到敌(1:1)之间,提出一个比较原则性的指导。
个人私心这样理解是因为觉得,整个谋攻推崇的论调虽然都是保存有生力量,
但实际战场上,这种追求很可能是奢求,所以这个理论要接地气的话,
他必须至少试图解释一般的战争,然後才从中昇华并讲述怎麽打出他理想化的战争。
势均力敌时打硬仗是必要的,但谋攻篇试图告诉你,虽然如此,
但要从各面向尽量追求更大比例的优势,你才有可能打出低消耗,最後不战屈人之兵。
不应理解成,即使势均力敌了,只要遵循孙子兵法的原则仍然能教你必胜,
但事实上就没有这种兵法,或者至少,不是里面理论结构想推崇的。
PS:虽然我提了运动战,只是为了方便理解。
不过当时的情况下,城市的防守能力和据点效果是否允许运动战,
又或者和近代理解的有多少差别,可能是个独立的复杂话题。
其实有点把对克战争论的理解灌进去,追求大比例的兵力优势这点。
但想想一个是在大战略层级下追求不战,一个是在一个点实现决战,
是很有趣。应该是有结构上的相似,但套用的那个范围很刚好的错开。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203.77.59.115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Warfare/M.1651645970.A.D7D.html
1F:推 overno: 双方兵力相若交战时,可以利用阵法或战术运动,达成局部优 05/04 22:18
2F:→ overno: 势,如斜型序列,集中兵力於某侧,以数倍兵力击破某翼, 05/04 22:18
3F:→ overno: 或是城濮之战,退避三舍诱楚左翼深入,再以2倍兵力击破 05/04 22:18
4F:推 purue: 兵法之道 非求必胜 乃求不殆尔 05/05 11:18
5F:→ purue: 原文後半都有能字 我觉得很重要 敌则能战 而不是敌则战之 05/05 11:25
6F:→ purue: 其实意思也是回到大原则 尽量不要损耗兵力的意涵 故能战 05/05 11:25
7F:→ purue: 却守谓之坚 小敌坚守 大敌擒王之谓耶 05/05 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