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sfsm (咸鱼)
看板Warfare
标题Re: 关於Lesley McNair
时间Mon May 16 21:45:19 2005
找到原文了~~~
之前就是读到这篇文章,让我对美国二战装甲部队的发展相当有感受
网上谈兵之十二:薛尔曼战车以量取胜
前言:本文主要译自「横渡莱茵河:四四年至四五年西欧战车战斗」第一五二至一六一页
The Sherman Under Fire: Quality vs. Quantity -- The Numbers
Game。原文标题语意双关,The Sherman under fire
兼有在「敌火之下」及「国人诟病」之意。文中明白指出薛尔曼战车不仅因为性能不及德
国战车,陷於苦战,而且受到自己人的口伐笔诛。此文甚为可读,可以了解薛尔曼战车发
展使用经纬。不过中文释名不太切题,请高明指正。
参考文件:「二战装甲车辆第四集:二战美国装甲车辆」。
一九四四年七月底,盟军冲出诺曼第滩头阵地以後;盟军的机动力,使德国守军一直受到
被包围的威胁。在法国,盟国可以如同在北非沙漠中一般,可以从南面迂回德军的防线。
七、八月中,盟军终於将残余德军赶出法国;盟国的战术是不停追击,不让德军有喘息、
重新建立防线的机会。
盟军前进速度迅速,因此即无时间,也无须要考虑战术上的要求。不过到九月初时,在法
国紧追德军的盟国部队在补给无力跟进的状况下,攻击行动终於全部停顿下来了。
美军运气还算不错,因为从诺曼第阵地突破後,美军装甲部队即很少遭遇德国装甲部队;
但是美军估计在部队接近德国边境时,将会发生大规模的战车战斗。美军一旦突破德国边
境防线後,战车部队即可长驱直入,冲过莱茵河及其後方的德国平原。大部份的德国平原
地形开阔,农庄密布。这些平原却有利於德国守军,尤其在守军拥有装甲较厚及炮火射程
较大战车的情形下;因为在开展的平原中,守军可以在村庄的掩蔽下对着曝露的美国战车
一一予以击毁。
虽然九月间的停顿使盟国失去了在四四年结束战争的可能性,至少在此期间给予盟国一个
检讨其装甲部队主力「薛尔曼」战车的机会;美国陆军从上至下终於有时间可以反省从诺
曼第登陆以後,他们的成功与失败。巧得很,美国国内正好也在考虑同一问题。由於战局
的僵持,报纸不再报导美军不断大捷的新闻;老百姓开始听到陆军的薛尔曼战车大有问题
。
纽约时报的一个名军事专栏作家首先发难,他的大作:「美国战车劣於德国?
」刊出後,立刻收到大量读者投书。投书读者包括士兵及其父母,他们投书叙述薛尔曼的
弱点。华盛顿邮报也跟着要求军方做澈底调查。该报编者相信陆军在掩盖真相,难道这种
盟国拥有数量最多的战车真的是一种「死亡陷阱」,薛尔曼的缺点造成美国子弟不必要的
死亡﹖对於邮报的这两个问题,答案「可能」都属确定。由於薛尔曼在战场表现不良的前
例太多,因此我们就不能完全漠视薛尔曼的基本设计要求。
薛尔曼战车设计原则:「已经够好了」
从三零年代起,美国战车的设计既受到麦克耐尔陆军少将个人成见的影响﹝注一﹞。麦将
军认为战车担任两项任务:他相信战车的首要任务是以炮火支援步兵,因此战车将以小单
位配属步兵团;每一步兵师的编制中含一战车营。根据麦将军的意见,战车的次要任务在
於扩大「敌人阵线的缺口」,而不在於打开缺口;只有在敌人阵线突破後,战车才能跟进
。虽然这十分类似一战中的骑兵战术,可是到四二年底时,陆军地面部队采用的战术仍然
是:在步兵突破敌人阵线前,战车部队应按兵不动。
如此,薛尔曼的设计就受到这种战车使用方法的影响;美国战车不是用来对付敌人的战车
,美国战车将担任搜索任务。因此,美国的战车,特别是薛尔曼的主要设计要求着重於速
度及机械可靠性能;致於火力及装甲则属次要。
薛尔曼战车主炮
由於摧毁敌人战车不是薛尔曼的主要任务,因此军方认为只要装置七点五公分大炮就可以
了。这是看法又受到四二年英国在北非实战经验的影响。四二年间,英国使用的美援薛尔
曼战车在战场上曾经成功地对付德军的三式及初期四式战车。不过到四四年时,这种七五
炮已经落伍,无力对付德军的新战车了。既使在近距离﹝一百公尺之内﹞,此炮初速也低
到不能击穿大部德国战车的正面装甲。美国装甲部队的救急方法是以几辆薛尔曼围攻德国
战车:用一、二辆薛尔曼从正面进攻,其他薛尔曼则设法迂回,从旁边攻击德国战车装甲
薄弱的侧面。
这个战法相当的有效,不过战车官兵的伤亡也不小,部队的士气因而不振。这是因为没有
人愿意担任正面攻击的任务,在德国豹式或虎式战车前面送死。经常,每一辆德国战车在
其自身被击毁之前,总能捞上老本,击毁几辆薛尔曼。战场的老兵估计每击毁一辆德军的
豹式或虎式战车,美军要付出四辆薛尔曼的代价﹝颇有一丝「车海战术」的味道﹞。
可是薛尔曼有一个优点:它的炮塔旋转速度高於德国战车。薛尔曼战车的炮塔使用一个设
计优良的油压电动系统,因此旋转速度很快。这样纵然薛尔曼的主炮不及敌人,至少有机
会先发制人。在近战中,因此薛尔曼经常能够比德国战车先开炮射击。
虽然战地经验指出薛尔曼的七五主炮在战车对抗战中不敌於德军,美国军方却不愿中断生
产线,改制装备九零炮的薛尔曼;仍然一心一意出产装备七五炮的薛尔曼。这个决定的主
要理由是这种基本型式装备七五炮的薛尔曼战车性能优良,美国即将运送大量刚刚出厂的
的薛尔曼战车充塞欧洲战场,薛尔曼打车海战术,以量取胜,「已经够好了」。
另外一个没有换装主炮的理由是基於重量的考虑,军方认为新炮的加大重量将造成炮塔的
「不平衡」。这个说法不无问题,因为英国就改造大量美援薛尔曼战车,换了一门十七磅
﹝口径七点六公分﹞的重炮,也没有发生任何不平衡的问题。这就是英国的「火蝇」式改
良型,不过因为主炮过大,必须减少一名车上乘员﹝薛尔曼乘员五名,注二﹞,同时也少
装载了炮弹数量。
从四二年起,美国陆军兵工署即在催促有换装七点六公分主炮的须要。过了两年,一直到
四四年二月,美国地面部队当局终於接受妥协:薛尔曼可以换装七六主炮,交换条件是将
陆军现有的 M -10 型反战车炮车从七六主炮换成九零主炮﹝注三﹞。
因此从四四年七月开始,新出厂的薛尔曼战车装备了一个大型新炮塔﹝就是後来潘兴重战
车的炮塔﹞及一门七六主炮。这里也须要指出选择七六炮的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
M-10型及 M-18 型反战车炮车也使用这种炮弹,如此可以简化补给。
巴顿将军则不大提及七六新炮的长处,他用部队缺乏训练的藉口,不十分愿意使用此型战
车。四四年七月巴顿的第三军团成立时,他对德军装甲部队的作战经验仅限於德军在北非
及西西里使用过的三式及早期的四式战车。由於受到他在西西里打士兵「耳光」事件,豹
式战车在意大利半岛战场出现时,巴顿已被解职。四二年中,他所熟悉的薛尔曼七五炮尚
可应付德国战车,但是两年後,到四四年时,已经无力面对下一代的德国新战车了。
巴顿很快就发现,德国战车在其赋闲期间有了长足的进步。他最後不得不承认在一对一单
打情况下,薛尔曼不敌虎式战车;但是他又说薛尔曼在战场上的强韧性及可靠性足以补偿
其他弱点。这样说也没有错。巴顿是这样告诉美国老百姓:「每辆虎式战车都是马力不足
、机件不良,因此进厂修理时间多於作战时间。」
纵然有此可能,可是到了九月里,巴顿还是下令第三军团的装甲部队:避开德国的豹式或
虎式战车,不可正面进攻,应左右迂回。他个人提议美国战车应在距离德国战车一哩半外
即开始迂回,然後设法从侧面九十度的方向接近德国战车。
巴顿决不会向其部下承认美军装备不及敌人,由於他的部下吃足德国战车的苦头,他这种
说法也是於心有昧。既使到战後,巴顿仍然死不认错。
七六炮薛尔曼战车初上欧洲战场,一概用来装备独立战车营。其後新车数量增多,装甲部
队换装时,每营至少可以分到三分之一的新车。到四五年时,欧洲战场上的薛尔曼战车半
数以上都属这种新车了。
七六炮虽然比七五炮性能好些,不过也有若干缺点。首先,七六炮的高爆炮弹效力较差,
因而减低了支援步兵的功能。另外一个缺点是七六炮弹弹壳体积较大,因此车内炮弹装载
量减少了百分之三十。
美军在德国边境的一次作战报告书中明白指出:无论七五炮或七六炮的穿甲弹「像用石头
打铁板一样,从德国战车的前面装甲反弹出来。」另外一名军官更是口直心爽:「我们的
战车一点都不好,我们心中有数,德国人也知道,战车严重地影响到我们的士气。」
这是报告书很快就被传开,一名在那次战役中幸好生还的装甲兵说:「几天前我们还以为
所向无敌,但是这时对我们的战车及大炮一点信心都没有了。」
布莱德雷将军﹝第二十一集团军司令官,二战中欧洲战场上美国地面部队的最高指挥官,
他是巴顿的顶头上司﹞到前线视察一辆被击毁的虎式战车时,他对於七六炮「仅能伤及皮
毛而不能击穿装甲」德军战车感到十分失望。他的补救办法是以九零战防炮﹝车拉﹞与战
车一同行动!
薛尔曼使用的炮弹
七五炮使用几种不同初速只有每秒六百二十五公尺的高爆弹及穿甲弹。M-61 APC
是一种薛尔曼常用的穿甲炮弹;此弹重三十三公斤,穿甲能力如下表:
七五口径、长三十八倍战车炮 M-61 APC 炮弹穿甲能力表
目标距离 穿甲力
100 公尺 105 公厘
500 公尺 90 公厘
1000 公尺 75 公厘
此表明显地指出这种常用的七五穿甲炮弹无法洞穿豹型式战车正面厚 130
公厘的「有效装甲」﹝注四﹞,仅能勉强对付四式战车正面厚 80
公厘的「有效装甲」。
七六炮的穿甲能力好不了多少,主要是因为初速只有每秒七百九十二公尺,比七五
炮只增加了百分之二十七。攻击豹式战车时,一辆七六炮薛尔曼必须接近到五百公
尺之内才有机会从正面将其击毁。下表指出七六炮的穿甲板能力十分有限。
七六口径、长五十二倍战车炮 M-62 APC 炮弹穿甲能力表
目标距离 穿甲力
100 公尺 140 公厘
500 公尺 125 公厘
1000 公尺 110 公厘
不过七六炮有一大好处,就是可以使用 T4
高速度穿甲炮弹﹝注五﹞。这是一种为射击战车装甲特别设计的穿甲炮弹,初速极
大,可以洞穿敌人的装甲。下表列出此种炮弹的优良穿甲能力。
七六口径、长五十二倍战车炮 T-4 HVAP 炮弹穿甲能力表
目标距离 穿甲力
100 公尺 240 公厘
500 公尺 215 公厘
1000 公尺 180 公厘
但是这种炮弹价格昂贵,制造困难,因此永远缺货。大部分此型炮弹都分发到反战
车炮车单位里,战车部队很少见到﹝注六﹞。如果战车兵有幸分到一些这种炮弹,
他们都尽量珍惜,决不随便使用。一名战车兵说过:「这种炮弹至少给我们一点机
会,大概有百分之二十五吧!」
薛尔曼的装甲
由於薛尔曼设计时的基本要求是速度及可靠,重量不能过大;因此装甲厚度有限。
这样薛尔曼才能高速运动,担任其预定的搜索突破任务。同时因为薛尔曼不必用来
与敌人的战车对打,在理论上只要能够防御敌人的小型武器火力及德军的小口径战
防炮射击﹝如三七战车防御炮﹞;因此没有装备厚装甲的须要。
到四四年时,美国战车兵的命不好,因为薛尔曼的装甲已在不足防御德军此时使用
的战防炮了。薛尔曼的正面装甲只有五十一公厘,加上倾斜度,有效装甲厚度也只
增至八十公厘;炮塔的正面装甲也只有厚九十公厘的有效装甲。
如果与德国战车一比,薛尔曼的装甲薄得就像光着屁股一样。上文已经指出七五炮
的薄弱穿甲能力,既使要从正面击毁一辆四式战车,薛尔曼也须接近到六百公尺之
内在有希望。现在我们再看下表所列四式战车七五炮的穿甲能力。一眼就可看到四
式战车在一千公尺以外,就有可能用其标准穿甲弹击穿薛尔曼的正面装甲。
七五口径、长四十八倍战车炮 APC﹝APCR﹞炮弹穿甲能力表﹝注七﹞
目标距离 穿甲力
100 公尺 125 公厘 ﹝165 公厘﹞
500 公尺 110 公厘 ﹝150 公厘﹞
1000 公尺 100 公厘 ﹝125 公厘﹞
括号内是 APCR 炮弹穿甲能力
当然如果只须与四式战车对打,薛尔曼的战车兵就会谢天谢地了。但是美军从诺曼
第之後,碰到的豹式战车愈来愈多了。下表列出何以美军装甲部队对此战车怀敬之
如鬼神的理由。豹式战车的七十倍长的七五炮初速已达每秒九百二十五公尺﹝大於
薛尔曼七五炮约百分之五十﹞,打薛尔曼如同切豆腐一样轻松。
七五口径、长七十倍战车炮 APC﹝APCR﹞炮弹穿甲能力表﹝同注七﹞
目标距离 穿甲力
100 公尺 160 公厘 ﹝225 公厘﹞
500 公尺 145 公厘 ﹝205 公厘﹞
1000 公尺 130 公厘 ﹝175 公厘﹞
括号内是 APCR 炮弹穿甲能力
如果美军装甲部队面对德军豹式战车已怀敬鬼神之心,那麽碰到虎式战车时就更一
筹莫展了。大部份美国战车兵发现对付虎式战车的最佳办法就是开溜逃走,把这个
辣手问题交给空军飞机或反战车炮车去头痛。开跑的理由十分简单,因为薛尔曼的
七五炮与虎式战车的八八重炮一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虎式战车七一倍长的八点
八公分大炮初速大至每秒一千公尺;威力极大,可说是二战中最佳的战车炮了。下
表列出其穿甲能力:
八八口径、长七十一倍战车炮 APC﹝APCR﹞炮弹穿甲能力﹝同注七﹞
目标距离 穿甲力
100 公尺 235 公厘 ﹝275 公厘﹞
500 公尺 215 公厘 ﹝255 公厘﹞
1000 公尺 195 公厘 ﹝225 公厘﹞
括号内是 APCR 炮弹穿甲能力
薛尔曼还有一个一打就燃的小毛病:就是在其侧面或车轮中弹以後,常有起火的倾
向。因此薛尔曼的战车兵经常将其戏称为「打火机」﹝注八﹞。
美国第一军团的装甲部队在法国境内与德军作战时,伤亡惨重。譬如其所属第二装
甲师,从七月二十六日至八月十二日,十七天之中,战车损失量达百分之七十,人
员伤亡也高到百分之五十一。第二装甲师的一名连长,并且创下在六星期内,他的
六辆薛尔曼座车被击毁的记录﹝注九﹞。
解救方法
解决一个问题时的先决条件是承认问题存在。在这方面,美国军方步骤缓慢。四四
年夏天,美国既可开始大量生产一种可能属於第一流、并能取代薛尔曼的「潘兴」
重战车﹝装九零主炮﹞,不过也被麦将军否决了。
至四四年秋天时,美军已经打到德国门口,准备横渡莱茵河了。此时,国内外对於
薛尔曼可说是怨声载道,军方的「已经够好了」的政策完全无人相信。陆军兵工署
赶紧派遣专家到前线实地调查﹝请注意此时麦将军已被炸自己人炸死,见注一﹞。
调查专家访问了几百名战车兵及装甲部队指挥官後,发现没有一人建议重新使用七
五炮薛尔曼战车。
美国陆军终於同意设法补救。当然再迟一步也不行了,德国虽然不停受到盟国无情
的轰炸,但是新武器继续出笼﹝如飞弹及喷射机等﹞,因此无人知道德国下一步还
会推出什麽新花样。
七六炮只不过是增强薛尔曼火力的一种过渡性措施。为了改进其存活性,四四年年
底时,美军推出一种装甲比较厚的薛尔曼战车。此型战车车身正面装甲增加了三十
八公厘,炮塔正面装甲增至一百五十二公厘的厚度。纵然因此重量增加、速度减慢
,不过连战车兵在内,也无人埋怨。但是在欧战结束前,只有少数这种新型薛尔曼
抵达战场,装甲部队惊喜之余,将其视为打先锋的「开路战车」。
可是美国装甲部队可怜到只有使用这种改良性了,因为新一代的美国战车仍然「只
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四三年十一月马歇尔将军﹝美国陆军参谋总长,相当於
我国的陆军总司令﹞收到下列的一个十分短视的反对生产潘兴新战车的公文:
「我们不同意将一部份战车装备九零炮的理由如下:
‥‥薛尔曼是今天在战场上被认为最佳的战车。
‥‥看起来我军不畏惧德国虎式战车。
‥‥除了在战车对抗的情形下,无须使用潘兴战车;这种看法即不合理也无须要。
‥‥没有听说过七六薛尔曼不敌虎式战车。」
现在来看这份公文,你一定会感到满纸荒谬。可是由於这纸「结论」,潘兴战车的
生产一直要拖到战争快结束的时候才开始。四五年一月,第一批潘兴战车抵达欧洲
正好赶上横渡莱茵河的战役;不过在几个月前美军战车与德军新战车苦战,最须要
它们之时,却不在场。事实上,美军记录指出在欧洲战场上,总共只有一百辆潘兴
战车参加过作战。
纵然薛尔曼有其缺点,它的二战战绩差强人意。没有人不会不同意薛尔曼结实可靠
。就战车设计的火力、装甲及机动三大要求来看,薛尔曼的机动性极好﹝注十﹞、
七六炮火力还说得过去、但是装甲恶劣。如果用一至十点的尺度来看,薛尔曼可能
只达有五点的程度。
薛尔曼总共出产了十三种不同的模型,再加上战地改进,全部型类都数不清了。不
仅在欧洲战场上,美军也在太平洋的岛屿战役中使用过薛尔曼战车;几乎所有美国
盟国,包括苏联在内也都使用过这种经久耐用的战车。二战中,美国总计生产了四
万九千二百三十四辆各型薛尔曼战车,这个数目超过任何其他一种战车的生产量。
平心而论,薛尔曼战车与德国战车单打时,薛尔曼性能远远不及德军的豹式及虎式
战车。但是美军拥有数量上的绝对优势、德军无法望其项背的维修及补给能力,在
战车、飞机及反战车兵力的联合作战方式下,德国装甲部队终於溃不成军。反过来
说,也有人认为美国军方采用薛尔曼一型大量生产的政策优於同一时期的德国或英
国。因此美国可以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标准型战车,同时根据战场的经验逐渐改良;
不像英、德两国在战时浪费财力、人力,一直在找寻下一代新战车,制造不同型类
的战车,从而分散了力量。
注一:四二年三月美国陆军改组,成立了三个独立单位:陆军地面部队﹝Army
Ground Force﹞、陆军航空队及後勤补给中心。 Lesley
McNair,担任陆军地面部队司令官,主管全部陆军的训练、编组及装备,权力极大
。四四年七月底,麦将军﹝此时已昇为三颗星的中将﹞在诺曼第前线视察部队时,
被美国重轰炸机执行地毯式轰炸时炸死。他是二战中阵亡官阶最高的美国军人。
注二:薛尔曼乘员五名:驾驶员位於车身﹝hull﹞左前方、副驾驶员兼机枪射击手位
於车身右前方、车长坐於炮塔後方主炮右方、主炮射击手坐车长正前方、炮弹装填手
位於主炮左方。後三人位置随炮塔旋转转动。
注三:二战中,美国陆军反战车炮车单位发展及使用,见网上谈兵之一:「一个馊主意」
。
注四:战车的装甲倾斜度可以增加「有效装甲」,也就是可以增加承受敌炮射击力量。
倾斜度是装甲面与垂线间所成角度,因此一个方型装甲的倾斜度是零。「有效装甲」的
计算法是用装甲厚度除以倾斜度的余弦值。只要倾斜度大於零度,因为余弦值永远小於
一,所以「有效装甲」厚度永远大於原有装甲厚度。
注五:高速度穿甲炮弹原文是 HVAP = Hypervelocity
Armor-Piercing。这是一种「钨心弹身」的炮弹;密度大、弹速高、穿甲力极强。由钨
金属贵、施工不易,因此产量小。
注六:美国陆军地面部队一惯的政策是宁愿牺牲装甲部队,也要增强反战车炮车部队的地
位
。
注七:APCR = Armor Piercing Composite
Rigid,类似美军的高速度穿甲炮弹;也用钨心弹身,外包普通金属弹壳。
注八:原文是 Ronson,二战时的一种名牌打火机,中文译名「郎生」牌。
注九:从诺曼第滩头阵地冲出时,第一军团担任正面攻坚的任务,因此初期牺牲极大
。巴顿的第三军团则从德军防线南面迂回,避开了德军的主力,因此不断创造进兵神
速的记录。
注十:四四年十二月的冰天雪地中,巴顿属下的第四装甲师的一个战车营,在解救
突出战役」被德军包围在 Bastogne
的美国一零一空降师长程进军时,三十六小时之内前进一百五十一哩;明显表现出薛
尔曼战车的优良越机械性能。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3.177.181
1F:推 valepiy:感觉有点像日本的零战XD 220.133.8.191 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