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imon (Simon)
看板Warfare
标题[4月主题]俄罗斯帝国海军史(三)(四)
时间Thu Mar 31 13:44:33 2005
第三章 叶卡捷林娜女皇与俄土战争
自彼得大帝驾崩到叶卡捷林娜女皇即位的三十七年间,俄国参加五次战争,
一共六位统治者匆忙地交替即位。他们不是经由政变上台就是又即刻死於非命。
在他们统治之下的俄国海军面临了一段不短的衰退期。忠於彼得的外国顾问或军
官不是离职就是退休,即使是名将孟什科夫或阿普拉克辛亦因年老而过世。即使
有服役的舰队亦面临船只腐朽或更新缓慢的困难。尽管如此,俄罗斯海军虽未建
立军功,却在探勘探险的工作上大有斩获:1728年,维图斯.白令乘「圣加夫里
尔号」越过北大平洋发现了现今的白令海峡;1741年,他陪同彼得.奇里科夫海
军上尉从勘察加出发,横越北太平洋前往北美洲,探勘阿拉斯加海岸与阿留申群
岛;同一时间内,许多海军将官亦纷纷继续深入西伯利亚或远东区域,例如西伯
利亚北岸、鄂毕河、勒纳河、叶尼塞河等河的北岸,以及千岛群岛与勘察加地带
。尽管未能有超越前人更大的发现,却也深入详细探查更多更详实的地理资料。
自叶卡捷林娜女皇登基之後,她便为张罗各国人才下尽苦心,当然也为俄国斯海
军招募更多心血与外国军官、顾问。
她继位不久即已看出重新整顿波罗的海舰队对俄国外交与军事上的重要性。
她挑选库图索夫、莫尔德维诺夫中将等资深海军将领整顿舰队、开启海军建设计
划、更新新战列舰。在她在位时期,在波罗的海与白海建造的船舰共有战列舰八
十九艘、三桅炮舰四十艘;在黑海建造战列舰十四艘、三桅炮舰五十艘。值得一
提的是她在1780年代为黑海舰队编制的成型立下基础。
叶卡捷林娜女皇时代发动了多次的俄土战争,而其战果与收获大小不一,此
外因战略上的因素,是故其战果多属战术性的胜利,并未能有值得大书或为其提
昇国际地位的效果,故笔者在此仅介绍1768-1774年的切斯马战役,与1787-1791
年的科赤海战。
1668-1774年的俄土战争是土国因法奥两国煽动而对俄宣战。俄国将戈利岑
将军的第一集团军(约八万多人)从基辅调往霍京,将鲁缅采夫将军的第二集团
军(约三万五千人)调到第聂伯河与顿河之间的地带应战。1768年12月,克里米
亚汗王卡普兰来的军队(约七万多人)侵入乌克兰领土。俄军第2集团军将其击
退,并往前推进到亚速海,封锁克里米亚半岛。在多瑙河战区,戈利岑与二十万
土军作战,在对霍京的两次进攻失败後,被迫於1769年6月率部撤回德聂斯特河
。11月,土耳其驻军因缺少後勤而放弃霍京。第一集团军在新任指挥官鲁缅采夫
的指挥下向雅西展开进攻,於10月7日占领该城;第二集团军南布格河作战。
1769年7月,海军上将斯皮理多夫的分舰队从波罗的海驶入地中海参战。
切斯马战役
该战役发生於1770年7月5日自8日,由俄土分遣舰队在希俄斯海峡(今爱琴
海)切斯马湾进行的战斗。
俄国分遣舰队(战列舰九艘、巡洋舰三艘、攻坚舰一艘,辅助船和运输船十
七艘,共有火炮八百二十门)在奥尔洛夫上将指挥下,发现土耳其分遣舰队(战
列舰十六艘、巡航舰六艘和小船约五十艘,共有火炮一千四百三十门)。土耳其
舰船排成两条战斗线,在希俄斯海峡距岸0.5海哩处抛锚停泊。6月24日,召开舰
长作战会议,透过斯皮理多夫海军上将提出的攻击土舰队作战方案。该方案抛弃
风行一时的线式战术原则,而采取与土分遣舰队战斗线垂直的单纵队,驶帆接敌
,近距攻击土分遣舰队前卫和中军一部,同时以数舰集中突击「雷阿尔─穆斯塔
法」号旗舰,打乱土分遣舰队指挥。俄国分舰队前卫在斯皮理多夫指挥下对敌舰
发起攻击。经两小时激战,「雷阿尔─穆斯塔法」号被击沉,俄「圣叶夫斯塔菲
」号战列舰亦随六百二十九名船员沈没。土耳其分舰队失去指挥,在岸防炮连的
掩护下退入切斯马湾,後被俄国分舰队封锁在湾内。为全歼土耳其舰队,斯皮理
多夫於7月6日夜间命令葛列格海军少将率前卫(7艘军舰)冲向切斯马湾。夜间前
卫各舰在敌火下冲入切斯马湾,拖锚停泊,向土分遣舰队发射燃烧弹,烧毁数艘
土舰。之後4艘纵火船又相继进行火攻。夜战中,伊芳芳林中尉指挥的纵火船击
中土战列舰,使其起火燃烧,火势延及其他土分遣舰队。天亮时土分遣舰队全军
覆没、至少有一万人阵亡。这次夜战,俄舰船无一损失,仅十一人死亡。俄军於
此役大捷,归因於舰员训练有素,作战勇敢以及斯皮理多夫指挥有方所致。
切斯马海战具有重大的军事战略意义。土耳其统帅部丧失舰队後,被迫彻底
放弃在希腊群岛向俄军发动进攻的企图,转为集中力量保卫达达尼尔海峡和滨海
要塞。俄国舰队完全控制了希腊群岛、保障了自己在爱琴海的制海权,并完成了
对达达尼尔海峡的封锁。切斯马海战也为开创俄国海军机动进攻战术奠定了基础
。
科赤海战
1790年5月27日,乌沙科夫少将由塞瓦斯托堡率领一支舰队(有大桡战列舰
与三桅炮舰共十六艘、小型舰艇与私掠船十七艘)驶往科赤海峡时,发现侯赛因
帕夏率领的土耳其主舰队(战列舰十艘、三桅炮舰八艘和小型船舰三十六艘)。
这两支主舰队战力不相上下。侯赛因企图利用有利的上风位置和火炮数量上的优
势(1100门对860门),决心猛烈炮击俄国分舰队的前卫军舰并予以消灭。乌沙科
夫识破敌军企图,从总队形中抽调6艘巡防舰,组成预备队支援前卫作战。同时
,中军各舰缩小间隔,靠拢前卫,以支援前卫击退土耳其分舰队的攻击。交战过
程中,风向发生变化,使乌沙科夫的舰队得以接近到霰弹火炮射程之内,并用全
部火炮射击。土耳其军舰大部分受重伤,开始退出战斗。乌沙科夫为了加速追击
敌人,指示各舰迅速编成单纵队,而不必按照他原来规定的在战斗中的队形位置
。他自己则乘旗舰率先追击敌人。由於土耳其军舰航速较高和夜暗来临,才摆脱
俄国分舰队的追击,避免了全军覆灭的危险。
这一战役粉碎了土耳其在克里米亚登陆的企图。乌沙科夫少将在这次海战中
创造了新的海军战术:运用了机动战术,集中火力攻击旗舰,藉以打乱敌舰队的
指挥。这次海战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发明新的战术方法︰从总队形中抽出几艘巡
防舰组成一个独立的舰群(预备队);尽量靠近敌人,以便有效地发挥全部火炮
的威力,追击敌舰时,各舰不必按照顺序编号行动,并且司令官所乘旗舰位於分
遣舰队的前头。
坦德拉战役的胜利也影响了战场上的结局。战役结束後,由理巴斯准将指挥
支援多瑙河沿岸的俄军大桡木船协助陆军夺取炮台。12月22日,苏沃洛夫部队以
强大攻势一举攻克土耳其坚固设防的伊兹梅尔要塞。在1791年的战局中俄军取得
了巨大胜利。6月15日,库图佐夫将军部队强渡多瑙河,在巴巴达格附近击溃土
军一个军团(约二万三千人)。7月9日,列普甯元帅指挥的俄军主力在默钦战役
中重创土军。7月3日,古多维奇将军所部在西高加索攻克阿纳帕。俄军在陆战和
海战中的胜利,以及8月11日乌沙科夫在卡利亚克里亚角击溃土耳其舰队的胜利
,加速了1791年雅西和约的签订。
叶卡捷林娜女皇时代的第二次俄土战争,由陆海两军共同创下富饶的军功战
果。而最大的收获却是俄国得到德聂斯特河与布格河之间的土地,俄国就在此地
扩大黑海舰队的编制。在1787年时的黑海舰队只有七艘战列舰,到了1792年已经
扩大到了二十一艘战列舰。
第四章 拿破仑战争至克里米亚战争的海军发展
拿破仑战争席卷整个欧洲也改变了整个欧陆的均势体系,却没有改变英俄的
军事合作。俄国最初采取的军事行动是以英国海军一起行动反对法国与荷兰。海
军少将哈尼科夫指挥的一支舰队(战列舰十二艘与三桅炮舰八艘)作为英国海军
上将亚当.邓肯指挥的联军部队的分遣部队,并在北海巡航。1798年8月30日在
特塞尔岛屿荷兰舰队和英俄联合舰队作战时失利;9月16日,一支由五艘战列舰
与五艘三桅炮舰组成的俄国运输队运送一万七千名士兵在荷兰登陆,然而这次的
入侵行动也是失败收场。
尽管保罗一世於1796年继位後在许多方面都故意与其母后叶卡捷林娜背道而
驰,但在反对法国大革命与其思潮、镇压民主派与继续发展海军事业这些方面都
与其母后抱持相同立场。
他继续发展黑海舰队,派海军上将卡尔采夫将故乡敖得萨改建成海军基地。
他并监督许多较细节性的海军行政工作,包括为海军制订绿色制服、亲自任免海
军军官的提升拔擢、颁布较符合时代潮流与较为人道的海军法规、改进并提升造
船事业、开办航海学校与培训机械船舶的人员水准。当然,俄国海军在他任内也
积极开展在地中海的立场与地位。1798年至1801年间就以争夺科孚岛而在爱奥尼
亚海域发动战争。
亚历山大一世即位後则把心思花在对欧洲的外交事务上,却对海军事务漠不
关心,他一心只想削减经费但却要求海军更有效率也更加现代化,但他也大力鼓
励海军在探勘上的行动并继续建造新型船舰。
拿破仑在1803年5月重启对英之战後使沙皇亚历山大选择与英、奥、普鲁士
建立第三次反法同盟,并在1805-1807年间发动达尔马提亚战役。这场战役是俄
国海军史上的一次重大战役。
1805年12月26日法奥签订的普雷斯堡条约中规定奥国必须将达尔马提亚(今
克罗埃西亚)和卡拖罗(今日的亚得里亚海东岸)割给法国。在此之前俄国仍在
这两地与法国交战,他们的军事目的是将法国人驱逐出巴尔干半岛,并阻止法国
与土耳其成立同盟。1805年10月,谢尼雅文海军上将奉令从波罗地海前往地中海
,使地中海舰队数量增加到:战列舰九艘、三桅炮舰八艘、轻巡洋舰六艘、炮艇
十二艘、运输舰两艘和医护舰一艘。谢尼雅文率先占领巴尔干半岛在亚得里亚海
沿岸的城市,并在几次争夺战之後占领科尔秋拉岛。隔年3月19日攻占利撒岛後
想胜胜追击萨古札城却遭驻防的法军击退。由於法国与奥国的陆军数量占有相多
的优势,故该战役并不在战史上享有盛名。1806年9月4日因为外交上的误会使亚
力山大终止了俄英之间的合作。谢尼雅文只好依命令将战胜得来的土地还给法国
,所有海军人员经奥地利返回俄国。第三次反法同盟也因普雷斯堡条约而终止。
而俄国海军直到拿破仑战争结束之前大多时间均是与英国结盟合作,一同封锁欧
陆的对外贸易与运输,即使是1812年拿破仑征俄之役也未建立多大的军功。
英国在拿破仑战争时期削弱了许多国家的海军力量。俄国海军自彼得大帝建
军以来面对瑞典、丹麦、土耳其、法国与英国等国的海军的挑战,成为仅次於英
国的第二大的海上力量。但英俄之间海军力量在质与量上都有明显的的差距,故
1815年以後将近三十年的时间,帝俄当局经常派遣海军学院的高阶学生在英国海
军中服役。
俄国海军在亚历山大统治的後期,主要发展的核心集中在波罗的海舰队,它
有舰队二十八艘、三桅炮舰十七艘和各式小艇三十五艘;黑海舰队有战列舰十一
艘、三桅炮舰八艘和其他小艇;在白海则有战列舰两艘和三桅炮舰一艘。
尼古拉一世继承亚历山大後在许多方面上的表现与其兄长回异。他的哥哥宽
大有礼、专制但开明;而他却在任何小细节都要求自己作主、毕生致力於镇压变
革、他甚至让警察检查知识界与出版界的活动,在对外事务上他则致力於领土扩
张与强大的陆海军建军政策,并在执政前期大量造舰,包括战列舰六十九艘、三
桅炮舰四十七艘、蒸汽三桅炮舰十艘、汽船四十三艘和各式小艇六百多艘,但在
1840年代之後却紧缩造舰经费,每年顶多只建造战列舰两艘、三桅炮舰一艘与小
艇三艘。之所以有如此的改变是因为尼古拉一世重视陆军甚於海军,并常把优秀
的海军官员调到陆军服役。
这时的科技已经开始为船舰的建造带来革新。在大炮方面除了大多数战列舰
所装设的臼炮以外,还出现新式的大炮可发射圆筒形的炮弹。1846年俄国海军开
始使用铁链取代粗麻绳抛锚。1817年第一艘作战用汽船在波罗的海的造船厂问世
,命名为「快速」号,第二艘「维苏威」则在三年後於黑海造船厂出海,这两艘
的引擎马力都不到一百匹。1838年第一艘由螺悬桨推动的三桅炮舰「阿基米德」
号在圣彼得堡出厂。1834年希得涅尔将军在发明水雷与鱼雷,後造出新式的潜水
艇,但因动力不足而无法应付急流。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12.25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