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rfare 板


LINE

本月主题由sixteen版友执笔 版仆代po 全文四万余字 感谢版友的热情投入 -- 第一章 战争前夕的环境背景 俄罗斯篇 第一节、俄罗斯联邦政体的危机 继承苏联而成立的俄罗斯联邦,也迫不得已继承了苏联解体前最大的危机-由波罗的海 三小国所发起的独立运动,触发了俄罗斯境内众多民族的民族独立意识与运动-拉扯着俄罗 斯联邦,这个新国家的整合与分离。 一、民族问题的根源与前因 俄罗斯联邦的前身-俄罗斯帝国与苏维埃联邦,前者从建国至十月革命时,只有二到三 百年,帝国版图内生活一百多个民族,疆域横跨欧亚大陆,帝国以征服与兼并的方式扩张版 图;中央政府以大俄罗斯沙文主义、残酷的镇压与民族歧视政策,力图抹杀一些弱小民族的 语言、文化特徵;经济上则实行殖民地式的掠夺与剥削,将非俄罗斯民族的地区成为帝俄原 料的供应地与商品推销市场;政治上则是高度极权的专制政体,王室与贵族掌握权力,不仅 统治各个民族,连俄罗斯族也多属於贵族的农奴与下阶层的劳动者;更何况各民族生活在各 个不同的地域、宗教、语言、社会水准与文化习俗中,即使没有大俄罗斯沙文主义也难以维 持所有民族的统合,而在大俄罗斯沙文主义的民族压迫下,各民族的差异就容易把民族隔阂 转化为民族仇恨。正如列宁所指出的,俄罗斯帝国是个各民族人民的「大监狱」,服从也好 ,反抗也好,都只能在这座监狱中生活。 一九一七年的革命推翻了沙皇这个监狱的守门人,一些较大的民族藉着帝国崩溃的机会 为自己夺得了民族自由:芬兰、波罗的海三国与波兰先後成为主权国家。高加索各民族也被 卷入内战,但却从未倒向红军或白军其中一方,相反地,他们还痛击所有进入山区的各支势 力;仍生活在汗国时代的中亚穆斯林也在向当地苏维埃组织争取自治不成後,改以游击战的 方式欲驱逐俄罗斯移民、地方苏维埃组织与之後进入当地的红军。 由列宁所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本欲联合俄罗斯境内各民族,建立联盟式的苏维埃政体。 苏俄政府在一九一七年发表了《俄国各族人民权利宣言》,宣布将邀请各族人民真诚自愿的 联盟政策代替帝俄的民族压迫政策;苏俄政府宣布实行的联盟-联邦制包括四原则:(一)宣 布各族人民拥有平等和自主权;(二)享有完全自决乃至分离并建立独立国家的权利(三)废除 任何民族的和民族宗教的一切特权和限制(四)居住在俄国境内的各少数民族与部族可以自由 发展。一九一八年一月,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被剥削劳动人民权利宣言》,明确 肯定了联邦制原则,指出「俄罗斯苏维埃共和国建立於各自由民族之自由联盟基础上,而成 为各民族苏维埃共和国联邦」尽管理念多麽美好,都随着列宁的病逝与史达林的夺权而随之 消逝。 尽管列宁属於俄罗斯人,身为列宁左右手的史达林是乔治亚人,但列宁却多次声称史达 林「比俄罗斯人还俄罗斯;对於维护莫斯科中央的利益,却远比俄罗斯族的其他人还要积极 。」。他多次与史达林在苏联的架构与民族议题上发生冲突,列宁坚持平等对待俄国境内各 民族,而史达林却坚持大俄罗斯主义。在处理一九二二年外高加索三国的议题上,列宁提出 要让乔治亚、亚美尼亚、亚赛拜然民族以平等身分加入苏联,而史达林却提出要让这三国先 加入俄罗斯联邦,然後俄罗斯联邦再与乌克兰、白俄罗斯结盟成立苏联。这一方案遭到列宁 激烈批评,而史达林麾下的奥尔忠尼启泽(G.K.Orjonikidze)、基洛夫(S.M. Kirov)以 粗暴的态度对待乔治亚共党,引发「乔治亚事件」。後来列宁宣布要与史达林的沙文主义立 场展开「决战」,才令史达林等人有所退步,然而当时列宁已经病重,不久即逝世,无力挽 回苏联在民族政策上的平等原则 。 事件的後续发展是在一九二三年的俄共十二次代表会议上,主张平等入盟的乔治亚共党 领导人,如穆吉万尼(B.G. Mdivani)等被打成民族主义集团,遭到批判和撤职,多数人在 一九三O年代的肃反运动中被枪决。 列宁死後,确立了史达林一人专政的苏联政体与大俄罗斯主义的民族政策。各加盟共和 国实际上在一开始就未能独立行使自己的国家权力,联邦中央委员会把军事、外交、财政及 其它大权牢牢掌握在手中,分给各加盟共和国的权力十分有限。可以说,苏联的联邦制实际 上是未付诸实施的,更未能根据实践的经验在理论上加以充实完善。随着对史达林的个人崇 拜及其影响,苏联形成了失去民主基础的高度中央集权的管理体制。在外,苏联在二次大战 中强硬兼并了波罗的海三国,并用军事手段镇压三国的民族主义者;在大战结束後将芬兰、 波兰、东德、中欧与巴尔干半岛强硬吸收为卫星国。在内则任意划分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的疆 界:将俄罗斯共和国与哈萨克共和国的边境部分-大部分住有俄罗斯族的领域-划归哈萨克 所有;将中亚最多原生土着居住的地方-费尔干纳盆地(Fergana valley)切割的支离破碎 -由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分别领有;在外高加索-纳戈尔诺.卡拉巴 赫(Nagorno Karabakh Oblast)的归属问题则不顾当地人民反应,全凭史达林一人擅自决 定;擅自将克里米亚半岛由俄罗斯划归乌克兰,并将土着居民流放到中亚;在一九四四年, 在对抗纳粹德国入侵时,以通敌的罪名撤销北高加索山区民族的自治共和国,并将这里的十 一个民族全体流放到哈萨克共和国的边境垦荒地;而上述这些例子都在苏联解体後爆发可怕 的後果。 苏联政府表面上承认民族平等,但实际上推行的是以俄罗斯族为中心的民族一体化政策 。在此一过程中:在宣传上,苏联当局大力宣扬俄罗斯民族是「伟大的母亲」,其他民族是 「伟大俄罗斯民族的忠实孩子」;在史达林时代,官方文宣认为民族问题已经解决,各民族 存在的基础也在逐渐消失,剩下的问题是使各民族接近、融合;在赫鲁雪夫时代提出,苏联 已经形成「新的历史共同体-苏联人民」;布里兹涅夫时代则认为民族问体已经一劳永逸地 解决了。在民族文化政策上,苏联在许多民族地区实行俄语与西里尔字母(Cyrillic),强 制推行也遭到许多民族反对,在白俄罗斯、摩尔多瓦、乌克兰与波罗的海三国的抵制与反对 。在用人政策上重用的是俄罗斯人与大俄罗斯主义的少数民族,如史达林虽是乔治亚人,却 成为党与国家的最高领导者;或者以俄罗斯族人担任其它加盟共和国的最高领导人,如赫鲁 雪夫是俄罗斯人,却长期担任乌克兰共和国的最高领导者。 然而在戈巴契夫上台实施「开放」(Glastnost)与「重建」(Perestroika)政策之後 ,许多民族主义人士在一九八七年开始重寻对自己族群身份(People、Race;not Nation )与地方(Homeland)的连接与认同感。北高加索出现了以「Caucasus(Kavkaz)」为名的 社会组织,随後在俄罗斯、波罗的海与外高加索也出现了以地名为名的组织或协会。 苏联政治在一九八九年後趋於多元也趋於混乱,民生需求、历史教学、语言政策,甚至 连过去备受压抑的族群纷争等等议题都开始浮上台面,并发生严重的流血冲突。一九八六年 十二月十七日,苏联当局撤销了哈萨克族的摩纳耶夫担任的最高领导人的职位-哈萨克共和 国党中央第一书记-改由俄罗斯人科尔宾接任,这件事引发了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的青年大 学生不满,学生们上街游行,民族主义情绪高涨,高呼「俄罗斯人滚回去」、「哈萨克属於 哈萨克人」等民族主义口号,并与驱赶他们的军警发生冲突,二人死亡,二百多人受伤。也 就是这场「阿拉木图事件」,使长期潜伏联邦境内的民族问题终於爆发,最终导致苏联的体 制完全解体。 一九八七年,曾被流放中亚的克里米亚鞑靼人(Crimea Tartar)在莫斯科请愿示威, 要求重返克里米亚并重建自治共和国。 一九八八年二月,亚美尼亚与亚赛拜然因为卡拉巴赫归属问题发生冲突,并在日後展开 了多年的战争。 一九八九年春天,乔治亚境内的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Abkhazia A.S.S.R)要求脱离乔 治亚,升级为加盟共和国。国家定位与民族独立的议题在日後却演变成若不独立就加入俄罗 斯联邦;两民族随後在一九九二~九三年间爆发战争,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赢得了实质上的 独立,但仍留在乔治亚共和国境内,并成为乔俄两国日後在外交与军事上的冲突。 一九八九年五月,在费尔干纳盆地发生被流放的梅斯赫特土耳其人与原生的乌兹别克人 发生大规模冲突,九十五人死亡,一千零一十人受伤,为当时规模最大的民族冲突事件。 一九九O年三月,波罗的海三小国首先在苏联境内发起独立的示威运动,此事唤醒了各 加盟共和国境内的民族主义浪潮与独立运动,连俄罗斯、乌克兰与哈萨克也随着举起民族主 义旗帜向苏联中央施压。原以为民族问体早已解决的苏联中央这时才开始认真看待这一个问 题。 二、苏联解体 一九九O年八月,苏联成立了修改苏联与各加盟共和国的联邦条约起草委员会。委员会 在十一月二十三日公布了新的苏联联盟条约草案,新条约的草案扩大了各加盟共和国的权力 :包括对外主权、直接对外的外交政策、领事代表机构、对外贸易、签署国际条约;联盟则 拥有本国军队、资源开发、发行货币等权限。 新的联邦条约因为权力大大下放给各个共和国而得到广大的支持。这份条约於一九九一 年八月十五日正式公布了最後的版本,并定於八月二十日交给所有的加盟共和国签署;然而 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保守派却於八月十九日发起政变,企图推翻戈巴契夫总统。这场「八 一九事件」引发了众多反政变人士的反弹:俄罗斯共和国的叶尔辛与乌克兰的克拉夫丘克总 统皆於媒体中声援戈巴契夫、要求削弱苏联中央的权力并出走苏联,其它加盟共和国也在俄 罗斯的带动下先後发表主权宣言;在这一过程中,波罗的海三小国首先於九月六日顺利独立 并得到苏联的承认;乌克兰也在十二月一日发起全民公投脱离苏联,并与俄罗斯、白俄罗斯 在十二月七日签署《明斯克协定》共同策划新的联盟体制;十二月二十一日,除了波罗的海 三小国与乔治亚之外的十一个国家领袖在哈萨克共和国签署了成立「独立国家国协」的相关 文件,逼迫戈巴契夫辞职,苏联体制停止运作,并以新的「独立国家国协」将之取代。 三、俄罗斯独立後的政体危机 苏联瓦解不只动摇了原本两极化的世界体制、政治上在东欧中亚造成地缘政治上的权力 真空,世界政治也从两极化转变为一超多强的体制;在经济上也带动了市场经济到来与私有 化的实施;在民族议题上则因各加盟共和国的独立舒缓了原本苏联境内的民族矛盾,在外鼓 舞了其他国家内部民族的独立意识与实行自决的权力;这鼓动力也弹回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因为苏联的解体并没有解决俄罗斯境内的民族问题与中央-地方的权力分配 。这时的俄罗 斯联邦仍近似於苏联联邦,拥有一百多个民族,依人口数量与发展程度划分为十六个自治共 和国、五个自治州、十个自治区、六个边疆区、四十九个州;种类繁多而大小不一 ,加上 帝俄、苏联时代民族矛盾的积累,再加上这时候冷战落幕,国内外政治局势不定,叶尔辛总 统虽争取到俄罗斯联邦的独立,却仍需面对总统府与议会之间的争权。 中央的权力斗争也带动境内的主离意识与运动。它们都试图向中央政府要求更多的权限 :自治共和国要求修改联邦体制、地方则以分离运动要胁中央政府重新考量财税与开采资源 的分配,双方同样要求在联邦境内享有更高的政治地位。总之,在一九九二~九三年间,总 统与议会斗争的高潮时期,民族与地方分离主义的活动也达到了最高峰 。内部的不稳定使 俄罗斯的联邦体制面临解体的危机。 这些争取独立的自治共和国与地方政府多位在北高加索山区、伏尔加河流域和西伯利亚 。它们的面积太小;有些国家又占有相对多数的俄罗斯人;或因为经济发展落後,需要联邦 中央的经济补助;它们仅依地缘上的关系组成共同体,以独立为名,向中央政府极力争取政 治上的自主权与经济上的补贴或财税分配。笔者在此仅详述并尝试分析,发生在北高加索山 区车臣共和国的独立运动;但在此之前,仍需详述此时的政治背景。 第二节 俄罗斯独立初期的政治斗争 一九九一~一九九二年间,出现两个政权同时并列的状况。先是一九九一年的俄罗斯联 邦政府与苏维埃联邦中央政府并立,两者之间相互斗争,後以苏联中央政府的解体告终。当 一九九一年叶尔辛当选总统後,仍需面对国内有「总统-议会」与「最高苏维埃」并存的现 况。最高苏维埃由议员选出,作为议会内常设的立法、管理与监督机构;议会的权力由最高 苏维埃所授与,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 一九九一年十一月,当时叶尔辛政府决定进行经济私有化与市场化的改革时,议会(即 人民代表大会,通称议会)表达支持,授与特权进行经济改革:使总统可以迳自以命令发布 经改政策或认命阁员。 一九九二年一月,由於叶尔辛推动的「震撼疗法」式经济改革让原已衰弱的俄罗斯经济 加速恶化。政坛上主张稳健改革的中央派与反改革的保守派集结成反叶尔辛势力,在议会里 体现为国会与总统之间的权力斗争。在社会上则有亲叶尔辛团体与反叶尔辛团体相互较劲。 府会之间的首次冲突发生在一九九二年四月,议会对经济改革过程提出了三百多项修改意见 ,叶尔辛政府不愿全盘接受;议会又对叶尔辛兼任总理一职提出疑问。叶尔辛以政府总辞相 威胁,议会让步,同意延长特权至同年十二月月底。叶尔辛辞兼任总理一职,由副总理盖达 尔代理,多名工商业界代表进入内阁。 一九九二年夏,由於经济状况日益恶化,府会歧见日议加深,国会里的反对势力逐渐凝 聚成团体,并在同年年底提出弹劾总统的提案。弹劾案虽未通过,议会却决议政府暂停经济 改革,并否决了盖达尔任总理的真除案。愤怒的叶尔辛遂要求举行全民公投,要人民在总统 与议会作一选择。双方在宪法法院主席的调解下妥协并撤回决定。叶尔辛在议会的推荐之下 任命温和改革派的齐诺米尔丁担任总理;并决定在一九九三年四月举行公投决定宪法原则。 一九九三年三月,叶尔辛再次遭到议会提出弹劾案,双方於议会动员支持者较劲,结果 只差六十七张票即达法定的三分之二人数。 一九九三年四月二十五日,俄罗斯举行公投。投票议题为人民对总统的信任、对其政策 的信任、新宪法原则与是否提前选举总统与国会等四个问题。投票结果有半数以上的公民支 持叶尔辛及其政策,少於半数的选民希望提前改选总统与议会。这项结果令反对派非常不满 ,先後举行万人示威反对叶尔辛及其政策。 一九九三年秋,叶尔辛与议会的冲突延伸到宪法原则。叶尔辛亟欲制定新宪法,作一个 有实权的总统;议会则处处援引宪法任命并监督政府阁员,并控制其决策权限。七月,叶尔 辛将正式定稿的宪法草案送交议会审议。九月初,叶尔辛下令将副总统鲁茨科伊解职,并要 求司法体制调查其贪污行为。议会於两天後以压倒性多数声援副总统,谴责叶尔辛命令违宪 。府会冲突持续升高,九月二十一日反叶尔辛民众开始示威游行,鲁茨科伊协同反对派占据 白宫(议会大楼),并在四周架起路障与军警对峙。十月三日,鲁茨科伊鼓动民众攻占莫斯 科市政府和广播中心。叶尔辛宣布莫斯科市进入紧急状况,并派军队收复市政府与广播中心 。军队在十月四日凌晨包围白宫,以炮火摧毁了议会的抵抗。议长哈斯布拉托夫(Ruslan K hasbulatov)与副总统鲁茨科伊(Rutskoi)均以鼓动群众发起暴动的罪名被逮捕下狱。延 续两年的府会之争就以这场「白宫流血事件」收场。 第三节 新政体的成型与制定新宪法 叶尔辛於消灭旧议会、逮捕政敌之後,开始采取一连串武力压制的方法来对付地方分离 势力,全面撤换不合作的地方首长、解散地方苏维埃。如十月二十七日公布《关於遵守俄罗 斯联邦预算措施的命令》, 以取消财政补贴与产物配额威胁抗税的地方缴税;十月二十八 日的《关於地方自治改革令》、《地方组织原则条例》将与中央争权的地方议会停止活动, 并将其权交由总统分配的机关行使,又在地方政府机关之下,另立市政府分享权力;十一月 三日公开表示各共和国不应享有主权,否则俄罗斯会变成邦联体制;他赞成地方自治但反对 分离。 另一方面,叶尔辛也快速地在十二月十二日举行新议会选举和新宪法的公投。新的「俄 罗斯联邦宪法」获得百分之五十八点四的公民支持,当日生效并同时废止一九七八年通过的 旧宪法。这份宪法有许多新的特点:确立俄罗斯联邦的政体与国号;在第三章专章确立了联 邦主体的组成和权限,并规定联邦主权涵盖一切联邦主体;扩大联邦总统的实权并取消副总 统;保障人与公民之自由与权利;明定新议会为两院制;以及保障多党政治、私有制、保障 人权、思想与行动自由等前共产体制所禁止的权限。 通过宪法以後,叶尔辛相继通过一系列配套法令来巩固宪法与俄罗斯的联邦政体。其中 一项是恢复巴尔卡尔族的政治地位。一九九四年三月三日,叶尔辛发布总统令,指出要「采 取措施恢复历史公正,从政治、社会和精神上复兴巴尔卡尔族,恢复因民族特徵而被非法迁 移和遭受政治迫害的公民的权利」。议会曾在一九九二年一月二十日做出决议,重新划分联 邦中央与地方政权的权力。这一决定把原来的十六个自治共和国和四个自治区升格为共和国 ,提高民族自治机构的地位。一九九二年三月卅日,除了车臣-印古什与鞑靼斯坦两个共和 国之外,其它的联邦主体皆齐聚莫斯科与中央政府签署「联邦条约」。其中的鞑靼斯坦拒绝 签署联邦条约,并在同一天在「是否同意,鞑靼斯坦共和国为主权国家、国际法之主体、在 平等条约之基础上建立与俄罗斯联邦及其他共和国、政府的关系」的议题上举行全民公投。 百方之八十二的投票率中,有百分之六十一赞成,百方之三十七反对;鞑靼斯坦一方面举行 公投,一方面与联邦中央以和平理性的讨论下,直到一九九四年二月十五日与俄罗斯共同签 署签署的「俄罗斯联邦及鞑靼斯坦共和国双边分权条约」,得到了高度政治自主性与地方经 济的财税与资源分配。 车臣篇 第四节、独立意识的兴起 一、潜藏的独立因素 车臣独立运动可以如火如荼地扩张开来,在外部环境上不只是抓住了苏联节体带来风起 云涌的民族主义激情,它也跟上了世界局势与俄罗斯政坛纷乱不稳定的时机。但它身後更有 着独特的内部因素支持,让它的支持者即使在日後面对战争仍屹立不改变其志向。 在抽象的诱因上,他们的支持者心中第一个浮现的即是天生对自由的追求、摆脱受异族 统治的现实状况与历史上与俄罗斯的世仇关系。尽管在当时背景中,俄罗斯为了避免再次遭 遇解体的危机,大大地反省它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重新划分利益与权限的分配;然而当时民 族独立意识最高昂的地方就是北高加索山区,对他们来说,追求与扞卫自由即等同民族自决 ;独立即是脱离异族统治与过去苦难历史的做法;而且格罗兹尼本身即是大油田,周遭还有 许多管线通过,开发石油的经济效益在前苏联时代都被俄罗斯人所独占,未来独立後就能以 出口石油作为国家经济来源与发展地方的繁荣。 二、分离主义领袖的出现 一个成功的运动不论成败,身後总有一个推动的领袖或策画的军师实施方案、动员群众 或关键技术人员,并抓住时机达成其目标。不管成王败寇,他们或依其魅力与权威,或掌握 关键技术与门钥,得到他人的爱戴与信服以助其成就目标。笔者就在此描述车臣独立运动中 的主要领导人与关键行动者的生平与事蹟。 车臣独立运动的领袖乔哈尔.杜达耶夫(Dzhokhar Musayevich Dudayev),原名贾哈 尔.杜季.穆西,生於一九四四年车臣的一个山村中,是家中最小的孩子。在他出生後不久 ,即随族人被流放到哈萨克共和国的巴浦洛达尔州;根据史家记载,车臣族有八十万人被流 放,其中有二十四万人未抵哈萨克即逝去。不过年幼的杜达耶夫却幸运的熬了过来,并在哈 萨克住到十三岁。他在这段迁徙的过程中学习了数种语言,除了母语和俄语之外,他还会说 哈萨克语、乌兹别克、乌克兰语与爱沙尼亚语。根据其友人所述,杜达耶夫早在哈萨克的幼 年时代即立志要为车臣人苦难的过去向俄罗斯报复。 天资聪颖的杜达耶夫长大後投身军伍,先後於萨瑟兰直昇机学院、坦波夫远程航空兵高 等军事航空学校与加加林空军学院毕业,成为一个职业空军。他的官运极佳,先後十二次获 苏联政府授勳,二十六岁就成为一个航空团的领导,此後成为第一个车臣族的苏联将军,并 在三十六岁晋升少将。他也曾以空军支队的总指挥官身分服役於阿富汗战场。一九八七年起 ,他担任一支远程轰炸机师的指挥官,驻紮在爱沙尼亚派努尔市,并担任了该市驻军司令。 爱沙尼亚风起云涌的民族主义运动感染了他,并触发了他埋藏在心中的独立愿望。因此,他 对爱沙尼亚人很是同情,对民族主义者的活动也很宽容,深受当地民居的欢迎。有一次,他 组织了一次活动,活动中,伞兵在空中展开了一面爱沙尼亚国旗,因为苏联政府当时并没有 承认爱沙尼亚的独立,这在当时还是非法的;但也反映了杜达耶夫心中以经有了车臣独立的 心意。当爱沙尼亚发生群众发起了独立的示威运动时,他秘密否决了苏联政府派下的镇压命 令。之後便在一九九一年四月以「健康不佳」为由退伍回到家乡去疗养。当他复原後就积极 从事政治运动,并开始组织车臣独立的运动。他善於言词,又有领袖魅力,喜欢穿义大利西 装而非军装,以免看起来像个独裁者。 第五节 独立运动的运作 一九九一年八月,当苏联保守派发起政变时,杜达耶夫即快速掌握时机组织大规模群众 示威支援叶尔辛,指责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与叛乱份子合作,要求最高苏维埃主席紮夫加耶夫 (Doku .G. Zavgayev)下台并解散议会。持续不断的示威行动终於迫使紮夫加耶夫辞职。 再回朔到更早之前的一九八九年八月,来自阿布哈兹、阿迪格、阿巴札、车臣、切尔克斯、 印古什、卡巴尔达等自治民族的代表团在阿布哈兹自治共和国首都胡苏米(Sukhumi)召开 第一届高加索山区民族大会(Congress of the Mountain People of the Caucasus),会 议中决议成立非官方性的「高加索山区民族会议」(The Assembly of the Mountain People of the Caucasus );次年秋天的聚会则签署一份成立联邦政府的条约,并宣布此 联邦为一九一八年受苏联压迫,遭废止的山民共和国的後继者;一九九二年,於格罗兹尼的 集会中公开称呼此联邦将以高加索南北所有的自治共和国为基础,成立「北高加索联邦」( Confederation of the Peoples of the North Caucasus)。由这些案例中可知,北高加索 的独立意识早在苏联政变後,已经如火如荼地展开来。 紮夫加耶夫於一九九一年秋季下台後,由杜达耶夫率领的「车臣人民全国代表大会执行 委员会」填补了车臣的权力真空,并且宣布要退出俄罗斯,而印古什人则表示,还愿意留在 俄罗斯内,两个民族之间产生了意见分歧。为了调解民族纠纷,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 席哈斯布拉托夫(Ruslan Khasbulatov)专程前往车臣调解矛盾,他召集已被解散的原车臣 最高苏维埃开会,组成「临时最高委员会」,决定於十一月十七日进行普选,成立新的「车 臣-印古什共和国最高苏维埃」。但杜达耶夫不愿受「临时最高委员会」的约束,决定提前 於十月二十七日举行共和国议会和总统选举。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作出「关於车臣-印古什共 和国政治局势」的决议,宣称在车臣新的最高苏维埃产生之前,共和国临时最高委员会为唯 一合法的国家政权机构,各种非法组织必须向内政部交出武器。同时宣布,将於十月二十七 日进行的选举非法。这一决议激起车臣全国代表大会更加强烈的反抗,杜达耶夫谴责此举是 向车臣-印古什公开宣战,下令全国十五岁到四十五岁的男子进行总动员,以扞卫独立和自 由。十月十九日,叶尔辛呼吁杜达耶夫放弃他们占领的建筑物,交出武器,解散武装,否则 将对其采取断然措施。杜达耶夫毫不畏惧,予以严词拒绝。由於形势紧张,俄罗斯副总统鲁 茨科伊亲自前往督阵。他表示,继续支援「临时最高委员会」,谴责车臣人民全国代表大会 的行为是「强盗行径」,说杜达耶夫应对法律负责,并明确表示「要整顿车臣-印古什的秩 序」。鲁茨科伊的强硬立场适得其反,杜达耶夫心意已决。他不签署联邦条约、不上缴联邦 预算、不参加联邦会议、不举行议会选举、不承认联邦条约与联邦宪法,并拒绝鞑靼斯坦模 式;在完全架空俄罗斯中央政府的情况之下展开独立运动。 十月二十七日,车臣举行了共和国最高权力机构和总统选举,杜达耶夫获得百分之八十 五的选票当上了车臣第一任总统。「临时最高委员会」不承认选举结果,并开始组织武装。 杜达耶夫的支援者手中也握有大量武装,许多犯人逃出监狱来到街头广场「扞卫车臣人民自 由」。十一月二日,杜达耶夫宣布,车臣为脱离俄罗斯独立的车臣共和国。十一月八日,鲁 茨科伊下令在车臣实施紧急状况,并调动内政部军队前往车臣,杜达耶夫毫不示弱,宣布车 臣进入战时状态,上万名群众在俄罗斯内政部大楼前示威,要求立即撤走内政部队和代表。 车臣人组织了近十万之众的近卫军,封锁机场、公路和铁路,包围了前往执行任务的内政部 军队。十一月九日,杜达耶夫身着军服,手抚《古兰经》,宣誓就任车臣第一任总统。杜达 耶夫在就职演说中重申车臣是一个主权国家,俄罗斯必须停止挑衅行动,否则他将采取激烈 措施。他宣称为了自由,车臣人绝不会退让。车臣是否脱离俄罗斯联邦独立,要由全民公投 作决定。 杜达耶夫的决定在北高加索和俄罗斯引起强烈反响。北高加索的民族普遍把杜达耶夫当 作反抗俄罗斯统治、扞卫自由、独立的英雄。十一月十日,由北高加索十四个民族组成的「 高山民族联邦议会」宣布,要在整个北高加索地区组织「志愿军」来帮助杜达耶夫,保卫车 臣革命。从各地聚集到车臣首府格罗兹尼的数万名群众也宣誓要「誓死保卫主权和独立」。 甚至连乔治亚民族主义的总统甘萨胡迪亚也公开声援杜达耶夫,警告叶尔辛「停止侵略」否 则会使整个高加索地区爆炸。亚塞拜然、达吉斯坦和阿布哈兹也派出代表前去车臣,支援车 臣人民反对实施紧急状态的斗争,鞑靼斯坦共和国的一些群众团体也集会谴责俄罗斯领导人 的行动。土耳其政府向格罗兹尼紧急空运食品,并与杜达耶夫签署了提供价值上千万美元粮 食援助的协定。一时之间新「高加索战争」大有一触即发之势。 杜达耶夫的举动在莫斯科也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并且引发了叶尔辛与议会的公开对抗。 以副总统鲁茨科伊和议长哈斯布拉托夫为首的强硬派坚决要求执行总统令,主张动用内政部 部队来保卫车臣的重要设施,他们还指责国防部和内政部领导人态度消极,竟反抗叶尔辛的 总统令。哈斯布拉托夫甚至扬言,「即使下台也不同杜达耶夫这帮『强盗』谈判!」尽管他 出身车臣,其大俄罗斯主义却表露无疑。但以俄罗斯民主院主席阿卜杜拉季波夫为代表的一 派则要求终止总统令,反对派军队去解决民族冲突。代表们说,如果通过总统令,将会导致 内战。高加索人民将把总统令当作是「俄罗斯人的侵略」,这个命令应该撤销。阿卜杜拉季 波夫指出,当俄罗斯向中央要求主权时,他就曾提出过警告,此举可能会在俄罗斯和自治共 和国内部引起连锁反应,现在已经应验。因此,现在不能再用苏联的方法来处理车臣问题。 结果,经过两天的激烈辩论,俄议会以一百七十七票多数否决了叶尔辛的总统令,并决定成 立俄罗斯代表团同车臣-印古什共和国各种政治力量谈判。叶尔辛被迫同意议会的决定。消 息传出,车臣万众欢腾。 总统令被否决後,车臣的紧张局势暂时缓和下来,但危机的根源并未消除。杜达耶夫在 当地的《自由报》撰文,说车臣共和国的出现「注定了俄罗斯帝国已开始瓦解」。《共青团 真理报》也认为,「如果过去的斗争导致了联盟的解体,那麽,现在轮到俄罗斯了!」车臣 事件发生後,叶尔辛不得不思考如何处理民族分立这个问题,并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将十六 个自治共和国提升为共和国,五个民族自治州中的4个升格为自治共和国,允许它们拥有总 统、总理、宪法、国旗等主权国家的某些特徵;同时利用印古什人不愿脱离俄罗斯的意愿, 将车臣-印古什共和国一分为二,削弱杜达耶夫的力量。此外,俄罗斯还通过重签俄罗斯联 邦条约,既赋予各联邦主体相当广泛的权利和自由,又规定联邦宪法和法律在联邦全境的统 治地位,从而排除了各共和国退出联邦的可能。叶尔辛说,这个条约「使俄罗斯免除了分裂 的威胁」。但是令叶尔辛头疼的是,威逼也好,利诱也好,杜达耶夫一概不接受。他只要真 正的独立,而不是留在俄罗斯联邦境内的「独立」。 第六节 境内的冲突与俄国的互动 尽管车臣独立意识高昂,但并非没有人抱持不同意见。当紮夫加耶夫在一九九一年秋天 被迫下台并离开车臣时,即公开表示他会再回来。当苏联发生政变,杜达耶夫率先推翻车臣 国内的最高苏维埃之後,随後要求通过新宪法、新法律和举行新的总统选举。此举引发了国 内秩序失控,不时发生示威、抗议和暴动;国内政坛与民众都分成两派,一派支持杜达耶夫 的「车臣人民全国代表大会执行委员会」,另一派则以阿夫图尔哈诺夫为首,支持哈斯布拉 托夫的「临时最高委员会」。双方都购买弹药、组织武装、控制政府机关相对峙。 一九九二年三月卅一日,车臣反对派发动武装政变,夺取了格罗兹尼的电视台,要求杜 达耶夫辞职,重新进行选举。数千名反独立民众集会在总统府前声援反对派。拥护杜达耶夫 的军队当天晚上开始反攻,夺回了电视台,粉碎了政变。随後车臣议会宣布在全境实行紧急 状态。杜达耶夫谴责俄罗斯在背後搞鬼,威胁将在必要的情况下动员五万人参战。为了向杜 达耶夫施加压力,俄军出动了二百辆坦克,部署在车臣边境,杜达耶夫则针锋相对,派遣国 民自卫队制止俄军的「侵略」,双方在边境地区形成重兵对峙,但终於没有酿成战火。 为了稳定局势,防止反对派捣乱,杜达耶夫於一九九三年四月以武力解散了议会,实行 总统特别治理。反对派则乘机发难,他们指责杜达耶夫实行个人独裁,呼吁全国进行公民投 票,企图弹劾杜达耶夫,罢免他的总统职务,废除总统制,使车臣成为一个议会制共和国。 随後,车臣各地出现了一些罢工活动。杜达耶夫也不甘示弱,在六月四日派兵占领了议会反 对派所在地格罗兹尼市政厅和当地警察局总部,下令军队进城「扞卫革命成果」。第二天一 早,反对派就走上街头,抗议杜达耶夫的独裁统治,抗议行动引起了武装冲突,有八人死亡 ,十八人受伤。反对派则控制了中北部捷列克河平原与乌鲁斯马尔坦地方,杜达耶夫势力则 控制首都格罗兹尼与南部的山区地方。五月二十七日,一枚遥控炸弹在杜达耶夫的车子经过 时爆炸,杜达耶夫幸运逃过一劫;经过此次刺杀事件,杜达耶夫仍认为是反对派所为,仍表 达与俄罗斯对话的意愿。 一九九三年十月,哈斯布拉托夫在莫斯科争权失败,回到家乡支持反独立人士。十二月 中旬,车臣局势再度紧绷。十二月十五日晚,以车臣前议会议员苏莱曼诺夫为首的战地指挥 官在当地电视台发表讲话,以最後通牒的方式要求杜达耶夫放弃他自己赋予自己的总统特别 治理权力,建立安全会议和国防部,在一九九四年三月前进行议会选举。反对派武力於十六 日率领部队开进格罗兹尼,包围了总统府,与总统卫队和民警形成了对峙局面。最後双方经 秘密谈判,化解了危机。此时的俄罗斯军队表面上闻风不动,以隔山观虎斗的态度,让大部 分的人相信这是车臣人的家务事。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12.250.145 ※ 编辑: Cimon 来自: 140.112.250.145 (03/08 23:56)
1F:推 ZMittermeyer:好文一篇,大力一推。202.178.204.167 03/24







like.gif 您可能会有兴趣的文章
icon.png[问题/行为] 猫晚上进房间会不会有憋尿问题
icon.pngRe: [闲聊] 选了错误的女孩成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张
icon.png[心得] EMS高领长版毛衣.墨小楼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龙隔热纸GE55+33+22
icon.png[问题] 清洗洗衣机
icon.png[寻物] 窗台下的空间
icon.png[闲聊] 双极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车]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门
icon.png[讨论] 能从照片感受到摄影者心情吗
icon.png[狂贺] 贺贺贺贺 贺!岛村卯月!总选举NO.1
icon.png[难过] 羡慕白皮肤的女生
icon.png阅读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问题] SBK S1安装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旧woo100绝版开箱!!
icon.pngRe: [无言] 关於小包卫生纸
icon.png[开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简单测试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执行者16PT
icon.png[售车]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战33 LV10 狮子座pt solo
icon.png[闲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购教学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产版官方照无预警流出
icon.png[售车] Golf 4 2.0 银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篮汽座(有底座)2000元诚可议
icon.png[问题] 请问补牙材质掉了还能再补吗?(台中半年内
icon.png[问题] 44th 单曲 生写竟然都给重复的啊啊!
icon.png[心得] 华南红卡/icash 核卡
icon.png[问题] 拔牙矫正这样正常吗
icon.png[赠送] 老莫高业 初业 102年版
icon.png[情报] 三大行动支付 本季掀战火
icon.png[宝宝] 博客来Amos水蜡笔5/1特价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鲜人一些面试分享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麒麟25PT
icon.pngRe: [闲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创漫画翻译
icon.pngRe: [闲聊] OGN中场影片:失踪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问题] 台湾大哥大4G讯号差
icon.png[出售] [全国]全新千寻侘草LED灯, 水草

请输入看板名称,例如:BuyTogether站内搜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