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BSystem (VocalBalanceSystem)
看板Vocal
标题VBS教师网志-「乐器能力对歌唱学习的影响」
时间Fri Jul 24 20:04:49 2015
陆陆续续教了几年的唱歌,
我遇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人。
每个人有着不一样的需求,
但除了想满足自己平时闲暇之余的哼哼唱唱之外,
更多人的心中其实都蕴含着表演的慾望。
有些人可能会害羞着放在心里,
有些人则是会明白地述说着他们对於歌唱的渴望及目标。
但我常常都会问,
在你(你)充实歌唱这件事的同时,
有没有想过也去学一个简单的乐器?
很多人这时候会先退三步,心里想着:
我只是想学唱歌而已,跟学乐器有什麽关系吗?
的确,「术业有专攻」,
能把乐器弹得很棒的人不见得一定能把歌唱好,
但是许许多多能在台上把歌唱好的人,
多少都具备一些基础的乐器能力。
◎参考影片:
陈奕迅-我什麽都没有
https://youtu.be/r1Iy73Yrhog
Brian McKnight - Back at One
https://youtu.be/vjkW3M2e7kA
蔡健雅 - 达尔文
https://youtu.be/JVqP5bapQGQ
A Lin 失恋无罪
https://youtu.be/SsWW1OXllbI
1. 音准
首先第一个是「音准」。
很多人都听过某某某有「绝对音感」,
给他一个音,他可以立马分辨出那是钢琴上的谁谁谁,
好像有点通灵意味。
但实际上这个「绝对音感」在演唱上的实际用途
实在少之又少,
我们要知道音唱的准不准其实有两个重大关键。
一个就是发声的效率,
而另一个则是对音程的了解,
音程也就是音与音之间的距离。
假如你国小国中音乐课有稍微听一下老师跟你说什麽,
知道也认识 do-re-mi------do 这八个音,
那你应该就对音程会有一定的认知。
百分之八十唱不准的人,
哦不对,是百分之九十五会把音唱不准都是因为前者,
也就是发声效率上面的问题。
再来的问题可能就是你对音和音的间距,
也就是距离的概念不是很清楚,
造成我要a你却给我b这样的糗事发生。
最後那个极极极极少数的才是真正的音痴。
当你接触了乐器,
无论它的音准是否一开始是被固定住的(弦乐器),
你都很有机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在演奏时,
增加对於音与音之间的灵敏度。
当你越来越熟悉他们当中的关系,
你甚至不用弹奏,就能在脑海中拼织出延续下去的音高。
有趣的是,
你会发现有弹过乐器的人都会有个默默记旋律的习惯,
那就是无论有没有发出声音,
都会在脑海中用默唱的方式走过一遍。
而相反的很多对音高概念不熟悉不习惯的人,
反而是要唱出声音,
再去推算出是要高一点还是低一点?
但没有一次是能够完全准确的。
所以学习乐器,
只会让你对音准,音程的概念越来越熟悉,
在发声效率妥当的情况之下,
走音的情况就会变得比较少发生罗。
2. 律动
很多演唱人,尤其爱参加歌唱比赛的,
在演唱歌曲时最在意的就是音准。
这样的观念其实没有错,
没有音准哪来的旋律?没有旋律哪来的歌曲?
但偏偏歌唱这件事情除了音准,
还有很多东西容易被大部份人遗忘掉,
那就是律动及节奏。
节奏不光只是不断重复的 1-2-3-4 ,
更重要的是整体的律动性。
大家刚开始一定有过把快歌唱成慢歌的经验,
或者即使音准技术到位了,唱起来就是没原唱这麽动听。
◎参考影片:
Maroon 5 - Moves Like Jagger
https://youtu.be/Xqbrbaddywo
Jason Mraz -I'm Yours
https://youtu.be/LYhrYHmUPn0
李宗盛-山丘
https://youtu.be/vPP_d86GLhY
Jason Mraz - Love Someone
https://youtu.be/LKJZQ7dbu14
原因就是这个不断重复的韵律感也就是:
律动,有着多变的型态,
所以假如你聆听的音乐风格较单一,
可能就会对於不同的律动型态不习惯,
当然演唱上的变化或者流畅度就会受到局限。
这个部分不只很多学习乐器的人,
甚至是跳舞的人应该蛮感同身受的,
唯一不变的道理就是,多听,多接触,多练习。
所以你说,只会唱,绝对是不够的。
3. 乐理
音乐当中有人打鼓,有人弹吉他,
有人弹键盘、bass,有人唱歌。
他们可以融合在一块,和谐地编织成一块,
绝对是因为有着共同的语言,就是我们俗称的乐理。
乐理包含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像是我们刚刚提过的
音程、拍子、调性...等,是一门大学问。
对於歌手来说,升了一个key你该唱什麽音高,
beyoncé 转音的时候该怎麽转,
什麽地方大家该下重音,合音待会该怎麽合...
这些东西绝对不会只是凭感觉,
当中都有它的道理存在。
专业的乐手在调整细节的时候,
也都是靠着这个共通的语言来沟通。
所以,身为演唱者的你,
可能不需要知道吞下太多太深奥的乐理,
但基础的乐理绝对在演唱上是必备的,
在学习乐器时,也是必备的学习项目之一。
◎参考影片:
弯弯的月亮
https://youtu.be/xLeTZL7zfuU
4. 创作能力
写歌的人都是从喜欢听歌、
喜欢唱歌、喜欢弹乐器开始的。
当我们接触音乐,
其实也开始培养我们对於音乐及文字的欣赏能力,
其中包括了唱歌,写歌,写词。
而当我们开始演唱音乐的时候,
则是从单纯聆听的世界开始转变为践行音乐这件事。
对於歌唱这件事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会有所改变,
你会从「听起来好听」,
开始去想「怎麽让它呈现」或「要如何把他唱好」。
所以学乐器的同时,
会让你对唱歌这件事情开始有了不一样的认知,
你的视野会从单纯一件事必须变得更宽广、
选择考量则是更成熟、更全面。
而当你对於音准有了掌控、更具有了音乐性及乐理知识,
其实就具备了基础创作的工具了。
这样的创造能力除了创造歌曲,
更是可以让你创造属於你自己风格的演唱。
所以说欣赏、演唱甚至到创作
虽然是以不同的角度在体会音乐,
但最终要是能够让三个层面的境界相融,
我想除了可以在音乐中找到不同的生命力及乐趣外,
同时也是令人羡慕的一件事。
◎参考影片:
方大同-红豆
https://youtu.be/3nG--h_EJyc
李荣浩 - 笑忘书
https://youtu.be/gbalWjLJDFA
金曲奖颁奖典礼表演 - A-Lin
https://youtu.be/Ty2pReRaon4
5. 音乐性及音乐监赏能力
语言有语感,做面包有手感,
音乐当然有「音乐性」。
音乐性的培养汇集了刚刚上述所提及的,
从音准、乐理知识到律动...等。
换句话说,
学习乐器及歌唱就是在开启一个人对於音乐的感受及监赏能力,
这当中都是相辅相成的,
当你的音乐性渐趋成熟,
你就懂得在更对的时机,做对的事情。
同样的角度看歌唱,同样一首歌曲,
跟着数个乐器甚至是伴唱带(kala)一起呈现时,
假如你都只是在唱你自己的,
而没有开启与其他乐器或者音乐沟通的桥梁,
除了会感到格格不入外,更会让人觉得1+1<2。
这也是许多没有接触过「活乐器」演唱者,常常遇到的问题。
造成表现上容易没把握,甚至很别扭,也很难发挥。
所以说乐器的学习带出的音乐性,
其实是让歌唱上更完整的一把钥匙,
他让音乐活了起来,
而不只是死死、规规矩矩的失去可塑性。
所以调整好心态,
不妨快试着去找寻你有兴趣的乐器吧,
无论是吉他或者钢琴,鼓或者小提琴都好,
开始探索接触然後试着培养出感情,
他们不仅会让你在音乐上视野更宽广,
也能丰富你的日常生活,更可以使你的演唱,
带出不一样的魅力。
http://vocalbalance.info/articles/miscellaneous/519-2015-07-24-10-51-25
VBS声音平衡教学系统
By 及琮老师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59.127.82.174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Vocal/M.1437739492.A.8B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