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BSystem (VocalBalanceSystem)
看板Vocal
标题VBS教师网志-「多就是好吗?」
时间Wed Aug 20 18:12:59 2014
由於资讯的透明和文明的进步,
使得各媒体传播到各个萤幕终端的速度越来越快。
在各个节目百花盛开情况下,
反而渐渐的养成大家对於资讯刺激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的习性,
甚至有好一部分的观众早就已经不在乎节目到底真不真实,
只要求感官接受到的刺激是否能给予相当程度的抒压。
这也让很多选秀节目的好歌手都便当化,
甚至是让一些拿着便当的人上台表演,
因为相较於会唱歌的人,
观众会希望听到或看到多一点刺激,而不是想法。
但是毕竟选秀节目的选手要掌握的不只是把歌唱得好就好,
还要想办法吸引到观众与评审的目光才行,
所以大部分的歌手在一开始都会使出一定程度的极端手法来呈现自己。
就像是中国最强音〈The X Factor〉里的选手曾一鸣,
刚开始上节目,他就常常使用非常可观的力量去推挤喉部肌肉,
让声门闭合呈现不稳定的紧闭状,
以制造出粗犷、狂野的吼声,
成功的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http://ppt.cc/AwTU
但是我们会发现,一次一次的,
他会把喉头大力往上推
以及抵制过度憋气而微张声门的动作渐渐地削弱、减缓,
以减少嘶吼的次数与程度。
只不过刚开始他用的方式是直接压低喉头去抵制高喉头的拉扯,
让咽喉部硬是腾出多余空间,
导致音色多了个额外的宽敞感,
与之前乾脆的嘶吼相比,就变得比较不上不下,
颇为尴尬:
http://ppt.cc/8fdp
不过虽然後来的嘶吼还是有加喉头下压的动作,
只是明显的不把嘶吼当作重点,
而是开始专注於歌曲的诠释:
http://ppt.cc/uBZV
当时听到这个版本的时候,
我还满惊讶的是,
原来比起吼,他的声音也是可以乾净的使用的,
比较起他平常喉头拉高、声门故意微撑开,
然後加上大量气流撞击的撕裂声音状态,
这个版本的喉部操作是让声门顺着抬高的喉头而闭合,
然後让气流顺着这个动作,
形成比较轻盈并且略带鼻音的音色。
相较於前面几首歌,
明明都有使用到嘶吼,
却为什麽并不让我在意他是怎麽吼的,
原因就是因为这首歌里面已经有别的主轴─
就是一个介於要憋气不憋气并且略带鼻音的音色,
一种算是自我悔恨的声音情绪。
而这时候的嘶吼就是一个让悔恨情绪转变成
对自己歇斯底里抓狂的桥梁,
整体的表演才会有重心,观众才会了解这个吼叫到底是为了什麽。
而到了决赛时,
他再唱了一次初赛时所演唱的张惠妹的〈也许明天〉。
比起第一次登上舞台,
这是他宁愿顺着抬高的喉头去拉紧声门,也不会硬去撕裂,
虽然有可能是为了改变而改变,
又也许是养成了另一个发声习惯,
但是却因为这样制造出一种强烈负面质疑感的音色,
比起第一次登台充满愤怒的嘶吼音色,
我觉得前者比较适合这首歌的主轴氛围。
当然啦,喉部的操作上还满紧迫的,
但对我个人来说确实是比较符合逻辑的演唱:
http://ppt.cc/DiUR
在曾一鸣比赛的过程中可以了解到,
如果硬是在自己的操作上拼命的嘶吼,
最後很有可能会被设定成只会嘶吼的歌手,
这样往後就算他自己想要唱出比较乾净、清爽的歌曲,
听众买单的机率可能就会因为期望的落差而下降。
所以我认为舞台疯子曾一鸣逐渐减少嘶吼的次数
是因为他了解嘶吼并不是歌曲的重点,
而嘶吼只是一个单纯的表情─
一个歌手不可能只拿同一种声音表情在演唱,
说白了这跟没有任何起承转合的念故事书没什麽两样,
两者之间只差在把没有情绪都换成愤怒的情绪而已。
其实不管是什麽样的特殊音色,
只要一首歌里面出现太多次的话,
歌曲的起承转合很容易被模糊掉,
演唱就不会是以表达为出发点。
而最後听众对歌手的记忆就很有可能停留在
"他很会做某个音色,却不是个会唱的歌手"。
所以当歌手了解到自己的特色是可以用在什麽样的情绪上时,
就参照适合的字句去使用它,而并不是使用越多次越好喔。
http://vbsystem.pixnet.net/blog/post/58384116
VBS声音平衡教学系统
By 府鑫老师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36.231.62.243
※ 文章网址: http://webptt.com/cn.aspx?n=bbs/Vocal/M.1408529583.A.4C1.html
1F:推 ericmaxchu: 老师好棒!!! 08/28 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