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skzero (武心)
看板Teacher
标题我的学校不见了 上学好难 (上)
时间Tue Sep 5 23:55:43 2006
※ [本文转录自 Education 看板]
作者: maskzero (武心) 看板: Education
标题: 我的学校不见了 上学好难 (上)
时间: Tue Sep 5 23:55:05 2006
我的学校不见了 上学好难 (上)
远见 2006/09/05
9月1号,全国二千六百多所国小开学,190万名学童迎接新学年的到来。但是就在
不知不觉中,在全台各地,许多位於偏远地区的迷你小学,在暑假期间已经走入历史,
消失不见。
(摄影/陈应钦)
【撰文/林孟仪】
偏远小学悲歌-数人头,废学校
雪山隧道开通的前一天,没有镁光灯的关注,在烛光摇曳中,有86年历史的渔光国小,
也和第59届的两名毕业生一起「毕业」了。
末代校长郭雄军、师生、家长与地方人士,人人手握一盏蜡烛,相视而泣,带着泪水欢
唱,结束了一个学校4年努力经营,仍难逃裁并命运的悲歌。
4年前,郭雄军来到渔光时,全校只有8个学生。4年後,渔光结合坪林丰富的自然生态及
茶业,渔光发展出假日游学特色课程,一年吸引全台4万名小学生到校进行生态教育,渔
光学生数也增加到18个。甚至还有家长从台北中和慕名而来,全家迁居坪林乡,只为了让
两个孩子就读渔光,在山上的大自然中成长。
但今年台北县教育局认为,一个小学生平均一年的教育经费是8万元,但渔光每个孩子一年
得花掉80万元,还真不如送他们出国去念书!
以教育成本为考量,而被降为坪林国小分校的渔光,往後还能不能办理游学课程,仍是未
知数。
在这里,吃不起营养午餐只是次要难题
台南白河镇的崎内国小,8名毕业生在校长带领下,进行最後一次的校园典礼;新学期
开始後,崎内已成为5公里外竹门国小的分校。视听教室内,投影萤幕上播放着县长苏
焕智的毕业致词,但台下的家长和学生都无心听讲,难掩学校要被裁并的失落。
崎内的本地学生只有37人,去年县府的免裁并门槛是50人,为了凑人数保校,家长会还
挖空心思,提供免费交通接送、学杂费全免的优惠,吸引越区学生转学到崎内,冲刺学
生数。但今年,游戏规则又调高到60人,家长们一下子要多负担20多位外地生的学费;
以开挖土机为业的家长会长罗进华表示,「一年得花掉20万,我们再也捱不下去了!」
於是,七成二家长同意弃守学校。毕业典礼上,无力回天的气馁与遗憾,写在每个人的
脸上。
这几年来,台湾人十分关心偏远地区贫困学童吃不起营养午餐的问题,就连施明德近日
发动百万人倒扁募款,所剩下的费用,也要捐给贫穷学童作营养午餐费。
然而,另一个偏远地区教育现场的问题,却被多数人忽视了。
正当国人关心孩子在学校里吃不吃得起一餐饭的同时,许多偏远地区的学校,在多数国
人关注之外,无声地被裁并。
地方多裁并一间学校,中央就多给一笔钱
学校不见了,孩子连接下来要去哪上学、又该怎麽去上学,都成了问题。
从1999年到今年暑假过後,台湾一共有144所小学、分校、分班消失了。
回顾起来,废校政策的历史渊源,始自於1995年,台湾省教育厅曾提出为了节流
,以每年合并5校的进度,计画裁并15所小型学校。但後来省政府即遭冻省,政策
并未落实。到了2001年,教育部也曾提出裁并6班以下小校的政策,但後来多方考
量後,政策又喊卡。但是少数地方政府在财政困窘下,已不顾中央政策走向,开始
大规模着手裁并校措施。
2004年,监察院完成一份「教育部所属预算分配结构之检讨」报告书,建议教育部
应行文建议
各县市政府,裁并百人以下的小校,以节省这些迷你小学预估每年高达51亿元的人
事经费。
甚至行政院主计处为了鼓励各县市政府废并校,还在中央对各县市教育设施补助经费
中,列入裁并校补助项目。其中规定,「凡有裁并校(班)者,每并一班,第一年补
助60万元;每并一校,第一年补助120万元。连续补助三年,第二年及第三年补助额度
各为第一年的2∕3及1∕3。」
监察院的报告、教育部的建议以及主计处的补助诱因,为裁并校背书,也成为地方政
府最佳「令箭」。部分县市因而风风火火地规划、不遗余力地进行小校裁并。
自监察院报告後,两年下来,这场星星点点进行的裁并运动,已经逐渐有燎原之势。
一场国教沙漠化的无形风暴,是否将冲击台湾社会,风化台湾未来的竞争力?而裁并
校对象大多数是偏远地区、处於家庭与经济双弱势的学童,裁并校会不会让偏远学童
再次陷入第三重弱势?
官方废校理论-政府省经费,学童长智慧?
目前,各级教育单位所持的主要裁并校理由不外两个。一是节省教育经费支出,二是
把学生移到学生数较多的学校,增加同侪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但是,这两个理由是否都经得起验证?
废一所赚千万,孩子受教权被卖断
首先,节省教育经费方面,预估每并掉一所学校,可以节省600万~1000万预算。台
南县今年原欲裁并24所学校,预计省下一年1亿元教育经费。
「把学校并掉成为分校,可以省掉一个校长一年约150万薪水、少一个主任、也少好
几个老师,一年省几百万跑不掉」;「若是废掉的话会省更多,除了所有人事薪水外
,还有行政费、水电瓦斯、修缮费用等,至少省1000万,」很多国小校长一笔一笔精
算废并校可以省下的钱。
但是也有很多教育专家质疑,教育的钱可以这样省吗?
最近几年来只要有空就到偏远地区关心学童教育问题的知名脑神经研究学者洪兰就说
:「裁掉一所学校,可能要多盖一间监狱,教育用钱来算是很糟糕的,心智的启发怎
能用钱来算?」
洪兰指出,裁并校第一个可能产生的问题就是中辍生增加。而美国人已经做过研究,
一个孩子如果变成中辍生,将来作奸犯科,关进监狱,他一辈子的生产力、他对家人
所造成的有形无形伤害、他对被伤害人所产生的生产力损失,至少130万~250万美金
的成本。
台湾国教预算,步入最黑暗的年代
回顾历史,台湾的教育政策是否还比不上过去贫穷的年代?
在1940、1950年代,台湾国民所得只有100、200美元,都还有「一村一学校」政策。
今年63岁的教育部长杜正胜回忆,1950年就读高雄县永安国小时,永安乡还有四个渔
村,每个村子里都有分校,供低年级学童就读,中高年级才到永安村的本校就读。
现在,当台湾国民所得已经超过1万5000美元时,却为了节省教育经费而裁并偏远小
学?大陆有句话说,「穷不能穷教育,苦不能苦孩子」,但台湾对教育的投资已经比
不上大陆了?
近几年来,地方财政日益恶化,如台北县负债800多亿元,台南县政府负债384亿元,
各县市也都逼近对中央举债上限。
对比十年前,台湾目前的国教现场,的确是十分寒酸。地方勒紧裤带,占县市总预算
平均约在四到五成的国教预算,成了最醒目的标靶。
但其实这些预算中,八成以上是老师薪资与退休抚恤费,真正用在学生身上的钱愈来
愈少。 7月31日从台北县建安国小校长任内退休的陈木城校长回顾十年前,政府相对
有钱很多,在1993年到1998年时,全国各所小学都分到100万到300万不等费用,用以
兴建图书馆、厕所、电脑教室、美术教室等。
甚至,陈木城之前在直潭国小担任总务主任时,当年县政府收增加了1000亿,多花了
20几亿给教育局,後来教育局就用这些钱收购了24所校地,「现在政府哪有钱买校?
说难听点,卖地都来不及了。」陈木城调侃地说。
这几年政府愈来愈穷,各学校的修缮费与行政费都是一砍再砍,打了九折後、又再打
九折。以建安为例,以前学校还会订杂志让老师们了解时事,现在都没钱了,只能订
两份报纸。
而在桃园县复兴乡山地地区任教已经15年的现任三民国小校长胡淑贞,也感受到教育
单位愈来愈穷,「十年前全县小学一年杂项预算20亿,现在只剩8000万。」为了节省
支出,复兴乡多数校长都身兼两所学校校长,上午跑一所,下午到另一所。
暑假期间,走进有100多个学生的三民国小校园,几个学生正在操场上打篮球。迎宾的
围墙斑驳不堪,墙上涂鸦都快要褪色光了,地板坑坑洞洞,校舍看起来老旧。在数位
化的时代,学校还曾穷到一年都没有钱接上网路,「只要给我300万,马上让学校焕然
一新,」胡淑贞说,现在学校连整修斑白墙面的预算都还不够。
「学校那麽小,要政府不计成本一直投资下去,那也是骗人的话!现实,我们要考虑。」
杜正胜表示。
台北市家长教育成长协会理事长林文虎认为,政府对教育支出愈来愈抠,甚至把脑筋动
到裁并小校,还不如少办一场无谓的放烟火、糖果节等大型活动。
教育部长认为:同学太少,学习效果会较差
支持裁并校的第二个政策理由是,为了让学生增加同侪刺激。但这个说法有立论根基吗?
多数教育专家在被问到这个问题时,大多愣了一下,勉强回应说,「这不是想当然尔的
吗?」学生太少,当然就缺少同侪刺激、不能组成学习团队竞赛,不能学习合作等,「连
打躲避球都不行!」
台北县教育局副局长洪启昌指出,像群育、体育方面,学生尤其需要认同学习的楷模。
教育部长杜正胜也以一副用膝盖想也知道的口气表示:「同侪之间的刺激少,学习效果差
,就是理论。」
但具体理论是什麽,杜正胜部长其实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他反问:「如果不是这样,我
们就把小孩子放在家里,不必上学校,自己教就好。一对父母教一个小孩,等於是一个学
生两个老师,这样不是很好?」
问遍国内各教育专家,目前到底有什麽理论支持大校才有学习刺激?找来找去只找到一本
2004年教育部委托台中师范大学副教授侯世昌进行的「国民小学小型学校发展及最适学校
规模之研究」报告。
由於监察院当初为文建议教育部,为节省51亿元的人事费,百人以下小校宜裁并。因此教
育部委托侯世昌,针对当时535所百人小校的校长、老师与家长发出问卷,询问当地交通状
况与对裁并校的意向。
海外迷你小学经验:方案教学、混龄上课
在七成四的受访对象表达了不同意裁并校的意见,这份研究仍做出「国民小学的最适经营
规模为学生数100人以上」「小型学校的评估与整合确有需要」「整合成功与否的关键在
於不断地柔性沟通与县市长的决心」等结论。
这份研究将当初作调查的前提当结论,并未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小校是否真不利学习刺激
进行研究;而且似乎站在地方政府的角度,宛如教育当局裁并校的教战守则。
从头到尾读完这份唯一的报告,阳明大学神经科研究所教授洪兰直喊:「一点参考价值都
没有……。废校政策完全是一群坐在冷气房中想出来的政策,没有!完全没有理论基础!」
她还逆向指出小校许多优点。例如人数少的地方,凝聚力很强,校长叫的出每个孩子的名字
,师生关系密切。只要适当的教育设计,一样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提升学习效果。
而很多教师们走访国外时,也常参观海外迷你小学,「可以混龄上课」「可以方案教学,不
同年级一起上,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很多人提出外国小校的教学方式,来反驳国内的废
校政策。
【本文摘自远见杂志9月号】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59.117.200.54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59.117.200.54
※ jupple:转录至看板 Gossiping 09/06 01:26
1F:推 fortunesmile:报导有点误,南县崎内是直接「废校」,连分校都没有 09/06 15:13
2F:→ fortunesmile:我们学校的校长就是崎内的前一任,当社区向心力不够 09/06 15:14
3F:→ fortunesmile:的时候,在裁并校时就很容易被县府各个击破...=w= 09/06 15:15
※ greenaway:转录至看板 ntnuch-90 09/06 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