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luelqe (水笔)
看板TW-history
标题[心得] 〈19世纪台湾岸里熟番建醮意义考察〉
时间Mon Nov 15 06:17:45 2021
〈19世纪台湾岸里熟番建醮意义考察-兼论内部关系与社会阶层现象〉阅读心得
岸里这个地名对我来说算是熟悉的,因为家住大雅,到过去繁华的台中县政府所在地丰原
;神冈「岸里」区域是交通必须要道,而且那边也有一个岸里国小并去过里面。所以一开
始就以为这是在讲家乡附近地域的历史,因而选择了这篇论文来写历史学方法的心得报告
。
摘要:
建醮、普渡是台湾汉人的重要民俗活动,然而在令人在意的是19世纪的熟蕃也有建醮,固
然受汉人的影响,但本身的部落民俗传统也杂揉在其中,不像是单纯的汉人建醮。本文受
岸里大社所遗留下来的文书,以及受「清帝国」介入岸里行政社群的形成与社会生活实况
的厘清。与汉人不同的特色有:(1)在岸里公馆举办建醮活动。(2)建醮选择不是汉人的天
公、三界公生日,以及土地公头牙之後(非汉人於收割农闲之时)。(3)礁域与岸里行政社
群为主(4)经费由捐款而来,而不像汉人收丁口钱。
由岸里大社举办,各部落菁英主导的建醮活动,显示其统合在岸里行政社群下的跨部族关
系。而在建醮捐款中,以「社」为捐款方式,个人捐款也冠上「社」名。一则说明各单一
部族认同仍高於政治作用力之下的新关系,一则显示番屯计画施行後的跨部落结构亦未取
代单一部落的关系;宗教事务,主要由各部落具有功名及(曾)担任过部落公职的社人出任
,颇类似於汉人社会的仕绅阶级,说明岸里社会已有明显的社会阶层化现象。
本文得以一窥岸里大社改宗西方基督教信仰前,接受汉人民间俗信的面貌及其如何增加、
如何揉合传统文化因子的现象。也可考察岸里行政社群的内部关系及部落社会阶层化现象
。
心得:
文中一开始读到的「岸里」是指称现今台中后里一带,离神冈距离颇远,令我十分困惑,
而後提到的文中提到的「岸里大社」也与我熟悉的神冈、丰原交界的「大社」概念范围是
大相迳庭的,有受冲击及开眼界获得新知识;而直到阅读到後面,才逐渐得到一些相关解
答:「至迟1790年代(清乾隆五十五年)已出现岸里大社(Radhodpuru;今台中市神冈区岸
里、大社两里)」……页98。但文中出现也只出现一行文字带过而已,显然不是这篇论文
所要探讨的重点,但却是我比较想再多深入了解的--故乡附近的地方史。或许如果未来要
探究摸索研究的话可以再从这条线索的基础开始来爬梳。
另外现今住的家在大雅区员林里,与神冈乡相邻,又或是小学读的上枫国小(今上枫里)也
接壤社口,仅有一两公里,离神冈岸里、大社不远。大雅旧称「坝仔」,印象中也是因平
埔族语而来,不知跟这里岸里大社所讨论的熟蕃是否会有连结或来往,抑或是不同熟蕃(
平埔族?)的势力范围,也是我有兴趣的范围。
另外有一点困惑的是:不知文中所称的「熟蕃」,是否直接等於平埔族?对於这名词的基
本概念,文中并没有提到,可能要自己去翻找资料或是跟老师请教。而根据文中的描述,
生蕃接触(或被清政府收编)清政府(汉人?)久了也会变成熟蕃,也很耐人寻味。那熟蕃的
前身「生蕃」,对应到原住民的部落,又是何种族群呢?抑或是一种蕃人被汉化、演化的
过程?很令我好奇。
而文中里面提到岸里相关的古文书档案编集时的脉络被打乱分散到各种不同地方,令人觉
得专业的事真的该由专家来处理,不然搞得一团乱之後,平添许多研究上的困难,又需要
花费更多时间重新来梳理整理。
文中有提到1970、1980年依旧有熟番,甚至2001年依旧有研究到族群祭神仪式留存(生食
祭祖祭神的传统) 令我十分意外。还以为平埔族早已销声匿迹,这样的话,是否代表现在
仍追溯访问得到平埔族的後代,像是文中提到迁徙到埔里平原的族裔。「原居今台中市丰
原、东势、新社等曲径的族人已入埔」……页106。
另外页106提到的「甚至1980年代台湾本土化运动以来,Kaxabu仍坚持其传统族群文化与
Pazzehe有所不同。」显示岸里大社各社仍保有自己的族群认同,但比较让我疑惑的是,
这句话「1980年代台湾本土化运动」指称的意思是什麽内涵?其脉络抑或是有什麽重要事
件转涙点的又是什麽?过去没听说过这说法。
因为文中谈及熟蕃屡屡出现的- 「潘」姓。令我联想到高中时有住大甲或后里的潘姓同学
,五官轮廓深邃,不知是否他就是文中指称的熟蕃血统而来?但毕业高中後,也未曾再连
络,不好确认。
而从最後的英文摘要中知道岸里的英文名叫Anli,不知对爬梳过去的研究或是古文书是否
有帮助,还是说仅限符合於现代的学术论文规范,及找近期的论文比较有效;而汉人则翻
作han people真比想像中的简单明了;另外清朝翻作Qing empire,对我来说是陌生的,
以为会翻成Ching,但Google一下,真的现在翻译清朝绝大多数是用Qing,但少数还是有
用Qin及Ching来指称;此外也才知道中研院台湾史研究所的英文名称原来叫做「
Institute of Taiwan History Academia Sinica」,而且「Academia Sinica」中研院原
来是拉丁文,也令我意外。
原始连结:
https://reurl.cc/WX7rkk
--
有闲来坐:D
~ 卵生水笔仔 ~
https://bluelqe.blogspot.com/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14.41.198.77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TW-history/M.1636928271.A.DAB.html
1F:→ moslaa: 你查 sinica 的颜色大概会更意外? 11/15 07:55
2F:→ moslaa: 颜色 ~> 意思 11/15 07:55
3F:→ saram: 旗山地区姓潘的熟番迁入高雄的也有. 05/16 1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