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nedo (鹫岭之魂)
看板TW-history
标题Re: [闲聊] 关於八田与一的另类看法
时间Fri Jun 19 00:19:26 2020
对日人会有这麽美化,多半是在水力规画上高瞻远瞩的关系。
整合治水、灌溉与发电的整体规画,替後人省了很多时间。
像石门水库战後也是打算做混凝土拱坝,
但是因为碰到1959法国有拱坝溃坝才改成土石坝。
(从拱坝变为土石坝、水利故事集)
不然石门土石坝的成本等於拱坝加强。
水库为了安全跟所需水位,又因为其它因素让计画总是赶不上变化,跟超脱现实何干?
胡佛水坝211m(1936)盖出来的时候,八田或许觉得技术上与高度是可行的吧。
後来石门水库不够用了,结果只能检讨在丰水期上面提高使用水位作为用水交换。
日本当时不太敢做超高混凝土拱坝的原因在於
1.所处环境耐震性的顾虑 2.对於选址地理环境的对策与设计理论还在发展中。
3.解决混凝土收缩的问题 4.1938年导入从胡佛水坝柱状模组工法有所成.塚原水坝87m。
再等到战後那年AE输气剂问世集大成才有解。
虽然也有尝试同美国设计重力曲线形水坝从最早的乌原水坝30.6m(1905)
到小牧水坝79m(1930),最後在三永水坝14.2m(1943)就不走这条了。
战後混凝土拱坝有三成水坝36m(1953)当基础,同一时间就盖起来上椎叶水坝110m(1955)
且就算不论混凝拱坝,纯重力混凝土坝日本还是有所成,如水丰坝106.4m(1944)
到佐久间水库156m(1956),也才不过十年间的事情而已。
1963年碰到葛乐礼台风在石门雨量下了1189mm/24hr之後,
有监於曾文虽然地质没办法,且受限需要水位只能盖土石坝,
但也基於更为强烈的强降雨,针对坝体特性跟建材、疏洪道变更设计,
成为实质上的土坝。
总而言之日本盖水坝有其脉络跟渐进性,因地制宜的做法就算是极少数也不失其功能。
最後德基的主坝设计师是吉越盛次。
乌山头如果论综合坝体总体积,是多於胡佛跟O'Shaughnessy Dam的。
论大只是看是哪种指向而已。
摘
技术革新における渐进性と技能依存性-1950 年代の日本のダム施工技术-
ダムコンクリートの歴史
コンクリートダムの施工方法の変迁
技术者の言説からみた.近代日本におけるコンクリートダム技术の変迁
曾文水库工程纪事拾遗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210.244.124.201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TW-history/M.1592497169.A.000.html
※ 编辑: anedo (210.244.124.201 台湾), 06/19/2020 00:22:09
※ 编辑: anedo (210.244.124.201 台湾), 06/19/2020 11:5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