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qqq11 (qa1)
看板TSU
标题[政论] 马总统狙杀中共大公开 (七十)!广传
时间Thu Apr 2 05:34:04 2015
国民党对中共的狙杀是全面的!马总统就开放大陆人买房,虽然开放但进行控管(如同一社
区不得高於一成,一人只能一户,年总面积不得高於13公顷.....).开放大陆人来台买房,可
以促进商业客频繁来台,对台湾的政治 民主 制度有更深入的认识(这也是国民党要开放
陆生的原因).虽然陆客来台七天,就能感受台湾的民主(电视 报纸 大街小巷群众批评马
总统,不会被封锁 消失).但是执行面,还是需要对台湾有更深认识的人.
相关连结
马总统狙杀中共大公开 (六十八)!广传
http://city.udn.com/3265/5305299
冯仑:推销台湾第一人
万通控股集团董事长冯仑对台湾的情结,就像是收藏家遇到了自己的心头好。这种情结驱
动他在最近几年里几乎每个月都会去台湾“报到”,如同热恋一般。
冯仑在玉山主峰
并非传奇般的“一见锺情”,冯仑是在30多次台湾行里“日久生情”。他有一次在台
湾的图书室里看到蒋介石过世时全民悲恸的文本,当时有些怀疑:“不是只有像毛泽东这
样的伟人过世才会万民哭丧吗?”他开始挖掘台湾背後的故事,行走于这个岛屿的现在和
未来之间。
现在,他既看新闻联播,也看台湾大选;他逛诚品书店,也编各种黄段子。他闲闲地
穿过西门町,逛过五月天主唱阿信的潮T店和武昌街电影院後,再去台湾看望眷村老兵台
湾市民习以为常又细腻鲜活的生活犹如画卷,让他这个饶有兴致的旁观者看到了其中有趣
又丰富的故事,而眼下,他正成为故事的一部分。
2011年8月,冯仑在台北启动了首个大陆房企参与台湾房地产的项目“万通台北2011
”。一个“外省人”要在台湾造房子卖给另外一群“外省人”,为什麽?
冯仑说,因为自己遇到了一块真正的美玉。“开始是天天把玩、琢磨,後来情不自禁
地逢人就夸这玉有多丰润,到最後,我只想让懂玉的人一起买下它、感受它。”冯仑告诉
《中国企业家》,“台湾就像一个有气质的女人,不是用来看的,而是用来细细品的。”
大无奈和小叙事
“(台湾)就像那种平时素面朝天,乍一看不会让你多惊艳的漂亮女人,但仔细一看
,一举手、一投足,仪态美好。”今年52岁的冯仑,第一次去台湾是被当成“货物”进入
台湾的,因为当时两岸没有开放互访,他下机後从混乱的货物通道进入了台湾。
两岸开通互访後,冯仑送给自己50岁的生日礼物,是骑自行车环台9天。他骑了1100
公里,在一米一米地丈量台湾时,他走过了街头巷陌,也走过了台湾底层真实的生活。
环台9天,冯仑感受最深的是两岸文化的隔膜。“我们跟台湾的企业家基本没有共同
话题。聊了下天气、风土人情,就没什麽可聊的了,坐下来你看着我我看着你。突然,台
湾人开了个玩笑,他们都笑了,大陆企业家则莫名其妙,不知道在笑什麽。”冯仑突然意
识到,两岸的人相隔了整整一个时代,不只经济,还有文化。於是他决心看看台湾真实的
、普通人的生活,看看那些正在发生的,却被忽略或者误解的故事。
他看到的,是台湾的秩序井然、运转有序。在台湾乡下骑一圈,冯仑发现台湾人的秩
序感比大陆人要好很多,於是每个人都能骑得很快、很有安全感,不可能有人乱开车撞到
人,越到乡下的地方反而越有秩序。而在北京不一样:在市区,红绿灯秩序没问题;到了
城外可能会有点问题;再往郊区,红绿灯几乎不管用。“好像两个姑娘都在北大,一个是
农村来的姑娘,考上北大,换了一身衣服,但还是在说乡下话;还有一个是从小就在北大
,教授家庭、书香门第,一看就是大家闺秀。”冯仑说。
曾经有陪同大陆企业家参观的台湾导游和企业界人士,听到大陆企业家之间的对话,
都很奇怪:你们为什麽老想这麽多大事?开始冯仑也回答不出来,後来看了着名作家龙应
台的一篇文章《你所不知道的台湾》,得出一个结论:这是小叙事与大叙事的区别。“没
有小自由,只能大无奈了。”这是冯仑印象深刻的两岸差别,“如果我们都能谈小事,说
明这个社会是健康的。”
对於“大无奈”的感受,出身於房地产的冯仑体会可能更加深刻。他2011年出版的新
书《理想丰满》反思了两岸的制度环境不同导致的企业差异,他专门用了两章来讲台湾。
“在大陆做企业和在台湾做企业最大的不同,是大陆的民营企业大部分时间浪费在制
度上,很少有精力做市场博弈,而台湾的企业做得更多的是商业博弈,我们怎麽竞争得过
人家呢?”冯仑说,自己一生大半时间是在与体制博弈,天天在这上面焦灼,而且还不敢
随便说话。但当他去了台湾,看到联电原来的董事长曹兴诚因为某件事情对政府不满,在
当地所有的报纸买了一个广告版面来骂马英九,感受到极大震撼。
有趣的是,他去台湾时,当地的朋友会把《全民大闷锅》、《全民开讲》等政论节目
,当作跟凤梨酥、阿里山一样的当地特产推荐给他。他看了之後,感慨到台湾是“党无宁
日、官不聊生、人民幸福”。
因为台湾民众有了言论表达的充分自由,反而不愿意天天关心大事了。在台湾随处可
见的,是经营“精致”的生意,冯仑有一次去当地很有名的饭馆吃饭,发现老板穿着粗布
衣服,食具却精致得不能再精致,菜品也是相当用心而有水准。虽然生意好,老板却不想
再开分店,而是天天琢磨怎麽养花、怎麽做出好吃的菜,这种“小叙事”情怀让喜欢读旧
书、听小曲、骨子里有士大夫情怀的冯仑有精神上的投契。
“李敖是机巧、韩寒是智慧”
冯仑去台湾,看被誉为当地“国民电影”的《艋舺》和《泪王子》,也看“云门舞集
”和“汉唐乐府”。因为看了《宝岛一村》,他有一次跟计程车司机说要去台湾眷村看一
看,司机大吃一惊:“连台湾本地人很多都不见得知道眷村,你一个外省人居然知道?”
冯仑将大陆的韩寒跟台湾的李敖作比较,觉得自己更像李敖,但是比他更现实。“李
敖是机智、技巧,而韩寒则是智慧。”冯仑说,“智慧的人一定是从容的人,李敖整天绷
着一张脸,这怎麽算是智慧呢?顶多算是聪明。”
而韩寒和李敖作对比,更能体现出两岸文化的差异。“韩寒生长在大陆,还是不太敢
说太多违禁的话,他是在有分寸下的自由;而李敖则是什麽都敢说,而且说得口无遮拦,
大家就觉得痛快、过瘾,甚至觉得他有些过头。”冯仑说。
台湾人怎麽看待他这个大陆过去的“异乡人”,冯仑不甚关心。“台湾人总体觉得大
陆这边发展很快,机会很多,但是大陆人总体素质还是不太高。所以,整体形象还是差一
些。”冯仑说,自己也经常听到台湾的朋友评价大陆人,有大陆人的地方必定吵吵嚷嚷,
台湾的奢侈品商店里只要看到出手阔绰,一买就十几件的,必然是大陆过去的企业家。“
台湾人总体对大陆人的心态是复杂又矛盾的,就好像你看从小一起长大的邻居,原来一直
很穷,一直不如你,突然有一天夜里捡到了金子,你看他第二天立马说话声音和气势都不
一样了。”
现在这个“捡到金子”的冯仑要在台湾“挖金子”,不过还是打算卖给大陆人。冯仑
在台湾做的第一个地产项目,是主打大陆人到台湾的度假需求,选在了台北市郊的阳明山
畔。
“推销台湾第一人”
在首批赴台湾交流的大陆企业家里,冯仑并不是第一个对台湾感兴趣的,但他却是推
销台湾的第一人。他的好朋友、新希望(000876)集团董事长刘永好就是在他不厌其烦的
推荐下,才开始对台湾感兴趣的。
去年,刘永好两度赴台,拜访了鸿海集团董事长郭台铭以及大成长城集团(300089)
的韩家四兄弟,刘永好对台湾当地的农业发展印象深刻,“台湾的农业技术和农产品(00
0061)加工做得很好,尤其是台湾当地的农会和农社,在推动台湾现代农业的发展上,起
到了很大的帮助。”而他的同行、去年在冰岛买地失利的中坤集团董事长黄怒波则对台湾
态度谨慎:“受政治因素影响在台湾做地产风险很大。”
冯仑却对自己相中的美玉充满信心。“一般从大陆过来的企业家,都会觉得台湾这个
市场太小、地域狭窄,这个是普遍能看到的缺点,毕竟全世界没有一个地方有大陆那麽大
的市场。但是我能从问题中看到机遇,一块好玉即使有瑕疵,也是值得投资的。”
冯仑认为台湾的永久产权和对私有财产的保护,是这块好玉散发出来的最诱人的光泽
。在大陆做房地产,政策出台的频率非常快,台湾则不一样,出政策要经过反复讨论、立
法,有相对完善的法律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因此,冯仑认为,台湾的房地产投资会成
为两岸经贸往来中引爆台湾经济增长的下一个“爆米花”,於是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
“在大陆,民营企业家内心缺乏安全感。他不知道什麽时候自己会触碰到政策的底线
,甚至因此锒铛入狱。”後来冯仑再看表现抗日题材的电影,会发现两者“大不同”:台
湾的抗战描写的是政府或富人的抗战,而大陆描写的都是穷人的抗战。两地对战争的意义
也有不同的认识,就连都是安置烈士的地方,大陆叫做“革命烈士陵园”,而台湾只有“
忠烈祠”,前者名单中多数是苦难深重的老百姓,而後者80%来自家境良好的大户人家,
这让他感觉到不可思议。“台湾电影提到的抗战的重要原因是保种,为让种族得以延续,
是种族之争、文化之争。”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14.27.24.76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TSU/M.1427924047.
※ 编辑: qqq11 (114.27.24.76), 04/02/2015 05:3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