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etteland (一个捷运站的距离)
看板TSU
标题《星期人物》杜正胜 坚持理念无颜色
时间Mon May 31 12:50:53 2004
《星期人物》杜正胜 坚持理念无颜色
自由时报2004年5月31日
记者黄以敬╱特稿
一幅「左转九十度的地图」,使得台湾有了全新的角度与风貌,也使得新任教育部长
杜正胜一上任,就成为各界瞩目与争议的焦点人物。
无论是坚持「教育部长」身分力抗在野立委抨击,或是强调「我不是民进党党员」向
执政党立委直言,蓝绿政治人物恐怕都学到教训,这位部长可能是个「色盲」,蓝或
绿不会是眼中最重要考量,不容他人无端挑衅的直率学者个性,表露无遗﹔但也因为
这种直率,杜正胜未来推动教育工作,风波与争议恐怕将是在所难免。
杜正胜的敢言个性,其实早在中研院从事学术研究就已展现,一九九四年原本以研究
商周上古史为主的他,出人意料提出以台湾本土为中心的「同心圆」史观,在当时还
以中国历史研究为主轴的史学界,掀起本土化与去中国化的辩证冲击。
同一年,他也主持了国内第一套中小学本土教科书「认识台湾」的编写,再与部分所
谓统派立委与学者有过史观激辩,这种「学者个性」就开始被赋予「政治性解读」。
在故宫院长任内,更因参与审查的高中历史课程纲要,被疑为「去中国化」,一度与
立委拍桌对骂。
其实,回顾到更早的求学过程,杜正胜对历史的狂热,似乎就可见到他坚持理念的个
性缘起。
出身高雄县永安乡的贫穷渔村,初中时每天得骑三十分钟的脚踏车到冈山中学路竹分
校上课,但杜正胜形容「那是个清贫却心灵丰硕的童年」﹔出生在道士家庭,杜正胜
却在国小四、五年级时,经常听附近卖药先生以台语口沫横飞地说书,「东周列国志
」、「三国志」牵引出小小脑袋中,对徐庶、诸葛亮这些远古英雄的憧憬。
到了初中,因为看不懂报纸上连载的「李清照」历史小说,好胜的杜正胜跑去向一位
江苏籍的国文老师郭云中请教,老师借给他一本「战国策」和「史记」,甚至介绍胡
适、钱穆的着作,在历史典籍的自我摸索中,杜正胜就和历史结下不解之缘。
三年台南师范学校的高中生涯,杜正胜更是沉浸於课外的二手书世界,甚至因为对教
师教学散漫不满,成为全校「第一个敢对老师提出抗议的学生」,挑战威权的个性早
已展现﹔之後在国小教三年书,杜正胜最後还是选择最爱,重考大学投身历史研究。
「当时只填了大概六个志愿,全部都是历史系」,回忆四十多年前考大学的情景,坚
持选系不选校的杜正胜,流露出的就是对历史研究的坚定信念。
为了实际体验历史轨迹,杜正胜更成为国内第一个实地「环游世界八十天」的留学生
,公费留学期间,将新婚太太留在英国,一步一脚印从英国出发,踏遍东欧、中东、
中亚,为了省钱假扮乞丐到难民营吃饭,为一睹朝圣盛况,更装成回教徒混入清真寺
,他强调,「就算不知道下一站在哪里,年轻人还是要冒险」。
也就是这种冒险精神,杜正胜不仅大胆提出「同心圆」史观,重新建构台湾文史观点
,也将对学术的热中,扩大到对社会改革的进一步实际参与﹔他参与中小学教科书的
编写,从基层教育实践同心圆的立论,也创新地在中国文物藏宝库的故宫博物院,举
办第一次的「福尔摩沙展」。
「历史虽是『过去』的人与事,但只有透过『现在』的观照,过去才会变得有意义,
唯有多关心身处的社会与时代,才会了解什麽是真正的历史」。
二千年总统大选期间,身为中研院院士的他,更不避讳地发表文章呼吁,知识份子不
能以「学术中立」作为「乡愿」、「犬儒」的藉口﹔回应中研院院长李远哲说法,杜
正胜指出,知识份子也应该关怀国家社会,必须表达意见,把国家带往「台湾认同」
、「向上提升」的改革路线。
个性有所为 有所不为
「脾气刚烈、会摔公文,但也有『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坚持』」,日前故宫博物院欢送
会上,故宫同仁就曾一言道出杜院长的处世之道,杜正胜笑而不言,因为这确实也是
外界对他的普遍认知。
对杜正胜影响很大的老师之一、中研院院士许倬云,亦曾警告这个直率的学生,「多
元理念虽好,但如何避免政治的争议也很重要」。
只是,从中研院、故宫的学术堡垒,杜正胜进一步踏入教育部从事更接近社会第一线
的政务工作,势必与政治有更紧密的牵连﹔在教育部中,杜正胜上班第一天就宣示要
「铁肩担教育、笑脸迎儿童」,强调要专心学习教育专业,但在立法院,面对蓝绿政
治人物,一张「横倒的台湾地图」,尽管强调的是「不同角度看待台湾与世界」的普
世观点,却还是牵动蓝绿政坛敏感的神经。
其中明显有在野立委刻意的挑衅与抨击,也有执政党立委刻意的维护与冷汗直捏的期
许,在在都有加入政治诠释与解读的痕迹,而这种刻意免不了还是与杜正胜的个人风
格大有关联。
杜正胜强调,「人生短短几十年,可以做的事不外乎两种,一是『完成自我』,另一
个是『带动风潮』。一切的批评都是身外之物」。
事实上,呼吁横放地图以多元角度看待台湾,坚持「教育部长」身分强调国家体制,
虽然引发在野党批评,却获得了社会喝采﹔行政院肯定杜正胜是「为政务官筑起一座
防火墙」。
甚至陈水扁总统都认同,台湾的地图不管正着看还是横着看,都无法改变一个事实,
那就是台湾在二千三百万台湾人民的心目中,是全世界最重要的一个地方,是生长生
活生存的母体。
为协助台湾下一代寻回自己的根,杜正胜不讳言地指出,下一步他将推动九年一贯课
程更精致化,希望十八岁以下青年能接受更多元文化、国家一体的公民教育。
因为个性与行事风格的鲜明,杜正胜免不了,其实也已成为新内阁中引人注意的成员
之一;但与蓝绿立委的口水争议,却似乎已使得教育施政一起头可能就失去焦点,部
份教育人士及教改团体就已开始呼吁,蓝绿立委都应暂停口水争议,「让教育回归教
育」。
只是总统大选争议未完、年底立委选举又将至,无论是泛蓝立委的挑衅或是泛绿立委
的期许深耕本土,只怕不会稍止;经过一场立法院震撼教育之後,面对千头万绪的教
育施政,还未真正进入教育全盘状况的「杜部长」,要如何先将教育与政治清楚划分
、避免不必要的阻力,这不仅要坚持与毅力,恐怕也需要更大的智慧。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9.68.24.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