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wallacew (围)
看板TAS
标题[性别大补帖]科学需要再同志一点
时间Thu May 27 00:44:28 2010
台湾立报 2010-05-27
http://www.lihpao.com/news/content_p1.php?art_id=40706
王 日告 安
2010年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协会出版吴嘉丽与蓝佩嘉合制的《奈米女孩》
短片,陈述两个女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向往。很多人看了短片才知道原来
吴健雄是女性,不仅可以用来鼓励女学生继续参与科学,也向阅听人介
绍杰出的女科学家。现在这类平易近人的媒材与论述仍然很少,具有性
别观点的科学教育论述需要被更多人看见。
科学教育需要涵纳不同性别、族群、阶级、宗教、性倾向的差异经验,
有助於不同身份的人学习科学。运用不同背景的生活经验,有助於科学
、科技研究领域的突破与创新。
在《奈米女孩》片中,提及小阿姨搞不好是女同志,所以一直单身。涵
纳不同经验的科学教育中,「同志」参与科学会不会有什麽不同?是否
也会为科学带来不同的问题?或另类的科学研究方式呢?
上网用「同性恋」与「科学」作为关键字来查询,出现的是一串又一串
关於「同性恋遗传基因」、「同性恋环境因素」、「同性恋是否病态」
等等的资讯。努力从生物学、精神病学、社会学探讨同性恋的成因,各
种众说纷纭的理论百家争鸣,关注同性恋的议题中,竟只有「同性恋是
先天还後天」的问题。
一些科学家,努力把同性恋「问题化」,视同性恋为问题,却不问异性
恋的成因。在研究中也无法区分跨性别、同性恋、双性恋、疑性恋等等
的差别,对同志社群的认识浅薄,却硬是要进行同性恋基因研究。
主张同性恋是环境、後天形成观点的多为社会科学家,却也避免不掉同
性恋可以「变成」异性恋的观点,忽略多元的性倾向与脉络因素。那异
性恋的成因又是什麽?
如果有同志科学家,会不会问问不同的问题?不把同性恋的成因当问题
?也许这个答案会是肯定的,也许同志科学家不会问是哪只手指比较长
,就有可能是同性恋,而忽略了同志的多样性。
也许同志科学家会问透过哪些科学技术,可以让两个同性别的人,生下
一个孩子?也许同志科学家会问,什麽才是用来做女性束胸的最好材料
?也许会寻找「性别歧视」是不是一种可被治癒的疾病?还是基因遗传
所造成?或是让恐同症的患者,服用什麽药物可以减缓对同志的恐惧?
「同性恋」在科学领域长期以来一直被视为「行为」与「问题」,而无
法了解、也无法尊重地视其为一个「身分」。难道我们会把「女性的成
因」视为一个问题?科学家不应当将「同性恋」问题化,更不该将社会
与个人的偏见歧视「科学化」。
科学与科技被期待能改善人类的生活。在科学、科技领域中,其实有许
多同志科学问题比「同性恋成因」更值得研究,像是如何发展有益同志
社群连结的网路科技、男女同性伴侣生活型态带来的健康与医疗问题等
等。用同志的角度来思考科学问题,甚至改善同志与非同志的生活品质。
期许科学家们更认真看待「同志」作为一个「身份」,或是一种生活方
式来进行科学研究。希望未来有同志科学家现身,也期待更丰富多元的
同志科学研究。
(台湾青少年性别文教会秘书长、台湾女性学学会理事)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9.85.145.155
1F:推 Vicky1016:我相信有的同性恋可以变异性恋 同样异性恋可以变同性恋 05/27 03:26
2F:→ Vicky1016:人的情慾跟性倾向本来就不是铁板一块 05/27 03:26
3F:→ Vicky1016:女性科学家 Lise Meitner, Maria Goeppert-Mayer 05/27 03:28
4F:→ wallacew:如果这些「科学家」能像楼上这样思考就好了 05/27 03:38
5F:推 Vicky1016:讨论跨性别的後天自我实践我觉得比讨论基因有意义多了 05/27 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