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ob314 (永远的Airman MJ)
看板SuperBike
标题(转录)摩托文化
时间Fri Aug 1 23:58:14 2003
其实「正名」的运动更需要时间的酝酿。我们来看看「铁道文化」
这个休闲「运动」是累积了多久才有今天在媒体和民众认知上的地
位?洪致文本人又在这一方面努力奋斗了多少年?
台糖五分车的日子是许多上一代人共同的记忆,因此,所谓以铁路
作为旅行的交通工具的诉求,若朝精致化和高附加价值走去,就有
可能的吸引到这一些老一辈的人。类似的火车记忆是跨时代的,而
拥有这些记忆的人目前又有经济消费的能力,所以在对於厂商方面,
推展这一种休闲方式就有其经济上的诱因。即使台铁在很多方面不
争气,但是关於铁道文化的论述、文献、节目、旅游活动等长期以
来的加总努力,所以投入铁道文化的人,只会越来越多,即使台湾
的铁路就只有那一千零一条。
这就是一个「正名」後开始能孕育相关经济产业活动和文化最好例
子。不过大多数在摩托圈子里的人,并没有看到或学到这一个在台
湾结合当地特殊铁路情境,不盲目完全进口国外经验的成功例子。
同样的,我们再想想看,十五年前有「铁道文化」这一个词吗?若
有,也仅只限於这些新旧玩家间的热血而已,至少我查过报纸的纪
录,那时候根本还没有这一个词。
再看看目前的大排气量摩托车在开放後所遇到的一些状况。在公众
眼里的 public image 要如何塑造是很重要的。可是车友们对外塑
造 public image 的管道在哪里?集体的公众形象若建立的好,可以
在未来办一些和其他企业挂连的赞助活动中,进行的顺利些。没有
钱,大规模的东西就很难做起来,这是现实面。
但是很遗憾的,素质良好的车友虽然不在少数,但他们的行为在於
创造 public image 的 channel 只有平常假日出游而已。这种 image
的塑造是一时的,而且上路吸引人家的,常常是因为台湾的特殊文
化下所造成的对於一种 scarcity 的羡慕,也就是「量少为稀」的
价值。真正车友们所想要传递出来的健康的 image,反而被压在机械下面。
我们需要媒体的管道。
可是如果你有注意媒体任何关於摩托车的报导,你就会理解,许多
的记者根本一窍不通。误导就算了,还常常不自觉以污名化的方式
来报导相关新闻,对於 motorcycle 在公众形象上又砍了好几刀。
所以我认为由下而上草根式开始以摩托车来「正名」是非常重要的。
正名的过程不可能是有组织的行动,一定是从车友间的闲谈开始。
撇开其他的努力不谈,光这个过程,如果现在开始作,我预计花个
十年才能普遍吧。
我有时间再提出第二位什麽要称之为摩托车的看法。当然,我的看
法可能有许多盲点,欢迎指教。现阶段强调文化才有可创造出跨性
别和经济阶层的 market base。摩托车的美当然是在於机械,但是
对於大众论述的时候,过於强调机械和速度会比较难说服人家加入。
後记:文化可以从摩托旅游下手。至於旅游所产生出来的结果(文
字、影像、影音)要怎麽去包装才能创造出更大的 reader base
并且提供经济行为(可以赚钱)的想像态,说实在的,目前国内的
相关杂志都还要努力,企业更为尤然。
----转录於机研----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2.24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