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manlung (manlung)
看板StudyGroup
标题[讨论] 【有关品牌】培养死忠顾客 品牌施魔咒
时间Fri Mar 17 11:06:43 2006
品牌一直都被视为企业的印钞机。只要有对的品牌商标,加上大笔的广告预算,那些加了糖的柠檬水、油滋滋的肉饼、普通的T恤与运动鞋,都可以摇身一变,脱胎换骨,以高於制造成本好几倍的价格,卖给那些容易动心、喜爱购物,甚至头脑有点简单的消费者。
品牌是什麽? 简单来说,品牌就是产品的灵魂。品牌帮助消费者做选择,因为它代表可靠的品质、形象与售价。经过适当的行销与刻意营造,品牌甚至会触发消费者心中强烈的情感,进而强化他们对於产品的忠诚度,而这种忠诚度,有时甚至可以持续一辈子。
品牌形象与企业识别 密不可分 对於品牌管理而言,企业识别扮演关键性的角色:想要成为市场信任的成功品牌,品牌形象与企业识别必须具有一致性。迪士尼高喊的家庭价值,必须体现於企业行为中;维京朝气蓬勃的形象,应该反映在公司内一种不拘小节的自由气氛中;IKEA与乐高亲切的形象,则应该落实於实际的顾客关系。
一个国家背後所代表的整体企业文化,对於企业识别以及品牌形象也相当重要。德国与日本的产品代表的是卓越的设计与技术,以及可靠的品质,这两个国家的企业组织则属於参与式官僚体制。法国与义大利的产品素以设计感、监赏力、创意闻名,企业通常属於集权式的文化,即一种强调威权的制度,上级与下属的界定分明,员工之间的关系较为疏离。虽然产品的设计令人赞叹不已,但是产品品质、运送以及售後服务,则令人不敢恭维。
本书汇集18个经典品牌的故事,涵盖七大核心消费性商品部门,包括食品业(麦当劳、玛氏公司、瑞士莲、龟甲万)、饮料业(可口可乐、波兰野牛草伏特加)、零售业(IKEA、西武百货)、服饰业(班尼顿、Nike)、电子业(Nokia、Sony)、交通业(维京、丰田、飞雅特、戴姆勒克莱斯勒、BMW、Rover),以及娱乐(乐高、迪士尼),来说明企业成长、企业识别以及品牌开发之间的密切关系。
开创元老的独特眼光与野心 书中不仅介绍成功的故事,也对照列举失败、前景黯淡、奋力求生的企业个案。其中,有些情况是某个品牌或公司的独特经验,但也有一些情况具有共通性。这些通例,可以加以撷取,作为借镜。
这些品牌在起步阶段,几乎都有一位行销与生产天才的创始元老,这些人一无反顾的坚持奋战,才能完成创造品牌的任务。
显而易见,由一个人作决策,风险相当高;或许会是天才的神来一笔,但也有逾50%的机率会以彻底失败收场。
然而,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如果没有开创元老的独特眼光与野心,以及成功的奠下基业,Sony现在可能还在大阪修理收音机;乐高还在毕朗得做木材生意;西武还在池袋车站卖便当;班尼顿还在编织家庭手工毛衣,Nike则还在俄勒冈的森林举办长跑比赛。
事实上,没有这些创始者,大部分企业,包括可口可乐、迪士尼、麦当劳早就退出市场。
当品牌成功的打进市场、公司持续成长之後,创业的英雄人物终究要慢慢退场。其後,凡事按规矩来的制度开始启动。但大部分接棒的执行长,在股票选择权的奖酬制度之下,命运掌握在短视近利的基金经理人手中,他们只在乎每季盈余,其他概不关心。
明显的国家识别身分 创业家大都心知肚明,短视近利的经营手法,无异自掘坟墓。因此,许多全球性品牌,特别是美国品牌,现在陷於困境,一点也不令人意外。
这些创业家也深知,利用「凡事照规矩来」的官僚程序,以及合议式的决策模式来进行品牌定位,通常会导致品牌被稀释,因为,在妥协挂帅的原则下,品牌为了迎合大多数人的喜好,被赋予过多的意义,因而失去原有的聚焦作用。
大多数成功的品牌都具有明显的国家识别身分。美国梦以及美国的生活方式,是迪士尼、可口可乐、Nike、玛氏和麦当劳不可或缺的成分。龟甲万、丰田、西武、Sony,一眼即知是日本货。
品牌来自哪一个国家,反映了企业特定的国家识别与品牌形象,这种印象会深烙在消费者脑海中。企业合并以及漫无章法的全球化策略与广告行销方式,将会稀释品牌,损及品牌的整体性。
书名:品牌背後的故事
作者:艾伯特.罗斯契尔
出版:久石文化
【2006/03/11 经济日报】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6.12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