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看板Scenarist
标题[新闻] 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编剧们如何组队
时间Thu Dec 14 18:03:16 2023
单打独斗的时代过去了?编剧们如何组队上场!
https://yiyiclass.com/screenwriting-teams/
随着《Take a Tour of the “Outlander” Writers Room》,走进英美联合制作的剧集
《异乡人:古战场传奇》的办公室,墙上张贴着由专业摄影拍摄的苏格兰风景照,有助工
作人员建立苏格兰式思维。另外还有一间宽敞的放映室,工作人员可以舒适地靠在沙发上
观看剪辑片段。
但编剧室才是重点。舒适的扶手沙发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外加几张茶几和电脑椅。墙上张
贴大帧地图,标明事件发生的地点,另有一张大白板,上头将某一集拆解成一张张故事卡
,编剧们可以在标注的时间线上任意排序调动或删改。茶几上甚至有一艘古船模型,如同
剧组在南非工作室建造的实品,除了桅杆上端显眼的绿色部分--用来提醒编剧桅杆上端
并非实物,而是视觉特效。
在好莱坞,一部剧本或一集戏剧绝大多数的点子,都产自编剧室。这是让编剧们一块儿提
案、脑力激荡及讨论点子的地方。
编剧室的阵容都经过精心挑选,从两人到二十名不等,视制作规模、集数及预算而定。编
剧室由一名掌剧人(showrunner)掌舵,担负起编剧统筹和执行制作人的双重角色。尽管
每个编剧室的编制不尽相同,但往往阶级分明,通常包括几名编剧、人数更多的特约编剧
、一名剧本协调员(script coordinator)、一名编剧助理,或许外加编剧的制作助理,
但不一定在编剧室里工作。
在编剧室里,编剧们围坐拆解故事。就一部新剧来说,需要制作「剧集圣经」、勾勒当季
大纲、拆解每一单集,然後写出初稿。初稿会发给电视台做评注。草稿会根据评注反馈进
行编辑,一旦所有人都认可这份草稿,就能交给制作团队和导演。
进入制作阶段後,当剧组拍摄到某编剧所编写的那一集时,他需要前往片场。他的职责是
协助团队完成所需要的编写工作,同时维持剧集的基调和本意。编剧需要和导演配合,并
与演员互动、给予提点。
台湾现实骨感:暂停、修改、找救援
回到台湾影视界,编剧团队运作又是另一番光景。台湾编剧中坚王莉雯(《神之乡》、《
引爆点》、《翻滚吧!阿信》)、夏康真(《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你的婚姻不是
你的婚姻》)与蔡顗禾(《逆局》、《江湖无难事》)在此与我们分享实务经验。
「在台湾,编剧不可能一直单打独斗,编剧必须要有与人合作的自觉。 」蔡顗禾指出,
当资源逐渐往剧集偏移,编剧共事成为趋势,即便商业电影也不例外。无论电影电视都交
出好作品的王莉雯也说,电影剧本容或能独力工作,但今日剧集在开发、制作过程变化太
多,更要求速度,若一人写全剧十集以上,光赶着写新的进度,根本没有力气回头修改-
-而修改剧本也是编剧工作重要的一环。王莉雯认为,与其他编剧夥伴一起合作,除了能
增加效率,还能提高品质。以剧集十来集的故事体量,发展出的主故事线可能多达两、三
条,仅凭一人脑力阙漏难免,需要他人协助突破盲点。
但台湾业界现况,并不像好莱坞具有明确的分工和时程。以夏康真的经验,大致有两种情
况:由制作公司自行找多名编剧组成团队,另一种情况则是制作公司指定一名编剧统筹,
由这名编剧统筹找其他编剧加入。视剧集制作规模,团队由二到多名编剧组成都有可能。
而许多时候,台湾剧集的编剧组成更加复杂。王莉雯指出,在台湾骨感的现实世界里,影
剧开发过程充满不确定因素,案子常常为了筹资或洽谈演员暂且搁置,编剧为求生计稳定
常常必须同时接许多案子,以致有时必须半途抽身,或是另找协力编剧。
找团队:同质又互补,人和最重要
当然,若非由编剧自组的团队,沟通上需多所磨合。蔡顗禾便遇过合作的编剧风格不同,
为求统整,制作人和导演要求她修改剧本,但由於大架构已定,无法从头来过,只能在结
构和对白上调整,这时候考验的不只是编剧的剧本技术,更包括协作和统整各方意见的能
力。
蔡顗禾累积数次帮制作团队统筹可拍摄版本剧本的经验,可以很有效率的消化剧组前制期
的制作需求和限制,以及导演的艺术考量,有一套「收到剧组意见後如何消化、如何和编
剧们讨论分工、并确认每场戏每个三角型和对白戏剧功能」的拍摄剧本精准写作时程,确
保剧组能在需要的时间点拿到剧本。
但即便是相熟的编剧,也不代表合作就一定全然顺畅,若有龃龉,反而容易陷入「情绪勒
索」的陷阱。蔡顗禾自己作为编剧统筹时,非常欢迎合作夥伴问问题,并总是要求自己与
夥伴,在会议上针对资方或制作团队提出的疑问直球对决,不轻言放弃。她可以在短时间
内,在脑中运作出修改剧本的两三种可能性,一并把对故事布局的影响分析出来。「影集
真的很难是一个人的工作,而如果做商业类型电影,你一定接到很多方的意见,要去消化
。」毕竟,「编剧就是要来帮忙解决问题的,如果没有团队合作意识,就无法做更大型、
更商业的案子」,蔡顗禾有感而发地说。
王莉雯坦言,自组团队尽管在沟通协调上比较容易,但也并非没有风险,「像开盲盒」她
笑着说。基於过去制作纪录片的经验,沈稳的王莉雯对自己的观察力颇具信心,她在寻觅
合作编剧时,往往在社群里默默潜水观察大家的互动发言。「我注重相处上合不合得来,
这比个人想法更重要。」王莉雯说,之後碰面聊天做朋友,等大家熟了以後再来谈合作。
在合作上,她要求编剧们从田野调查就开始加入,了解现场,「讨论时『定义』很重要,
我们必须厘清我们在讲的是同一件事,譬如若大家都去过『绕境现场』,讨论起来就会更
有凝聚力。」
夏康真则是透过人脉牵线,找到合作的编剧,个性是否合拍也是她的首要考量。她剖析:
「我们在品味上同质性高,不至於无法达成共识;在能力上,大家又各有擅场,达成互补
效应。」通常一个案子就由接案的编剧统筹主导,担任主要书写工作,其他人则扮演辅助
角色。夏康真以自己担任编剧统筹的经验为例,她先写出故事大纲,在与其他编剧讨论过
後,她写下分场,再针对分场进行更细致的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大家分享生活经验、相
互批判,最终建立对故事和角色的共识,为接下来的分工打下基础。个别编剧熟稔的经验
以及擅长的领域也在过程中一一浮现,夏康真便会据此分配工作,「家有高中生的那位编
剧,我就把高中生的场次分配给他写;另一位编剧则擅长写母女关系,那麽在母女关系中
有长篇对话、最後累积爆发的场次,我就交给他了。」身为统筹,夏康真必须确保基调一
致,并坚持由自己「好好开场和收尾。」
王莉雯漫长的职业生涯中,曾多方尝试不同的分工方式。在与所有编剧讨论过总纲,且已
定下各集分集重点後,她曾仿效北京的电影公司,让每位编剧用自己的笔触写一遍分集大
纲,再交由她进行统整及修改。但那样效果并不好,最後她还是得全部自己重写,因为即
使每位编剧都清楚各集重点,但进入分集大纲写作时,仍因各自对因果逻辑的排序不同,
产生版本大相径庭的结果。一台车上只能有一个驾驶,为了避免「一种总纲,各自表述」
,她认为编剧统筹必需掌握所有分集大纲内容,才将各集大纲交由适合编剧去工作。此外
,还有个重要工作就是「修改剧本」。所有资方、制作方、导演的意见,最後都得依赖编
编剧统筹的整合,直到修改出大家都满意的最终拍摄版。过程虽然辛苦,但她认为编剧统
筹就是要有这种概括承受的使命感。当然她也曾遇上不尽如人意的合作对象,但她认为无
论由体恤编剧生计或栽培新人的角度来考量,身为编剧统筹的她必须概括承受,咬着牙把
剧本修改好交出去。
合作成功有心法,举世皆然
那麽,有没有什麽心法能确保编剧团队合作成功?
英国编剧协会曾对好莱坞式的编剧室作业模式提出讨论和建议。编剧们指出,编剧室里的
工作需要大量精力,编剧必须保持灵活并确实合作,放弃自我中心,且不吝抛出各种点子
。如此才能创造出多元化的编剧室,让不同的观点和经验彼此激荡出纯金。
专业编剧杂志《Script》的编辑 Jeanne Veillette Bowerman也曾说,编剧合作夥伴关系
就像共骑一台摩托车,在後面的人需要全心信任,驾驶者则永远留心夥伴的安全和舒适。
她指出,经营编剧夥伴关系需要宽容体贴而善感,同时又准备好为自己的观点奋战。「成
功的合作编剧最後一个秘诀:拥抱不适感,直到它变得自然得令你感到舒适。 」
受访的三位编剧亦不约而同地强调「创造平等坦诚的工作氛围」,才能碰撞出精彩的火花
。编剧会议上激动大小声王莉雯也不少见,但她倒觉得可以容忍,「我反倒欣赏对方自然
的表现,知道他真正的想法和底线,大家相互学习。」性格直爽的蔡顗禾直言某些编剧担
任统筹时的那种「阶级感」容易破坏合作关系,团队必须有互相撞击的火花,而且在座所
有人是平等的。而夏康真特别提醒:「表达上要委婉。」即使有信任的基础,写作的人内
心仍然脆弱。早期当夏康真受到批评时,她会强烈感觉自尊心受损,日後渐渐明白大家都
是对事不对人。一方面,她也提醒编剧不要过於自我防卫,受到批评时先追问怎样才改得
更好,才能创造开诚布公的讨论气氛。
除了上述讲究个人修为的心法外,不妨听听英国编剧们对於「如何保持编剧室的活力」的
答案--出乎意料地实际又单纯:「好咖啡和蛋糕是最首要的建议!」「提一些傻气的问
题,像是『故事里什麽事永远不会发生』,设法让房间里的人互相吐槽疯狂点子,就像玩
游戏。」「早点结束,好事从没发生在下午三点过後。」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220.128.156.69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Scenarist/M.1702548199.A.9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