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看板Scenarist
标题[新闻] 【编剧解密】中国IP剧的第一幕後推手
时间Wed Sep 6 14:48:25 2017
【编剧解密】中国IP剧的第一幕後推手:专访编剧白一骢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77450
喜爱中国剧的观众,相信应该对白一骢这名字不陌生,从《盗墓笔记》、《鬼吹灯》到《
老九门》,作品不仅创下惊人收视点击率,更一路捧红李易峰、杨洋、张艺兴、陈伟霆等
新生代偶像;由文化部影视及流行音乐产业局主办「编剧深度解密:从文字到影像」活动
,特地邀请白一骢分享IP剧在中国当红现象与成功秘诀。
原来IP剧不仅仅是单纯购买版权
与制作拍摄,更是必须精心归纳、计算与研究方法论的商业影视产物。
白一骢出身传统舞台剧家族,即使大学时代喜欢导演高达、阿巴斯、杨德昌,从小穷苦生
活经历让他决定走上商业戏剧之路,「
艺术的市场性很有限,而且很多人都想进庙堂,但
不是你坚持当艺术家就能够成为艺术家,」他笑说:「
而且商业并不是那麽糟糕的东西,
有时候,通俗的影响力更大。」
1998年开始以编剧身份踏入影剧圈,白一骢从默默无名到小有名气,2003年《天龙八部》
成为他崛起的转折点,让他逐渐累积丰富的经历与资源,那金庸作品算是他创作IP的缘起
吗?白一骢笑说:「其实当时还没有IP概念,只是开始做小说改编。後来才开始出现IP这
说法,我刚开始还纳闷:怎出现这个词?
版权就是版权,换个英文难道看起来会比较厉害
?」
如何让版权不只是版权,IP不只是IP,白一骢近几年改编《盗墓笔记》、《鬼吹灯》或制
作《老九门》,确实已成为各界竞逐的成功模式,「这两年,团队与市场都变大了,所以
要有方法论总结以往的经验,才能有系统经营运作下去。」为此,白一骢团队甚至
开发出
多套专用电脑软体进行各种数据分析。例如单单如何选择与改编IP题材,白一骢团队甚至
可以给出27页的分析评估报告:从IP作品与作者知名度甚至到IP人物角色影响力?到IP市
场热度是否操作造假?是否为同类题材的领导品牌IP?产品是否适合媒体平台属性?有趣
的是,即使同一份报告也会有不同结果。
分析评估维度中,受众群的属性分析也很重要,例如《花千骨》看似仙侠剧,但观众所爱
元素其实是最单纯的师生恋与虐恋;甚至
单一品类读者与单一作品读者都不能画上等号,
例如:《盗墓笔记》与《鬼吹灯》看似同属盗墓题材,其实《鬼吹灯》多是爱看冒险的男
生,世界观与人物设定更健全,包括堪舆、风水等,符合一般人对这行业的认知,比较接
地气,再怪异也还是相对比较写实的描绘;而《盗墓笔记》受众则多是为人物形象所吸引
的专属粉丝,题材充满神秘主义、多年的玄秘阴谋、系统更庞大,两者根本属性不同。
在这IP产业链结构,如何改编绝对是能否成功的关键,「
编剧千万不要试图证明自己可以
超越原始IP。」白一骢笑说
IP所寻求是目标分众而不是大众,所以要确实掌握IP属性锚点
与粉丝点,不要贪心去抓粉丝外的群众,「例如6千万粉丝,只要破千万人看,就很惊人
了。为何要奢望其他几亿的人呢?」;
在此之外,编剧只要掌握IP气质就可以自由发挥,
「例如周星驰的《鹿鼎记》根本与原着大不同,但只要抓住人物的气质,就能带来创作上
的自由。」
简单的说,就是
与粉丝维持平等关系,白一骢进一步解释:「我们
做改编的时候,是在充
分了解尊重原着的基础上进行的情节延展和剧情生长,而粉丝在意的那些原着点和萌点我
们一定不会动。」
白一骢以44.2亿播放量《鬼吹灯之精绝古城》为例,虽然整体结构改编甚钜,「但是整体
气质都是根据原着人物设定所分析拆解,粉丝自然接受这样的改编」;而由《盗墓笔记》
衍生的《老九门》更成为独特的改编案例,因为它是没有原着、单纯只从人物所发展出来
的IP分裂产品,也因为全新故事「精准传递符合粉丝期待的原着气质与人物设定,复刻原
作IP专属经典场景」,最後让《老九门》获得119.9亿播放量,会员收入高达2.5亿人民币
,接下来的《老九门番外篇》更让此IP有继续分裂出新作品的发展性。
怕不怕IP原作者的干涉?白一骢反而希望
原作者能进来参与改编与制作!「只要先作好沟
通说明,他们都会很愿意配合!」但若成为改编阻力时,就只好请原作者高抬贵手,「买
版权时,合约上都会先写好限制,原作者只是监制。但基本上大家都会互相谅解。」他调
侃说目前还没遇到双方翻脸,「
若作者那麽在意,干嘛卖那麽贵?真要承担,作者可以把
版权变成股份参与制作。」他笑说就像编剧收很高费用一样,这就当成是承担失败风险的
遮羞费。
发展原创其实是每个创作者的梦想,甚至成功原创也能成为IP,白一骢曾自己做过原创《
执念师》,做了三季,但成本越来越高(第二季4千万,第三季预估8千万),火热程度还
不足以支撑,白一骢很无奈:「我个人很重视原创,但环境让原创作起来很艰难,投顾只
买项目,平台也只选项目;网路目前只有网路大电影还有原创机会,因为它市场太小,买
不起IP。」
也因为这几年的改编与项目发展经验,白一骢所经营不再只是单纯剧本改编,他的核心理
念是「
编剧收入不能直接作为公司收入,时间长了,编剧会离开(抽成会剥削编剧利益)
。」因此白一骢通过工作产业线、团队效益、周边辅助工作,拉高编剧附加价值,年费签
约保证编剧价值高於个人价值,增加部分就成为双方分享的利润,「前提是业务量很大,
每年有足够的工作量给对方,产生的价值足以让彼此都能赚钱。」
白一骢自认这
投资式合作制度在华人界无人可敌,他的假定是:「优秀的人,最终会独立
起来创业。」所以他会跟编剧团队先签5年的独家绑定,每年一笔年费,任何时期可以转
成公司就转公司(甚至担任监制或开始参与制作),白一骢的集团甚至可以帮忙参与投资
,因此他目前「旗下除了9个编剧团队约100多人,还有20多位导演,两个美术制作基地工
厂,制片人约7、8位,更像是媒合与投资的跨平台集团。」
有趣的是,当各界都在高喊做美剧或英剧,白一骢目标反而很踏实,他觉得目前环境根本
做不成美剧,「因为生产流程、工业流程有巨大差距,松散的班底、临时拼凑的团队,根
本无法建立品质管理流程。」因此他笑说:「
先做匠人吧,匠人都做不成,还做甚麽匠心
。先把专业领域人才集合起来,有相对固定群体才能提高品控,内容重要、制作也重要,
观众也就自然跟上了。」
从李易峰、杨洋到张艺兴、陈伟霆,连续几部成功IP剧让白一骢仿若偶像推手,他谦称谈
不上,「其实戏完成前是不会知道成果。我们只是懂得找上升期的新人,因为他们性价比
很高,他们红了,但也很多其他上升期的人没红,只是大家没发现而已。」他自嘲:「我
以前讲过一个题目:如何不把一个项目彻底搞砸。因为我有很多失败经验,知道如何避开
错误。」
「
但大部分人都只看到成功,其实分享失败更有意思,如何不再踩到同一个坑;成功的方
式有很多种,失败的逻辑基本上都一样。」白一骢解释:「
那就是......选错人,不管主
创、编剧、摄影还是演员,选到不适合的人就会失败。所以,懂得『止损』很重要,我曾
经有部戏拍了一个月後把女主角换了,即使已经花了两千万,但必须止损,否则再拍下去
损失更大,才能降低失败率。」面对「小鲜肉经济」成为热门话题,他认为各界不能一棒
子打死,「小鲜肉」不等同於「年轻演员」,还是有很多年轻人是努力的。
至於
下个阶段的IP趋势,白一骢认为绝对是真人演动漫改编题材,「这世代的孩子们都看
漫画,可说是未来主力族群。」但他坦承目前ACG受众还没那麽多,看真人剧不如看动画
,而且要打破二次元壁很难,但目前他旗下已储备了一些当红IP,包括《狐妖小红娘》、
《迷域行者》等。
至於各方关切的官方政令与规范,白一骢反而觉得有界限总比没界限好一点,会让我们在
内容上更明确、多样化也可以有方向,不至於走冤枉路。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23.192.168.82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Scenarist/M.1504680508.A.7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