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看板Scenarist
标题[专题] 王盈勋:文化要有根,产业要有梗
时间Tue Apr 23 10:59:19 2013
http://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85/article/297
作者: 王盈勋
这几年,「文化创意产业」被期待是台湾产业未来的希望。但是到目前为止,我相信对成
果感到满意的不会太多。
我们对於文化或是创意要成为产业的思路,大抵上是这样的:文化人或是创意人不懂行销
、不谙管理、欠缺资金或是没有通路,只要我们将这些配合条件补齐了,文化或是创意成
为产值庞大的产业也就指日可待、水到渠成了。
但是我们目前看到的几个个案,似乎与上面的期待有不小的落差。导演魏德圣在「个人手
工业」阶段拍的〈海角七号〉叫好又叫座,有国家资源与创投资金投入的〈赛德克巴莱〉
,影片成绩见仁见智,但是从投资获利的角度来看,不能算是一部很成功的电影。在花博
期间广受好评,演出上百场的舞铃剧场,在发展成为更有产业相的「定目剧」以後,马上
成为亏损累累的财务恶梦。台湾的流行音乐产业,过去本来就曾执华语地区之牛耳,在官
方宣示为重点扶植产业以後,我们似乎也看不到流行音乐产业有更上一层楼的迹象。
上述这种思路当然不能说完全不对,但其背後隐含了一个未曾被检验的假设:是不是所有
的文化或是创意作品都适合/可以被产业化?在这里我倒不是要探讨「菁英VS大众」这类
文化是否应被商品化、庸俗化的问题。而是,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像是〈尤里西斯〉这样
的小说,或是〈雾中风景〉这样的电影,能否因为有了充裕的资金、好的行销操作,就成
为畅销小说与热门电影,也就是我们所期待的文化创意产业典范呢?几乎不可能。
在西方国家,也不是所有的艺文作品都能创造高额的产值。真正是一门「好生意」的,是
以「类型」作品为大宗:类型小说(犯罪、法律、科幻、奇幻、罗曼史)、类型电影(超
人、动作、科幻、爱情喜剧)、类型音乐剧等等。
在台湾,各个领域都有杰出的艺术、文化创作者,堪称国际级大师的也不在少数。在消费
面,类型小说、类型电影的读者与观众也是为数众多,甚至是各自市场中文化消费的主流
。尽管如此,台湾的文化创意创作市场,却独缺类型作品这一块。
正因为类型作品有限,台湾有意将文化创意产业化的有志之士,面对的选项便只有:试图
将原本的精致/菁英文化作品产业化,或是开发原本无人看好市场潜力的低知名度作品。
前者的问题是,文化与艺术产业化,不免引来庸俗化与商业化之讥,是否能因产业化而扩
大市场也仍是个未知数;後者的困境则是,市场过度小众而分散,欠缺作为一个产业最起
码的规模基础。
因此,台湾若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我们要回头问的问题应该是:台湾为何从未能发展出
大众/类型文化作品市场?
要回答这样的问题,我们得了解什麽是类型作品,以及让类型作品得以生长的社会条件。
类型作品,是一种创作与观赏/聆听社群内的对话,它包括了:创作者与类型传统间的对
话、创作者与创作者间的对话、以及创作者与读者/听众间的对话。以侦探小说来说,白
人硬汉充斥的侦探小说类型,我们可以期待会出现黑人或是女性为主角的侦探小说;谁对
冷硬派的诠释更道地、更经典、或是更有突破性,可能会是同样书写或阅读侦探小说的作
家念兹在兹、并且暗中较劲的重点;专写特定城市、特定族群的侦探小说家,寻求的则是
与共感一个城市或族群文化底蕴的读者间的黯合默契对话。
这种社群内的对话,向来就不是台湾的创作者所擅长的。前几个世代的创作者,长於与国
家民族的命运对话,长於与中国或是台湾文化脉络史对话,一言以蔽之,也就是擅长与「
大历史」对话。新世代的创作者,少了国家民族的沈重包袱,更看重小我的个人生活体验
,他们擅长的是与自己内心的私密对话。
社群意识与社群传统的欠缺,是台湾类型作品长期缺席最主要的文化因素,也是台湾的文
化创意领域产业化成效有限的根本限制之所在。台湾在政治解严前的数十年间长期打压民
间社会的组织性活动,是台湾社群意识与社群传统薄弱的关键因素;在解严之後的二十多
年期间,民间社会力崛起,但是台湾独特的政治与国家地位,以「台湾」为单位的「本土
化」大型家国论述,依旧是创作者心中对话最重要的传统。
从文化层面来说,这样的本土化修正一点也没错,甚至是必要的。问题在於,文化要有根
,产业却要有梗,一种跨语言、跨国家的类型社群成员都能懂的梗。文化创意能不能产业
化,实则也就是根与梗之间的冲突、调和或妥协。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28.63.106
1F:推 kinsman:真知灼见,希望能有实现的一天! 04/23 22:51
2F:推 liao4767:舞铃剧场有赔钱啊@@ 我都不知道 04/30 11:11
3F:推 OoLeonoO:有洞见 类型发展是永远跟文化、社会底层缠在一起的 05/13 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