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lmwalker (梦想起飞的季节)
看板ScriptVoyage
标题[评论] 看电影学编剧: 刺杀尼克森
时间Tue Apr 18 15:12:02 2006
http://city.udn.com/v1/blog/article/article.jsp?uid=playwright&f_ART_ID=237935
卫西林
刺杀尼克森The Assassination of Richard Nixon –一刀捅进垃圾政客的要害
刚看完本片会觉得内容与台湾有点距离,可是一回想此间各地火车站附近曾经无不充斥
卡内基人际关系训练班(片中上司指定西恩潘学习的教材)的广告,突然就感觉到问题的
严重性。
开场是西恩潘动手前预录遗言一场,暗示了接下来的内容乃是他个人的单一观点。
从演出的角度,只依靠唯一一位主角的表现似乎有些风险,不过西恩潘诠释一个中愚诚实
的平凡人,他的内心转折情绪起伏几乎到达透明的程度,让人一眼瞧尽,而不带点类型
人物的杵臼,足证他的用心与功力。
其他的人物都是附带的次要角色,每个人似乎都对他隐忍已久、内心充满一股不耐的怒气
,只除了小孩与他的上司,不过後者却是包藏祸心、将他当商场议价套戏的傀儡玩於股掌
之间,突显出人的价值附属於业绩的卑贱与委屈。
西恩潘的困境从一个以成败论英雄的功利社会眼光来看是很容易理解的--他的家庭不顺
导因他的职场不顺,他的职场关系恶化导因於他的业绩失灵,他的手足失和是因为他坚持
的道德感以及对商场尔虞我诈气氛的不适应,他的友谊陷入僵持、失能,因为朋友嫌他
不按现实、不明了有色人种的处境,连他的自立求生的努力也因为欠缺合适的典范与模仿
的对象而成为「敌人」伎俩的拙劣模仿(如他盗用兄长公司的名义进货遭厂商识破),
结果是让自己受尽屈辱,不得不使出激烈的手段与「敌人」划清界线…。
据说编导(尼尔斯穆勒)在写稿阶段曾经将主角企图刺杀的对象从詹森改成了尼克森,
主要是根据真人真事的档案(据说主人翁的录音带还一直被当作史实刻意保存下来),
不过作为观影者头一个观感会联想到让尼克森下台的水门案件,但片中却未提及,反而是
当作上司「正面」教材、教育员工--「连政治人物都不必信守竞选承诺」、
「画大饼比什麽都重要」…,如此一来似乎杀伤力似乎更大(也避免水门案模糊了全片
故事的焦点),且正好捅到21世纪以来全球风行的政客垃圾的要害。
看本片不能紧锁着人物的逻辑与抉择的明智与否来批判(不然主人翁可以当时薪劳工、
医院志工或甚至自耕自食的农夫便可躲过命运中的一劫),这正像局外人无法期待
社会底层的小人物本身具备自身脱离困境的智慧。
否则对应「卡内基人际关系理论」在片中强势的「知识」背景,似乎无可回避的必须平衡
的提到何谓自由市场经济的运作原理,但因为一切开宗明义已经点明是主人翁的个人观点
,这点遗漏与局限性也是可以接受的。
本片的主人翁没有被描写成代替群众受过的基督,甚至连拙劣的革命家也谈不上,只能
算是有理想与良知的悲剧性的实践者,但个人的悲剧并不是不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群众的
觉醒(这可能正是编导主要的企图),这种呼声或许会随着过往将「诚实与信用」划入
公私德间灰色地带的社会不适应症的扩大,随着浮夸的竞选言论扭曲的公共资源利用弊端
逐渐浮现,甚至随着软体业者为首的鼓励对科技无止尽的贪婪而越趋明显,到那时说不定
会产生新的标准来衡量私德侵犯公益的重罪(也或许到那时台湾也会出一个编导力排政党
主导的舆论,将台湾史上为何有人会刺杀总统看得比是谁刺杀总统、谁又因此得利的真相
看得更加重要,或许吧)。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1.23.74.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