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lway 板


LINE

新闻来源: 关键评论网 记者:吴昀庆 https://tinyurl.com/ybsokndp 飞天改遁地的台湾「铁路立体化」起源:北京有,我们也要有的「面子政治」 铁路立体化?重回技术历史的「面子政治」 提及传统铁路立体化工程,尤其是地下化工程,在国际的案例中着实较为少见。放眼国外 各大都市,诸如欧洲各国、日本东京、京都、韩国首尔等地,即使铁道线路再怎麽地错综 复杂,都还是能见到铁路、列车在平面运作的情形。不少铁路运输的研究者便指出,传统 城际铁路的地下化工程是国际间相当少见的。而其所需投入庞大的公共资源与有限的效益 ,更是诸多学者反对该项政策的主因。因此,为何所费不赀的铁路立体化得以推行? 为何台湾的案例如此特别?过去探讨铁路立体化政策的文章较少提及这项工程政策的历史 。经过追溯後发现: 因威权时期,在台湾(中华民国)与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的「 中国现代化」之争中,铁路立体化才在特殊历史背景下顺利推行。 至於倘若我们回顾台北市区铁路地下化工程第一期(万华-华山段)的政策形成过程,便 会发现很多当今为了执行铁路地下化所宣称的效益,恐怕都不能算是地下化成功推动的重 点。真正的重点是:追求现代化象徵的「地下铁」,才是原本铁路高架化改成地下化的原 委。简单的说,「飞天改遁地」的原因是两个「中国」的「地下铁」技术之战。 飞天改遁地的政策大转弯:高架改地下,怕被飞弹炸! 根据官方文件所述,当年针对台北铁路改建为立体化的研议,早在1960年代末期[1]就能 查询到相关资料进行讨论。早年,交通部运输计画委员会(交通部运研所前身)针对市区 铁路议题,先後曾提出47个方案。根据「台湾省府委员会议档案」中,自1969年到1970年 代的会议记录,我们都可发现当时政府组织(包含中华民国行政院、台湾省政府交通处、 台北市政府)大多倾向於进行「高架化」,认为即足够解决都市内交通问题,且大多在进 行财务上分配的协调。本案後来经过行政院核定,被归纳为三个方案: 短隧道版本。 长隧道版本(华山-万华段,类似现存方案) 高架化方案。只是,当时因为改建工程的费用太高,因此迟迟未能定案。 就在这看似僵持的状态下,一个历史的巧合就这样发生了。就在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 与美国建交。一时之间,国际冷战阵营的战略布局面临钜变。蒋氏政权风雨飘摇下,竟也 影响到了台北铁路立体化的决策。 根据奉命主责本案的第一任「地铁处处长」[2]董萍回忆:「中央政府原倾向较便宜的高 架化,但怕战火爆发瘫痪交通,签约前赶紧喊卡,最後敲定从『飞天』改为『遁地』,规 画设计全盘重来。」[3] 於是,时任中华民国总统蒋经国下令,由於国防因素考量之故,1979年七月由行政院核定 将台北铁路改作「铁路地下化」。并聘请德国铁路顾问公司进行规划,紧急展开工程作业 。台北车站地下化第一期工程便在1984年开工,而在动工的隔年,中华民国政府便和当时 的友邦沙乌地阿拉伯进行借款。可见当时财政上的缺口仍需与外界(邦交国)进行融资, 才有可能完成这项所费不赀的工程。这笔钱也直到2003年才偿还结清。 最终,在动用大量国家资源的情况下,台北铁路地下化工程在得以在1989年9月才终於完 工启用。於此,我们几乎可以回应说明这项工程的最终决策,是场意外大於专业评估下的 结果。 是「城市地铁」或是「传统铁路地下化」?连小蒋也搞混的问题 除了上述因「国防因素」之故所造成的决策之外,会将铁路改行地下化的原因还有一个, 那就是将「城市地铁」与「传统铁路」系统的混淆。这段历史,可以在曾以党外身份当选 台北市长、又受到蒋经国邀请入阁担任交通部长的高玉树的回忆录中发现: 「世界的通例,铁路多采高架,捷运多采地下,两者建设经费相差三到五倍,所以日本东 京到大阪的新干线全线都采高架...基於经济的考量,我在台北市长任内就主张高架...突然 ,上面命令,一切暂停,後来才知道那时共产党在北京完成一条地下铁路[4]...『共产党 做得到,我们也做得到。』指示要改为地下......殊不知北京的地下铁是捷运系统,而我们 是干线铁路......」(高玉树,2007:183) 事实上,高玉树曾在1981年以政务委员的身份,向时任副总统严家淦、行政院长孙运璿分 别提出两份研究报告案。据报告所述,早於1972年,高玉树转任交通部长期间,便已对地 下化方案抱持保留态度: 「台北车站纳入地下一案政府业有初步之议,晚(高玉树)昔在交通部时即曾深入研究, 深感干线铁道局部纳入地下,在美日等交通设施极为发达国家,亦因投资效益较微而後遗 问题,又复石(担)多之故,鲜有其例。最近偶与李委员国鼎、余委员国华谈及咸以本案 关系重要,应有所言。经熟虑之後,遂面报院长撰成研究报告......」(高玉树,1981) 在其中,他建议铁道投资之未来方向,应进行全线双轨电气化、逐步实施高架,或改善平 交道为立体化、改善路线弯度提高速度及增加班次,才是比铁路地下化更为有效益的投资 。并在其中举证,日本地下铁道以短程通勤电车为主,国营长距干线铁路未有因驶过市区 而纳入地下: 「以如此庞大预算与市民生活长时期煎熬之代价,所获不过换取十三处平交道交通不便之 情况消除......将来桃园、新竹、台中、彰化、嘉义、台南、高雄等地区......断断续续局部 解决,弊害痛苦将遍及於全省。」 高玉树切实地在交通规划面提出若干专业性的质疑,包含施工期的环境影响与工程经费追 加的影响,并提及後续养护、铁路营运的顾虑: 「台北地下车站......不能作为始发站或终站,而必须在南港建调车场站......浪费能源,增 加营运成本......地下铁路及地下车站,所需空气调节、照明、消防及紧急避难安全设施如 须投资设置及维护,将来必增加铁路营运成本。」 然而,高玉树的建言并没有受到采纳。最终,依循这个潮流,诸多城市皆透过委外或内部 规画,着手相关铁路立体化规划与「可行性研究」报告。尤其在当时推动台北铁路地下化 成功的交通部长连战,在转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之後便把这项工程推动在各个省辖市进行推 行。捡到政绩的连战,在当年「要五毛给一块」的政治氛围下,埋下了如今各地铁路立体 化计画的根源。但由於铁路立体化经费高昂,大多由於地方与中央之工程经费与财政问题 (如工程配合款之分配)以及精省之故,导致多数计画执行之延宕或变更(如台中改作高 架化)。约莫於2000年以後,相关计画才又一一地被重新进行讨论。 如今,这些预言似乎一一成真。台北车站的调车场迁至更远的树林、七堵,而目前各个县 市首长前仆後继争取铁路立体化的结果下,未来可能有超过两千多亿的工程预算投注在铁 路高架化、地下化的相关工程之上。然而,车站新增的机电设施、隧道及桥墩养护成本等 隐形的营运成本,如今甚至尚未能被清楚计算。自1984年至2011年逐步完成的台北铁路地 下化(板桥至南港段)工程,光是在兴建上就已超过了一千七百亿的经费规模(参表)。 https://i.imgur.com/lNLMzZR.jpg
在近年台铁的亏损问题、劳动环境、行车安全日益恶化的同时,公共交通的投资是否还应 坚持进行大兴土木的工程建设?回顾这些历史资料的经验,或许铁路立体化政策本身只是 一个时代下的巧合,而非城市交通规划的优良解方。 --
QR Code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220.132.8.153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Railway/M.1594783989.A.121.html
1F:嘘 crazy203: 看到第一段就END了,国外只是立体的不明显,但就是一堆 07/15 11:57
2F:→ crazy203: 人把它当作是平面 07/15 11:57
3F:→ hinajian: 高玉树时代可能没这个需求 但是单就台铁台北段地下化, 07/15 11:57
4F:→ hinajian: 我是觉得蛮好的,何况还多了一条市民大道可以走 07/15 11:58
5F:→ hinajian: 以道路面积严重不足的台湾城市而言少那条不晓得会怎样 07/15 11:59
6F:嘘 deer1305: 这什麽烂标题 立体化北京发明的? 07/15 12:35
7F:推 focusd: 你道路面积不够就是要推广大众运输工具啊,才多一条是能多 07/15 12:45
8F:→ focusd: 过多少车?板南线一列321屌打。 07/15 12:45
9F:→ Tomtom3309: 地下化贵又不能扩充 结果台湾一堆政客把地下化当神主 07/15 13:48
10F:→ Tomtom3309: 牌在拜 07/15 13:48
11F:推 birdy590: 没办法 曾经政府很有钱的时候完全不重视台铁 07/15 13:53
12F:→ birdy590: 一样的东西 挂台铁就不香 一定要挂捷运才香 07/15 13:53
13F:→ suitup: 楼上不能这样说 一样的东西 台铁经营就真的不香 07/15 14:00
14F:推 bigmorr: 铁路地下化真的要看地方做 台北市区做地下化算适合 毕竟 07/15 14:14
15F:→ bigmorr: 像北门到西门町那段还有涉及城市景观的问题... 但是其他 07/15 14:15
16F:→ bigmorr: 地方 包括台北东区 有没有必要做地下化 就值得商榷了 07/15 14:16
17F:→ bigmorr: 要说抗轰炸 台铁地下化的那种深度够不够也是个问题 07/15 14:16
18F:推 QF2200DA: 早期计划北捷郊区线给台铁经营 是台铁不要收 07/15 14:37
19F:→ QF2200DA: 台铁经营能力好 就不会基层运工机电整天在这里互斗了 07/15 14:37
20F:→ hinajian: 7楼,那是两回事,不冲突 07/15 14:44
21F:→ leopika: 不知道机捷给台铁开会不会比较好 07/15 14:50
22F:推 eslite12: 那个时代的背景是亚银已经拨了笔钱推动台北高架化。 07/15 14:52
23F:→ eslite12: 橘子拿来比苹果当然不当 搞不清沿革的人在那"可能"也蛮 07/15 14:53
24F:→ eslite12: 逗趣 07/15 14:53
25F:推 Arsitaka: 重点是让高架融入都市景观设计而非用此理由地下化 07/15 15:54
26F:推 ek252: 市民大道跟市民高架能多很多车阿,要不是有市民高架分流国 07/15 16:21
27F:→ ek252: 道一号台北市路段,再加上汐五高架,现在国一台北市路段还 07/15 16:21
28F:→ ek252: 不知道要变成什麽样子... 07/15 16:21
29F:→ ek252: 大众运输能分流的客层有限,淡水线板南线新庄线....上面的 07/15 16:23
30F:→ ek252: 道路车流量也没有因为捷运开通就大量减少... 07/15 16:23
31F:→ birdy590: 穿越台北市区的路廊极其宝贵 结果就这样用掉 07/15 16:46
32F:推 bigmorr: 台北市区段地下化还算是有必要 因为要拿路廊盖市民高架 07/15 17:11
33F:→ bigmorr: 但是原本台铁的路廊就这样拨一半给了高铁 倒是可以商榷 07/15 17:11
34F:→ bigmorr: 我就不信台铁当初没有想到台北市区段缓急分离的问题 07/15 17:12
35F:→ hn9480412: 有啊,看那几个紧急停靠站就知道了,但最後还是被板南 07/15 17:15
36F:→ hn9480412: 线取代 07/15 17:15
37F:→ jago: 万板专案跟南港专案的南隧道就已经确定是给高铁了。 07/15 17:58
38F:→ jago: 把台北段的东西干线错开来不要重叠,比缓急分离有意义。 07/15 18:00
39F:→ birdy590: 错开来其实就是一种分离啊~ 如果是日本规格 07/15 18:55
40F:→ birdy590: 东西干线反而不是一定要错开 尤其自强号总是有跨线需求 07/15 18:56
41F:→ birdy590: 通勤列车更是如此 区间+区间快就应该给复线 07/15 18:57
42F:推 GGdardarder: 国民党政绩 07/15 19:58
43F:→ YellowWolf: 这篇在胡说八道什麽,干北京屁事 07/16 00:27
44F:推 TaiwanXDman: 我以前听到的都市传说也是这样的 07/16 10:44
45F:→ TaiwanXDman: 北京盖了地铁(实际上是捷运) 结果小蒋觉得被超车 07/16 10:45
46F:→ TaiwanXDman: 所以也盖了地铁(结果是台铁地下化) 07/16 10:45
47F:推 eslite12: 市民大道高架是决定铁路地下化很久才出现 07/16 12:00
48F:推 CGtheGREAT: 因为万板和南港案那时已经有高铁规划了 但华山和松山 07/16 12:10
49F:→ CGtheGREAT: 案没有啊 当时的规划根本没想到高铁吧 07/16 12:10
50F:推 eslite12: 松山案时有要弄高铁 但未有具体设计 只出现当年工程模型 07/16 15:59
51F:嘘 es91213: 这作者好好说话很困难? 「两个中国」之争都冒出来 07/16 16:38
52F:→ you1111: bigmorr对台北东区地下化是有啥意见吗 给林北讲清楚R ( 07/16 16:52
53F:→ you1111: 喂 07/16 16:52
54F:→ you1111: 地下化让市民大道通到松山南港是好事 07/16 16:53
55F:→ you1111: 台铁该做的是要让东西快车分家 西快车没从港松起终还不如 07/16 16:56
56F:→ you1111: 盖二铁丢过去跑 旧线保留东快车/跨线车/区间车 07/16 16:56
57F:推 bigmorr: 用东京的例子看 涩谷跟新宿的铁路都是高架化 所以我才觉 07/16 19:02
58F:→ bigmorr: 得台北东区没有要地下化的必要... 不过现在讲这都後话了 07/16 19:03
59F:→ bigmorr: 我有妄想过南隧道还给台铁 然後高铁台北段盖新线的方案XD 07/16 19:05
60F:→ jago: 楼上的逻辑根本不通,台北铁路立体化跟东京又没有必然关系 07/16 19:12
61F:→ jago: 台北市区的人口密度跟道路车流量可是都比东京市区还要高呢! 07/16 19:12
62F:→ victtgg: 台北铁路要是高架化,现在就没有市民高架道路,悲剧... 07/16 19:16
63F:推 bigmorr: 我是说台北东区没有必要地下化 我可没有否定立体化唷 07/16 19:25
64F:→ bigmorr: 不过这真的都後话了啦 如果松山专案真的搞高架化 市民高 07/16 19:27
65F:→ bigmorr: 架就真的不知道要盖在哪里了 07/16 19:27
66F:推 ultradev: 就现在眼光看,大台北地下化是值得的,没有浪费,哪像桃 07/16 22:05
67F:→ ultradev: 园... 07/16 22:05
68F:推 bigmorr: 台北搞地下化还是有後遗症呀 例如无法做四线化缓急分离 07/16 22:43
69F:推 eslite12: 一直市民大道的都是搞错时代 台北有好几版快速道路网 07/16 23:30
70F:→ eslite12: 是因为原本东西向快速道路案受到居民强烈反弹才改到现址 07/16 23:31
71F:→ zxcc79: 缓急分离有部分原因是可以给割让月台这论点上啦 07/17 01:10
72F:→ victtgg: "是因为原本东西向快速道路案受到居民强烈反弹..."那还不 07/17 13:43
73F:→ victtgg: 是证明因为铁路地下化才腾出路廊空间让这条东西快速道路 07/17 13:44
74F:→ victtgg: 有机会落实,否则市区这条东西快速道路到现在可能都GG了 07/17 13:44
75F:→ victtgg: 台铁台北路段根本没有一定需要四线,实际也只有华山跟松 07/17 13:45
76F:→ victtgg: 山二个地下化专案没有考虑到高铁,南隧道在万板与南港专 07/17 13:46
77F:→ victtgg: 案就已经规划好要跑高铁。 07/17 13:46
78F:→ victtgg: 光是万华~松山这段台铁四线化有什麽用,还不如把东干线起 07/17 13:47
79F:→ victtgg: 终改到南港去。 07/17 13:47
80F:→ victtgg: 反正南港~七堵这段乘客已经比较少了,又规划基隆轻轨,将 07/17 13:51
81F:→ victtgg: 来又规划高铁南港延伸宜兰。把东干线起终改到南港,那南 07/17 13:51
82F:→ victtgg: 港到树林这段自然可以释放更多容量跑西部干线跟区间车。 07/17 13:52
83F:推 sziwu1100: https://i.imgur.com/mvwPRGU.jpg 1978年台北市就已经 07/17 14:15
84F:→ sziwu1100: 规划铁路地下化後的上方盖东西向快速道路。 07/17 14:16
85F:→ sziwu1100: 台铁松山专案(含市民大道兴建)在1980年代规划,1988年 07/17 14:16
86F:→ sziwu1100: 行政院核定动工。那里有搞错时代?? 07/17 14:17
87F:→ ciswww: 这张不太像民国67年的图... 07/17 21:50
88F:→ eslite12: 郑州路以铁路地下化平面延伸是1987年7月10日都计公展的 07/17 23:51
89F:→ eslite12: 用转引资料最大的风险就是最早引的人写错 07/17 23:51
90F:→ eslite12: 1988年中华顾问工程司才进行现在的高架道路变更设计 07/17 23:52
91F:→ eslite12: 台北铁路地下化在1983年1月25日才核定 那之前不会有任何 07/18 00:05
92F:→ eslite12: 使用铁路用地的规画定案 顺便告诉你 台北的快速道路网 07/18 00:05
93F:→ eslite12: 一共送审过三次 1974 1988(今市民大道) 1992(六年国建) 07/18 00:06
94F:→ ELYC1x: 松山专案的两座隧道均采标准轨净空规格设计,且3本工程辑 07/20 09:48
95F:→ ELYC1x: 要皆有提及预留未来「高速铁路」路廊进驻使用,惟当时高铁 07/20 09:48
96F:→ ELYC1x: 计画尚未定案(高铁综规晚了5~6年完成),所以并无明确指出 07/20 09:48
97F:→ ELYC1x: 高铁的衔接方式、路廊选择及车站站址规划 07/20 09:48







like.gif 您可能会有兴趣的文章
icon.png[问题/行为] 猫晚上进房间会不会有憋尿问题
icon.pngRe: [闲聊] 选了错误的女孩成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张
icon.png[心得] EMS高领长版毛衣.墨小楼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龙隔热纸GE55+33+22
icon.png[问题] 清洗洗衣机
icon.png[寻物] 窗台下的空间
icon.png[闲聊] 双极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车]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门
icon.png[讨论] 能从照片感受到摄影者心情吗
icon.png[狂贺] 贺贺贺贺 贺!岛村卯月!总选举NO.1
icon.png[难过] 羡慕白皮肤的女生
icon.png阅读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问题] SBK S1安装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旧woo100绝版开箱!!
icon.pngRe: [无言] 关於小包卫生纸
icon.png[开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简单测试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执行者16PT
icon.png[售车]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战33 LV10 狮子座pt solo
icon.png[闲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购教学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产版官方照无预警流出
icon.png[售车] Golf 4 2.0 银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篮汽座(有底座)2000元诚可议
icon.png[问题] 请问补牙材质掉了还能再补吗?(台中半年内
icon.png[问题] 44th 单曲 生写竟然都给重复的啊啊!
icon.png[心得] 华南红卡/icash 核卡
icon.png[问题] 拔牙矫正这样正常吗
icon.png[赠送] 老莫高业 初业 102年版
icon.png[情报] 三大行动支付 本季掀战火
icon.png[宝宝] 博客来Amos水蜡笔5/1特价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鲜人一些面试分享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麒麟25PT
icon.pngRe: [闲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创漫画翻译
icon.pngRe: [闲聊] OGN中场影片:失踪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问题] 台湾大哥大4G讯号差
icon.png[出售] [全国]全新千寻侘草LED灯, 水草

请输入看板名称,例如:Boy-Girl站内搜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