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honkwun (反皮草 拒绝血腥时尚)
看板Ptt-Charity
标题不只陪伴还要学习─给弱势少年的贵族教育
时间Tue May 23 03:12:51 2006
※ [本文转录自 Education 看板]
作者: honkwun (反皮草 拒绝血腥时尚) 看板: Education
标题: 不只陪伴还要学习─给弱势少年的贵族教育
时间: Mon May 22 18:23:00 2006
※ [本文转录自 Teacher 看板]
作者: honkwun (反皮草 拒绝血腥时尚) 看板: Teacher
标题: 不只陪伴还要学习─给弱势少年的贵族教育
时间: Mon May 22 10:48:58 2006
不只陪伴还要学习─给弱势少年的贵族教育 江思妤(人本三重青少年基地馆长)
一、三重青少年基地──学习的基地
三重青少年基地原本是一栋四层楼的民宅,二OO一年七月由屋主林先生林太太无偿
提供人本教育基金会从事青少年工作。在设计师的规划下,四层楼的民宅整个打通成一个
为青少年开放的场所。让三重的青少年多一个逗留的地方,也让到处游荡、无所事事的孩
子有个不同於宫庙的去处。
一个专属於青少年的空间,应该提供什麽?我们曾经想过设计一个攀岩场,摆上撞球桌,
再安排一个网路区……基本上,就是把所有大家印象中会吸引青少年的东西都摆进来,但
仔细一想就知道空间上不可能兼得,而实际运作上,工作人员也会从照顾孩子变成场地管
理者。因此,我们回归到最原始也是最核心的想法──让青少年成为基地的主人。只有当
青少年成为基地的主人时,这个地方才会是真正的青少年基地,而当主人的人,要对事物
有好奇心,要有解决问题与困难的能力,要有想发展的宏愿,最重要的,要有学习的能力
。於是,我们从学习的概念出发,基地的空间设计除了小舞台,电脑,网路与吧?,圆桌
之外,其它空间保留许多发展的可能,等待青少年们进来之後,一起让基地变得更丰富。
二OO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三重青少年基地开幕。从学习的概念出发,基地的活动,皆
由青少年们发起,工作人员从旁协助规划。开幕至今,基地举办过各式各样的社团与活动
:网路社、篮球社、电影社、点心社、木工社、手工艺社、吉它社、少年游、国二英文数
学课业辅导、国三读书计画……;近来还有孩子们主导担任讲师的社团:美容社、日文社
。
基地开幕初期,多以社团活动为主,孩子们发起了撞球社,篮球社,网路社等等,但社团
进行几个月之後就遇到困境:孩子们常常因为小小的不顺利而放弃,热情渐渐褪去。於是
有人提议要再开别的社团,吉它,电影,踏青,饮料……新的社团不断的出现,原来的困
境仍然没有被解决。
去年八月,基地嚐试不同的作法:开办国二英文、数学课业辅导,从根本上解决"热情"的
问题。孩子们对社团没热情,是因为对学习新事物没热情;对学习新事物没热情,是因为
学习的经验都是不好的。孩子们有六到八年学习失败的经验,大部份都认为自己本就比较
笨,本来就比较坏,也本来就比容易失败;在社团愉快的经验,无法抵挡每天上课、考试
的挫败,而在社团一遇到挫败,只能更加深孩子对自我的否定──连不是读书的事都做不
好。孩子需要好的读书经验,需要证明自己在读书方面的能力,这一切,就要从协助孩子
们读书开始。
去年八月的英数课辅,从根本上改变了孩子与基地的关系,基地除了是孩子们可以游戏,
交友,谈心,求助的地方之外,孩子们还可以在基地得到对自我期许以及对人生期待的协
助,也是从课辅开始,我们成了孩子遇到生活上,生命中的困难与挫折时的陪伴者以及协
助者,并且和孩子一起从中找出一条可以前进,发展的道路。
二、什麽样的青少年需要基地
二年多来,基地己接触近三百位青少年,有三重地区所有国高中的学生,还有远从芦洲过
来的孩子。三百位孩子里,近二分之一是单亲或父母都不在;家里经济拮据,收入不稳定
,或者己经在领政府补助的,也超过二分之一。
现在基地的「常客」(一周来基地一天以上)大约有七十多人,其中有近四十人是一
周来二天以上;遇到国定假日,基地要休馆时,总会听到孩子们抱怨:这样我们会没地方
去。如果我们用青少年的眼光去街上走一圈,就会发现青少年可以逗留的地方都需要消费
:泡沬红茶、速食店、网咖、撞球场、逛街……,儿童们还有社区公园可以去,成人们有
钱有交通工具,可以去的地方更多。弱势的孩子,没有钱也没有能力开发自己生活的去处
,如果家庭与学校无法提供基本的稳定,孩子就会长期处於无奈与无助的状态。
小米今年暑假报名参加国二英文课辅,上过课的第二天,小米早早就来到基地,课辅四点
结束之後,她还留在基地一直到九点半基地关门。这样的情形持续了一个星期,我们不禁
好奇基地哪一点这麽吸引小米?问过小米,连络过家里,原来,小米爸爸和妈妈在三年前
离婚,房子归妈妈,小米和妹妹也都判给妈妈,爸爸前几个月工作出状况,没地方住,妈
妈又收留了爸爸,因此家里的气氛很不好,除了爸爸妈妈会吵架之外,小米和妈妈也常起
冲突。暑假学校只上半天课,小米每天回家几乎都会和妈妈吵架,有了不必花钱的基地可
以待,她可以好好的平心静气的读书,写功课,和朋友聊天。减少和妈妈冲突的机会之後
,小米反而比较能够静下心来思考妈妈的处境。也比较有耐心面对妈妈的唠叨。
小米是常来基地的孩子其中一种典型,他们或许父母离异或许单亲,家里可以提供基本的
生活照顾:三餐、有固定的住所、情感的支持。但父母对孩子的教养方式多是指责或打骂
。孩子大了,不愿意再受到过多的拘束与压力,就需要有一个喘息的地方;孩子们家里的
经济并不?裕,甚而大部份是拮据的,无法去需要消费的场所,基地就成了孩子们最自然
的选择:一方面基地完全不收费,孩子可以放心的待着;另一方面,基地提供一个可以和
同侪玩乐:上网/图书馆/跳舞……,可以和大人放心交谈,抒发心情的场所。
大成也是今年国二参加课辅的孩子,来上课没几天,就把弟弟大发(国一)带来基地,二
兄弟几乎没有穿过便服,学校的制服也常常是脏的,大发常常跟基地工作人员要东西吃,
我们追问之後才发现,大成妈妈和爸爸很年轻就结婚(十六岁,十七岁),妈妈生下弟弟
後就离家出走,爸爸进出监狱数次,今年才从监狱假释出来,二兄弟都是爷爷奶奶在照顾
,爷爷七十多岁只会讲山东话,奶奶六十多岁只会讲台语,爷爷身体不好不能出门,家事
就靠奶奶一人处理,二兄弟正在发育期食量大,奶奶如果生病没法出门买菜,家里就随便
吃,那一阵子奶奶血压高,无法做家事,大发一到基地就喊饿,土司可以吃个五,六片。
没钱的孩子,除了学校与家里,几乎没其它地方可去,家里如果冲突不断,孩子需要一个
喘息的空间;父母或家人无力提供情感支持与照顾的孩子,需要其它稳定的力量协助他们
面对家庭的不足;家里经济出了问题的孩子,需要临时或长久的协助。
在基地接触过的孩子里,以上三种情形函括了二分之一以上,他们往往也会变成基地的常
客。看着孩子小小年纪,就要负担父母的情绪,家庭的生计以及自己不确定的未来,常常
让我们焦急的思考,可以怎麽全面的帮孩子。
三、为什麽是学习的基地──学习是孩子天生的能力,是长久的道路
不学是有原因的
因为三重地区的特殊性,基地主要服务的对象,和帮派主要吸收的对象──在学校得
不到成就感,翘课,翘家,打架,闹事的孩子──一致。为了让孩子喜欢来基地,一开始
基地成立的就是撞球社与篮球社,也的确引起孩子们参与的兴趣,孩子们因为打篮球研究
了抛物线、因为打撞球研究了碰撞运动,因为不被允许的事变成学习的对象,孩子们曾经
呼朋引伴,一起来玩,但是最後孩子们的热情总是无法持续。
在课辅还没开办之前,我们在基地最常听到的,不是孩子们骂三字经,而是孩子们说:我
不会,我不要,我没意见。最常看到的,不是孩子们热热切切的说要跳街舞、弹吉它、打
篮球,而是当有人吆喝说要做什麽时,大家热热切切的回应但最後执行时却总是小猫两三
只,今天十人相约明天要一起去做什麽事,第二天大家零零落落的出现,最後不了了之。
活动安排的再有趣,再刺激,内容如何的讨青少年喜爱,孩子们仍然有一搭没一搭的
出席,轻易的放弃。最後我们发现,孩子们最喜欢的就是,一对一和大人在一起。这对大
人虽然是莫大的鼓励──得到孩子的认同;却是个严重的问题:孩子们没有自己。
为什麽孩子们没有自己?为什麽孩子们对世界没有好奇?没有探究各种事物的兴趣?
我们大胆的猜测,是因为他们没有自信,没有好的成功的经验,是因为,孩子们在学校在
家里,都长期的被否定──因为书读不好。
因此,自去年八月开始,我们大胆嚐试开办补救教学,从让孩子失去信心的地方开始
,重建孩子们的能力与与趣。
学习的意愿值得等待
阿光今年国三,爸爸妈妈在他很小的时候车祸过世,由爷爷奶奶抚养长大,姑姑叔叔
们虽不住在一起,但也会帮忙管教孩子,从小阿光不听话就会被姑姑打或被叔叔揍,阿光
上国中後常常在学校打架,或和老师起冲突。阿光来基地读书,读不到三个星期,就撑不
下去了。一方面学校己经把阿光安排到高观怀班,一个星期有一整天在学调酒/看电影/
骑马/溯溪等课程,另一方面阿光并不觉得基测时需要有个基本的成绩,如100分。在
早早被判定不会读书也不需要读书的情况下,阿光对读书一点点兴致都没有,我们曾经试
着以调酒为例跟他讨论浓度的事,阿光一嗅到「课本的」味道,马上变脸。我们後来和家
人商量,让阿光休息一阵子,等他自己想要读书时再开始。阿光知道可以来基地而且不必
读书,刚开始开心的不得了,但很快的他就发现自己总是在闲晃,虽然有很多的时间可以
找人聊天,上网,但二个星期下来,他自己也开始受不了。
基地的读书气氛一直都是开心的,不论是上课或者助教陪读,总是有孩子高高兴兴的
说他终於明白某件事的道理或原由。阿光无聊了三个星期之後,重新和我们商量开始另一
个读书的计画,他自己决定读书的时间、内容以及进行的速度,我们只要求他不可以背,
要看过後讲给助教听,於是阿光在读书的时段总是准时出现,一边读一边问问题,也开始
会在读书时耍宝,讲笑话,让自己和助教有一段开心的读书时光。前一阵子,阿光甚至主
动要求要上数学课。
不论是英文,数学的课业辅导,或国三的读书计画,提供给孩子的,是不一样的学习
机会。国二的课程依着学校的进度安排,但不把内容变简单,而是就单元的重点引导孩子
思考,鼓励孩子参与,创造有效的练习机会,不以一时的成绩表现决定孩子的优劣;国三
的读书计画,以孩子的意愿为起点,配合孩子的需求,创造一个值得挑战,值得追求,而
且可以享受过程的考验。
主动学习来自好经验的累积
小静来基地二年多,每天放学就来基地报到,但只和工作人员往来,也不认识基地其
它的孩子,总是默默的来默默的走。去年我们开办国二英数课辅,邀请小静参加,他一开
始面有难色,但拗不过工作人员就勉为其难的答应。上课时,他一贯的沈默,问到考试成
绩,就大辣辣的把23分的考卷拿给我们看,问他喜不喜欢上课,也不置可否。这样的情形
维持了二个多月,才开始有了一点点转变。
现在的小静,考试前会主动要求有人教他,考完试会很在乎自己的成绩,虽然成绩进
步的不多,但以前都是用猜的,现在都是一题一题自己看过想过的成果。也有了自己喜欢
的科目,有想要挑战的成绩。
学习不只在学科上
课辅让我们细致的碰触到孩子们学习的状况之後,基地开办的社团以及营队活动,也开始
有了不一样的面貌。
去年十月,中原大学曾光宗老师特地来基地带孩子们进行十次人与空间的课程,我们昵称
为木工课,曾光宗老师希望透过讨论与分享,带领孩子们发现空间与人各种对话的方式,
这样的课程,一开始的难度非常的高,因为,孩子们几乎都不愿意开口,也没有特别的想
法。一直到曾老师带来许多国外的作品,让孩子们睁大了眼睛,感觉整个被唤醒之後,课
程开始有了活力与乐趣。最後要在基地门口建造一个秋千架时,十多位孩子,第一次七嘴
八舌的讨论,分工合作,没有争吵的一直工作到超过时间。
今年七月,我们举办了过夜的少年游营队,不同於一般以交谊玩乐为主的营队活动,我们
以服务学习为主题,带领这群经济,文化弱势的孩子,挖掘、研究、讨论、分析社会议题
,为了讨论要不要建乌来联外道路,孩子们分组在乌来进行观察与访谈,这件有点严肃的
工作,在孩子们羞赧而认真的态度下圆满的完成。而後我们安排了一个各界代表(乡公所
,原住民,商家,环保人士,游客…)的辩论活动,大家都卯足了全力为自己的立场辩护
,让人惊喜的是,孩子们很在乎自己有没有办法驳倒对方的观点,而且全程都没有人口出
恶言。到了回家的时候,每个人都因为自己有所表现而兴奋不己,忘了当天是基测成绩公
布,也忘了自己第一次基测的成绩不好。
孩子们天生有能力学习而且喜爱学习,但因为长期被打压,忽略,嘲笑,分类以及逼迫,
不但让孩子学习的味口大坏,还让孩子以为自己没有学习能力。
然而,学习是认识事物掌握事物的能力,也就是人在世界生存的基本能力。我们必须
唤醒孩子的学习能力,透过学科以及各种社团,才艺,讨论,研究等等,提供孩子各种与
肢体、兴趣、思考、发展有关的课程或活动,让孩子得到贵族般的教育的机会,享受到学
习的乐趣,孩子就有机会掌握自己的人生,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发展。
四、如何陪孩子学习
在青少年基地,孩子们学习的道路走得颠颠跛跛,大人其实也跟着起起伏伏。
不放弃的等待
去年国二的数学课辅,开始时只有八个人参加,孩子们各有各的状况,有的人从头到尾低
头不说话,有的人总是急着想要知道答案,有的人问什麽都说不知道,有的人坐没三分钟
就说要去上厕所……为了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引发孩子的兴趣,老师与助教们每天讨论
,教案一改再改,课堂上同一个问题可以讲五,六遍,孩子的进步却仍然是个遥不可及的
梦。
深入了解每个孩子的故事,我们知道是其它事情绊住孩子,并不是孩子故意找麻烦。孩子
不熟悉新的学习方式,也还没准备好学习,我们除了继续努力之外,也需要给自己给孩子
时间。终於在课程结束,我们询问孩子下学期继续参加的意愿时,孩子们说:如果是现在
这个老师我就要上。
第二个学期,孩子们带着同学来参加课辅,人数变成十八人。
学科的学习,会或不会都是货真价实的,鼓励与支持可以让孩子愿意嚐试,但只有真正学
会,才能产生动力,让孩子持续的前进。重建孩子学习的兴趣,学习的信心以及开展孩子
学习的能力,除了需要大人的鼓励、呵护、陪伴之外,过程中大人心态的调整以及重视思
考,重视孩子动机与坚持孩子要有想法,是最重要的一环。
成熟的自省
今年暑假,应孩子们的要求,我们开办了热舞社。社团一周进行一次,孩子们一开始还热
热切切的参与,上了几次之後,出席的状况变得零零落落。我们问孩子是否舞蹈内容不符
他们的期待,还是不适应老师,或是其它原因。孩子们说都不是,但缺席的状况并没有改
变,也都有各种理由:心情不好/逛街逛太晚/忘记吃饭/衣服穿错了……各式各样的原
因混杂在一起,反而让事情变得复杂。舞蹈老师几度想要放弃,最後终於成功的坚持下来
,现在,每个星期六晚上是孩子们最期待的时间。
在舞蹈老师的教学记录里,有一段珍贵的记事:
上礼拜一开始,我就跟孩子说了一下上上礼拜跷课事件,我的感想。我很坦白地跟他们说
我回想自己的学舞过程,其实可以理解他们不来上课的心情,如果我上上礼拜让他们感到
不舒服,我很不好意思。其实用语很拙劣,我也想不出来还要怎麽说比较好,但我想就是
说了比较重要吧,他们也许当下没有给我什麽回应,但我一定要让他们知道这一点,而不
要以後为了怕我有情绪而讨好我或压抑自己。我渐渐发现,教学的氛围有时真是不太能预
料,因为人的心情本来就是起伏多变的呀!但是,如果一个老师可以练习成熟地看待孩子
的情绪,不把他们的情绪当成负担或是对自己的攻击,其实那氛围是可以渐渐掌控的。
孩子们对任何事情的兴趣常常是三分钟热度,并不是孩子善变,也不是孩子挑剔。事实上
,在学习的过程中,孩子永远得单独面对学不会的恐惧,那微小的害怕,挫折,想要成功
但更担心失败的焦虑,在没有分数压力下,孩子反而更清楚的感受到自己的畏惧。热舞社
本该开开心心的跳舞就好,但因为涉及身体的呈现,孩子把所有学科学习的压力往自己身
上摆,不但身体无法自在的摆动,跳舞也不再是好玩与发泄,遇到这些微妙的心理变化,
大人很难不被孩子影响。
带领弱势的孩子学习,除了要讲究教学手法以及内容的安排之外,更重要的是,如实接纳
孩子的状况,诚实面对自己不足。我们常常忘了思考孩子的处境,就演出皇帝不急急死太
监的戏码,气急败坏时也会忍不住想要怪罪孩子。在带领孩子超越学习的挫折时,事实上
我们也不停的面临自己的挫败,唯有承认自己的不足,不拿孩子的行为做藉口,真正的教
学才会发生,而学习也才会如实的发展。
五、孩子的第二个家
孩子们因为家庭无法提供完整的照护,很早就开始学着自己照顾自己。但一个十多岁的孩
子,能够处理的事情有限,更何况是经济,文化弱势的孩子;偏偏他们遇到的事情又比一
般小孩复杂,家人病故、父母失业、缴不出房租被迫搬家、被学校威胁退学、和同学起冲
突、被父母长期责打……等等,往往被迫要提早面对人生的艰难。
基地一个星期开馆六天,孩子们每天来上课、参加活动、聊天、上网、看书……,也把当
天的好事坏事一并带来。当孩子的家庭,生活发生变动,我们有幸可以即时得知,提供协
助,减轻孩子的负担,也减少不幸的发生。
孩子生活上的问题,不论大小,都相当错综复杂。我们非常愿意介入协助,但并非总是能
解决问题。
暑假的某天下午,惟惟焦急的走进基地说,爸爸把他赶出来,好像要在家里烧炭自杀。我
们火速赶到惟惟家门口,确认不对劲,马上连络警察破门,将爸爸救出来。
惟惟的爸爸因为长期失业,心灰意冷而自杀。却完全不顾惟惟以及惟惟的弟弟。我们帮忙
把爸爸送到医院急救後,终於和惟惟的奶奶连络上,奶奶从芦洲赶来三重。爸爸生命无大
碍,但不愿回顾事情经过,也不愿跟孩子谈自己的心情,虽然对孩子有愧疚,爸爸还是坚
持不说。最後,惟惟和弟弟只好搬到奶奶家,一方面减轻爸爸的负担,另一方面孩子有人
照应。
事实上,惟惟并不希望离开爸爸,在父母离婚後,惟惟一直扮演着照顾爸爸的角色,
她希望爸爸可以重新站起来,想要陪爸爸一起振作,但爸爸不争气,惟惟也只能任人安排
。
有的时候,我们只能先应急,无法深入
小旭才来基地没几天,就来基地要饭吃。我们了解之後才明白,原来是前一天和妈妈
吵架,翘家,晚餐、早餐没东西吃,捱到基地中午开门赶快来讨饭。
我们一边带小旭去吃饭,一边了解冲突的过程,也帮忙打电话给妈妈,跟妈妈说孩子
在基地。母子二方都还在气头上,只想指责对方的不是。我们只好先帮忙收留孩子,供给
孩子中餐与晚餐,等妈妈气消了,邀请妈妈晚上再来带孩子回家。
更多时候,我们得等待介入的时机
小明来基地二年多,其中的一年半他都闷不吭声的自来自去,虽然每天都会来,虽然
我们问他头上怎麽那麽多疤痕他都会说,但我们知道有许多事他还没说出来。二年来的相
处,我们为他花尽心思,知道他没钱吃饭,主动邀他跟我们一起用餐,为了他寒暑假在基
地开伙;知道他没钱买衣服、日用品、喜欢的小东西,办跳蚤市场时特地挑适合他的衣服
、用品、小玩意跟他交换;不勉强他上课、不严格限制他不能玩电动、不拆穿他说的任何
的谎言。因为,小明有一个会打人会骂人会拿走他的生活费的爸爸。我们要等,等小明有
能力相信人,愿意主动寻求协助。
今年小明开始会交朋友,与其它孩子往来。他在基地越来越开心,终於在今年九月,爸爸
又因为缴不出房租而带着他住在公园的第三天,他忍不住跟我们说,想要换一个家。
孩子们说,基地是他们的第二个家。孩子对基地的信任让我们感动,但这个说法其实
是让人心酸的:若不是第一个家功能不彰,孩子们并不需要第二个家。也因此,当孩子出
了状况,我们必须一并照顾孩子的家庭,学校,同侪等等环节,和孩子的家庭一起面对问
题,寻求资源,让孩子的家庭健全起来,有能力改变与成长,孩子的问题才能真真的稍稍
获得解决。
六、如何发展、筹措运作的资源
1.让弱势的孩子有能力追求理想
和孩子们相处二年来,以这一年孩子的改变最为显着:我们看到动不动就打人的孩子愿意
找我们商量别人很白目怎麽办、不喜欢上学的孩子愿意诚恳的跟我们谈自己的困难并思考
解决的办法、和家里起冲突的孩子不再一味的指责家人的不是,而愿意去思考父母的困境
、觉得自己早就和读书无缘的孩子重拾书本、考试总是考十几分的孩子开始再意自己是不
是进步到二十分……
这些改变,有些来自长期相处,时间的累积,有些来自课程、活动为孩子们开创了新的世
界,让孩子们发现人生真的有其它的可能。
自从去年开办英文、数学课辅,父母渐渐看到孩子的改变,也开始问我们,要不要再
多开几门课?从国一开始上会不会基础打得更好?高中生也需要课辅,不是吗?
我们非常感谢父母对基地工作的肯定,但学习的机制一但开启,孩子需要的就不再是
补救教学。因此,我们一开始就没有打算扩大教学科目,到现在也还维持着这个原则。
然而我们的确希望可以更进一步发展学习的概念。学习是生存的法则,是让生活有趣
让生命有意义的开端;当初补救教学是为了重建孩子的自信,引发孩子学习的兴趣,接下
来我们要让学习的态度成为孩子生活的基调,让猜想,思考,讨论与辨驳成为孩子们面对
问题挑战问题的手法,让孩子虽然身处弱势,但不会仅为求温饱努力,仍有能力追求理想
,坚持真理与公义。
平常在学校用拳头解决各种问题的阿光,在基地办的少年游里,毫不客气的动手打人
,当时我们没有处罚任何一个人,但和相关的孩子足足谈了六个小时,那是阿光第一次动
手打人但没有被处罚;二个月後,人本教育基金推动建立一个不打小孩的国家,阿光看完
所有的文宣,主动要求帮忙发传单,也开始思考,大人不可以打小孩,他可不可以打同学
?
(1)办三重青少年基地周报
孩子们有能力之後,就需要真正的舞台,一个可以让他们发挥所思、所想、所长的场域。
孩子们很喜欢帮基地的忙,当我们需要搬东西时,总是出现一大票孩子;也很会互相安慰
,互相提携,当有人在学校被同学或老师欺负时,总是有人帮忙安慰、想办法、分享自己
的经验、说笑话逗对方开心。在基地发生冲突时,孩子们也会帮忙通风报信,或直接找大
人帮忙协调。
因此,除了继续发展基地各式各样的社团,让孩子接触更多有趣的事物之外,我们正在着
手规划,带孩子一起办基地周报,内容的规划,采访,写作,编排,绘图,全都出自孩子
的手笔。让孩子的能力多一个发挥的空间,同时和基地附近的邻里发展进一步的关系.
(2)继续开办各式社团
基地的孩子们一直对各式各样的才艺充满了好奇与兴趣,但因为家庭、学校种种的限制,
孩子们从来不认为自己有权利,有机会接触这些,我们己经找到一位明年愿意来教孩子们
钢琴的老师,但不论是钢琴、吉它、画画、打鼓、跳舞、戏剧、科学实验、演说、烹饪、
桌球、羽球……都是孩子们喜欢,可以让孩子心灵丰富,生活得到慰藉与启发,也是我们
希望可以继续开办的内容。
(3)邀请各领域的专长人士驻馆
孩子们需要接触各式各样不同的人,开启他们的眼光,了解人生真的有各种不同的可能以
及各种不同的乐趣,眼光一但打开来了,孩子们的人生就会开始不一样。
(4)继续开办各种活动
每年寒暑假一到,孩子们就开始询问少年游的事,而一到星期天,就有人问什麽时候去爬
山,什麽时候去看电影……不同的活动,提供不同的刺激,教室里我们猜想,讨论,研究
;社团里我们学习怎麽安排自己的身体,发展长才;而活动中,不但可以提供团队互动的
机会,还可以走出平常的生活圈,认识全新的另一个环境。
2.开办父母成长班
家长是青少年基地的隐形成员,父母的调整与改变,是真正左右孩子进步的因素。二
年多来,我们个别和父母们协谈,除了协助家庭寻找各种可能的资源,也和父母谈对待孩
子的方式,以及对待自己的重要性,孩子们的父母或家长,并非完全不想进步或改变,但
苦於没方法以及经济的困难,往往得不到协助。我们将在明年开办父母读书会以及成长课
程,同时协助孩子与父母。
3.募款
三重青少年基地的所在地是屋主捐赠,让我们无偿使用的,我们完全提供免费的服务,为
的是避免阻挡了需要帮助的孩子,目前捐款与公部门的补助只占基地营运经费的五分之一
,不足的部份要靠人本教育基金会挹助。
因此,基地非常需要各界的支持与协助,让我们可以继续无後顾之虑的帮助孩子,让
孩子随时有个临时的家可以获得温饱,得到协助;有个长久的学习场所,可以发展,成长
,开拓眼光,成为自己的主人。
七、每个孩子都应被许诺一个未来
在青少年基地,我们最常看到的事情是:孩子被放弃。父母说只要不学坏就好,老师
说上学时只要乖乖不闹事就好,孩子说我本来就这样笨,坏,烂。
孩子们或许打架闹事,或许不坏但成绩总是殿後,或许成绩不殿後但也永远没有前二
十名的份。不论是那一种孩子,在谈到自己的未来时,总是轻易的闪过。高中或高职?日
校或补校?工作或就学?孩子们任由着命运决定,殊不知,命运早在一年前,三年前甚至
十年前就己经决定了──决定孩子人生的,不是国三时的基测,而是孩子一路成长身处的
社会。
没有一个孩子不想有所成就,也没有一个孩子天生觉得自己一无是处。透过课辅,我
们重建孩子信心,带领孩子发展学习的能力;透过社团、活动,我们开启孩子的眼光,让
孩子发现生活真的有其它可能;透过参与家庭协助家庭,孩子发现世界有可能因他而改变
。
然後,我们希望可以许诺给孩子一个未来!一个他可以努力的未来!
http://www.e-parents.org.tw/about/showAll/show2/11/e02/e0202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9.91.79.114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9.91.79.114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9.91.79.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