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看板Ourmovies
标题 小萤幕、新本土与合拍片:简评2012台湾电影
时间Sat Dec 22 13:25:07 2012
小萤幕、新本土与合拍片:简评2012台湾电影
文/郑秉泓
http://ctfa74.pixnet.net/blog/post/47941884
随着《赛德克.巴莱》的完成、上映以至获奖,以及2011年多部台片在票房、评价上的双
重肯定,「後海角年代」的台湾电影,如今终於得以确认处於一个较为稳定的、勉强可以
与「产业」两字沾上边的光明阶段。接下来,2012年的春节档将由《痞子英雄首部曲:全
面开战》领军,七部台片一字排开竞逐票房的难得景象,二十一世纪的台湾电影气势磅礡
地继续着这场神奇旅程……。
我在去年这个时候,应电资馆电子报之邀评论2011年的台湾电影表现,写了上述文字当作
「後海角年代」结语,表达对於「後巴莱年代」的期许。如今又一年完结,
2012年总计上
映了47部台片,春节档、台北电影节、暑假八月档期、金马奖俨然成为检视年度台湾电影
最重要的四个节点,总计包括
《阵头》、《爱》、《犀利人妻最终回:幸福男.不难》、
《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开战》、《女朋友。男朋友》、《BBS乡民的正义》、《逆光飞
翔》七部台片名列年度十大卖座华语片。此外,
本年度唯二上映的两部纪录片之一的《不
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虽未挤入十大,却超越《生命》票房、创下上映63天全台总票
房突破3000万的傲人记录,荣登台湾影史上最卖座的纪录片,另一部纪录片《面包情人》
票房也相当出色,反倒两部分别由音乐人姚谦、左宏元跨界制作的动画片《脚趾上的星光
》、《封神传奇之驱魔英雄》既不叫座更不叫好,台湾动画工作者的长片之路坎坷依旧。
如果说2011年因为《赛德克.巴莱》等片质与量上的突破,为台湾影史写下新的篇章,那
麽2012年或可视为转变中的一年,既有的一切开始被挑战、逐渐被松动。倘若要以一句话
来总结2012年院线台片态势,「小萤幕的逆袭」六个字应该最为适切。
必须先行声明的是,或许台湾的电视人多半因循苟且、利益至上,无法如英国公广集团的
BBC或是跨国性电影频道如HBO、Canal+那般发展出介於电视与电影之间的独特类型——「
电视电影」(TV Film),以求测试更多元缤纷的分众市场接受度,也无法如日、韩、好
莱坞让当红连续剧以电影版方式附体回魂(例如近期的《慾望城市电影版》等),以求延
续长尾收益,但「小萤幕」这三个字,在此并无贬抑、轻视之意。相对於大银幕,它的「
小」其实可以意味着一股更自由的颠覆,意味着甩开所有商业考量和沉甸甸的包袱,回归
创作与议题,更大胆也更无顾忌。
事实上,不仅本世纪初期投身剧情长片创作的硬派导演郑文堂以至海角年代前後的杨雅喆
、郑芬芬再到後海角年代的傅天余等五、六年级创作者恰好都出身小萤幕(公视)的电视
电影(人生剧展)体系,甚至写下台片海外票房纪录的《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幕
後推手,正是纵横小萤幕的偶像剧教母柴智屏。
巧合的是,《阵头》的导演冯凯以本土剧成名,却以偶像剧《绿光森林》获金钟奖肯定;
《犀利人妻最终回:幸福男.不难》双导演之一的王佩华是资深制作人、也是电影版最重
要的幕後灵魂人物;执导《痞子英雄首部曲:全面开战》的蔡岳勳和《爱》的钮承泽同样
是演员出身,後转变跑道分别以《流星花园》、《吐司男之吻》开创台湾偶像剧新纪元,
这四个写下台湾连续剧纪录的重量级导演,竟然同时在2012年拍出全台票房破亿的作品,
无论最终成果是否尽如人意,终究值得在台湾电影史记上一笔。
除此之外,《甜.秘密》导演许肇任是拍过知名偶像剧和单元剧的金奖导演;《白天的星
星》导演黄朝亮是诸多知名电视节目的制作人;《手机里的眼泪》身兼学者、建筑师、音
乐家等多重身份的导演张世儫,曾以电视电影《Mr.Com之死》在金钟奖大放异彩;高炳权
、林君阳合导的《爱的面包魂》,脱胎自两人六年前合作的公共电视「人生剧展」同名电
视电影;郑芬芬入围去年台北电影奖的公路电影《熊熊爱上你》,最初原是以「泰迪不是
熊」之名获得97年度高画质电视节目的电视电影类补助(同期获补助者还包括《爸,你好
吗?》、《父後七日》、《实习大明星》、《燃烧吧!欧吉桑》、《不一样的月光》等片
)。
当然更不应该忽略内政部出资的「内人外人」系列,网罗郑有杰、周旭薇、傅天余、陈慧
翎四位悠游於电影、电视领域的作者型导演,以外配议题进行命题作文,分别交出《野莲
香》、《金孙》、《黛比的幸福生活》、《吉林的月光》四部杰出的电视电影(预计8月
在纬来电视频道正式首播),不仅极可能成为年底表彰优良电视节目的金钟奖强棒,其中
《金孙》更是一举晋级台北电影奖剧情长片类前十强,与《阵头》等强片分庭抗礼。
小萤幕绝非形式或是风格的限制,所谓的电影感,也可以存在於小萤幕上。无关大银幕还
是小萤幕,无涉所谓「电影感」之有无,评断一部影像作品的好与坏,在主题意识、美学
艺术和原创性的取决之外,决定性的因素往往更形多元、复杂,远远超越你我想像。
这一年来,包括歌咏大地又突破性结合真人与动画的儿童电影《不倒翁的奇幻旅程》;试
图以台湾最独一无二的BBS文化拥抱大众市场,且冶真人表演与动画为一炉的娱乐大作《
BBS乡民的正义》;巧妙融合传统病痛题材和有机农业观点的亲情故事《第三个愿望》;
从湿地候鸟生态思索城乡差距社会变迁的家庭伦理片《候鸟来的季节》;台湾许久未见的
纯正棒球电影《球来就打》和《球爱天空》;具有公益宣导性质的老人失智题材短片合集
《昨日的记忆》;连同质朴简单的《白天的星星》、以父子关系为核心的多线叙事电影《
手机里的眼泪》;以及前述的「内人外人」系列。这些作品有的受限拮据制作经费而有诸
多不足,或是叙事上略嫌突兀,或是技术层面明显瑕疵而透露出台湾电影与一个成熟电影
产业之间的遥远距离,然而这些「手工化」的个人创作,凭藉着电影人排山倒海的创作热
情,以及他们对於台湾这片土地的真诚认同,连缀出的「新本土电影」自信态势,依旧令
人动容。
「本土」两个字,过去十多年来,拜动辄三、五百集的粗劣滥造八点档连续剧之赐,承受
了太多污名,如果说《海角七号》的历史文化底蕴令「本土」得以正名,《父後七日》、
《艋舺》、《鸡排英雄》、《翻滚吧!阿信》及《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将之发扬
光大,而《不能没有你》更是多元化了它的丰富意含与社会使命,那麽所谓的「新」这个
字,在2012年显然继续以十足诚意、毫无保留的可贵初衷,将创作者自我与这片土地坦白
、恳切而坚定地连结起来,《宝米恰恰》、《女朋友。男朋友》、《逆光飞翔》从刻板台
式小清新的框架中突围,各自重新定义了成长电影、台湾史观和当代台湾生活,即是最好
的示范。
总结而论,2012年仍是草根本土与目标大华语市场的合拍片路线之争,既有《爱》和《痞
子英雄首部曲:全面开战》等瞄准大华人市场的大型制作,也有制作成本未获辅导金加持
、缺乏强势媒体关注,以仅仅三千万新台币成本写下从1(口碑场戏院只卖出一张票)到
3.17亿的傲人成绩的《阵头》奇蹟,假如再加上《不老骑士-欧兜迈环台日记》的卖座盛
况,无疑再次确立了自《海角七号》以降卖座台片的四大法则:草根情怀、在地特色、笑
中带泪、励志热血。
最後,合拍风潮的势不可挡,在2012年更形凸显。多数合拍片仍偏好1949年大江大海的历
史背景,对於两岸因为时代错误所造成的遗憾与文化隔阂,以及横跨半个世纪的乡愁情感
与回归渴望,格外感到兴趣,《追爱》、《为你而来》、《饮食男女—好远又好近》三部
片可为代表。另一个系谱则相中「宝岛」这块闪亮招牌,只可惜无论是走美式双人动作喜
剧路线的《宝岛双雄》及尝试无厘头kuso坏品味风格的《宝岛大爆走(陆名:乌龙戏凤
2012)》两部因应2011年6月开放陆客自由行而生的类型电影,还是温馨搞笑主打两岸人
情义理的《抢救老爸》,观众评价与市场反应均不理想。
合拍片在考量两岸相关电影法规对於主创人员比例严格要求及题材的限制之余,是否可能
走出两岸出品方对於各自在地特色的置入迷思,让文本回归故事,让创作回归作者?诚如
香港电影在21世纪之初早已面临「北上抑或坚守本土」的关键抉择(杜琪峰就是非常明显
的例子),台湾电影自2008年《海角七号》绝处逢生以来,已迈入一个新的里程碑,产业
面向逐渐成型,合拍亦成沛然莫之能御的趋势。藉由两岸三地的资金、人才,寻求广大市
场与国际卖埠,这是合拍片的优势,然而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从题材、卡司的选择、到等
待审批的漫长过程,以及上映档期的协调、网路盗版的威胁,双方如何在国情文化法规不
尽相同的情况下,协调抑或扞卫更宽广、深刻的创作主体性?到底是要让大华人市场看见
台湾?看见大陆?还是看见创作本身?两岸合拍之路,显然仍有好一大段路要走。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23.192.25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