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ansss (新天堂乐园)
看板Ourmovies
标题Fw: [评论] 《景框之外:台湾纪录片群像》书评
时间Sun Nov 18 13:58:31 2012
※ [本文转录自 documentary 看板 #1Gg7ZwVp ]
作者: fansss (新天堂乐园) 看板: documentary
标题: [评论] 《景框之外:台湾纪录片群像》书评
时间: Sun Nov 18 13:58:14 2012
放映周报381期「电影特写」
http://www.funscreen.com.tw/feature.asp?period=381
《景框之外:台湾纪录片群像》书评
文/梁碧茹
1960年代陈耀圻的《刘必稼》引进真实纪录的概念,影响了1970年代的电视纪录片
的制作形式。那是一个琼瑶爱情电影的年代,然而,根据吴念真的回忆,当时由黄
春明等人制作的《芬芳宝岛》电视纪录片中,某集讲述瑞山煤矿的故事,因为将平
均所得说多了,结果造成一千多位矿工柔性罢工。(注1)无论是因为电视纪录片的
社会描写脱离现实,还是矿工藉此抗议资方剥削,吴念真都感受到影像对社会的影
响力,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纪录片这个影像类型所肩负的道德与社会期待。
观赏纪录片时,观众透过纪录片工作者的摄影机(眼)看尽人生百态与社会景况,
透过他们的美学实验,体验到各种面对「真实」的态度。那麽,关於台湾纪录片工
作者自己的人生呢?
2009年,在蔡崇隆导演的带领下,一群学生与记录片工作者一同完成了《爱恨情愁
纪录片:台湾中生代纪录片导演访谈录》。这本纪录片工会的出版书籍处女作,以
七彩霓虹灯般的鲜艳书封设计,宣告了某种市井草根、多元声道的态度。书中每篇
访谈开展前,都有一篇采访者对受访者以及采访作业的感想,或是对纪录片与相关
议题的再思考。由於采访者各异,文中出现了各种不同的采访风格,而不同受访者
的回应「气口」,也透露了导演们的殊异性格。
2012年,林木材以其对纪录片长期的关注与投入所累积的情感能量,书写出这本文
体独特的《景框之外:台湾纪录片群像》,作为纪录片工会出版的第二本书。作者
选出五组(共六位)导演,透过访谈纪录的整理,佐以作者对导演与纪录片产业的
理解,再加上对影片的观察与反思,写出这一本温柔抒情,甚至带着稍许向纪录片
工作者致敬意味的作品。书中受访的导演们生於1970年代左右,成长时所历经的80
、90年代,是台湾纪录片蓬勃发展的时期,也是台湾政治、经济、社会转型的关键
年代,本书以纪录片工作者成长的历史背景作为时间框架,捕捉了他们与纪录片相
遇的时刻,以及其作品和台湾社会撞击出的火花
然而,作者抒情叙述与纪录交错的书写策略,令人在被感动的同时,也对作者与书
写对象(角色)们之间的关系,产生了一些思考或疑问。作者的写作客观与感性交
错缠绵,在企图拉出描述与论述距离的同时,字里行间又盈满着作者对被叙述者的
相知相惜。书中後记提到了「摄影机钢笔论」,说明摄影机如同笔一般,导演是作
者,应有自己的风格和观点。尽管本书写作风格确实有其动人之处,笔者的疑问在
於:此种风格化的书写策略下,纪录片工作者的生命与样态是否被忠实的呈现?作
者与被书写者间的关系设定为何?又以何种态度面对眼前的素材?而此法的再现纪
录片工作者,与以访谈形式为主的文字纪录,是否能更有力、有效率地呈现纪录片
景框之外导演的思考与状态?读者阅读时所引发的想像,有多接近那些被描写的人
、事、时、地、物?而作者对读者的回应是否抱以某种期待?
如此(再)创作式的纪录/书写(甚至带有些传记的味道),因为涉及纪录片工作者
的生命历程,难免会遭遇上述的问题,而此般再现议题,正也是纪录片创作本身的
难题。这些问题没有正解,也无关是非对错,而是创作者与读者之间必然的沟通过
程。经由本书所引发的思考,或许可以重新思考过去纪录片相关文献的形式,以及
另辟不同论述空间的可能性。
然而,这些提问并未妨碍笔者阅读过程中的感动。作者对纪录片的了解、投入、与
热爱在书中表露无遗。其点评细腻,对於纪录片的阅读与理解亦相当精准与深刻。
闻天祥在推荐序中的结语,似乎贴切的捕捉到作者文字间所透露的写作历程:「观
看,感受,同情,启动。是创作者按下机器开关的步骤,还是观赏者被作品影响的
阶段呢?用文字去纪录纪录片工作者,应该也是这样的吧!」
阅读《景框之外:台湾纪录片群像》,应该也是这样的吧。
【注1】胡智铭,《热情逼人的欧吉桑 吴念真》专访,中时电子报,2006年二月21日
。电子报连结:
http://forums.chinatimes.com/report/people/950221/02.htm
《景框之外:台湾纪录片群像》
策划:台北市纪录片从业人员职业工会
作者:林木材
出版:远流出版公司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60876
透过纪录片的景框,所谓「真实」 是什麽面貌?放弃往往比不放弃更难?
拍出经典作品《无米乐》的庄益增与颜兰权、戏谑柯赐海荒谬世界的黄信尧、培训
出无数学员的陈亮丰、绽放着自由姿态的曾文珍、睁眼戳出禽流感真相的李惠仁,
本书以六位中生代台湾纪录片工作者为对象,透过他们追寻纪录片的不同取径与思
考,一窥台湾纪录片的多元样貌。
作者参考大量访谈与历史资料,文体融合传记、访谈与评论,内容不仅附录纪录片
相关大事及导演作品年表,更浅显地描述出纪录片的美好与挣扎、意义与哀愁。是
写作品,写纪录片;也是写人生,写历史。本书不只是写给影迷或纪录片专业人士
,更是献给热爱生命、热爱文化的读者。
--
电影‧人生‧梦
http://woodlindoc.blogspot.com
欢迎收看「纪工报」!
http://docworker.blogspot.com/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1.20.41.240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转录者: fansss (211.20.41.240), 时间: 11/18/2012 13:5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