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ansss (。。新天堂乐园。。)
看板Ourmovies
标题乱谈"台语电影兴衰史(三)"
时间Tue Apr 22 03:17:30 2003
五,黑白台语、彩色国语
台语片第二波的高峰,源自1962年,正因为之前的三年高峰(57、58、59)建立了台语片的
市场与片厂规模,使得台语片得以复苏,但到了60年代末期,又整个衰弱下去。其中有一
个很有趣的现象,就是黑白电影与彩色电影的差异。
「黑白台语、彩色国语」,简单的说,台语片大都是黑白的,而国语片则采用彩色,在台
语片整个没落的时候,黑白电影的产量也渐渐的减少,取而代之的是新兴的国语彩色电影
,而黑白影片没落的原因有:
1.彩色时代来临:自从电影发明以来,人们不断的想要想之真实性,有了声音不够,还要
力求彩色,就在这股风潮当中,黑白电影渐渐被淘汰了。
2.技术成熟:当时使用彩色影片拍摄的技术已纯熟,并设有专用的冲印设备。
3.资本太小:黑白胶片通常使用於台语片,也因为台语片资金较少,不得不如此,而後台
语片衰亡,黑白胶片也失去市场。
六,台语片消失的总因
1969年,国台语片产量在这年换手,国语片首次超越台语,而台语片也一厥不振,自此未
再复苏过,以下分析台语片衰亡的原因:
1.「政策使然」:台语片因为政府采行的压税办法而意外兴起,却也因为政府有意的打压
而衰败,说是打压,也许严重了一点,当时政府奖励国语片,而对於台语片则不取缔,也
不鼓励,但在送审时,总是遇到百般刁难,使得当时台语片商纷纷灰心,台语片产量减少ꄊ2.「竞争力不够」:台语片常因为语言问题而无法外销,相较於国语片,国际市场小的可
怜,因此小资金投资,回收小资金,成了台语片的目的了。
3.「急就章精神」:长久以来,台湾不论再任何产业都有一个特性,就是中小企业精神,
那儿景气好,就往哪发展,这种一窝疯的投资精神,造就了产业基础的薄弱,只想赚钱,
却没有回馈,以至於台语片在1976正是停产,这应该是所有人应该负起的责任。
4.「中影影响」:当时国营的电影界龙头中影,正好鼓励健康写实主义的发展,推动
「健康为教化,写实级农村」的观念,导演李行在当时拍了多部经典作品,然而这些片
主角多是社会劳动阶层,但是这些电影却都以国语发音,居然描写社会底层的电影,不是
以传统的台语为代表性语言,可谓人为造作的写实,从此也可看出政府的政策与电影语言
往後的趋势。
(P.S 此系列完)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1.74.210.18
1F:→ fscy:不错不错!本来也想写的,被捷足先登. 推 140.115.34.149 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