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ir (ㄧ步人生终不悔)
看板NTUcontinent
标题[转录]我与台社十年◎傅大为
时间Wed Oct 8 01:37:55 2003
※ [本文转录自 So-Edition 看板]
作者: smallgoose (淅淅淅淅淅) 看板: So-Edition
标题: 我与台社十年◎傅大为
时间: Wed Oct 8 01:32:51 2003
我与「台社」十年
傅大为
台湾文艺《新生版10》,1995,pp.50-55.
一九八五年夏天,我的博士论文写作已近尾声,且再过几个月,将回
台湾教书。在经历了这漫长的美国求学生涯(七年多)之後,「回台湾
後准备做些甚麽」往往是即将回台湾的留学生们的一个热门话题,这
也是我那时的问题。在十年前,对台湾政治与社会相当关心的学生们
而言,那个问题不是关於你在台湾准备「如何谋生」,而是以如何的
行动去介入台湾社会、进而改变一点台湾。
在那时,除了花一部份时间在自己的专业科学哲学与科学史之外,我
与当时哥大一些「读书会」的朋友们,其实对其高度批判性及社会主
义思想的历史、社会学、政治经济学等,也用心研读了不少着作,并
在讨论与辩论之余,企图借用之来讨论台湾社会。当时除了书籍之外
,我也开始接触一些左派或激进的学术期刊 。如Past and Present
、Thesry and Practice、Monthly Review、ThirdWorld Quarterly
、New-Left Review 等等。这些具有社会实践及理论批判的刊物.还
有它们一圈圈小社群合作奋斗的性质,在那时逐渐引起了我的兴趣。
留美七年.除了自己专业之外,我很少与美国人在一起,课余聚会的
几乎都是关心台湾社会的台湾人或台湾留学生。在当时纽约的哥大.
熟朋友之间除了有私下的读书会.还有公开的「台湾同学会」,而在
哥大之外,几乎来透过连络访问、透过一些当年的地下政治团体及其
「夏令营」等等,也认识了不少深思而热情的台湾知识份子,也有不
少人热切地计划回台湾「做点事」。在这种氛围之下,我开始有了一
点具体的想法,起先只是随意想想,後来却愈来愈认真:为甚麽不连
结一些具有批判性知识的台湾朋友们,在台湾办一个认真批判且具「
基进」学术水平的期刊? (注1)台湾那时并没有这种基进学术期刊,
在当年「党外时代末期」的台湾,我们有不少党外杂志、选举丛书、
大河小说与政治诗等等,但却很少有批判性地进入「学术战场」、进
行理论性战斗的刊物。在当时的报章杂志中,台湾的「学术界」比较
引起我们注意的是一些「自由派」学者,常常往来穿梭於国民党与党
外之间沟通(或称「沟通派」学者)。一般而言他们的政治立场往往摇
摆不定,我们并不喜欢他们。
在构思与筹划这个基进学术期刊的过程中,我与当时尚在SUNY(Binghamton)
社会系读书的柯志明有过相当的讨论.还有当时在加州搞地下运动的
蔡建仁、在芝加哥写人类学论文的邱延亮、来美国走走的工运工作者
汪立峡等等,我都邀请他们加入这个在筹备中的编辑阵营中。大概在
八六年的夏人School读书的贺端蕃也来参加了这个聚会,当时在哥大
同学会的一些老朋友们,如张复、李淑惠、吴作乐、周璐华、潘世姬
、邹武监等等,也都慷慨解囊,在物质及精神上支持这个计划在台湾
的继续发展。就凭当时这总共约二十万台币的捐款(注2),一个台湾基
进学术期刊的梦想,终於有了进一步的物质基础。十年後今天的「台
社」不管如何,我至今仍然衷心感谢当时许多朋友还有疼佩如的支持
──当时大家对台湾的诚心期待,也比我今天所看到的更令我感动。
最後,关於期刊总编辑的人选,在一些讨论与推荐的过程中,则指向
了当时的「民间学者」陈忠信。
这个基进学术期刊,後来在台湾正式的编委会中通过取名为「台湾社
会研究」(简称「台社」)。从我开始构思与筹划「台社」到今天的「
台社」.可说已经十年(注3)。从开始的热心筹划、到今天我的远离与
「淡出」台社,这个心路历程,我想也部份地反映了一些近十年来知
识/文化界、或说知识/学术/意识型态「战场」的变迁与变化。以下我
想就简单地回溯几个过程中的要点,并说一点我对今天「台社」的感
想,也算回忆或了结一段不算短的关系吧。
在党外时代末期的台湾,反对文化中的学院知识份子的「反抗」型态
,一般来说比较是静态文字性的。不要说大型的示威游行或巡回演讲
几乎没有,连後来习以为常的大型串联签名活动都很少有。我还记得
刚去清华任教时,曾指着报纸上报导韩国有约一百多位教授签名联署
者反对政府之事,对同事说这种事情在台湾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所
以这部份也解释了为甚麽当初我希望标定「台社」以学术战场为主战
场,企图去基进化与颠覆化台湾过去极端静态止水式的学术界。另方
面,关於当时台湾知识份子在「统独」意识的取向问题上,我当时在
筹组「台社」成员时希望采取一种共事与合作的态度。我自己在这个
问题上早在美国已经解决,故在台湾时并不想多谈它;并非逃避,而是
不想浪费时间在唇舌上,多做一些具体的事情较好。所以当时我觉得
统独与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分析与参与」台湾社会的基本
观点上。基於「基进」的取向,我们当时当然比较倾向找基进的、左
派的、乃至批判式自由派的年轻学术份子做为一起共事的同伴。(注4)
在上述的一种组合,还有组合中相当一批开始在诸学院中极活动的年
轻学者之情况下,「台社」开始在党外末期,民进党初期、国民党被
迫选择「解严」的台湾新时空里出发。一开始的「台社」卖的惊人的
好,甚至有後来的再版等,且在台湾的人文社会学界、还有年轻研究
生诸圈子中,多少产生了一点小小的冲击。虽然「台社」一开始在台
湾学术战场中的介入就是多元多向度的,我自己当时的一个介入点值
得在这里一提,因为它会牵涉到後来我与「台社」的关系:检讨台湾
五O年代以来「自由主义」的传统,并对後来被驯化过的台湾「自由派
」教授群、「沟通」教授等等的「实证主义社会科学观点」作历史性
、知识社会学性的批评。这条对台湾「实证/自由主义」历史知识社会
学的批评,是我自己这些年来一直坚持的一条基进路线,它除了引起
一些自由派教授的不满之外,甚至在「台社」内部也引起了一些怀疑
与异议。不过就我个人而言,如果「台社」的基进性不能与台湾当代
的「自由派」传统做出一个基本的批判性区别,这个基进性自然就大
打折扣。
「台社」初期所面对的台湾,其文是党外末期的一种延续。但这个延
续,很快就被解严後台湾长久被压抑的社会力的爆发所掩盖与冲破。
学院份子过去静态文字性的「反抗」也即将很快地被动态行动性的新
反抗所取代。大约从国民党镇压五二0农民游行引起大批学院教授联署
抗议开始,到同时间里几个大学蕴酿筹组大学的「教授联谊会」、「
教师人权协会」、「大学法改革促进会」等等,台湾的学术界与学术
份子群开始经历了也许是三四十年来最大的一个变动过程。所以,从
五二0石头记科学实验,到後来连续几年五二0的社会活动,还有筹组
与经营清华「教师联会」的发展等等,我也热烈地进入那个动态行动
的新反抗潮流之中。进一步.除了过去的基进取向外,我逐渐发展出
一些对我而言是相当新的基进路线:因为长年在台北的边缘「新竹」
工作,我开始愈来愈重视到「新竹」这个地方性、地方自主性文化发
展的重要性(故与一些新竹朋友们惨淡经营了一阵子「新竹风」的地方
文化性刊物)。同时令我自己惊讶的是,过去部份的我在不知不觉中进
入了一个充满着身体的激情与性政治的黑暗世界中,一半来自激情一
半来自伤痛,我开始一点一滴地重新学习与认识性政治与性别关系的
新思维。在过去自以为是的旧思想的碎片上,我从新摸索新的、基进
的可能性。也是在这个摸索的过程中,我开始接触到许多异质的女性
主义的声音,还有许多其他边缘的历史杂音。是这些边缘、但却充满
愤怒的巨大历史杂音,使我逐渐与「台社」早年的我产生距离。也是
这种摸索来的新基进立场,使我逐渐认识到像女性主义、原住民文化
等等这类性别与族群的「边缘」议题,其实是其他基进观点的最佳盟
友,并对挑战主流中心的议题有巨大的颠覆潜力。今天回忆起来,也
许相当程度就是这些原因.我积极参与新竹在地性并发展新的基进性
,遂而与开会、编辑、印刷、发行都在台北(更正确的说在「台大附近
」且多少以陈忠信夏铸九等人为中心)的「台社」距离逐渐拉大,观点
上的歧异也愈来愈明显。
学术界中的反对文化从过去的「静态文字」到新的「动态行动」这个
变化,「台社」怎麽去应对?怎麽去安排它自己的相对位置?同时,在
这个学术份子群大变动的过程中,其他的学术份子群体也起了相对应
的爱化。传统「实证/自由派」教授群中一些比较具自由理想的份子们
,成立了「澄社」,後来并明白地批评国民党,取得了一个相当确定
的政治/文化立场,并回归到台湾当代自由主义传统的早期,有点类似
殷海光式的强硬自由主义态度。稍後,许多更具本土及(国家)台独鲜
明立场、讲 "台湾话"(即台湾的鹤佬或福佬话)的大学教授们,也联合
成立了「台教会」,全幅地投入台湾的政治变革与选举事业中去(注5)
。在一段较狂热的时期中,许多反对阵营的报纸上充满了像「澄社论
坛」或「台教论坛」之类的文字。这些新的变化与影响,当然也会再
引起前面的问题:「台社」怎麽去安排它自己的相对位置?
回想起来,虽然当时有些异议要求重新反省与再出发,但「台社」的
主流并没有明确的新立场,多少只是希望以当时的「现状」维持下去
,「潜沈」、或相濡以沫等等,保持静态的(基进?)学术研究格局。所
以在最近几年下来,虽然「台社」一些比较具批判性的社会科学论文
等,仍然具有相当高的研究水平,但台社当初希望有的「学术实践与
学术战场」之路线,却逐渐在快速变化的台湾社会中,愈来愈模糊不
清。有趣的是,据我所知,这几年的「台社」取向有些吊诡。虽然「
台社」的路线本身仍然静态学术研究、保持潜沈,但大部份「台社」
的编委或学者们在社会中都异常活跃,另有天地。从「台社」的主流
开始,大概有一半的成员均已加入「澄社」,有的相当活跃、或曾任
要职、或为其编刊物等等。另外像陈忠信则正式任民进党要职,同时
也劝「台社」要保持潜沈。在这个重要的趋向上面,我清楚地看到,
所谓「台社」的基进性,已经愈来愈与解严後才在台湾重新抬头的老
自由主义传统彼此分不清楚。我们可以在「台社」开会时基进,在写
批判论文时基进.但却在其他重要的学术份子关系、公共场域中走自
由主义路线,进行「改革与自由化」的论述?我个人自己当然做不到
,这当然也是我近年来对「台社」愈趋消沈的部份原因。
上述那种对我而言的吊诡,在今年稍早「新新闻」一篇谈台湾「自由
主义」的文章中,更多少印证了我自己的感受(注6)。该文的主题是台
湾「自由主义的空气」,作者感叹它在台湾愈来愈稀薄,但同时却提
到了近来三个新活动系列,似乎稍稍可以补偿原先的遗憾:一是「殷
海光基金会」推出「自由论谈」系列,这是正统,当然没有问题;二
是自由派的「科学月刊」集团成立「羲和书屋」庆祝自己二十五岁的
生日;三则是「台社」举办「什麽是台湾社会研究」的研讨会!「台
社」的新闻会在这种脉胳中出现,真的令我吃惊。然後这位记者作者
又访问了一位「台社」编委谈到「台社」本身,描述它是「一开始就
没有明显特定的立场,但可以说是个认同左派的团体。七年来,为了
严格控制稿件的水平,不惜拖期延迟出刊」云云。总之,「台社」在
这样一个称赞「自由主义精神不死」的脉胳中,又有这样模糊的关於
「台社」的陈述,在相当的程度上,我个人觉得倒是呈现了「台社」
内外位置吊诡性的一种症状。
除了「台社」的基进性已经部份与「自由主义」失去区别之外,我也
想到近年来「台社」里面另一种有点极端的趋向。它是一种「反台独
」、甚至有时质疑到「族群论述」有任何正当性的趋向。基於一些左
派的立场,这些朋友常常质疑与挑战近年来反对阵营主流中的一种族
群论述「优先论」,这是可以理解的。他们怀疑台独的意义、甚至不
觉得左派思想与某种形式的台独有充份衔接的可能性,这当然也是他
们的理论见解.应该予以尊重。不过,有时我感觅,就像今天国家台
独中有些人随意以「统派」的帽子加诸给不同意他们的人一样,「台
社」里面的部份朋友则随时准备作激烈的反弹,以抽象的左派理论对
几乎所有的台独或族群论述做全面的强烈批评。激烈的反弹与不作区
别的全面批评往往只是给下一回合的误解、批评与反弹舖路而已。我
觉得这样子的缠斗下去可能没有太多的益处,既无法深化台独乃至台
湾文化的思想水平,也无法真正地拓展基进路线的空间与可能性。
固然,如我前面所提过的,我在「台社」早期所想像的在「独与不独
」两边朋友间的「共事与合作」,在今天台湾的知识文化圈里可能比
过去更为困难,但起码今天的知识/文化空间比以前宽广许多,不必充
满激情但没有焦点的围绕在一个老问题转。更何况,做为一历史学者
,我知道一点过去台湾人四五十年来对当年统治阶级深刻的怨及深沈
的无奈。这种深沈的历史伤痛有时往往就不是在理论与抽象逻辑的层
次可以去沟通与辩论的。近年来国家台独者的激越及有时的独断,在
台湾历史的层次去看,也是可以理解的。反过来说,不曾经历或传承
过那种深沈历史伤痛的知识份子朋友,在拿看似犀利的理论来判定对
方的独断之前,最好能先进入一个「历史的同情」的视野,如此也许
能相当避免开一些无谓。做为一个外省族群中的台湾人,我自己也常
问我自己「历史同情」的视野在那里。
进一步,前面所提到的那种吊诡,似乎也会在「台社」里那些强烈「
反独」的朋友中出现。无论从一些基进或左派的观点来看,他们都需
要回答,是不是有可能他们对国家台独论者(绝大部份也是站在台湾
主体主权立场发言的"自由主义者")的论点特别激烈地想批评,但对
以「澄社」为主的台湾自由主义传统中人,却以另外一种态度来对待?
最後,再回归到我自己以後该走的路,还有一些相关的杂感。
从十年前开始构思、筹划与奔走,到「台社」早期我在社中投入了极
多的情感与精力,虽然近几年来我早已逐渐远离,但欲对「台社」说
话,或公开地回溯自己和「台社」的关系史,仍然不是件容易之事。
一是缺乏距离而不易有真正的反思,一是路线的歧异又混杂了太多个
人的恩怨与复杂的情绪。不过从去年以来,我努力地一步步迈离「台
社」,总算能够透气与自由思考的空间愈来愈多了。今天我终於得到
了真正在时空上的距离,使我能像谈台湾任何一件当代文化史或事件
一样地来谈「我与台社十年」,毕竟是一个可喜的转机。另外,在台
湾近代知识份子的「基进史」往往是那麽的短暂、那麽时常被权力宰
制所任意抹杀的背景之下,作为当代基进史的一种嚐试的「台社」,
仍然是相当重要的,这也是为甚麽我觉得即使从我一个非常个人的角
度来谈谈「我与台社」的过去一些关系,仍然或许有一读的价值。
写完这为回亿之後.若仍有朋友问我「台社」之事,我将不再回避地
会回溯一些过去我所了解的「台社」,另方面,如果可能的话,这是
我第一篇也是最後一篇透过文字来回忆「台社」的短文。毕竟,在我
所期望与梦想的台湾未来的「基进史」将是多元或多线进行的。我需
要更杠极地去发展与开拓一些未来可能的基进之路,而不是在原地踏
步。从几年前我就开始构思与发展的「边缘战斗」,会是我未来在理
论与实践上下功夫的重点。「台社」在近几年来逐渐有少数女性主义
者的加入,我想是相当好的现象,它可能会改变一点过去是极端「男
性气息」的台社氛围,但相对来说,「台社」以目前我所了解的吊诡
"基进"之路,究竟能与女性主义的基进思维产生甚麽样的互动,仍然
值得进一步观察。或许,当台湾女性主义的基进学者群达到一个关键
数量时,新的女性主义基进学术期刊也会出砚,这也正是台湾未来基
进史多线进行的另一种可能。
十年来,进进出出「台社」的朋友其实相当多,有的年轻学者最近才
加入「台社」,而有的早年朋友在「台社」尚未正式之时便已远离,
更不用说在中间逐渐进出的人们了。今天回想起来,「台社」的确是
当代台湾的一种基进学术的嚐试,今天在「台社」中负责的朋友们固
然在发展一条可能的路线,但是相当一些有过「进出」经验,或起码
曾相当认真於基进实践的朋友们,这些经验往往有另外一种重要的意
义。因为这些经验都可能是更新的基进之路的种子。
完稿於九五年春.伦敦
《注》
(注1.)把"Radical"诠释成「基进」,一个社会位置性的概念,而非
普通的「激进」,一个单单表示心理状态的名词,是我当年在美国一
个台湾地下左派杂志中看到的。当时就喜欢那种说法,以後也就一直
沿用它。
(注2.)当时在台湾清华大学的同事朋友之中,则有方圣平、张月琴、
徐正光等教授们的热心捐款。同时,我也邀请了当时历史所的战友钱
新祖教授、以及中语系的吕正惠教授加入筹备中的编辑群中。「台社
」的发行人,台北紫藤卢茶馆的老板周渝先生,也是多年来「台社」
的热心支持者,过去每个月「台社」的编委会,都是在他的茶馆中免
费「辟室」开会。
(注3.)「台社」在今年年初开了五
(注4.)除了贺端蕃外,当时也找了吴乃德等人加入阵营中。在「台社
」的初期发展过程中,我们也曾向几位台独色彩浓厚的学术份子邀稿
、或邀请为编辑顾问等。
(注5.)关於「国家台独」与「人民台独」(这是我的认同)的区分意义
,请见我「走出神圣家族」一文。关於所谓 "台湾话",应该至少有四
种或更多到十几种的看法,请见我「宽广大道上的台湾官北话」一文
,其中我希望特别强调,一般所谓的"台湾话",在今天似更好以「台
湾鹤佬/福佬话」来称呼,而一般所谓的"台湾国语"能更好以「台湾官
北话」来称呼。二文均收在我的知识、权力与女人一书中(自立,I993)。
(注6.)新新闻,409期,九五年一月八日出刊,谢金蓉写的"自由主义
的空气在愈自由化的台湾愈稀薄",PP.81-83。
台湾文艺《新生版10》,1995,pp.50-55.
--
过去 过不去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40.112.243.193
--
拂天光 照汗青 一步人生终不悔
石中火 梦中身 羽扇轻摇任风流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0.11.2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