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ir (大陆社向您问好)
看板NTUcontinent
标题[剪报] 一个中华 两个民国
时间Wed Apr 2 08:59:02 2003
一个中华 两个民国
熊秉元/台大经济系教授、香港城市大学经济及金融系客座教授(香港)
一个中华,当然是指中华民族(或中华文化);两个民国,当然是指台湾海峡两
岸的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华民族(或中华文化)这个名词,虽然有大致的轮廓,但是并不容易明确的界
定。相形之下,中华民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定义,要清楚得多。中华民国(台湾)
,创立於一九一二年,国父是孙中山先生;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共),创立於一九四
九年,毛泽东是主要的推手。在廿一世纪初,两个民国之间,还是处於很微妙的情况
。在政治上,是一种紧张对峙的关系;可是,在贸易文化等其他方面,关系却日益紧
密。
对於化解两个民国之间的纷争,已经有汗牛充栋般的论述;在「探索中国,前瞻
台湾」论坛举行之际,我从一个华人和一位社会科学研究者的立场,希望能稍稍添增
一点新意……
我立论的前提,是中共值得站在繁衍和发扬中华文化的立场,主动宣布放弃对台
湾使用武力。如果台湾因此而宣布独立,在华人文化中将有两个主要的政治实体;长
远来看,这可能是华人文化兴盛流长的契机。
对於许多(甚至是大多数的)华人而言,这种主张几乎是痴人说梦。因此,我推
论的过程,值得交代清楚。首先,由简单的地方着手。台湾,毫无疑问是华人社会的
一部份。而且,因缘际会,在经济上曾经快速发展;就经济指标而言,即将成为已开
发国家的一员。
在廿一世纪初,台湾社会正面临两个重大、而且是前所未有的考验。一方面,在
华人文化里,向来是大一统的思想;而且,中央集权,行政权凌驾一切。华人的文化
传统里,从来没有三权分立、制衡的经验。因此,要在行政和立法这两股力量之间,
琢磨出一种可以运作的互动关系,显然是一个艰辛的过程。
目前,无论是哪一个政党执政,总是希望能同时在立法部门居於多数。可是,这
种期许、这种运作方式,不过是延续历史上行政权独大的传承。只有当执政党在立法
部门是少数,而行政和立法两者之间,还能有效推展政务,算是挣脱了华人文化中的
桎梏之一。
另一方面,在华人文化里,从来没有独立的司法。司法,一向是为行政服务。可
是,由中外社会的经验来看,有了独立超然的司法,社会才有真正稳定的根基。在这
一点上,日本和德国的经验,可以说是血淋淋的例子。日本人和日耳曼人,都是守纪
律、勤奋、聪明才智可观的民族;可是,在二次世界大战之前,虽然有完整的司法体
系,但是却臣服於行政体系之下。在二次大战时,司法更几乎成了军国主义的帮凶。
对台湾来说,要雕塑出独立的司法,能和行政立法平起平坐、彼此制衡,可能更
为困难。因为,多经历几次政权轮替,行政和立法之间,或许就能摸索出一种勉强的
工作关系;但是,司法传统的延续,却没有类似的刺激和契机。因此,要挣脱华人文
化里的第二种桎梏,困难更大。
无论如何,在这两项挑战上,台湾都是华人社会里的先驱。长远来看,台湾经验
在这两方面的点点滴滴,可能要比经济上的轨迹历程更为重要。
其次,是比较棘手的问题。中共,在规模和力量上,当然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要
角。不过,在廿一世纪初,中共的阶段性问题,主要还是经济发展。十二亿人口的经
济体系,要在经济上达到先进国家的水准,困难可想而知;在过程中所涉及的社会问
题、贫富差距问题、区域均衡问题,都要经过一阵又一阵的阵痛苦楚。因此,至少在
三五十年的岁月里,中共所面对的主要问题,都将是经济问题。
当然,一旦中共在经济上赶上先进社会,就要面临长治久安的根本问题;也就是
必须发展出制衡的政治体制,而不再是以党领政、行政权凌驾一切。
再其次,两个民国之间的关系,显然是问题的关键。由华人文化的角度来看,台
湾是华人社会具体而微的缩影;因此,台湾的经验,是中共所可以参考依恃的重要材
料。如果台湾能挣脱华人文化里的两种桎梏,中共正可以就近取譬,大幅度的减少所
需付出的成本。如果勉强把台湾和中共合而为一,试问对整个华人社会而言,到底是
好或是不好?
如果台湾和中共都能先後步上民主的坦途,这两个民国之间的竞争,将是华人文
化去腐防朽最好的保证;华人文化或许才真正走上一条合理可期的轨迹,可长可久。
因此,基於以上的推论,中共对台湾的作法,显然可以改弦更张。基於本身的利
害,中共值得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值得鼓励台湾独立自主,甚至值得推动台湾加入
联合国。因为,台湾的利益,本来就是华人社会的利益;中共帮助台湾追求利益,其
实就是在追求自己的利益。事实上,最不愿意看到两岸关系改善,进而互惠合作的,
就是美国。因此,当中共支持台湾加入联合国时,在安理会投下反对票(或在暗地里
扯後腿的),可能反而是号称民主长城的美国!
对经济学者来说,「竞争」是防弊兴利的不二法门。当然,在经济活动里,容易
想像和运用竞争这个概念;在其他政治法律等领域里,竞争的意义往往隐晦不明。不
过,如果能细细推敲,经济分析的逻辑多半能一以贯之。
仔细想想,在一连串历史的偶然之下,中华文化里出现了两个民国;而「两个民
国」之间的竞争,是繁衍和发扬「一个中华」的大好契机。如果放弃了这个机会,不
是太愧对了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列祖列宗、和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吗?
【2003/04/02 联合报】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218.160.2.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