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recession (little-boy)
看板NTU-Archery
标题转贴文章--生物入侵 入侵种是本土生物多样性ꨠ…
时间Fri Feb 13 08:45:57 2004
※ [本文转录自 NTU-Karate 看板]
作者: precession (little-boy) 看板: NTU-Karate
标题: 转贴文章--生物入侵 入侵种是本土生物多样性的杀手
时间: Fri Feb 13 08:45:39 2004
刘小如(中研院动物所研究员))
生物入侵 入侵种是本土生物多样性的杀手 !
2003.9.21 中国时报
§ 前言 §
自地球高峰会议以来,每个与自然环境保育相关的大型国际会议,
都把「入侵种」的治理列为重要议题。这问题之所以重要,
是因为它影响到地球的生物多样性。
因此,在今年行政院国科会推动的生物多样性保育研究中,
「加强入侵种的研究与管理」,也成为七大重点工作项目之一......
世界各国以及国际团体重视入侵种问题,是因为入侵种与栖地破坏,
已是近数百年来在世界各地导致物种绝灭、生物多样性消失的最重要原
因,同时许多国家也因为入侵种而蒙受了巨大的生态破坏与经济损失,
这类的问题在海岛上尤其严重。
「入侵种」是什麽?
顾名思义,入侵种属於外来种,而外来种是原来并不生存在这个地方的
生物的入侵种,会对当地的生物或生态环境造成重大的伤害。入侵种可
能来自遥远的国度,也可能来自邻近地区,症结是入侵种在他的原生环
境中都只是无害的生物,但到了新环境以後,因为条件合适,大量增长,
才形成问题。
像蕃茄、玉米等人们主动引进栽植的外国作物,或是外国培育出来的家
禽、家畜、与水产,都是政府或民间积极引进的外来种。这些外来种带
给人们许多利益,通常也需要人为的照顾与栽培才能长得好,一旦流落
到野外,常常无法与原生的物种竞争,所以对於当地的自然环境不至於
造成伤害。
引进外来种时,人们常不知道他会不会变成入侵种。且看福寿螺,民间
当初引进的目的是养殖,不幸流放到野外後大量繁衍,给台湾农业带来
长年重大的损失。吴郭鱼依然是台湾的养殖鱼种,更曾得到主管单位的
大力推广,没料到吴郭鱼扩散到野外後展现的高生存力与竞争力,加上
台湾淡水环境的普遍恶化,让牠成功地排挤了本土鱼种,成为不少河川
中下游的霸主。可见任何被引入的物种,不论原始目的是什麽,都有可
能变成入侵种。
漏洞百出的生物国防
入侵种绝大部分是由人主动携带入境的,但也有一些是夹带在货物或交
通工具上意外被携入。由愈来愈大量的国际贸易、宠物交易、与跨国交
通,可想而知世界各地每年被引入的外来种众多,幸好其中只有少数能
在新环境中存活下来,更少的一部份能够由被引入的地点扩散到附近地
区去,再透过数量的增加而终至於成灾。不幸的是,只要有一种入侵种
成灾,都会给自然环境带来难以挽回的伤害,也给社会带来经济上或人
体健康上的损失(例如SARS)。
或许就是因为大部分被引进的物种都不会导致灾害,以致於相关单位、
民间团体、以及个人在处理外来的生物时,常常掉以轻心。加上外来物
种进入新的环境以後,虽然会快速繁殖,但是因为起始的母数量有限,
初期的数量增加通常不会被注意到,等到大家发现这种生物时,数量往
往已经十分庞大,分布的范围也已经扩散到相当程度,此时要控制或管
理已散布於野外的入侵物种已非常困难。
参与研究或管理入侵种的专家一直希望能描绘出入侵种的特性,以便於
事先筛选、淘汰可能成为入侵种的对象。不幸入侵种的类别非常多样,
能找到的通则就只有:入侵种通常环境适应力很强,食性很广,对恶劣
环境的忍受力比原生物种高,有竞争的优势,繁殖力很强,同时新环境
中没有他的天敌或疾病等等。容易让入侵种存活下来的自然环境,常是
已受到干扰或开发的环境,原有生态系统已受到某种程度的破坏,同时
还有合适的栖地作通道,让入侵种可以快速地扩散。
乌头翁消失了
台湾有一种鸟叫乌头翁,全世界仅出现在台湾,是台湾特有种。另外有
一种白头翁,分布在大陆东南方以及中南半岛。牠们外型相近,主要差
别在脸部花纹及头顶颜色,不但歌声类似,也都是生活在人类聚落附近
的鸟。日本学者记载白头翁分布於台北至枋寮一带的台湾西部低海拔地
区,乌头翁则分布於花莲以南的台湾东部低海拔地区及恒春半岛,两种
鸟只在大武山一带有约两公里的重叠,但是并没有杂交。
在历史年代中,这两种鸟在台湾岛上的生存空间原来必然是互相隔离的,
否则不会演化出两个独立的鸟种,更不应有乌头翁这种台湾特有种。因
为两种鸟在聚落环境很普遍,在原始林中反而看不见,显然中央山脉上
的原始森林是牠们之间的屏障。
过去五十多年来,随着台湾的开发及人类活动范围的扩张,隔离这两种
鸟的环境已被移除,牠们的分布也随着改变。60年代初期,南部的重叠
范围已经由2公里扩展到14公里,北部也在天祥一带有了白头翁的踪迹;
70年代末期,太鲁阁峡谷中,以及恒春半岛都已经是两种鸟重叠分布的
范围,同时重叠区内普遍可见杂交繁殖;至於80年代中期至今,不但自
苏花公路沿线的和平村到花莲市之间,包含整个太鲁阁地区,以及南部
在屏东枋山以南、猫鼻头以北的地区广泛的重叠,同时杂交的状况已经
更趋复杂。
光复以来,纯白头翁的范围在屏东向南扩张了7公里,而乌头翁的分布则
後退了7公里。但白头翁基因的扩散则至少移动了19公里,乌头翁的基因
也向南後退了1公里以上。除此之外,台东地区原来完全是乌头翁分布的
范围,现在竟然在台东市以及数个村镇中都可以看见白头翁或杂交个体的
踪迹,甚至可以在繁殖季找到杂交配对的情况。显然台东县虽尚没有全面
沦陷,却已不再是纯乌头翁的天下,未来乌头翁基因的保存令人忧心。
若仔细分析这两种鸟分布的变动,可以发现其实杂交现象的出现,完全是
因为白头翁扩张到乌头翁分布的范围导致的结果。白头翁虽然是台湾原生
的鸟种,却成为台湾东部地区的入侵种,牠的扩张是由两种不同的机制造
成的:分布区的自然扩张,以及放生活动的协助。
对社会大众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让我们知道台北地区有约七成的民众曾
经放生过动物,其中三成会参加大规模的仪式性放生活动。寺庙与神坛之
中超过七成会举办放生活动,而白头翁一只不到25元的价格,让牠长年成
为主要的放生鸟种之一。在台东县发现的白头翁常是在神坛庙宇附近,当
地的调查人员也发现:放生仪式之後台东市内白头翁的数量常比较多。显
然乌头翁分布区内已有许多据点被对手攻占,放生文化无疑地加速了乌头
翁基因的消失。
台湾的世界责任
乌头翁消失了又有什麽关系?可能对今天活在台湾岛上的人没有直接的影
响,但是物种绝灭显示着台湾生态环境稳定度的降低;本土生物基因特色
的丧失,显示着台湾特色的减少;乌头翁是台湾特有种,牠的消失也是世
界生物多样性的损失,国际保育团体已屡次着文表示对乌头翁的关切。
最重要的,乌头翁仅是受入侵种危害的一个案例,台湾岛上其他受入侵种
危害的生物不胜枚举。这两年护生协会放生动物的名单,显示主事者对放
生的对象并不了解,竟然有人放生了一万多条面包虫和几十只原产於非洲
的鸵鸟。台湾的放生活动频繁又大规模,对放生对象的选择十分草率,加
上政府对宠物鸟、兽、或水生物进口与买卖的管理不健全,真让人担心不
知何时会有下一个入侵种问题出现。
1996年美国科学家杂志中有一篇文章报导福寿螺在东南亚的扩张,指出这
种入侵种是随着水产养殖由台湾扩散到东南亚的。入侵种的治理十分困难,
透过全球性的合作来防范问题的发生已是国际趋势,台湾显然应该为地球
生物环境的健全尽一份心力,不但应积极防阻入侵种进入自己的域内,也
应努力避免殃及邻国。
--
曾经沧海难为水 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半缘修道半缘君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39.223.28.55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139.223.28.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