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nevikw39 (▎#如诗的韵律™♪)
看板NTHU_Course
标题[心得] 软体设计与实验 吴尚鸿
时间Tue Jan 9 03:14:39 2024
课名:软体设计与实验
科号:CS 241001
老师:吴尚鸿
课本:N/A
课别:资工系必修
学分:3
凉度:★☆
甜度:★★☆
建议先修课程:无
课程内容简介:
Dual tracks:
a) Design Thinking, Prototyping, Usability Test
b) HTML, CSS, JavaScrript, React.JS, PostgreSQL, Docker, ...
可以感觉的出来这门课的重心完全是在於 a) 简报有些图片配色满符合 Google brand
colours 的,也有朋友以图搜图搜到线上课程
但我其实非常好奇这种 UX Design 真的属於正统
``Computer Science'' 的范畴吗??感
觉整学期尽是在做些资管、工业设计或心理学等本科的杂事
本校 CS 毕业生一年约莫 150 个,有多少 R/D, SWE 会必须同时兼担 UX Design 呢??
不过另一班後期重点似乎是放在非业界主流的游戏引擎上,软实作为系上必修之必要性我
想是有待商榷,毕竟台大、交大 CS 的必修就我所知似乎也不存在类似的课程
上课方式:
a) 现场简报上课(後面大家都不去惹……
b) 据说有颇具历史的非同步预录影片(我是没点开过==
给分:
- 12 Labs
60%
- Demo 1
10%
- Demo 2
10%
- Demo 3
20%
- Boonus up to
5%
考试作业型态:
12 Labs 主要是在周四下午的课要完成的个人作业,spec 相较於程设、逻实不太明确,要
以 git merge request 的形式递交,有次没 commit 到输出的 HTML 就整个 0 分
之前也有在 Dcard 看过有人抱怨同老师的资料库作业拖到很晚才 release test cases 或
改 spec
後面有几次 labs 是以 team 为单位要部署到 AWS 上面的
三次 demo 皆是以 team 为单位,前两次 low-/high-fidelity prototyping 都是画画
figma 然後要蒐集 user feedback, 最後一次则是 final project
然而,关於 demo 的评分,我是曾经历一些不太愉快的经验。Demo 1 的简报洋洋洒洒地罗
列 grading criteria, 兹摘录如下:
- Empathy 20%
+ Apps surveyed & initial personas 5%
+ Interview goals & questions 5%
+ Results & empathy maps 5%
+ Insights & final personas (at least 3) 5%
+ Grading by subjects 5% 其实我不太懂为何 Empathy 20% 但总和却超过
- Problem 20%
+ User journey map 10%
+ Problem statements 5%
+ Hypothesis & KPIs 5%
- Solution 20%
+ Unique value propositions 10%
+ Competitors 10%
- Usability test 20%
+ Storyboards & low-fi prototype 5%
+ Research questions & prompts 5%
+ P0 & P1 insights with data support 5%
+ Improvements 5%
- Report 10%
+ Problem statements & HMWs (photos) 10%
+ Ideation process & Crazy 8s (photos) 10%
+ And other bonus up to 20%
- Peer-review 10%
+ Each team is rated by a tester 5%
+ Each tester is rated by a team 5%
可以看出来 peer-review 占了 10%. 当中并不包含任何组内互评的项目,然而事後我们却
有被要求完成组内互评表单
印象中是在某个周三、四收到成绩,却发现自己只有 55 多分,私底下陆续问了几个部分
同组及别组比较熟的朋友,又发现落差极大。故我在隔周二 (5/16, 2023) 致信助教群,
合理且有礼地询问我(以及我们这组)在各个细项获得多少分数。我想,假若当真有按照
该 criteria 评量,则这显然是非常容易的
未获回音的情形下我於该周四 (5/18) lab 时当面再次向助教反映,然而由於我在当周五
(5/19) 必须因公出国,凌晨我再度致信给老师与助教们,坚定表达我对成绩考核的
正当性
及
合理性的重视与合法要求
组内互评是要求以百分比来衡量每一组员的贡献 (i.e., 所有组员百分比总和为 100%),
因此也有传闻说是算出各组分数後再以此加权。然而我不得不质疑此等方式的
正当、
合理
及
客观性:首先,上揭 grading criteria 只字未见组内互评;再者,计分公式一昧黑箱
而不透明;最後,我怀疑充满主观成分的互评是否真能以科学的方式如实
量化一个体之
contribution? 以此作为成绩的决定性因素,真的妥当吗??
後来终於收到助教的回覆,表示老师将於下周二上课期间公布後续处理,然而这段期间我
人就在国外,eeclass 始终不见何相关公告,问了几个朋友们也都没去上课,比赛之余还
得抽出心力追踪,最终我从未得到任何关於我的疑问的正面回应,只是成绩就变成 92 了
我并不是不能接受互评,我完全可以接受其他组员对我的一切批评建议,只是觉得如此互
相猜忌、勾心斗角很无谓而已。其实我也不怎麽想在乎这种事,像这学期 ML 我也绝对不
会怪或要求组员们,学生时代这些根本都无关紧要
老师的喜好、个性:
只能说懂者自懂,但查一下 Dcard 才赫然发现竟净是一片祥和。大约是我自己实力不够
A+ 还大小声,姑且在这边高谈阔论、痴人说梦,让大家见笑也无妨
给加签吗?给
补充:
下学期第一次选课已届最後一日,现在才写心得是有点偏无意义了。考完 OS 总算是有点
空闲时间了,一不小心就写太多了,果然还是不吐不快
时常听到有人说软实是资工系硬课云云,我不免觉得有些不以为然。对我而言,所谓「硬
课」,当是蕴含丰沛知识,而且作业、考试充满
挑战性,诸如逻实、计节、OS 等等,在未
来的某一刻皆能感受到满满收获
然而,遗憾的是,这些我都无法在软实上感受到,或许是由於我资质驽钝。不过,如果已
经会 git, HTML, CSS, JavaScript 等,在这门课恐怕也学不太到什麽未来在职涯中有所
帮助的内容
最後,还是必须感谢一下我的组员们,虽然我还是不明白 demo 1 哪边没让大家满意,
demo 2 期间也几乎都在国外,也许伴手礼有奏效 XD 也不知道 demo 3 是怎麽拿到第一名
的,当天因为实习健检而缺席,前一晚本来想早点睡却还是被 called 赶出一个功能
总之,期初队友真的要慎选,前两次 demo 访谈等杂事真的很多
总成绩/班上排名:
成绩:A, 45 / 100, T 分数 51.61
成绩分布:不公开,百分制平均 86.93, 标准差 6.65
↓每组人数
A+ 44% ( 44 )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40.114.71.70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NTHU_Course/M.1704741283.A.BF5.html
1F:推 RhinoXiNiu : 推详细心得 不过这位老师的授课我内容似乎每年都会 01/09 09:54
2F:→ RhinoXiNiu : 大调整 我这届和你们这届据说完全不一样 01/09 09:54
好像除了我们上一届是 Android / Kotlin 以外,其他都是 React.JS
3F:推 dalbuhr : 其实我觉得硬实才不适合作为必修,连电机的逻设都是 01/09 16:01
4F:→ dalbuhr : 选修了 01/09 16:01
5F:推 a90062891 : 同意 软实硬实都应该放在选修 01/12 10:41
确实,逻实虽然真的能学到不少,但作为 CS 的必修好像也没那麽必要
※ 编辑: nevikw39 (140.114.75.200 台湾), 01/20/2024 19: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