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eifong (听天使在唱歌)
看板NCKU-BEH93
标题标签理论
时间Fri Jul 8 00:03:42 2005
标签理论〈Labeling theory〉:
标签理论是指关於偏差像是一个类似连锁反应的行为,当作行为者在初
犯了偏差行为後,在被社会中的他人贴上是此人犯有偏差行为的标签
後,不但没有改善行为,反而还继续做出违反规范的行为(Stark,
Rodney, 1997)此即为标签理论所指的效果。这里有两个相关的概念,就
是初级偏差〈Primary deviance以及次级偏差〈Secondary deviance〉。
初级偏差的定义为在标签理论当中,一个导致被贴上标签的偏差行为就
是初级偏差,次级偏差的定义为一个因为犯了偏差行为而对他人贴上不
好的标签之後,反而对此不良的标签有所反应,并且继续持续这样的偏
差行为,这种因为他人贴标签持续的偏差行为就叫做次级偏差(Stark,
Rodney, 1997)。例如:当一个人第一次违反规范的时候,人们会给此人
贴上标签,这些标签例如是:胖子,脏鬼、懒惰…..等,举例来说:当
一个人第一次随地吐痰被发现,人们可能会称此人为脏鬼,而此人的偏
差行为就称初级偏差〈Primary deviance〉,而称此人为脏鬼的动作就
叫做贴上标签〈Labeling〉,当人们在给这个人贴上「脏鬼」的标签之
後,此人很有可能因为人们给他贴上的标签而有了「越是说我违反规
范,越是要做违反规范的行为给人家看!」的心态,便因此就继续行使
吐痰这个偏差行为,当此人因为被贴上标签而继续吐痰的行为,标签理
论将其定义为次级偏差〈Secondary deviance〉,在标签理论当中指
出,次级偏差的行为是初级偏差行为的延续,藉由贴标签的动作反而使
的这样偏差行为继续行使。
因为,在贴上标签称某人为脏鬼、酒鬼,会使得这个人身边的人也这样
去认识他,对他产生里相同的观感,使得此人在尚未和他人互动之前,
就破坏了此人的人际关系,使此人的人际关系受到限制,或者,使他人
在与此人做互动之时,便以这样的形象来和他互动,让他原本可以改过
的机会又变得更加得少,加上当他人将此人贴上酒鬼、脏鬼的标签之
际,便使得此人在对於自我认知的概念上受到影响,使此人对自我的认
知上也认同了这样的观感,或甚至於是有了错误的自我认同,就落入了
行使偏差行为的连锁反应里不停的重复,因为贴了标签反而变成「一不
作,二不休」的思考。在这里偏差的行为区分为初级偏差与次级偏差,
指的是行为上得做的顺序,而不见得是程度上的差别。当然,有些次级
偏差和初级偏差行为之间的确有着强弱的关系,不过在这里并不讨论这
个部分。
贴标签这个动作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一个很常见的行为,但是在偏差
行为当中,人们给他人贴上标签的动作,往往会使得被贴标签的人似乎
没有机会让自己从违反规范中导正回来,当然,在好的习惯方面,要是
特定替某学生贴上好的标签,也有资料发现的确是可以让学生持续某一
件良好的行为,因此,贴标签这个动作,的确是人们必须要在日常生活
当中注意的一个行为,或许,可以因为人们的小心使用,而让偏差的行
为较少,减少一些因标签而继续延伸的次级偏差。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34.1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