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adu (拔都)
看板MartialArts
标题心意六合拳拳史辨析(下)
时间Sun Oct 6 12:44:50 2002
心意六合拳拳史辨析(下)
关於达摩的身世经历,历代文献记载甚丰,虽然矛盾之处颇多,但均未提达摩精通武功
拳法之事。
前边我们曾经提到,达摩是奉行「头陀行」的苦行僧。所谓「头陀」,是梵语的译音,
意思为抖擞,即抖擞衣服、饮食、住处三种贪着之法,用苦行锻炼心智,寻求解脱的一
种方法。达摩的法孙那禅师及其弟子慧满尚且是「一衣、一钵,但蓄二针;冬则乞补,
夏便通舍,覆赤而已。往无再宿……常行乞食」,更不用说达摩了。也就是说,达摩是
远离人烟,露宿林间、山洞,「常坐不卧」的,他的弟子经常是「循扰岩穴,言问深博
」,其饮食也是依靠弟子们乞食而「给供谘接」的。他根本没有住过少林寺,更不用说
在少林寺内传授禅宗之法或者创造少林拳法了。而且,少林寺虽然建於魏太和二十年
(496年),但是真正成为一座禅寺却是在宋哲宗时代的事了。以前少林寺一直是一座
律寺,直到宋元佑四年(1089年)才由河南府尹韩缜迎请曹洞宗义青大师的大弟子报恩
禅师来少林寺传法,并使少林寺「革律为禅」,变为一座禅寺。
另外,我们知道,达摩的禅法叫「南天竺一乘宗」,其真法是「理入」与「行入」。理
入就是明白成佛的大道理,必须抛弃一切障碍,舍伪归真,凝心壁观,洞彻「二无我」
(人空、法空)的真谛。行入又分为四个层次,即「四行」,即「报怨行」、「随缘行
」、「无所求行」、和「称法行」。大意是:修行很苦,但这是往劫的业报,必须甘心
情愿,不能有所怨恨;而人生荣辱、贫贱或者富贵皆宿因所构,缘尽还无,不必喜怒,
得失随缘,心无增减;世人长迷,贪恋名利、美色,天天在追求,但「有求皆苦,无求
乃乐」,三界皆苦,只有跳出这个轮回的怪圈,才能解脱;能悟到真理,六根清静,无
忧无虑,就可以「理事兼容,苦乐无滞」了。比如其「报怨行」的内容是:「初报怨者
,修道苦至,当念往劫,舍本逐末,多起爱憎。今虽无犯,是我宿作,甘心受之,都无
怨诉。经云:『逢苦不忧』,认达故也。此心生时,与道无违,体怨进道故也。」这里
很明确地提出甘心忍受人生的一切苦痛,对外来的任何压迫与矛盾,都应该「逢苦不忧
」,逆来顺受,不要有丝毫的抵触。大家可以想象,一个「外息诸缘,内心无惴,心如
墙壁,可以入道」(达摩语)的佛教大德,世事避犹不及,哪里还会无端介入?一个
「行住坐卧,纯一直心」的有道高僧,怎麽会有闲心去发明一大堆与参禅入道毫不相干
的拳法?创拳涉俗,非但有悖禅理,简直就是大逆不道!
况且,在达摩以後的禅宗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都没有懂得武功
的记载和传闻。特别是大弘禅宗的六祖慧能,面对前来追杀的惠明和尚,也是以说法降
服其心,而并非以武功打败他。
事实上,少林武术起源於达摩的说法,是从明代才开始的,在此之前没有任何有关达摩
传教武术的记载,只是有一些练气养神的功法,托达摩之名传世。比如宋真宗时代的张
君房总编了一部道教类书籍《云笈七签》,内中收了一篇《达摩大师住世留形内真妙用
诀》,就是这一类东西。
真正言及少林武术与达摩有关的书籍,最早的是明代天启五年(1624年),天台山紫凝
道人宗衡伪托达摩之名编写的一部《易筋经》。其中载有两篇宗衡编造的序言,一篇是
唐初名将李靖所写,序於贞观二年,另一篇是南宋初年名将牛皋所写,序於绍兴十二年
。
其中李靖的序言说:达摩死後,留下一个铁箱子,僧徒们开箱後,发现内存《洗髓经》
与《易筋经》各一部,都是用天竺文所书。《洗髓经》被慧可取走,已经失传;
《易筋经》虽然存於少林寺,但只能看懂一小部分,於是僧徒们便「各逞己意,演而习
之,竟成旁门,落於技艺,失修身之正旨。至今少林僧众仅以角技而擅名,是得此经之
一斑也。」
明清以後,达摩创立少林武术之说已成泛滥之势,非但少林派拳法的拳师、僧徒高举达
摩大旗,就连许多自称内家拳的流派也混迹其中,摇旗呐喊。达摩已经不再囿於创立少
林武术,其他各门各派也都被收入囊中。直到民国廿六年(1938年),吴图南编写的
《国术概论》中《少林拳史略》等节,亦称「五拳之法,导源於达摩禅师之十八罗汉手
」,又列出了少林拳术的传承表「跋陀-惠光-达昙-达摩-惠可」,将与达摩毫不相
关的跋陀列为达摩的师祖,可笑之极,草率之极。而在1988年10月出版的《新编少林寺
志》中,依然明晃晃地写着「达摩来到少林寺,他主张『壁观』坐禅……创造了十八手
,这便是少林拳的雏型。」不仅如此,就连现在的许多正式学术着作以及各种媒体的报
道,但凡涉及少林武术的,也大多宗行此说。难道这些人真的不知道达摩与少林寺以及
少林拳法无关吗?
如此看来,许多人非要把达摩与少林寺以及少林寺拳法扯到一块,恐怕是「醉翁之意不
在酒」。而少林寺里的和尚也非要将少林拳法捆在达摩大师的大腿上,除了标榜武学正
宗、历史悠久之外,恐怕也是为自己的「不务正业」寻找开脱的籍口吧。
当然,由於心意六合拳後来的确是在少林寺中形成并流传後世,据说在其命名的时候引
用了佛经《俱舍论》中的「心意识体一」的学说,强调练拳也应该像参禅一样,使思想
、感觉、行为贯穿一体,纯一直心,不执不迷,必然可以勘破拳学真理,得到超乎寻常
的功夫。
这样来看,如果说心意拳法在创立过程中,曾经受到了佛家教义的启发,於拳法中融贯
了禅法,拳禅合一,有所助益,倒也说得过去。从这一方面来理解,说我们继承了禅宗
乃至达摩修炼的某些思想与方法或许还可以,但如果以此为据认定心意六合拳乃为达摩
所创,未免牵强附会,自欺欺人。
四、心意六合拳乃是明末清初的武术高手姬际可大师所创,至今已有三百五十多年历史
了。
实际上,无论是持何种观点的心意六合拳门人,都不会否认自己的拳法是从姬际可先生
那里传递而来。无论是民间的传说还是拳史资料,都将最初传授心意六合拳的人明确指
向姬际可先生。
有关姬际可传授心意六合拳的最早记载,是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河南新安长理沟进
士王自诚所撰之《拳论质疑序》,序载:「拳之类不一,其端不知创自何人,惟六合出
於山西龙凤姬先师。先师明末人也,精枪法,人皆以为神。而先师犹有虞焉,曰:『吾
处乱世,执枪卫身则可,若处平世,刀兵消伏,倘遇不测,将何以御之?!』於是变枪
为拳,会其理於一本,通其形於万殊,拳名六合……然得姬老师之真传者,惟其南山郑
氏一人焉……余幸得学於郑师,以接姬老师之真传……」
我们没有有关王自诚的更多的材料,在雍正年间的进士名录上也未有王自诚之名,或许
自诚只是他的字或者别名。从时间上看,王自诚应该是心意六合拳的第三代弟子,他在
文中称,其师为郑老师,可是没有具体说出郑老师的名字,为历史留下了悬案。不过在
这里王自诚很明确地提出,心意六合拳是山西姬龙凤先生「变枪为拳」而创立的。但是
,关於姬先生的名字,民间的写法有「隆风、隆凤、隆丰、龙峰、龙凤」等等,还有的
将「龙、凤」视为两个人,不一而足。关於姬先生的籍贯,王自诚说是山西,而传说中
为「山西蒲州诸冯人氏」。那麽,在历史上的山西蒲州,是否真的存在一位姬龙凤(抑
或隆风、隆凤、隆丰、龙峰)先生呢?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形意拳门人孙业民先生首次在山西省永济县张营公社尊村大队的
姬氏家族中发现了一本《姬氏族谱》,此谱原有六册,末册已失,尚存五册,宣纸三十
二开本,系乾隆五十五年九月由姬氏第十四世孙姬光壁等所写,现藏於姬氏第十九世姬
兰廷老人手中。其谱第二册载有姬氏九世名「际可」,并有旁注:「技勇绝伦,老年破
流寇於村西,手歼渠魁,人号『神枪』,训次子,字龙峰,传艺河南,至今人以夫子事
之。」可见,当地的确曾经存在过一位武功高手,该人姓姬,名际可,字龙峰(而非
「隆风、隆凤、隆丰、龙峰、龙凤」)。
那麽,现在的「山西永济张营尊村」是否就是古代的「山西蒲州诸冯」呢?
据考证,永济县位於山西省西南部,古称蒲板,亦称蒲州,乃是舜帝故里(舜也是诸冯
人氏)。汉始置县,清朝改称永济。诸冯在蒲州西缘,昔诸冯为里治,相当今之乡镇
(现为张营乡),故称诸冯里。龙峰在世时,其故里称北义平村,後称宗村,龙峰故後
始称尊村。由此可见,现在的「山西省永济县张营乡尊村」就是古代的「山西蒲州诸冯
里北义平村(宗村)」,而在这里生活过的武功高手姬际可(字龙峰),就是我们心意
六合拳的祖师无疑了。
不过,即使现在我们已经明确了姬际可就是心意六合拳的祖师爷,可是依然有一个很关
键的问题需要考证——那就是姬际可的师承。以我们对於拳法的认识和经验来看,任何
一个人都不可能没有继承地凭空造拳,特别是像心意六合拳这种拳风独特,拳理深奥的
上乘拳法,更不可能是某位天才毫无根据地感悟而来。那麽,姬际可究竟师事何人?属
於哪一个拳术流派呢?
众所周知,自民国以後,世人都将从心意六合拳发展而来的形意拳定性为「武当内家拳
」,在拳理上大多理解为道家法统。但事实上形意拳的道家特色是在清末才形成的,而
在此之前并没有人将心意六合拳视为「武当内家拳」,甚至与之相反,将其称为:
「少林外家支派」。
在山西民间流传的《戴龙邦﹒心意六合拳重订本》墨本中,自称其拳是「少林外家支派
」。而在山西派心意拳大师车毅斋先生的墓碑上也有:「戴氏祖传心意拳少林外家支派
……」等明确记载。这就不得不使人联想到姬际可先生与少林寺的某种渊源关系。而且
,在心意六合拳前辈以及尊村的老年人口中都有一个传说:姬际可在二十岁左右就已经
武功卓着,为访天下豪杰,在明天启五年(1624年)至河南嵩山少林寺,与武僧切磋武
技,从古刹山门三进三出,安然无恙,被少林寺聘为武术教师传授心意六合拳。姬公逝
世之时,少林举寺哀悼颂经,并刻碑立像而载之。这就是说,现在少林寺内传承的心意
把,就是姬际可当年的遗技。
这里,问题便出来了。
俗话说:「天下功夫出少林」,少林寺武术之盛,至少可以推溯到唐朝。在唐武德四年
(621年)四月二十七日,少林寺上座善护、寺主志操、都维那惠瑒等十三位僧人,暗
中联合(车□)州司马赵孝宰等人,里应外合夺取(车□)州城,生擒王世充之侄王仁
则,归顺秦王李世民。李世民当皇帝後,「嘉其义烈,频降玺书宣慰……」,昙宗领受
「大将军」,特许少林寺演练僧兵,自立营盘,不戒酒肉,称为「五荤和尚」。从此少
林寺尚武之风大振,形成了为历代统治者服务的传统,这种传统到明朝发展到了高潮。
或许是由於明太祖朱元璋曾在濠州皇觉寺出家八年,对佛教「情有独钟」。所以,明朝
建立以後,对佛教是十分尊崇的。少林寺作为天下名寺,当然也受到皇家的格外重视。从以下资料中,其况可见一斑。
(一)洪武十五年(1382年),少林寺住持松庭子严(1321-1391)做了河南府僧纲司
的都纲(从九品),主管一府僧务。这年冬天,又被周王朱(木肃)请到开封,为国母
孝慈皇後马氏资悼冥福;
(二)洪武二十六年(1393),仁山毅公(1340-1405)奉周王令旨出任少林住持,
仁山先後受到周王、晋王顶礼。永乐三年五月,仁山被举为参加全国佛教法会的高僧;
(三)成化十九年,太监陈某奉旨到少林寺侑斋,因缺住持领众,经镇守河南的钦差太
监兰忠等举荐,命性成为住持;
(四)弘治二年(1489),周惠王朱同镳在开封举办法会,请少林住持可仙升堂说法,
大加赏赐;
(五)嘉靖乙未(1535),静庵悟榻出任少林住持,不久被徽王府聘为主香火院。今少
林寺门前牌坊上的楹联即为徽王府浦城王朱载□所书;
(六)万历壬辰年(1592),无言正道(1547-1609)任少林寺住持,周端王朱肃溱曾
请道公至开封说法,并请他为其子看病。另外,先後有八位王子追随道公出家为僧,居
住在「八王子院」。因其在少林寺本院之南,又称「南园」;
(七)万历十年(1582),皇太後曾特赐少林寺精工刻印的佛经637函,贮於寺中,供
人阅读;
由此可见,少林寺在姬际可那个年代与皇家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其社会地位当然也是
非常高的。我们知道,在中国的各朝各代中,尤以明王朝最为保守,等级观念最为森严
。可以想象,在封建社会那种极端讲究尊卑关系的状况中,传说中的那个二十来岁,而
且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姬际可,即使武功高强,要进少林寺传授拳术,想来也是不太可能
的。
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明代是少林武术发展的高潮阶段,少林武术的体系与风格早已形成
,寺内高手如云,全国各地的官兵与地方武装争相聘请少林武僧前往执教,连大名鼎鼎
的戚继光都曾经邀请少林武僧训练士卒。其时少林武事之盛,名闻天下。我们仅仅寻找
几篇在姬际可出生与成长的万历至天启年间的游记与诗作,就可以看到当时少林武事的
盛况:
(一)王士性《嵩游记》(约作於1585年前)云:「寺八百余僧,自唐太宗退王世充,
赐昙宗官,僧各习武艺俱绝。」
(二)金忠士《游嵩山少林寺》(约作於1608年)云:「午刻,少参君招饮溪南方丈中
,观群僧角艺。」
(三)袁弘道《嵩游》(作於1609年)云:「晓起出门,童白分棚立。乞观手搏,主者
曰:『山中故事也。』试之,多绝技。」
(四)万历十七年进士、曾任河南巡抚的程绍曾写过一首七律《少林观武》,诗云:
「暂憩招提试武僧,金戈铁棒技层层。刚强胜有降魔力,习惯轻携搏虎能……」
(五)天启年间的礼部侍郎公鼐的《少林观僧比试歌》中云:「震旦丛林首嵩少,比丘
千余尽英妙……」
由於少林寺武僧武功卓着,天下驰名,所以从正德到天启,明政府经常征调少林僧兵为
国家效力。巩固边防、平息叛乱、抵御倭寇、镇压农民起义,无不有少林僧兵充斥其间
。因此,少林和尚们除了朔、望之外,连经也不念,佛也不礼了,练武之风达到极盛。
从现在少林寺塔林遗存的塔铭石刻上,我们依然可以感受到当年少林和尚为国效力的「
热情」与荣耀。
(一)在塔林中现存有「三奇友公和尚塔」,立塔者是河南府仪卫司千长李臣及其友公
和尚的弟子洪仲、洪良等人。上有两块塔铭,一块是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立的,铭
文说:在明武宗正德年间,因达延汗入侵,山陕边防吃紧,武宗皇帝亲自下令征调少林
僧兵防守边镇,以加强军备。另一块是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六月立的,铭文说:由
於三奇和尚镇守山陕有功,明政府又委派他统征云南少数民族贵族叛乱云云。
根据文献记载,「友公三奇和尚」就是少林寺大名鼎鼎的「三奇周友」(?-1547),
他在正德年间「蒙钦取宣调」,镇守山东、陕西布政使司(省)辖下的堡塞,屡立战功
,御封为「都提调总兵」。他亦曾奉命统征云南,讨伐叛蛮。所谓「三奇」,就是立了
三次奇功。明朝永乐以後,将军功分为三等,即奇功、首功、次功。周友获得三次奇功
,可见其英勇善战,武艺高超。
「三奇友公和尚塔」的塔额曰:「敕赐大少林禅寺,敕名『天下对手,教会武僧』。正
德年间蒙钦取宣调,镇守山陕等布政边,京御封都提调总兵,统任云南烈兵扣官,赏友
公三奇和尚之寿塔。」这位友公和尚号称 「天下对手,教会武僧」 (皇帝敕名),有
僧俗弟子一千多人。塔铭说他:「僧俗徒众千外余名,山东并南北隶直、本省睢、陈、
规德、钧、许等州,监扶、西遂、堰、郏、襄、宝、汝、宁、两蔡、裕、邓、鲁、雀,
无不有教。」他在少林寺的传承有:弟子洪仲、洪良,法侄洪转、洪佑,法孙普清,重
孙广记、广顺等,皆为着名武僧。
(二)在明万历三年(1575年)二月建立的《少林寺竺方参公和尚塔铭》、万历二十三
年(1595年)《豁免粮差碑》,以及万历元年(1573年)、万历九年(1581年)立的石
碑中,分别记载了嘉靖年间明政府征调少林僧兵镇压北京附近的霸州刘六、刘七起义,
山东青州王堂起义以及河南柘城师尚昭起义的事件。
在竺方参公的塔铭中说:「师讳周,其名曰参,号竺方……於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
,上司明文调用截杀,领僧兵五十名,征师尚昭。赶贼兵,运大智於沙场,战雄兵於顷
刻不过,尽忠於国,丛林见得忠义……」这位竺方周参「自幼习武,精究六韬」,十五
岁入少林寺,拜悟空和尚(即扁囤和尚)为师,「习学演武,名播四海,武亚诸方。」
可见这也是一位名冠天下的武术高手。
(三)在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建立的《敕赐少林禅寺都提举征战有功顺公万庵
和尚塔铭》,以及天启五年(1625年)四月建立的《敕赐祖庭大少林禅寺恩祖征战有功
大才便公(大才普遍,1542-1624)本大和尚塔铭》。说明这两为和尚为朝廷征战有功
,得到了嘉奖,其中万庵同顺(1535-1618)被任命为「都提举」的官爵。
(四)在塔林中,还见到两块关於为官府充当武术教师的塔铭。一块是嘉靖四十三年
(1564年)二月建立的《敕赐祖庭大少林禅寺庄严圆寂亲教师就公天竺和尚之塔》;另
一块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三月建立的《敕赐少林禅寺授教师武公本乐(本乐宗武
,1578-1618)和尚享寿四十一之塔》。这两个和尚虽未提到征战有功,但也是为国阵
亡。从这两座塔均为皇上敕建的状况来看,两人一定武功都很高超,极受官府的重视。
由以上资料可以得出结论:经过长期的战争锻炼,少林武术当时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
平。非但得到朝廷的重视,更是声势显赫,弟子如云,高手济济,几乎到了天下景仰的
地步。在这种情况下,少林寺的武僧们再虚心,也决不会向一个寺外青年求教。
那麽,如果姬际可二十岁时(天启五年)果真去了少林寺,而且真的一住就是十多年,
如果不是去传艺的,那他究竟干什麽去了?根据各方面情况分析,我认为合理的解释只
有一个——学艺去了!或许正是因为姬际可曾经在少林学艺,并以此为基础创立了心意
六合拳,才有了後来的「少林外家支派」之说。
一九九四年五月,我曾与郑州的心意拳同道李新民先生专程赴嵩山少林寺,拜访少林心
意把传人德建和尚。在少林塔林,我们分别演示了各自的心意拳法,他所演练的少林心
意把动作虽然与我们演练的拳法动作并不十分相同,但是从其基本构成来看,依然能看
出相承一源的血脉痕迹。而且,我们发现白衣殿南北两面山墙上的少林武僧练武壁画,
其手型、步型、身型等均与心意六合拳的动作何其相似,却有别於现在寺内外流传的少
林拳动作,这说明什麽问题呢?根据文献记载,这两幅壁画一幅是湛洛和尚指导僧徒比
赛心意拳,另一幅是湛举和尚指导僧徒比赛六合拳,据说这两幅壁画已经有七百历史了
。一曰心意拳,一曰六合拳,难道真的是一种巧合吗?更有甚者,千佛殿中古代寺僧练
武踩出的脚窝依然,而据记载这些脚窝即为练习心意把所致。从技术方面来看,心意六
合拳的练习与发力方法正好与此相吻合。
如果进一步从拳理上来看,心意六合拳所遵循的「十法摘要」,也就是少林拳法所遵循
的「十法秘要」,两者一模一样,但明显有别於所谓「武当内家拳」的技术要求。而且
,既然是「摘要」,就一定是从哪里摘录而来。那麽它究竟是从哪里摘录来的呢?合理
的解释或许只有一个,从少林寺的拳谱中摘录来的。与此同时,我们又发现:少林心意
把并没有「十大真形」之说。如果是姬际可将心意六合拳传给寺僧,就不可能遗漏作为
心意六合拳一大重要特征的「十大真形」。而且,少林心意把并不具备「化枪为拳」的
技术特征,而在心意六合拳中却自始至终都充斥着「化枪为拳」的技术形态,如果少林
心意把是从心意六合拳变化来的,就一定不会出现这种不可解释的反常现象。
再进一步来看,姬际可创立心意六合拳是所谓的「化枪为拳」。那麽,他的枪法渊源在
哪里呢?
我们知道,少林以棍法闻天下,其名更甚於拳法。茅元仪在《武备志》中说:「诸艺宗
於棍,棍宗於少林。」那麽,有人说,棍是棍,枪是枪,少林棍法与枪法何干?实际上
,产生这种疑问,是由於对古时的少林棍法缺乏了解所致。根据明代在少林寺学习「夜
叉棍」十余年的程宗猷在他写的《耕余剩技﹒少林棍法阐宗》中所绘「棍式图」,当时
的少林棍为「长八尺或八尺五寸」,可见并非我们现在所常见的棍法,而是一种大棍。
在《耕余剩技﹒少林棍法阐宗﹒问答篇》中有这样一段话:或问曰:「人动称少林棍,
今观图诀,俱是枪法,何也?」余曰:「谚云『打人千下,不如一扎』。故少林三分棍
法,七分枪法。兼枪带棒,此少林为棍中白眉(白眉最良)也。」由此可见,少林的所
谓棍法,称为枪棒法或许更加合适。
经过考证我们发现,明代少林寺的枪棒法主要有两大源流。一是程宗猷所学的「兼枪带
棒」的大棍法——「夜叉棍」系统;一是由明代抗倭名将俞大猷所传的所谓「剑经」—
—「五虎拦」系统。
程宗猷(字冲斗)是少林寺俗家弟子,在少林寺学习「夜叉棍」十余年,尝着有《少林
棍法阐宗》(万历四十二年刊)三卷。他在该书中说:入寺後,先从师於洪纪,「梗概
初闻,未惮厥技」。後师事八十多岁的洪转,洪转「棍法神异,寺众推崇」,宗猷乃
「日得闻所未闻」。最後,宗猷从学於广按。广按「法门中高足,尽得转师(洪转)之
技而神之。」
我们知道,洪转是三奇周友的法侄,在武功上尽得周友真传,是一位十分着名的武僧。
他在万历初年已八十余岁时,着有《梦绿堂枪法》一卷,总结了三奇周友的枪法(即少
林枪棒法)。这是中国古代十分着名的枪法论着,被清代枪法大家吴殳收入其枪法名着
《手臂录》中。
那麽,三奇周友的枪法从何而来?程宗猷在《少林棍法阐宗》的序言中说,他这一支的
棍法,是哈麻师「以拳棍授」而来的。这也就是说,洪转的枪法是扁囤和尚从哈麻师那
里学来的,而洪传总结的又是三奇周友的枪法。由此推测,三奇周友一定是扁囤的弟子
了。
这位扁囤和尚,是少林寺里的一位神秘人物。据《少林寺志》内的《扁囤和尚碑》记载
:「扁囤禅师者,号无空(即悟空),禹州陈氏子。年逾二十,投少林寺,礼梵僧哈麻
为师……」
梵僧,明朝时往往指西藏僧人,而非印度僧人。「哈麻」,明人亦往往专指臧传佛教噶
玛噶举派中黑帽系的「大宝法王」。如果扁囤和尚真的是「礼梵僧哈麻为师」,很可能
是拜在了当时前往京师而暂住少林寺的黑帽系「大宝法王」、八世活佛弥觉多吉(1507
-1554年)的门下。而如果真的像程宗猷说的那样,是哈麻师「以拳棍授」而来。那麽
,他这一支的棍法,岂不是来自於西藏的武术体系?!按常识分析,此时程宗猷离扁囤
的传承时间并不久远,他的说法应该是可信的(除非他有意说谎)。
少林寺内的另一支枪棒法技术,来自於明朝抗倭名将俞大猷(1503-1580年)。俞大猷
是当时的武学名家,先後从师於棍法大师李良钦、《赵注孙子兵法》的作者赵本学,以
及刘邦协、林瑛等人,皆为一时之武术名流。他本人更是集诸位大家之大成,着武学巨
作《剑经》,流传後世。
俞大猷早闻少林寺有「神传长剑技」。嘉靖四十年(1561年),他由北云中奉命南征时
,曾专程访问少林寺。在观看了上千位武僧的表演之後,他直言不讳地对方丈小山宗书
说:「此寺以剑技名天下,乃传久而讹,真诀皆失矣!」於是,小山方丈挑选了两位身
强体壮的年轻僧人宗擎与普从,随俞大猷南行,三年苦练,学得真传。此後,两位僧人
回到少林寺,将所学技艺传给寺众,所学最深者达百人。
俞大猷所着虽名为《剑经》,讲的却是一切兵器的运用法门,并不专注於一法。我们说
,天下拳法虽有许多门派,但是真传的技术却是大同小异的。兵器的用法也是一样,虽
然有各种不同的器制,但是其内在的变化运用,则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戚继光(1528
-1587年)在评价《剑经》中所讲的「短兵长用之法」为「千古奇秘」。又说:「不惟
棍法,虽长枪各色之器械,俱当依此法也。近以此法教长枪,收明效。极妙!极妙!」
由此看见,明代在少林寺流传的枪棒法主要为以上两支。至於说俞大猷认为少林棍法
「真诀皆失」,未必是真实情况。因为以三奇周友的事迹来看,他决不是浪得虚名的人
物,他所传递下来的武功棍法决不可能「真诀皆失」,很可能当时俞大猷所见的,是少
林寺武僧有意安排的「花活」表演,以娱俞将军的眼目而已。而且,少林寺和尚是很会
结交权贵的,此举很可能是小山方丈有意结交俞大猷的手段。因为从以後宗擎赴京专程
拜会俞大猷,讨得《剑经》及赠诗;普明赴京向俞大猷汇报「十方禅院」的建造情况,
并且说明此次进京是专程请俞大猷为「十方禅院」赐文勒碑,以垂不朽等情况来看,少
林寺和尚是很擅长「社交」的。
到了姬际可入少林寺学艺的时候,正是少林寺枪棒法发展达到鼎盛的当口。我们可以推
论,姬际可肯定是下了大功夫学习少林枪棒法的(当然也同时学习了少林寺的镇寺拳法
心意把)。由此,我们可以进一步推论,姬际可所谓的「化枪为拳」,准确的说,应该
是「化少林枪棒法为拳」,也就是将少林枪棒法的运用变化原则,转化成徒手的拳法格
斗之中。而「化枪为拳」的原因,也绝不是所谓「吾处乱世,执枪卫身则可,若处平世
,刀兵消伏,倘遇不测,将何以御之?」的理由这样简单。真正的原因,是由於满清入
关後,严禁民间习武与藏有武器,姬际可是不得已而「化枪为拳」的。由此我们也可以
得出结论,姬际可创立心意六合拳的时间不是明朝末年,而是清朝初年。
当然,对於我的推断还是有一些人会不以为然。因为他们认为心意六合拳是姬际可在其
中年时创立的,而此时他曾在少林寺参加反清复明斗争,并将心意六合拳传给了寺僧。
事实上,无论是北少林(嵩山)还是南少林(泉州),都从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反清复明
的事件。所谓南少林由於反清复明被焚毁之说,乃是晚清武侠小说《万年青》的杜撰。
而所谓北少林由於反清复明被焚毁之说,乃出於民主革命家陶成章(1878-1912年)的
《教会源流考》,也是为了鼓舞「驱逐鞑虏」的热情而信笔写就的,并无历史根据。
嵩山少林寺当时的真实情况是这样的:明末农民起波及河南,少林寺为明政府效力,积
极投身到镇压起义的行列。崇祯十四年至崇祯十七年(1641-1644年),登封矿工李际
遇领导矿工及农民四、五万人起义,扎营在少室山天险之顶「御寨」。(见乾隆《登封
县志》)由於当时少林寺武僧处处与农民军为敌,李为消灭这一肘腋之患,「乃佯与结
纳,日以金啖主僧……」。一日,李乘寺僧「斋沐焚诵」之际,「率数百人,裹甲以入
,径至经堂」,把在场寺僧全部杀死。(见《中州杂俎》)从此以後直至康熙二十三年
(1684年),清朝河南官员张思明因祭祀中岳来到少林寺时,少林寺依然是「法堂草深
,宗徒雨散矣」,「已积四十余年矣。」(见张思明《重建慈云庵碑记》)同年,在张
的倡议之下,遂开始整修重建少林。从康熙到道光末的二百多年时间里,清政府对少林
寺特别重视,多次整修,扩大规模。康熙皇帝曾为寺院亲书匾额;雍正皇帝也曾亲览整
修寺庙的图纸;乾隆皇帝更是亲临少林,诗、匾、联同举,迄今犹存。可见民间传言是
不可信的。
姬际可的生卒时间为万历三十年至康熙二十二年(1602-1683年),其中年时刚好是少
林寺「宗徒雨散」、「藤萝塞户」之时,姬际可此时来少林传艺之说根本无从谈起。而
少林寺重建之日,姬际可已然去世,又何来少林举寺哀悼颂经,刻碑立像而载之?若果
然有立像之碑,现在哪里?所以,我觉得发掘历史必须以实物或者活体为对象,要言之
有据,而不能凭空臆测,更不能轻信传说。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推论:心意六合拳是少林武功的发展与完善,是姬际可
先生在掌握了少林寺枪棒法与心意把拳法精髓的基础上,通过其一生的总结、实践与提
高而创立的一个完整的拳学门派。该拳派的大约成型於康熙初年,其後又经过历代先师
们的不断发展,逐渐形成了它比较完善的拳理、拳法体系。其高超的技法与精辟的拳学
理论,对中国近现代拳学的形成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直至今日,心意六合拳依
然焕发着强大的生命力。
五、从「四把」看心意六合拳与形意拳的血缘关系。
「四把」是心意六合拳中唯一一趟连环演练的拳法套路。近代以来,对「四把」的解释
有很多。有人说「头、肩、肘、手」谓之四把;也有人说「上三把加足下一把」谓之四
把等等。更有人编造出上中下三路四把套路来,实在是够热闹的。实际上,「四把」就
是四把,由於心意六合拳习惯上将一个拳势称为一把,所以,所谓「四把」,就是四个
心意六合拳常用的拳势而已,并没有什麽高深的意思。这一点,我们只要对照一下形意
拳中的「四把」就能一目了然了。
在对照之前,我们先简单地考察一下形意拳的由来以及河南派马学礼心意拳一支的传递
情况。
1、按照传统的说法,姬际可先生创立心意六合拳之後,将其传授给了安徽贵池曹继武
与河南洛阳马学礼。然後由曹继武传授山西祁县戴龙邦,形成了後世的「戴氏心意拳」
。戴龙邦又传直隶(河北)深州李洛能,李在山西太谷教拳时,将戴氏心意拳改称为
「形意拳」。
据山西派心意拳传人考证:「戴龙邦,字尔雷,生於清康熙五十五(1713)年,卒於嘉
庆七(1802)年。戴龙邦自幼习练家传长拳与丹田功法,後随父在安徽池州经商时得遇
心意大师曹继武,并拜之为师,习艺十年归晋後,与其子戴文雄(二闾)将祖传之丹田
功法与曹继武所传之心意内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了完整而系统的心意拳内家功法
,丹田功法亦由此而大成。」
但是,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论证过曹继武并非心意六合拳传人,而戴龙邦也应该按照家谱
写为戴隆邦(字兴国)。不过,由於我们这里并不是考证形意拳的历史,所以不想过分
详细地深究其中的真伪。至於戴隆邦究竟从哪里学来了心意六合拳?其老师是究竟是李
政,还是岳家军大将牛皋的後人牛希贤,我们都不想深究。但是,实事求是地说,无论
戴的老师是谁,都应该肯定他是学到了姬际可拳法的真髓。否则,也就不可能有後来的
戴氏弟子李洛能改「心意」为「形意」,而使形意拳名满武林。更不可能有郭云深弟子
王芗斋改「形意」而为「意拳」,纵横天下的盛况了。从这里也就同时印证了过去许多
心意六合拳门人所讲的,所谓「姬际可教拳,对内教『心意』,对外教『形意』……」
云云,是毫无根据的「妄贬」之辞。
2、能够比较完整地保留姬际可拳法特色的,应该算在回民之中流传的心意六合拳。因
为回民具有自己的宗教信仰,在文化上与汉人有一定的距离,所以不大容易运用中国传
统的道学、哲学与武学思想与方法来改造心意六合拳。所以基本上保持了原传的风格与
技法,使心意六合拳象是一个活的文物一样,从遥远的清代传递到了现代。
在河南回民中首传心意六合拳的,是洛阳回民马学礼。
马学礼,大约生於清康熙五十二年(公元1713年),卒於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
,河南洛阳马坡村回民(後迁居北窑村)。传统的说法是马学礼从学姬际可,但根据现
在的考证,姬际可卒於康熙二十二年,也就是说,马学礼出生时,姬际可已经过世多年
,根本不可能直接传授马学礼。而且,王自诚拳谱上说:「……然得姬老师之真传者,
惟其南山郑氏一人焉……」也从一个侧面对此有所印证。那麽,马学礼的老师是谁呢?
有人说是曹继武,也有人说是南山郑氏。当然,曹继武是不可能的。那麽南山郑氏呢?
或许是,或许不是,现在根本无从考证。总之,马学礼的老师肯定是姬际可的亲传弟子
,至於是谁——大概永远都是一个谜了。
马学礼学得此艺後,作为护教拳法在河南回民中广为传授,成为回民的看家拳术。由於
当时回汉矛盾很重,所以回民对此拳严加保密,决不传给汉族人。形成了日後的保守传
统,直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才被打破。
马氏之後,河南的心意六合拳主要形成两个分支:一为南阳支,一为洛阳支。
南阳支心意六合拳是由马氏弟子张志诚(南阳人)首传的。张志诚传於外甥鲁山人李政
(镖师);李政传其友张聚;张聚传鲁山西关里虎桥买壮图(1829-1892年);买壮图
授徒颇多,以西安安大庆、周口袁凤仪最为有名;安大庆之徒宝显廷,名鼎(1860年-
1947年),传艺於关中、川北;袁凤仪传弟子六十三人,出名者仅尚学礼(1865-1939
)、杨殿卿、卢嵩高(1873-1963)三人而已,号称「周口三杰」;卢嵩高30年代到上
海教拳传海肇香、解兴邦、李尊思、於化龙、凌汉兴、满锡豹、张兆元等数十人;20世
纪八十年代以後,卢氏的亲传和再传弟子们又将心意六合拳传於美国、日本、加拿大、
德国等国家。
洛阳支心意六合拳是由马学礼的外甥马兴(1755-1845年)所传。该支仅传习於洛阳东
关、北窑、马坡、塔湾四处回民中,现已传七世,即「马学礼——马兴——马梅虎——
刘万义——马梦洛——孙顺福——孙友恒等」。
现在,我们回到「四把」的问题上来。
心意六合拳的「四把」套路,实际上由三个部分组成:由起式到鹰捉虎扑为第一部分;
由猛虎回头到怀抱顽石为第二部分;收势(三盘落地)为第三部分。其第一部分主要由
四个拳势组成,即践步横拳、挑领、鹰捉、虎扑等。该部分在实际演练中必须多次重复
(一般三次),可见其重要性。
再看心意拳谱上的四拳势论:出手横拳势难招,展开中平前後梢;转身挑领阴阳势,鹰
捉四平足下抛。讲的就是以上第一部份的四个拳势。
那麽,在形意拳中有没有「四把」呢?当然有。形意拳中的「四把」,实际上就是形意
十二形中的「鸡形」,形意门中称为「鸡形四把」。我们经过对照,十分容易地能够看
出,所谓「鸡形四把」中的「行步右炮拳(也有的称为崩拳)」就是「践步横拳」;
「金鸡上架」接「金鸡报晓」就是「沉劈挑领」;「金鸡闯群」就是「鹰捉」;「金鸡
啄米」就是「虎扑」的变形。而且其「行步右炮拳」之後的「金鸡抖翎」转身动作,与
心意四把的「践步横拳」之後的「鹞子入林」转身式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形意拳的
「鸡形四把」与心意六合拳的「四把」第一部份无论从动作形态还是套路构成、排列上
都高度相似,几乎可以视为完全一致。这是偶然的吗?
我们知道,形意拳是在李洛能之後才正式定型的。那麽,将心意六合拳的「四把」改型
为形意十二形的「鸡形」,说明李洛能肯定完整地向戴家学习了这路动作(我们知道此
时戴家与河南心意是没有交流的),只是我们无法肯定是戴家还是李洛能完成了这种改
造。不过,这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比照清楚地说明了「四把」这路拳法的古老
性,它不可争辩地证明了「四把」乃是心意六合拳在姬际可时代的原传套路。它或许是
姬氏所创造,或者更加古老。同时也印证了心意六合拳门中流传的「四把」的来源说并
没有错误,即「四把」第一部份为姬际可的原传,後面的两个部份乃为後人所添加。至
於添加者是张聚还是买壮图,现在看来还没有充分的证据,有待进一步考察。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心意、形意乃为一家。虽然在以後的各自发展中在形态
上稍有变化,但是其实质是一样的。两家门人应该加强团结与交流,而不应该相互菲薄
。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形意拳实质上依然没有脱离心意六合拳的本质特色,其後期
被人为所添加的所谓道家伦理特色并不能掩盖其实质,所以不应该被视为「武当派」拳
法。我们认为,拳法就是拳法,无论什麽拳法都应该内外兼修,而不应该简单地把少林
派视为「外家」,把武当派视为「内家」,内家、外家之说本无道理,扯佛扯道的更不
可取。我看,中国武术界那种动不动就谈佛论道,动不动就区分内家、外家的习气该改
一改了。
以上,我们只是以「四把」为据说明了心意、形意的渊源关系。实际上,从心意、形意
的拳术动作上,我们可以看出更多的相似乃至相同之处。比如:形意五行拳中的「崩拳
」就是心意的「穿拳」;「炮拳」就是「括边炮」;「劈拳」就是「鹰捉」;「横拳」
就是「裹横」等。所以,我们看拳法的相同之处,不能只看外部形态,还应该关注其内
在的劲力、劲意形态及其具体的功用,透过现象看本质才是聪明之举。
六、被心意六合拳门中的某些人吹的神乎其神的所谓「内家武林第一秘籍」——
《守洞尘技》,乃是彻头彻尾的伪作。
在中国心意六合拳爱好者中,长期以来,有一本手抄本《守洞尘技》在流传。据说它是
买壮图弟子安大庆所修订的心意拳古谱,是戴龙邦、戴二闾所作,乃是「内家武林第一
秘籍」云云。还有人声称「《守洞尘技》以三字经形式,口传心授,代无文字底本……
」等等,实在热闹得很。那麽,这个本子究竟是何人所作?有没有达到「内家武林第一
秘籍」的高度呢?让我们往下探讨吧。
《守洞尘技》在杂志上公开出台,大约是从1999年前後开始的。而且,所谓《守洞尘技
》的出现,是首先由关於「搓丹田」功法的讨论开始的。此期间,《武魂》杂志连续发
表了许多心意六合拳门人的有关「搓丹田」(搓把)的练习方法的文章。但是有心者可
以发现,这些文章的文字基本上是一样的。
在1999年第12期《武魂》杂志第27页上,有《河南邓州马雷石谈「搓丹田」》一文,其
中写道:「心意六合拳的搓丹田,据恩师所传及《守洞尘技》记载……」。然後,其下
边介绍具体练习「搓丹田」的方法的文字,与同期杂志第29页上上海计鹏云所作的
《我练「搓把功」的体会》(1992年9月24日投稿)一文的功法部分完全一样。时隔八
年,两人不识,完全不存在相互抄袭之嫌。那麽,只能说明他们共同摘自同一个本子,
即一直以来流传在心意六合拳门人中的所谓的《守洞尘技》。
在2000年第2期《武魂》第47页,发表了蚌埠马琳璋的文章《〈守洞尘技〉手抄本中关
於「手後内五行」的原文》,其文与以上两文有关行功之法的文字完全一样,可以认定
是来自一个本子。据马琳璋先生介绍「这个手抄本是安大庆於清道光十八年在长安为序
的」,也就是说,这本所谓的《守洞尘技》就是徐州黄新铭曾经考证的那本
《守洞尘技》。其文中说:「安大庆所修拳谱名为《守洞尘技》,他在序言里说是山西
祁县戴文俊(乳名二旅)所传,分上、下二集。笔者考证,此谱为买壮图以後所习拳法
,与今日上海所习拳法一致,并非戴家拳法……」。可见这本《守洞尘技》并非戴二闾
所作,那麽其真正作者是谁呢?正如编辑马琳璋文章的编者的疑惑「该手抄本的文字,
确有一些似与当时遣词用句的习惯不和谐……疑是後人改动的痕迹。」
实际上,所谓《守洞尘技》,根本不是什麽「古人所作」,而是现代人的作品。明确地
说,它是上海卢嵩高亲传弟子凌汉兴先生所作,其真正的名称是《心意六合拳艺传真》
。这就是为什麽山西祁县戴二闾所编的《守洞尘技》,里边尽是上海派心意六合拳的练
习方法,而全国各地不同心意六合拳流派的「搓丹田」方法都不相同,只有马雷石的搓
丹田方法与上海派相同的原因。那麽,凌汉兴的《心意六合拳艺传真》如何就成了戴二
闾的《守洞尘技》了呢?这里面就涉及到一位上海武术界大名鼎鼎的人物,由於此人已
经过世,我不想提及其名,但是在以下的行文中,相信很多人能够猜出来。
凌汉兴的《心意六合拳艺传真》完成於1953年,「内容为释名、为盘法、为劲意、为用
法、为备考,五类分写,掘微发奥,阐述详明,多独到见解,并附有卢师拳照作为范式
……」(引自余昂之序,余先生年逾古稀,曾为南市教育学院教授。),「稿成之日,
卢师犹及过目,引为满意,同道中评价甚高……」(引自夏炎德之序,夏先生早年毕业
於英国伦敦大学研究院,後为复旦大学研究生导师。)。後来「……原稿及若干序文
(姜容樵等人),十年动乱中散佚殆尽,又尝被人剽窃、换名、翻印牟利……」(引自
余昂之序)。这里所说的「剽窃、换名、翻印」之人,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那位武林
名人。此人向以出版武术着作出名,据其自己说是安大庆弟子宝鼎之徒,不知其何时忽
发奇想,便将凌汉兴的《心意六合拳艺传真》修订一番,就变成了「上海×××整理、
长安安大庆修订的《守洞尘技》」了。而且,他还在序言中伪造了该书的作者,即祁县
戴文俊,以至於现在还有戴氏心意拳的人说,河南派心意六合拳的拳谱是戴家写的。可
是事实完全不是这样的,任何人只要看一看其中的内容就知道了,因为其内容完全是上
海派心意六合拳的练习方法,跟戴氏的心意拳练习方法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我们说,尽管心意六合拳出自一源,但是,经过各个流派各自数百年的传承与发展,必
定会出现一些属於流派特征的东西,即练法上肯定存在这一些不同,在拳法的名称上也
会有所区别。在所谓《守洞尘技》上所记载的「抡劲」与「龙吊膀」二式,就是上海派
所特有,而其他派所没有的。比如「抡劲」,古人称为「韧劲」,由於上海人听不明白
卢老师的河南话,故此理解成了「抡劲」。这是由於这个动作的运动形态使人产生联想
所致,原本是一个错误,但是,大家用惯了,也就这样了。再比如「龙吊膀」一式,乃
是心意六合拳老前辈白玉山先生在与卢嵩高老师饮茶论拳时所即兴摹仿龙形摆尾的动作
所创造,卢老师认为这个动作不错,故此进一步研究定型,传授给其弟子,成为上海派
心意六合拳所特有的动作。所以,其他门派的心意六合拳门中是不练这个动作的,为什
麽会出现在《守洞尘技》中呢?只能说明所谓《守洞尘技》并非古人所作,乃是上海派
门人的现代作品。
附凌汉兴先生所作的「《心意六合拳艺传真》(手抄本)序」如下:
「心意六合拳艺,相传创自宋代岳飞。飞幼好武艺,後得名师周侗之嫡传,文武兼
擅,其武艺之造诣,尤为精遂。於是集众技之长,撷精取华,参以心得,着为
《心意六合拳经》,是为《旧谱》。元明两代,几乎失传。逮明末清初,有姬际可氏,
字隆风,武艺高超,历访名师,游终南山,得此《旧谱》,悉心揣摩,融会贯通,遂收
其精微奥妙,广为流传;於是由晦而明,发扬光大,亦云本矣。
考《旧谱》所载,其术易简,其象形仅六,曰:鸡腿、龙腰、熊膀、鹰爪、虎抱头
、雷声,六者为心意六合拳艺之身法。又云:势势如虎扑,把把如鹰抓,为起手出势之
攻法。鹰在长,熊在束,以象攻守之势,谓之鹰熊斗志。此皆先哲仰观鸷鸟掠食之势,
俯察猛兽搏斗之形,象形取意,以意立拳。尽皆采其擅长,补已之短,法良意赅,曲尽
妙用。拳名心意六合,盖心动意随,内外相应开合,而心实为之主宰也。若能理会心动
意随,浑身俱动之义,则对於拳艺之道,思过半焉。
由是观之,先哲所守者约,故习焉而功深;其术易简,故临敌而捷动,不期然而然
也。奈何昧者莫之知,增益之为十大形,曰:龙、虎、鹰、熊、鸡、猴、燕、鹞、马、
蛇,而附以雷声。再增益之为十二形,曰:龙、虎、鹰、熊、鸡、猴、燕、鹞、马、蛇
、鼍、鲐,而雷声不与焉。且更名形意,所增之形为七,已由简超繁,而妄删雷声,则
惊法阙如,於是樊然淆乱,几失心意六合拳艺之真谛矣。
窃维增益之故,当时亦不过便於教授徒众,启发常人易於理解而已。後人不知,视
若固有,则未免画蛇添足之见。盖龙、蛇仅大小之别。猴在束,而熊亦在束;鹞鹰同属
,其性能相类;燕子掠水,与鹰之掠食,其行动何殊?马奔虎践,实同义而并称。再增
而鼍而鲐,更无论矣。若基本之形,可任意增减,则所治之形多矣。例如:鲤鱼打挺为
鱼形,乌牛摆头为牛形,丹凤朝阳为凤形,狸猫上树为猫形,然则何止十二形耶?至於
雷声之废,实乃管窥蠡测,以为雷声涉俗,有失文雅,而茫然不解雷声有舒气、发劲、
惊敌之作用,体用具备。故妄弃雷声者,实不足与语心意六合也。
此拳之特点,其易简已如上述,而其为用则不涉丝毫虚玄荒诞,与力学不牟而和。
科学证明物质就是力量。观乎《拳谱》云:「打法须要先上身,脚手齐到才为真。」又
云:「浑身齐到无拦挡」。则知此拳不是一挥拳,一投足以袭敌之手法而是全身以赴之
整劲,而以丹田为主。盖一拳一足之质量,所冲击之力,焉能与全身之质量相抗衡?人
之瘦小者,其浑身质量之重亦近百斤,设运用此百斤之质量,捷若闪电,以碰撞对手之
中节,则对手虽形体魁梧,欲维持其重心不外倾,不仰跌,亦难矣哉!譬如百斤之锤,
所击之力,何堪与四五十斤之锤相比拟,其理一也。
是故心意六合拳艺之发拳,多身力摆撞之挤劲,而丹田为之主,腿臂为之辅,所以
其势倍猛。且夫劲道刚柔,不偏不倚。上下有束长之势,左右寓开合之劲。当其束而合
也,胸腰内涵,肩胯紧裹,神气内敛,身如弓之引满,蓄而待发;当其长而开也,胸腰
凌直,肩胯舒展,神气随势外发,而身如弓之复原,拳如箭之脱弦焉。
此拳授自我师卢嵩高。卢师为河南周家口人,少侍名师袁丰仪,而袁师系买壮图老师之
入室弟子。当时从袁师习艺者六十三人,得其传者,仅尚学礼、杨殿卿、卢嵩高三人而
已。卢师年最幼,功夫亦最浅,惟以出手敏捷见长。今卢师年已七十有九矣。余既恐卢
师之後,不得其传,又恐传焉而不真,则甚於失传。故将拳势摄影刊出,并尽已之心,
详为诠释,不隐不秘,以示忠实。俾後之好斯艺者,对我国固有之拳艺,有所领悟,而
不惑於荒谬之说,则专心一志,身体力行,不难水到渠成,极於所诣矣。(凌汉兴﹒一
九五三年冬撰於上海)」
联系地址:江苏省徐州市448号信箱 泰戈总部
邮编:221002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03.73.1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