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babur (batu)
看板MartialArts
标题尚派形意拳的特点(转)
时间Mon Feb 18 10:12:31 2002
尚派形意拳的特点:
一、椿功有抻筋拔骨,静中求动特点。
二、继承并传留了「趟劲」特长,体现出「脚打七分」的特殊技法。
三、动作打顾一体,舒展灵活。
四、发劲迅猛刚实,体现出「火机一发物必落」的技法。
五、内劲充盈,催「三节」惊「四梢」。
六、独练鹰捉,并发挥劈拳的特殊作用。
七、说法、练法与一般不同之处。
八、拳械一体,相得益彰。
一、椿功有抻筋拔骨,静中求动特点。
尚派形意拳的椿功,以三体式为主,除有增强体质,为技术筑基的作用外,还
别具技击内涵。武术谚云:「筋长力大,肉厚身沉」,正因为通过锻炼把肌腱抻
开,才能收放迅速,抻得长,放的远,打击力大。尚派三体式椿功,虽在静态中
,却突出地强调这「抻筋拔骨」隐形於内的内涵作用。这正是构成尚派形意动作
开展、灵活,发劲迅猛刚实的基因。实际这一特点是从站三体式椿功就开始得到
训练。
经云:「静中之动谓之真动,动中之静谓之真静。」以武术技法来讲,静中无
动,就等於有形无意,空势
子。锻炼椿功为全面的筑基功夫。这是内外和体用兼
修,使用权之按技术要求,掌握好外形姿态势和动作的正确,以及追求内意的训练,使
之从静中求动,向意动气行,气沛周身,动静一气,形神一体的高级阶段进军,达到「拳
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妙境打好基础。因之尚派三体式椿功,又突出
强调这「静中有动」的无形无相的内涵技击作用。实际这个「静中求动」的「动」
就是「意」的训练
也是神与气的内涵和内劲的培育。因这这个「动」,不仅要
「求」,而且必须要「有」,故突出强调「静中有动」。由於这种内在精神作用
,对中枢神纪起以良好的调整和保健作用。加上在抻拔锻炼中,对肌肉的运用,
使血液流畅,供养增多,加强了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故有较好健身的体疗作用
。说三体式是变化人的气质之始,正因为它不努拙气,不用拙力,而在沉静自然
中规矩操作,从而使肌体和精神都得到全面的结果。
对上述「抻筋拔骨」和「静中求动」两项特点的表现和作用分述如下:
(一)「抻筋拔骨」的表现和作用:
1、颏收头顶和气沉丹田,
这是对身躯上下的抻拔。利於上通三关(周天督脉
的尾闾、夹脊、玉枕)下固丹田。在龙折身中的顺胯、拧腰,是对身躯拧转的
抻拔,这会助长丹田的发劲,并达於四肢。
2、沉肩、拔背、坠肘是对上肢臂部的抻拔。特别是肘的里裹而又下坠,使肘
窝朝上,在手掌俯扣正确的条件下,使肩、肘、手三点在一条直线上,并要舒
展抻长。这样,则拧抻力大,「三催」(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的劲整。
加上内意的配合,会使气灌梢节,手有麻胀感、热流和气流,以至指关节时而
有吱吱的声动。形意出拳时,要求「明了三星多一力」。不仅肩窝、肘窝要抻
开,连攥拳出现的腕窝也要抻开。而站三体式椿功时,前手虽是俯掌,但要掌
心回收,掌指前顶,虎口撑圆,同样具有抻腕之意。在这样技术规矩要求下,
虽是用意不用力,却能促进「三催」劲整,气贯梢节,劲达於指,因而使内劲
放得长,打的远,助长发劲的弹性。
3、两腿弯前三後七,形成「夹剪」这是下肢腿部的抻拔。前腿三成劲,後腿
七成劲。特别是前脚尖朝前,前膝亦向前微挺,而整个腿却要向里面收夹。而
後脚尖外摆(与前脚成45度左右夹角)後膝却要里扣(使膝尖接近前方),这
样就使前腿与後腿形成既可灵活,而又沉实的「夹剪」劲。不仅对踝、膝关节
,就是对胫、股肌肉,也都起极大地抻拔作用。因为膝关节反应比较第三故在
站椿中,也会场出现吱吱响动。(手可摸到)。尤其是後膝的里扣,配合上体
「龙折身」的反拧,形成腰胯间的抻拔。更增大上肢前钻,下肢前趟、後蹬之
劲,也大大助长腰部发劲的威力。
莫道上述这些抻拔要求,表面上显不出有什麽特殊之处,但却能给周身一体,
丹田发劲,打长放远,迅猛刚实,带来莫大的技击实效。这也正是尚派三体式
为培养技击实效的精微内涵之一。也可以说是站三体式的神髓之所在。
(二)「静中有动」的表现和作用:经云:「静为本体,动为作用」,「静中
之动谓之真动,动中之静谓之真静」,动静同理,体用一源。而站三体式椿功
,既讲体用之效,又讲动静之理。故而,它是从「静中求动」开始的。不真动
就谈不到知「意」,不真静就谈不到知「性」,静为性,动为意,不静则真意
就不能发动。真意能动,才会「妙用则为神」。故形意拳要求练形神合一,进
而追求「虚极静笃时,则还於先天本性」,「寂然不动,感而遂通,无可不可
也」的高超境地。而这些追求又何尝不是用意来引化神气而求得技击上的妙用
。而三体式正是为了发挥动静体和用之作用而筑其基,也是「静中有动」内意
锻炼的开始。它的表现和作用:
1、内视筋骨、意注上肢梢节,在沉肩、坠肘配合下,掌指就「有动」,有麻
胀感受,有热流和气流,以至指关节时而有吱吱响动。虽只用意不用力,却
能力贯掌指,气贯梢节。意注下肢,在前膝挺,後膝扣,又在「龙折身」的
配合下,膝关节就「有动」。有酸痛感,有热流和气感受,以至膝关节时有
吱吱响动。这样就能使下盘根固,後腿蹬进力大,还可以气贯「涌泉」,亦
可治疗关节炎、寒腿等疾病。
2、调息归根,意注丹田,小腹就「有动」。有热流和气感,会使丹田真气逐
渐充盈,因之体强、根固,内劲中生。津多咽之,意引丹田,会有腹鸣,咕
噜声直下小腹,会觉腹腔松畅,气顺腹实,更有益於内藏和腹腔疾病。这就是
所谓「练丹田之气」,「丹田久练灵根本」,亦即「固灵根」,「真气退藏於
密」,也就是所谓「元神元气」相合,由无而有,由小而大,一气之动,发之
周身。也是使内劲的形成和发动有根。尚派三体式正是从静中求其动,得养练
之始。当通过动作和套路的锻炼,当做到「上下相随,内处合一,周身完整一
气」,把明劲打好,练到刚健之至时,则「刚至柔生,柔极自化」。这时站三
体式该提高要求,则要:
3、以「悟灵性为至上」,用「神意气合於丹田,运化周身,无微不至,感之
遂通」。这则是尚派三体式椿功最後从「静中有动」而至「动中有静」所要追
求的高深造诣,到此境地自会「无处不有,无时不然,触之自应,不思而得」
,则「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的妙境,自可得之。这也是尚云祥
先生为内处兼修,体用并重给我们指出向高超境地进军的阶梯。
二、继承并传留了「趟劲」特长,体现出「脚打七分」的特殊技法。
经云:「脚打踩意不落空,消息全凭後足蹬,与有交勇无虚备,去意好似卷
地风」,「挣崩摘豆角,犁周(音)五趾顶」,「脚步打七分手打三」,这
些拳经要义,突出一点,就是要求练形意必须练出上步的前趟,後蹬之劲。
这不仅是形意拳进步快而远的特点,而且是如犁翻地,能把对方拔根抛出的
绝技。惜此技法知者甚少,乃致对上述拳经要论,多有曲解,失去真意。惟
尚派形意所练上步之劲,仍保留并传留了这一绝技。所谓「去意好似卷地风」
,就是要求把上步的「趟劲」练成象摧枯扫残的卷地劲风,既猛又快。「犁
周」,就是要求把「趟劲」练成象铁犁翻地一样,劲大力实,拔地而起。得
用上步所发挥的「脚打」,能如此劲大迅猛,用在技击上,自然比手的作用
力大得多,因之才有「脚打七分手打三」的提法和要求。尚先生晚年所世、
所教凡是上步都强调要练出「趟劲」来,因之对形意这一绝技,起到继承和
发扬作用。习这功到,乃知「卷地风」这一「脚打」的深切涵意。也就进而
掌握到「脚打七分」真劲。因之,磨练这一技法,乃成为尚派形意的显着特
点之一。
三、动作打顾一体,舒展灵活。
尚派形意的出手入手,突出强调「肘不离肋,手不离心」,乃是形意主要顾
法之一,是利用上肢以护怕、肋;但又是打法中主要的蓄劲动作,为使臂借
身劲而劲大,身借臂劲而得发。腰催肩、肩催肘、肘催手「三催」之劲得以
有蓄而发,起着事半功倍的作用。「出洞入洞紧随身」则是「虎抱头」的具
体运用,小臂裹抱於头下,既是保护头、胸之「顾」,又是发挥「拧裹坠」
,以蓄力待发之「打」。正是打顾一体。在出手发劲上,则突出强调「起横
不见横,落顺不见顺」的要求。而「起横不见横」中的「横」是「顾」,用
时在「不见横」中就含有势正劲顺之长,就可用「打」。「落顺不见顺」中
的「顺」是「打」,用时在「不见顺」中就含有「横裹」之劲,见来手即可
用於「顾」。且「起与落」、「横与顺」本身就包括「顺中有逆,逆中有顺」
,即相辅相成,又「打顾」如一,因之它即是「顾中有打」,也是「打中有
顾」。尚派形意既严於要求进行平素锻炼,则武术动作在运动中,能保持周
身轻松、自然、不努气,又丝毫不用拙力,才能身手不滞,舒展灵活。只有
四肢舒展,周身顺遂,才能练好动作,找到每一动作的应有独特技巧。以至
练功、找劲,向高级阶段迈进。在椿功练「抻筋拔骨」的基础上,於练动作
时再能舒展,自然就会身手运用自如,由柔和入刚实,而致抻得长,放得远
。所谓「先求开展,後求紧凑」正是为了打好刚劲转柔化创造前提。因之,
尚派形意在做动作时,要求周身、四肢松开,但要处处合乎规矩,使劲意充
沛,无处不到,神气内敛,归入丹田。因而使动作做得既舒展灵活,又沉实
劲整,并会气势夺人。至此对什麽「远近一丈步位疾,两头回转寸为先」,
「我在场中无定势,或把或拳望着就是」,「不知进退枉学艺,不知起落枉
伶俐」,「能在一思进,莫在一思存」,「若遇人多三摇两旋」等等,经义
对机动灵活的要求自可意到步随,身手如一,无往而不得也。
四、发劲迅猛刚实,体现出「火机一发物必落」的技法。
尚派形意最显见的特点,是在动作和发劲上既迅猛又刚实。因而同侪们说:
「练不出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来,就不能是说刚劲练到了。」尚云祥先生年过
古稀时还说:「人再有三十年阳寿,就再打它三十年刚劲。」这句话的涵义
,可惜真正理解的人并不多。但确实是颠扑不破的真理。是先生专攻形意,
磨练一生,从实践中得出来的不同一般的经验总结。因为形意发劲制敌的基
础是讲「硬打硬进无遮拦」的。先生说「硬打」就是不管对方是动、是静,
动也打,静也打,不管对方是刚、是柔,刚也打,柔也打,不借惯性,不借
他力,遮也打,拦也打,沾着就发,这才叫「硬打」,才真正有发人的本领
。要想做到这样,就必须先打好刚劲。不努气,不用拙力,从自然、和谐中
练出完整的刚劲来。再把刚劲练出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来,才能达到「起
如风,落如箭,打倒还嫌慢」,起如箭,落如风,追风赶月不放松「的打法
要求。才能使内劲逐渐充盈,打得实,放得远,势如奔雷。有了这种疾用骤
发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才算到了得不借外力,自身发劲,沾着就有的本领。
有了它才体现出形意的真劲,「火机一发物必落」的技法要求。一句话:
「练不出迅猛刚实的爆发劲,手到对方身上就没有『想打就能放』的威力。」
五、内劲充盈,催「三节」惊「四梢」。
练形意拳的内劲,有「返先天」之说。因之做动作,就必须轻松、和谐,任
其自然。不努气,不用後天拙力,从虚灵自然之中,把形体调整好,把身外
散乱之力,消融归一,随同把身外散乱之神、气,按拳术之规矩,纳入丹田
,与先天之气交融,成为浑元一体,由微而着,而能逐渐充实,运化於周身
,则融融和和,无微不至。以之应用,则无处不有,无时不然,便形成形神
相合,体用一源的内劲。用形意拳的三步功夫来说,基础打不好,刚劲不完
整,是培养不出内劲来的。它在运用中是以腰为主宰,运之周身,内劲通灵
。则玄妙自生。尚派形意所表现的形神完整,内劲充盈是和严格掌握和运用
催「三节」惊「四梢」分不开的。经云:「拳打三节不见形,如见形影不为
能。」讲「三节」,练形意的都知道,躯干、臂、腿无处不分根、中、梢三
节。臂的肩、肘、手,腿的胯、膝、足,又分为根、中、梢三节。这「三节」
,如合为一,腰为主宰,就可使通身一体,完整一气。如分而为三,各有所
司,各起各的作用。所谓「拳打三节不见形」,绝不是拳打被截再用肘,肘
打被截再用肩。那是用招的打,又是见形地打。应该是利用「腰催肩,肩催
肘,肘催手」的「三催」劲,手被截,肩、肘仍催,
在被截处发劲打之。这
样的「变劲不变手」就「不见形」,就「被打不知不见」,这就是我们所追
求的「拳打三节不见形」的奥妙所在。意、气、力融於丹田,又发自丹田,
运之「三节」,在这样的技法支配下,自然三节合一,节节贯通,通向各个
「三节」都有能如是,自然身形、劲路会成为完整一体,内劲会逐渐兖盈。
讲「四梢」,即毛发为血梢,指、趾甲为筋梢,齿为骨梢,舌为肉梢。四梢
的发劲,即叫「惊起」说明它主要靠精神振起的作用。亦即「意有所感,神
有所施也」。如经云:「怒发冲冠,血轮速转」,「舌卷气降,虽山亦撼」
,「虎威鹰猛,以爪为锋」,「有勇在骨,切齿则发」。这些说法,都有说
明了「四梢」的精神威力。平时锻炼,能时刻在意,神之所至,、自会大增
摧敌之勇。以惊起「四梢」之宰,还有发动骨五行之「神」,与身形、劲路
相结合,就构成形神完整,内劲充盈这一特点。
六、独练鹰捉,并发挥劈拳的特殊作用。
练形意的第一趟拳,起钻是拳,落翻变成俯掌,形成三体式的这趟拳,人们
叫它「劈拳」,而尚先生叫它「鹰捉」。这样叫是有道理的:
1、它是掌,不是拳,就不能叫拳。
2、「劈拳之形斧属金」是拳经的定论,。它既是掌,又是俯掌,根本无似斧
之形,更无法练出似斧之劲。与拳经所要求的劈拳劲根本不符,这就说明它
不是劈拳。
3、经云:「出势虎扑,起手鹰捉。」即然提出起手动作是鹰捉,而五行、
十二形等拳的起手,又都是它,所以应该管它叫「鹰捉」。
论起这趟拳,说来平凡,练形意的人都会,但是不好练,甚至有一辈子吃不
透,练不到的味道。为什麽?这就得从形意拳的劲追究起。形意竟有什麽劲
?广义来讲,五行、十二形一种拳一种劲,甚至一种拳包含几种劲。而形意
独具特色的,最根本的劲,却在於起落、钻翻。故在拳经中对起落、钻翻的
技法讲了许多许多。甚至提出「不知起落枉伶俐」的警语。说明「起落」在
形意技法中的重要性。如果把「起落」简单的理解成是动作的起伏,就大错
特错了。而形意拳起落的精华就体现在「摩挲劲」上,也就是人们很少知道
的「翻浪劲」。而「鹰捉」正是练这种特殊劲的基本拳,故称它为「形意母
拳」。经云:「起为钻,落为翻」,「起是去也,落是打也,打起落如水之
翻浪」,如果对「鹰捉」的起落、钻翻不理解,就谈不上领会形意的真谛。
因之在尚派门中把「鹰捉」视为开启形意奥妙之门的钥匙,是阳刚步入阴柔
,掌握刚柔相济,沾身纵力技法的窃要。故而千锤百练和钻研它。正因为五
行拳之外,比别人多出这一趟名叫「鹰捉」的拳,而又是特别重视它,因之
说独精「鹰捉」可称为是尚派形意的特点之一。经云:「劈拳之形似斧属金
,内通於肺,外达於鼻。」尚先生所教的劈拳和鹰捉的动作基本相同,只是
把落翻的俯掌变为立拳。这一变,变成截然不同的两种内涵。「鹰捉」的掌
是通过钻翻,以发挥边疆的「摩挲劲」。而劈拳是以前小臂作为斧刃,通过
钻而劈发挥它似斧的前劈劲,显然,两者有鲜明的不同。特别可贵的是,劈
拳发劲的着意点,不在拳和肘关节上,而是在两关节之间的小臂上。这不仅
是头、肩、肘、手、胯、膝、足七拳之外,又多出一拳。而且是超越关节突
出处打人发劲的武术技法惯例,起到了它在技法上具有特殊涵义的作用。
七、说法、练法与一般不同之处。
在尚派形意中除了「鹰捉」和劈拳外,还有一些动作和理论与一般的不同,
但与拳经对照,还是很有道理的。择述如下,供参考、研究。
(一)五行拳的顺序。人们练五行拳,大多数是按金、木、水、火、土形成
劈、崩、钻、炮、横的顺序来练。而尚先生则不然,先生说:「讲五行,就
得讲『生克制化』。练五行拳即为治病、健身、变化气质,提高技术,就得
按五行相生的道理来做,也就是按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
金的道理,形成劈、钻、崩、炮、横的顺序来练,就中医来讲,按五行相生
对身体才有好处。就练功来讲,能内处兼修,才能好身体有益。」否则顺序
颠倒,就不是相生了,效果就不理想了。
(二)钻拳,是属於五行拳之一的。一般有两种练法(主要不同在手上)。
一种是前拳只向内翻转(腕部向里下扣),撤回腹前(掌必向下)同时後拳
经胸由嘴前顺前拳上钻出。两拳如此交替进行。另一种是前拳先变掌,当後
拳由其上钻出时,再握拳向内翻转(腕向里捋扣)也撤回腹前(拳心向下)
。这两种练法皆与尚先生所教的不同。经云:「钻拳形似电(似闪)属水,
内通於肾,外达於耳」,无疑是要求象形取意的。
说钻拳似电就不是指的快
慢,而是指的形象。那就是说钻拳在动作上是有似「闪」之形的。说它「内
通於肾」它就是有助肾腰的动作和作用才是。而尚先生所教的钻拳,当前脚
向前垫步之前,先收回半步,同时将前拳变掌向胸前勾回,待前脚向前垫步
时,同时将勾回的掌继续向体旁,向前上方摆抖成立掌(虎口撑开,掌声心
向前),当後拳经胸由嘴前顺前掌上钻时,前掌同时变拳向下,向里扣掳,
并翻拧,撤至脐旁,拳心向上这个练法的前拳变掌纵向胸前勾回,直到向前
上方摆抖,这个连贯动作就有甩臂、抖腰的劲,既有「似闪」之形,又有活
腰助肾之功,还有独到的里裹之劲。是符合拳经的要求的。
八、拳械一体,相得益彰。
「内外如一,体物而不遗,无往而不得其道」这是前人一句名言。用有武术
却说时了一个可贵的哲理。就是说:能够把身手练到内外合一,以至空手和
器械都能一样,这才算得到真谛,这时就怎麽用怎有理。而形意拳术和器械
可贵的是一个劲,器械只是拳脚的引长,拳术练好了,再练器械就能起到事
半功倍的作用。而且既互增技巧,习之既久,自然会不论器械的长短,全在
拳术神意的妙用。只是每一种器械都有它的独具的性能,只要分别掌握和运
用好它的性能,与拳中的神意和功夫结合起来,自会相辅相成,而相得益彰。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0.61.5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