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mo 板


LINE

※ [本文转录自 photo 看板] 作者: pzs () 看板: photo 标题: 模影失焦—快照摄影与文化工业 时间: Sun Mar 16 00:49:32 2008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440010/ 模影失焦—快照摄影与文化工业         这是一篇关於时髦人士中流行的摄影新风潮Lomography的调查报告,这股风潮是由一 台叫Lomo的苏联相机所引发,它曾经是前苏联制造的普通相机,如今摇身一变成西方资本 世界的时髦宠儿。本篇论文尝试调查这股风潮在怎样的基础下窜起,又如何地暴露出人们 对摄影的偏见。      这股流行风潮始於1992年,由两个奥地利的学生所发起,进而发展为全球年轻人之间 的热门话题。Lomography简单说来,是一种生活态度。对爱好者而言,Lomo相机拍出的作 品是否符合一般摄影的赏析标准,并不重要。重要的是,Lomo相机能够让他们忘却俗世烦 忧。我认为,Lomography风潮是根基於快照摄影文化,并加以重新包装为新世代揭露自身 的工具。Lomography强调摄影不须背负器材和技巧上的投资,只要抱持着随兴自由的态度 ,便可抓住充满活力的一刻,甚至,可以将烦乱的日常生活,转化为图像般简单易懂和容 易掌握。      本文希望藉由从摄影史的角度,为Lomography未来与其他研究面向的结合打下基础。 藉由回顾Lomography的原型,即快照摄影的发展史,我们可以发觉Lomography沿用了快照 摄影的基础,很快便能吸引众多使用者,并突破快照摄影实践和格局上的限制。但 Lomography同时也陷入了快照摄影的困境,即僵化的表现方式。我们从中可发现 Lomography无法真正突破人们加诸於快照摄影上的期待,反而更加确认了摄影不需要思考 的偏见。Lomography在另外一方面也陷入快照摄影的商业化模式,以致於演变为「文化工 业」,无法真正揭露新时代的感知方式,而仅成为新世代必备的流行商品之一。最後,藉 由分析台湾的Lomography风潮,并以此推论全球的Lomography风潮,了解到新世代试图以 模糊失焦来对抗现实生活乃是造成这股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      关於Lomography的形成,首先要提到Lomo LC-A,这是Lomography的起源。Lomo相机 在台湾翻译成「乐摸」相机,取其Lomography的精神,想拍就拍,不用在意角度和取景。 Lomo相机原先是前苏联的产物,由列宁格勒光学与机械联盟於1980年代初期制造出品,以 日本相机Cosina CX-2为模型仿制,是一台为了大众需求而制造的阳春傻瓜相机。1991年 两个维也纳学艺术的学生,沃夫冈.史川辛格(Wolfgang Stranzinger)和马它斯.非格 (Matthias Fiegl)到捷克旅行时,偶然在相机店发现了这台相机。一路上两人随意拍下 旅途种种,意外发现Lomo相机能拍出具有独特气氛的能力,回到维也纳後举办了场摄影作 品发表会和小酒会,这台相机於是一夕之间声名大噪。1992年这群志同道合的爱好者成立 了Lomographic Society乐摸会社,并开始密切的影像交流。但是随着1991年苏联瓦解, 冷战结束,前苏联的工业面临转型,列宁格勒光学也为了继续生存下去而进行企业改造, 其中一项便是裁撤没有利润的部门,相机制造部门名列其中。一开始史川辛格和非格只是 零星收集市面上的相机提供给爱好者,但随着爱好者日增,加上他们得知相机部门即将在 1996年被裁撤的消息,火速向列宁格勒光学提出合作的企划,并得到当时的圣彼得堡副市 长普丁(今日俄国总统)的担保,於是Lomo LC-A的生产线再度启动,也让原先被裁员的 150位员工回到工作岗位。接下来两位学艺术的学生也摇身成为跨国企业的总裁,在世界 各地成立Lomo推广处,他们称之为Lomo大使,推销Lomo相机。许多名人如阿拉法特、达赖 喇嘛、三宅一生、摩比、杜可风等号称是Lomo相机爱好者的一员。      以上是关於Lomo相机如何从停产命运起死回生的小历史,充满着王子复仇记和民主必 胜的励志精神。Lomography一开始以歌颂和平的草根运动开始,立志以千万张普通民众的 快拍照来研究以及记录这世界。Lomo相机能够回春的原因和1990年代初期冷战消解的气氛 有着极大的关连。1992年乐摸会社成立後,积极从事影像交流,1994年更举办了第一次乐 摸国际展「莫斯科与纽约」,超过一万张以Lomo拍摄的两个城市的照片,在莫斯科展出纽 约的照片,在纽约展出莫斯科的照片,意图藉由轻松快乐的快拍照拉近两地人民的情感。 Lomography初期的发展是浸淫在冷战消解的狂喜中。      冷战结束後,以往神秘的前苏联国家如今降下她的铁幕,彷佛是冻结了数十年的历史 ,西方世界的年轻人在此找到他们误以为的历史遗迹。Lomo相机苦拙方正的外表,沈甸的 重量,手动的操作方式,「百分百纯正俄国风味」「手工打造」,跟资本主义社会流行的 流线型、轻巧的全自动相机完全不同。凑近一闻还有地下室发霉的味道,让一开始认识相 机就是轻巧全自动的年轻人误以为这是他们爷爷奶奶用的相机。甚至还有一个不知从何而 来的传闻,说这台相机是苏联间谍用的相机,虽然这项消息已经经过乐摸会社的发言人证 实绝对是误传,但却是Lomo相机给人听闻的第一印象,也是台湾方面宣传相机的利器。      Lomo相机拍出来的相片,或是这群Lomo爱好者,Lomographers,意图要拍出来以及赞 赏的效果是,颜色对比强烈,有着速度感的光束,模糊不清和他们所称的「隧道效果」, 即因镜片本身制造时的缺陷而有四周较中间为暗的效果。当时Lomo相机并不受到前苏联人 民的肯定,因为拿来拍难得的黑海假期效果似乎并不理想,颜色有点奇怪,也不够清楚。 但相机本身的缺点在另一个时空却变成它的魅力点,带有迷幻色彩的相片受到资本主义社 会年轻人的赞赏,在亚洲甚至被比拟为能拍出像香港电影导演王家卫的电影般的相片。於 是Lomography的另一宣传重点即是,任何人可以轻易地利用Lomo相机拍出有艺术味的arty 照片。以往要耗费时日与金钱的艺术照片,用台小相机就可以达成。Lomography锁定的使 用者是一般的业余拍摄者,平常利用全自动相机拍摄家庭快拍照的族群。这也是 Lomography不断强调,将艺术摄影下放给一般民众,「这是艺术真正的民主化」。於是乐 摸会社宣称Lomography是一种新的摄影形式 (new way of photography),还拟定一套 「十大金条Ten Golden Rules」的摄影守则以示与传统快照摄影的不同(见附录一)。      「十大金条」真的让Lomography成为一种新的摄影形式吗?「十大金条」包括了「别 想」、「动作要快」、「你不用事先想好你要拍什麽」、「你也不用设想你事後到底拍出 什麽」、「从屁股那边拍」等有别於一般教导摄影新手的摄影规则,意图要摄影者从所有 摄影规则中解放,鼓吹摄影者不要使用观景窗构图,伸手就拍。最後一条「别管什麽规则 」,则是完全推翻其他的摄影规则甚至「十大金条」本身,强调拍摄时完全的自由。所以 就乐摸会社的说法是是拍照的过程变得好玩,拍出来的照片也会出乎意料之外。他们声称 「Lomo相机是一项让艺术真正民主化的工具,让所有的人都可以为生活中的每一刻面创造 非凡及令人惊叹的描绘。但与其说Lomography创造了新的摄影形式,不如说他们回到了原 点,而他们也不过只是家庭快拍照的另一面相。当我们回顾小相机和家庭快拍照的历史时 ,就可以发现Lomography所做的即是将僵化的家庭快拍照赋予新的时代精神。      快拍照(snapshot)这个字是从猎人的辞汇中借来的。西元1860年约翰.贺斯契尔爵 士(Sir John Herschel)在使用一连串快速曝光进行动作分析时用了snapshot这个字, 但一直要到西元1880年代後,乾式底片的发展使得曝光时间变短後,这个字也才变成常用 字汇。这个字得以普遍的原因跟业余摄影者(amateur)使用简单相机(simple camera) 拍出来的相片有很大的关系(Steinorth 26-27)。西元1888年乔治.伊斯曼发表了第一 台箱形、体积较小的“柯达”(Kodak)简单相机。“柯达”跟以往的相机不同的地方是 体积小操作方便,只要捧在手心里按个钮就可以拍照,机器本身并没有观景窗。当时的广 告标语就是「你只要按个钮,其余的交给我们」,拍完一百张後将整台相机交给伊斯曼的 工厂进行冲印就可以了。虽然拍出来的品质普通,但还是相当受到大众欢迎。伊斯曼在西 元1889年将赛璐珞制成的可卷式乾式底片以工厂大量生产,业余摄影的兴盛於是从此开始 。这种底片保证一定可以拍出成功的结果,并简化了以往拍摄时必须携带大量湿版底片替 换的步骤,也不需要马上冲洗,使得摄影变得可亲。西元1900年二月,“布朗尼”( Brownie)相机以美金一元的超低价进入大众市场造成大轰动,“布朗尼”甚至是以儿童 为促销主力,包装上印了卡通图案,还在儿童杂志上刊登广告,可见其操作之简单,就像 件玩具。      以往若是要拍照,得到摄影工作室任由摄影师摆弄,也因为湿版底片长时间的曝光, 表情和姿势都很僵硬严肃。自从高感度底片的研发、快门速度加快以及相机体积变小後, 一般家庭就可以在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拍照,也改变了人们在相片中的表情。因为曝光时 间缩短,以往难以捕捉的笑容和一瞬间的动作,变成大家竞相摄取的内容,比如婴儿的笑 容,宠物表演才艺,家庭聚会时的欢乐场面等等。在柯达公司的广告中,常见儿童和母亲 为家人拍照的情景,将大众摄影导入家庭生活,变成生活必需品是柯达的商业策略,但也 让这类的家庭快拍照推向摄影史的边缘地位。相对於以记录历史大事件或是寻求美学突破 的其他摄影形式,身处在政治与经济变化潮流之外的家庭快拍照,其形式在摄影史中是处 在边缘的地位(Holland “Introduction” 9)。不只如此,家庭相簿在家庭中也是处於 边缘的尴尬位置。班雅明就描述过家庭相簿是如何地被冷落在家里最偏僻的一角,相簿内 容有多愚蠢,而且顶多一年翻阅一两次(Benjamin “Short History” 206)。当我们翻 阅其他人或是比较每个时期的家庭相簿时,我们会发现内容都大同小异,在观光名胜前的 合影,毕业典礼时抱着花,或是过年围炉的照片。      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在他编着的《摄影:一门中眉的艺术》中以社会学的角度分析摄 影如何形塑现代家庭,我们也可以从他的分析中了解家庭快拍照的形式是怎麽变得僵化。 布迪厄认为摄影的传统功能是家庭紧密团结的指标与工具,使家庭生活中的高潮更加隆重 与不朽。拍摄家庭生活的高潮於是成为业余快拍照摄影者最活跃的场合。家庭生活的高潮 之一就是假期。日常家庭生活中,比如工作和家事,因为不够特别,所以通常不会刻意拍 下留念。另外一方面,拥有相机跟能享受假期一样,象徵这个家庭的收入是否能够负担, 是一种余裕、可以控制经济生活的象徵。慢慢地,外出旅游的假期就约定俗地成为可以加 强家庭感情的场合,社会认定拍照的好时机(Bourdieu 35-6)。苏珊.宋妲就指出大多 数人拍照并不是为了追求艺术,而像性和舞蹈一样,是一种娱乐(Sontag 8)。尤其是彩 色摄影,更是被当作“一种欢乐的科技,或,更甚至是一种可以让派对重新不断回味的科 技”可以加强聚会的热闹气氛和重要性,没有拍照的聚会好像就气氛凝重或不重要。有时 候拍照本身甚至比聚会本身更来得有趣更令人陶醉,因为相机具有改变回忆的魔力,我们 或许不知道相片里的人为了什麽而笑,但我们可以确定的是他们笑得很开心(Bourdieu 26-7)。假期造就了摄影的普及,摄影则成就了一个快乐的假期。除了假期外,家庭生活 的另一个高潮就是新生儿的到来。宋妲指出这个现象到最後演变成如果父母没有为他们的 孩子,尤其是幼儿时期,拍摄大量照片的话,好像父母不爱孩子一样。有小孩的家庭拥有 两台以上的相机的比例也相当高(Sontag 8)。为孩童拍摄照片并分送给其他家族成员的 责任则是分配给家庭主妇/母亲,这也是为什麽简单相机的消费族群锁定在女性和孩童。 女性没有特别被鼓励加入专业摄影师的行列,但是快拍照摄影却不断拉拢她们,拍摄快拍 照成为一种家务,就像洗衣煮饭,“跟做派一样简单”(Holland, “Introduction” 7-9)。      类似像布朗尼相机这样的简单小相机,强调的就是“简单”和“可靠”,让一般人也 能容易地拍出清楚的相片。社会学家Don Slater认为这是柯达公司所达成的行销革命。“ 简单”指的是将使用者可操作的减缩到瞄准与按快门(point and shoot),“可靠”则 是保证拍出来的相片一定会成功。Lomography的行销计策则是相当类似,也是简单可靠地 就可拍出有艺术味的相片。但他们赞美的却不是柯达强调鲜明清晰的相片,而是模糊怪色 的相片。      Lomography的美学来自於当代流行的科技电音、迷幻音乐文化以及药物文化。模糊失 焦,颜色偏离现实生活的照片是最能代表Lomography的照片。这个效果来自Lomo相机的自 动快门装置,Lomo相机并不是全部手动,其实还包含一个由电池控制的快门,它会延长光 线不足时的曝光时间。比如拍摄光线较不足的时候,快门会持续开启到底光充分曝光,这 时就会听到「第二响second click」,快门於是关上。这几秒的时间内,有时甚至可以长 达一分钟,拍摄的物体若是移动,就会有速度感的光束,或是迷离的光晕。所以乐摸会社 特别推荐使用者在室内以及夜晚拍摄,这都是地下音乐文化比较活跃的地方与时间,在他 们官方网站的影像档案库中,就设有夜晚及酒吧文化的专题。2003年乐摸会社甚至推出新 的商品,就是一个有附有红绿黄等颜色的闪光灯来搭配Lomo相机,让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时 间地点就拍出有迷幻风味的照片。      Lomography的成功来自於它又再度加强了相机的魔力,一如产品盒上的标语「Lomo makes you happy」,Lomography把相机作为一种欢乐科技的商品作用再度回收使用。根 据马克斯对商品commodity的分析,一个商品有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两个面向,使用价值 指的是商品对我们的生活有不可或缺的必要性与实用性功能,交换价值则是以物品上施加 的抽象劳力为基础,被社会认定为有价值。相机的使用价值是跟纸笔一样作为记录的工具 ,如波特莱尔所说「作为科学与艺术的小女仆」(88)。相机的交换价值则是作为如布迪 厄所说一种欢乐的科技,可以凝聚家庭感情,延长甚至赋予聚会欢乐的气氛。乐摸会社宣 称「Lomo相机是你忠诚的朋友、帮手和可信赖的夥伴,帮助各行各业的人,在各种情况下 ,让无聊的日常生活变得更刺激和多采多姿,让世界变得让人可忍受,更简单」。 Lomography一开始立志要用千万张快拍照来记录世界,但渐渐Lomo相机的交换价值凌驾了 使用价值,迷幻色彩的相片组成的Lomo Wall,远看是幅精心设计过的马赛克镶嵌画,近 看相片的内容不过是超级市场推车彩色的推把。      这个符合新世代的摄影新美学,或者应该说,将迷幻美学带给一般大众而不仅限地下 文化,就是Lomography所称的「创意许可Creative License」。乐摸会社总裁之一沃夫冈 .史川辛格在一次访问中表示「你不是买这项技术,而是买一个概念」记者延伸说到「这 些概念给你更多发挥创意的空间,或更正确地说,挑战你的创意,忘记一切的成规」。就 为了忘记一切成规来发挥创意,俄国以外的消费者必须多付130美元来购买Lomo相机(多 附上两卷底片和小摄影集一本)。这当然是行销上的一大成功,但是也引来许多非议。一 台低科技的普通相机在没有广告和商店促销下,靠着口碑居然在全球卖出数万台,就连原 产国俄国也惊讶不已。俄国LOMO主任兼发言人札曼诺夫耸耸肩微妙地表示这是年轻人的玩 意儿。对俄国的LOMO来说,相机的成功只是帮忙将俄国LOMO的名声带到国际,希望大家也 能参考他们其他的产品,例如显微镜和望远镜。设在圣彼得堡的Lomo旗舰店,除了显微镜 、望远镜、夜视镜等光学产品外,还卖苏打水、矿泉水和零食,但就是没有卖底片。这似 乎说明了俄国人还是无法了解西方人的品味。对他们来说,会买Lomo相机的人并不会想买 显微镜,而他们毕竟是制造主流实用商品的公司,卖相机顶多提高公司知名度罢了。美国 LOMO的副总裁马克.李维丁则表示「我很惊讶乐摸会社居然能搞得这麽成功。他们卖的不 是相机,而是别的。他们卖的是一种概念。那种嬉皮、很酷的活动。他们卖的是文化,一 种假文化,随便你怎麽叫。」      更讽刺的是,Lomography虽然源自於俄国制相机,但俄国并没有类似欧美的家庭快拍 照文化。在Natalie Bookchin和Lev Manovich合作的摄影作品“Digital Snapshot”里, 他们得用电脑数位摄影“再发明”家庭快拍照,因为俄国并没有这样的传统。「相较於美 国人人都有台相机,个人历史跟着柯达的历史与演进并肩进行,在苏联并没有这样的大众 摄影文化。除非你有朋友是热心的业余摄影家,或是到专业摄影工作室,你才能拍到照。 (138)」因为Lomography并不是源自俄国大众文化,所以才会被批评是假文化, Lomography所形成的是阿多诺和霍克海默所称的「文化工业」。根据两人的分析,相较於 源自民间的大众文化,文化工业是以企业手法用「文化」包装商品利益,回收重新包装旧 有和熟悉事物,为了促使大众消费而使用讨好的方式,进而影响消费者本质。换言之,文 化工业企图压抑和规格化个人之间的差异性,并不能传达出深层的意义。      但是我们要注意到,家庭快拍照文化一开始就是被企业包装的文化工业,虽然拍的是 个人私密生活,但呈现在相纸上的却是模拟广告上的和乐家庭,摄影方式也被定型,好像 非要模仿明信片上的风景,自己才真正算是拍了照。以家庭快拍照作为创作素材的法国艺 术家玻东斯基在1971年的一项作品「D氏家族的相簿」中,照自己的意思组合朋友D的家庭 照并用相片编排家族编年史,但他除了朋友D之外,相片上其他的人他都不认识,所以编 出来的家庭史当然完全不正确。其中真实性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些家庭照是集体仪式的 见证,照片并不能告诉我们关於这个家族的任何事,它们只会带我们回到我们的过去,回 想起过去相似的经验。家庭快拍照在企业的推进下,人们的生活经验变得类似,而在相片 中失去了每个家庭的独特性。      Lomography所提出的「十大金条」为的就是突破这些成规,不只在某些特殊时刻才拍 照,不要模仿风景明信片拍照,不要管构图,可是本身却又变成另外一个限制。「十大金 条」里的「别想Don’t think」只是再度验证人们认为摄影不需要思考的偏见。 Lomography宣称不会拍出跟别人大同小异的照片,但是看看使用者刊登在官方网站上的照 片,每个人都拼命模仿「成功的」Lomography。乐摸会社还因应使用者的需要,推出有颜 色的闪光灯,因为有许多使用者抱怨拍不出像网站上有奇特颜色的照片,似乎使用者比较 热衷实行第十条金条「别管什麽规定了」,而这不管什麽规定,只是给摄影者带回到原来 的拍照模式时一个好听的藉口。      到底Lomography是不是假文化,而Lomo相机真的不是古董相机却一直被宣传成彷佛是 见证历史的重要相机,这些对Lomo爱好者并不重要,Lomo相机给了他们修复古蹟、接近历 史的机会。此时我要借用布希亚对古董antique的分析来补足文化工业和交换价值所没有 触及到的使用者心理层面。布希亚在他的《物体系》分析一种他称为「新-文化症候群: 修复古蹟」的现代人追求古物的心理。他认为人们追求已经失去实用价值的古物,是为了 见证、回忆、怀旧和逃避,古物拥有一种气氛价值,代表了过去的时间,於是古物比起新 制品更接近真实authenticity、神圣、自然和原始知识,给了现代人追求活在其他时空的 可能性。布希亚举了一个建筑师如何利用一座农庄废墟的可用物,「修复」了一座又今又 古的农庄的例子。建筑师在挑选可用的建材(数量很少,也不具有建筑的实用性)後,将 这些建材和现代建材一起搭建起来,成了一座具有「共时性、贯时性和时代错乱」的农庄 。如果建筑师只是铲平老农庄,重新盖新屋,那麽其中历史的真实性就会消失,也就不能 满足建筑师深刻的需要。这个需要就是追求起源origin的渴望,这些老建材给了建筑师像 是偶像和护身符般的效果,它们不是单纯的配件,而是一种文化记号,更象徵一种内在的 超越。以往只能用世袭继承的高贵地位,比如血统和出身,现在已经被物质符号所取代, 以往古老社会地位的象徵,如今可以用新获得的财富购得,不管物品真伪,品质是否良好 ,只要能满足对起源、真实的渴望。结果是古物供不应求,现在只有赝品才能满足对真实 的幻想(Baudrillard 73-84)。      失去历史感的人们,面对不过十几年前的物品竟有隔世之感,一台一九八○年代初期 制造的普通相机,因为外型与功能竟意外变成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时代错乱的古物。因为手 动操作,Lomo使用者认为他们更接近了摄影的原点,可以将机械介入的部份减到最低,但 其实如果没有电力控制的快门,也无法造就Lomography迷幻的影像。Lomography给了消费 者可以用低价买到古物的错觉,当消费者发现有了相机并不一定能拍出想要的影像时,乐 摸会社又不断仲介各样的、已经停产的苏联相机还有便宜但功能有趣的玩具塑胶相机来转 移注意力,Lomography最後只能不断消耗相机,而无法达到乐摸会社所承诺的将艺术下放 给一般人民,只是培养出一批忠诚的消费者,在新商品中彼此交流。与其说Lomograpy是 新形式的摄影,不如说是一种人际关系,摄影者在使用共同的相机下交换影像心得,其实 跟一般的摄影俱乐部也很类似,只是Lomo相机给了他们低价与不同世代的新选择,得以自 己组成同好圈,而不需要加入已经形成的摄影俱乐部。而且使用Lomo相机可以象徵自己品 味不同,被放在Lomo名人录的一长串人名正是这新品味的监护人。      本文最後的部份是关於Lomography在台湾的发展。Lomography在台湾一方面反应了台 湾新世代的感知方式,另外一方面却又暴露出人们认为摄影只是项兴趣,只要用「玩」的 就可以的偏见。      台湾的乐摸大使在2001年时於台北设立,之後2002年高雄也有乐摸大使设立。台湾的 乐摸大使算是密度相当高,在推广活动方面也相当积极,2001年4月在台北逸之森画廊举 办了「乐摸癖-好摄展」,当时是邀请了各行业的专业人士共七人,包括建筑师、设计师 、时尚杂志摄影师等等,使用Lomo相机来拍摄,当时中国时报报导的标题是「十九世纪相 机捕捉二十一世纪世界」,当然不是这麽一回事。总之,类似像这种邀集各行各业专业人 士的摄影展在亚洲Lomography发展初期相当普遍。随着在时尚杂志与流行讯息电视节目中 频频曝光,并在诚品书店还有一些风格咖啡店设柜贩售,吸引不少年轻人注意,从乐摸大 使成立到去年八月已经有超过三千多名会员加入。随着人数增加,原先邀请专业人士开展 的形态慢慢被一般的Lomo爱好者的竞赛所取代,Lomographer的结构也比较不会像一开始 属於某种时尚小圈圈,因此台湾各地的风情纷纷摄入,北部的乐摸爱好者多是拍摄城市的 风貌,南部则有本土风情,庙会和小学运动会纷纷入镜。虽然拍摄主题不尽相同,但他们 大多遵照「别想太多」「别管规则」的指示,高雄方面甚至举办了名为【我不思故我在】 的展览。      这个看似有趣的标题其实暴露出台湾长久对快照摄影的忽视与偏见,我认为这正是 Lomography能在台湾大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根据吴嘉宝分析台湾摄影的流变来看,我们可 以看到Lomography在台湾被接受的脉络。戒严时期摄影的主流是沙龙摄影,主题集中在风 景花鸟,刻意避免触及敏感的政治话题。1980年代则兴起新闻报导摄影试图改变台湾的政 治环境,以摄影揭露人道关怀,主题则以原住民、劳工及本土风景为主。这两类摄影也成 为台湾摄影的主流,一般提到摄影,印象就是拍莲花或是拍辛苦工作的人们。等到解严, 台湾摄影又迈向第三阶段,混合摄影和其他媒材的多媒体装置艺术开始出现。第四阶段, 也是现在Lomography的主要族群,则是受到电视广告、音乐录影带和电玩游戏影响的年轻 世代,他们以摄影为表现自身的方式之一,对於以往的摄影技巧和暗房技术并不是太在意 。轻巧好操作的全自动相机更是大量女性投入摄影的领域。      然而受到台湾的政治经济环境影响,业余摄影一直被认为用「玩」的,是一种兴趣和 嗜好,或是有钱人的玩具等等。台湾乐摸的宣传一开始也是走这个方向,比如强调这是间 谍相机(新外国玩具),以及将自己定义为城市游击队或愤怒的年轻人,声称自己反政府 反美学,但看来只是对既有的权威不满而套用的花俏名词,拍摄的主题其实是年轻人的生 活,对摄影本身并没有太多反思,只强调数位摄影是一种假象,但看起来比较像是为自身 产品的辩护。      台湾较早对Lomography有所讨论的破报记者丘德真则注意到东南亚地区发展的是一种 「後殖民颓靡纪事」,因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以及一直困扰这个地区的国族认同问 题,使得年轻人选择用模糊和失焦的方式来抗拒现实生活。在一场港台合办的展览【 B-side】,强调的就是看看生活的另外一面,积极快乐的一面,为苦於经济萧条的人们提 供短暂的团体精神治疗。Lomography一开始以外来商品的姿态进驻,後来却被当地的使用 者赋予新的意义,也可算是一种对文化工业的反抗。      在数位相机以及精密相机盛行的现在,一台低科技相机居然也能受到欢迎,在了解到 其背後的商业力量与意识形态後,我们可以了解到Lomo不过是相机市场的其中一台,比起 相机本身,参与人员的付出更值得关注,未来这批人若能长久持续摄影活动,并不限制使 用任何种类相机,或许会是一股新力量。2003.8.30          --------------------------------------------------------------------------------      书目      Adorno, Theodor W. The Culture Industry: Selected Essays on Mass Culture. Ed. J.M. Bernstein. London: Routledge, 1991.      Albers, Pillipp and Michael Nowak. "Lomography - Snapshot Photography in the Age of Digital-Simulation." History Of Photography 23.1(1999), 101-4.      Amelunxen, Hubertus V. and Florian Rotzer, ed. Photography After Photography: Memory and Representation in the Digital Age. Amsterdam: G & B Intl, 1997.      Anonymous. "Management Brief: Swords Into Spectroscopes." The Economist 333.7892 (1994) , 81-2.      Baudelaire, Charles. "The Modern Public and Photography." Classic Essays on Photography. Ed. Alan Trachtenberg. New Haven: Leete's Island Books, 1980. 83-9.      Baudrillard, Jean. The System of Objects. Trans. James Benedict. London: Verso, 1996.      Benjamin, Walter. "A Short History of Photography." Classic Essays on Photography. Ed. Alan Trachtenberg. New Haven: Leete's Island Books, 1980. 199-216.      Berry, Lynn. "'Lomography' Clicks With Shutterbugs." Los Angles Times 29 Sept 1996, Column A1, 29.      Black, Alexander. "The Amateur Photographer." Photography: Essays and Images. Illustrated Readings in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Ed. Beaumont Newhall. New York: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1980. 149-153.      Blumenthal, Holly. "Reviews of Lomo Kompakt Automat Camera." Editorial. Amazon.com. 14 May 2001. <http://www.amazon.com>      Bourdieu, Pierre, Luc Boltanski, Robert Castel, Jean-Claude Chamboredon, and Dominique Schnapper. Photography: a Middle-Brow Art. Trans. Shaun Whiteside.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0.      Copage, Eric V.. "Devotees of This Camera Aim for the Unpredictable." New York Times 17 Oct 1999, New York Up Close sec. 14:6.      Drake, James. "LETTER FROM VIENNA - A Camera That Really Opens Your Eyes." Business Week-European Edition 12 June 2000, 4EU2.      Eccher, Danilo, Christian Boltanski, Paolo Fabbri and Daniel Soutif. Christian Boltanski. Milano: Charta, 1997.      Fischer, Jack. "Quirky Russian Camera Gets Users to Loosen Up." San Jose Mercury News 2 Fen. 2002. <http://www0.mercurycenter.com/>      Ford, Colins and Karl Steinorth. You Press the Button-We Do the Rest: The Birth of Snapshot Photography. London:Dirk Nishen Publishing, 1988.      Gumpert, Lynn. Christian Boltanski. Paris: Flammarion, 1994.      Hassner, Rune. "Amateur Photography", A History of Photography: Social and Cultural Perspectives. Ed. Jean-Claude and Andre Rouille. Trans. Janet Lloyd. Cambridge UP, 1986. 80-1.      Holland, Patricia. "Introduction: History, Memory and the Family Album." Family Snaps: the Meanings of Domestic Photography. Ed. Jo Spence and Patricia Holland. London: Virago Press, 1991. 1-14.      ---. "'Sweet It Is to Scan…': Personal Photographs and Popular Photography." Ed. Liz Wells. Phot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 New York: Routledge, 2000. 117-164.      Holliday, Taylor. "How Lomo Can You Go? --- A Soviet-Era Camera Captures Bleary, Mesmerizing Images And a New World of Fans." Wall Street Journal 11 Jan. 2000, 24.      Horkheimer, Max and Theodor W. Adorno. Dialectic of Enlightenment. Trans. John Cumming. New York: Continuum, 1969.      Jones, Finn-Olaf, and Tom Post. "Austrian Attitude." Forbes 176.14 (2001), 132-3.      Liberson, Joshua. "A Holga Moment." Esquire 129.1 (1998), 24.      Kendzulak, Susan. "Spying On Life With A Lomo: At Taipei's BML Gallery, Seven Artists Offer A Four-Colored Glance At The World Through A Soviet Spy Camera." The Taipei Times 8 Apr. 2001.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2001/04/08/story/0000080927>      Lazaroff, Bob. "FEATURES - Lomography - Who Says Photography Has To Be Serious? " Popular Photography. Apr. 2000, 98-9+.      Lee, Vico. "Take a Look at Lomo." The Taipei Times 15 Dec 2001. <http://www.taipeitimes.com/news/2001/12/15/story/0000115924>      Marx, Karl. Capital: a Critic of Politic Economy. Vol. 1. 1867. New York : Penguin Books, 1981.      McMahon, Colin. "Humble Little Lomo Camera Has Become a Hit." Chicago Tribune 9 June 1999, Domestic and National News. <http://www.chicago.tribune.com/>      Newhall, Beaument. "Instant Vision." The History of Photography: from 1839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The Museum of Modern Art, 1982. 217-233.      Ostrovsky, Simon. "Lomo Plans to Preferred Dividends." The St. Petersburg Times 6 April 2001.      Poynor, Rick. "Depth Imperception." Print 54.6 (2000), 40-3.      Richards, Dan. "Yo, Shlomo! Lend Me Your Lomo!" Popular Photography Mar 1995, 43-4.      Scherbakova, Anna. "LOMO Rides Fad Into Foreign Market." The St. Petersburg Times 27 April 1999. International Trade.      Schneider, Jason. "Ask the Collector." Popular Photography Mar 1998, 40-5.      Slater, Don. "Consuming Kodak." Family Snaps: the Meanings of Domestic Photography. Ed. Jo Spence and Patricia Holland. London: Virago Press, 1991. 49-59.      ---. "Domestic Photography And Digital Culture." The Photographic Image in Digital Culture. Ed. Martin Lister. London: Routledge, 1995. 129-146.      ---. "Marketing Mass Photography." Visual Culture: The Reader. Ed. Jessica Evans and Stuart Hall. London: Sage, 1999. 289-306. facsimile printing in Language, Image, Media. Ed. H. Davis and P. Walton. Oxford: Blackwell, 1985.      Sontag, Susan. On Photography. New York: Anchor Book, 1977.      Vanderbilt, Tom. " Cheap Digital Cameras Abandon the Ordinary." New York Times 18 Nov. 1999, G14.      丘德真。〈lomo相机--打倒一切牛鬼蛇神!lomographer 的城市书写--从美苏超级城 市对照相簿到後殖民颓靡纪事〉。《破周报》2001年11月16日至2002年2月24日。 <http://www.pots.com.tw/weekly/backissue.htm>      丘德真。〈游击战法挺进台湾 Damien & Lomographic Society Taiwan〉。《破周报 》2001年9月21日。      吴嘉宝。〈台湾摄影简史〉。《「摄影透视;香港、中国、台湾」讲座及座谈会之讲 题与着作》香港:香港艺术中心,1994年。      ---。〈亚洲摄影文化价值的型塑〉。《影像的社会实践》,2000国际专题学术研讨 会论文集。中华摄影教育学会。2000年。7-20。      李嬉 〈纽约快递:Lomo自动相机:捕捉瞬间的随性特色,镜头宽、速度快、色彩鲜 展现生活草根魅力〉。〈无科技新型傻瓜相机:实验性生活趣味,弹簧控制快门 每个镜 头都成四分割动画〉。〈随兴拍摄风 只为那一刻:模糊、脱焦、层次不明另类诠释〉。 《中国时报》。2000年5月12日。家庭消费。      陈希林。〈19世纪相机 捕捉21世纪世界〉。〈疤痕放大 就像抽象的绘画〉。《中国 时报》2001月3月19日,艺文。          --------------------------------------------------------------------------------      本文根据笔者(陈采瑛)於国立中央大学英文所的硕士论文“The Lomo Way of Taking Pictures: Snapshot Photography and Culture Industry”所改写。承蒙论文指 导教授易鹏老师、口试委员许绮玲老师和林建国老师的提问与建议,在此致谢。当然,本 文所有内容由笔者负责。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24.68.100
1F:推 alayaosu:囧...原来国内已经有人做这种论文了... 03/16 01:07
2F:推 Boyen:推~ 相当有趣~ 03/16 01:19
3F:推 mauvaisang:不知道为什麽每次看到第一句的"时髦人士"都觉得很可爱 03/16 08:50
4F:→ mauvaisang:忍不住笑出来 03/16 08:51
5F:推 fancying:推!您的这篇论文是我研究所面试的重要参考资料说^^ 03/16 10:31
6F:推 stpark:话说我在学校图书馆认真的看过这个论文的说XD 03/16 12:10
dododocar:转录至看板 CSMU_PHOTO 03/16 12:37
7F:推 iwouldlike:推 写得很好 03/16 14:06
8F:推 singingchou:很多地方不同意~"~ 03/16 15:27
9F:推 volgarv:楼上别太认真,一笑置之即可 03/16 15:32
10F:推 singingchou:呵呵 不会啦 有人做这种论文是好事!只是观念不同而已 03/16 15:42
11F:推 volgarv:Google大神圣示,已经用了六次,http://0rz.tw/493Mv 03/16 15:57
12F:推 ayukawa1984:不是有Lomo版吗? 03/16 19:44
13F:推 alayaosu:请问可以转LOMO版吗? 03/16 21:31
14F:推 timking:我第一次洗到lomo的照片 是外国人拿来洗的..... 03/16 23:41
15F:→ timking:洗出来还以为我家的冲片机卡纸........ 03/16 23:41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24.91.25
16F:推 walt08292001:推~至少这是篇观察乐摸现象的文章,很用心。 03/17 01:49
17F:→ walt08292001:在玩与技术专业之间,很多可以讨论哩,还有摄影本身 03/17 01:51







like.gif 您可能会有兴趣的文章
icon.png[问题/行为] 猫晚上进房间会不会有憋尿问题
icon.pngRe: [闲聊] 选了错误的女孩成为魔法少女 XDDDDDDDDDD
icon.png[正妹] 瑞典 一张
icon.png[心得] EMS高领长版毛衣.墨小楼MC1002
icon.png[分享] 丹龙隔热纸GE55+33+22
icon.png[问题] 清洗洗衣机
icon.png[寻物] 窗台下的空间
icon.png[闲聊] 双极の女神1 木魔爵
icon.png[售车] 新竹 1997 march 1297cc 白色 四门
icon.png[讨论] 能从照片感受到摄影者心情吗
icon.png[狂贺] 贺贺贺贺 贺!岛村卯月!总选举NO.1
icon.png[难过] 羡慕白皮肤的女生
icon.png阅读文章
icon.png[黑特]
icon.png[问题] SBK S1安装於安全帽位置
icon.png[分享] 旧woo100绝版开箱!!
icon.pngRe: [无言] 关於小包卫生纸
icon.png[开箱] E5-2683V3 RX480Strix 快睿C1 简单测试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执行者16PT
icon.png[售车] 1999年Virage iO 1.8EXi
icon.png[心得] 挑战33 LV10 狮子座pt solo
icon.png[闲聊] 手把手教你不被桶之新手主购教学
icon.png[分享] Civic Type R 量产版官方照无预警流出
icon.png[售车] Golf 4 2.0 银色 自排
icon.png[出售] Graco提篮汽座(有底座)2000元诚可议
icon.png[问题] 请问补牙材质掉了还能再补吗?(台中半年内
icon.png[问题] 44th 单曲 生写竟然都给重复的啊啊!
icon.png[心得] 华南红卡/icash 核卡
icon.png[问题] 拔牙矫正这样正常吗
icon.png[赠送] 老莫高业 初业 102年版
icon.png[情报] 三大行动支付 本季掀战火
icon.png[宝宝] 博客来Amos水蜡笔5/1特价五折
icon.pngRe: [心得] 新鲜人一些面试分享
icon.png[心得] 苍の海贼龙 地狱 麒麟25PT
icon.pngRe: [闲聊] (君の名は。雷慎入) 君名二创漫画翻译
icon.pngRe: [闲聊] OGN中场影片:失踪人口局 (英文字幕)
icon.png[问题] 台湾大哥大4G讯号差
icon.png[出售] [全国]全新千寻侘草LED灯, 水草

请输入看板名称,例如:iOS站内搜寻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