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asbak (look)
看板KMT
标题ETC政策阻力试析
时间Thu Feb 16 11:02:34 2006
※ [本文转录自 a-bian 看板]
作者: asbak (look) 看板: a-bian
标题: ETC政策阻力试析
时间: Thu Feb 16 11:01:07 2006
ETC政策阻力试析:
● 一、过早或缺乏政策合法化的工作
ETC是个政策推动严重遭受阻力的案例,由於牵涉到交通、BOT的多重议题,
因此所带给民众的负面印象效力很广、很持久,反对的力到道也很实在。
ETC案我们可以看到他根本就没有完成「政策合法化」的工作。也许该案从
发包、定价到执行都经过相关的部会与议会的审查,但是却独独漏了最後
一段,「让人民理解且信服」。我们可以看到ETC政策落实前夕各大电视媒
体不断播送的三则ETC宣导广告,由打扮成渔民、穿着西装的生意人或者是
路过的驾驶等小人物接受访问,千篇一律地回答「赶快开通啦!」这样子的
宣传程度可说相关决策者完全忽略了、误解了「政策合法化」的意思,也
就是说犯了「过早地进行政策合法化」或者根本就「没有进行政策合法化」
的公共政策困境。
ETC三个字一般人是搞不清楚那是什麽东西的,用装扮的小人物接受访问的
广告也一点说服力也没有,一个从来没有过的电子收费措施怎麽会让人民
有「赶快开通啦」的想法呢? 这又不是捷运的快捷便利,不过就是个电子
收费又要多收钱的「中华民国万万税」罢了。由於只有在广告上下工夫,而
且广告打得很烂,广告时间也很短促,所以在民众的认知上,根本就没有形
成该有的说服功能。我觉得如果当初行政院长谢长廷在晚间新闻的头条上说
几句ETC正式启动的话可能还更有广告效益。也许ETC请个偶像剧明星来做代
言,知名度和推广度也会比现在来得好。
● 二、失败的行销策略
再来是ETC的定价策略失败。ETC的定价价格过高,以至於一般民众不想添购
车上机。原本买回数票就好了,为什麽要多花一笔额外的规费呢? 有研究
指出高速公路塞车的主因在於交流道而非在於收费站,因此在心理动机上驾
驶人购买车上机的意愿就不高,如果你有高速公路驾驶经验的话,就会觉得
政府的ETC政策像是在骗小孩。另外就是ETC是个BOT的案子,所以民众的预
期心理所造成的反抗心会更强烈,因为大家会觉得说是「政府在帮财团跟民
众乞讨」,而不是一个立意良善的政策。这是BOT的宿命,如何消除这种财
团把国家给包了的预期心理,就得透过行销的技巧来克服。
很不幸,我们看到ETC的BOT承包商在行销上完全失败的现况。车上机定价过
高导致一般人不想买。也许包商很无奈,车上机不过是反映成本,但是定价
策略可不是一昧的成本决定论,推广新商品的初期本来就要有流血的打算,
前4%到10%的装机率如果想要在短期内快速达成,就应该订个友善的定价,
比如说200元或199元,而非现行的差不多600元的侵略型定价,毕竟新商品的
利润都是建筑在大规模生产或使用的前题之上,如果车上机普及率太低,不
管收取多高的装设费都是亏本的,这种普及率长期低迷的整体成本当然远比
车上机的机体成本来得高很多。我觉得车上机可以采取差别定价的方式,前
4%采取最优惠价个,前4%~10%采取优惠价格、之後的则回归正常,这样子虽
然有不平等的争议,然而对於一开始的普及会是很有利的。
车上机的定价策略还有一个失误,那就是早买的人无法享受到後买的人所获
得的更优惠折扣,而早买晚买不过差个几个月而已。这样的定价策略让人们
感觉「亏到」,因此只会做出延後购买的决策。只要ETC包商再嘴硬「相关福
利没有办法一条鞭、一体适用」的话,装机率低迷我想不无长期化的可能。
行销学基本的4p策略,产品策略上便无法达到所宣称的「快速通过」之产品效
用,因为高速公路塞车是塞在交流道而非收费站,ETC车道的过站速度听说也
有40公里的速限。定价策略上让人有越晚买便宜的感觉,同时有收费过高的
「集体消费者抵制」现象。通路策略上,车上机装设据点不过300~600个,没有
跟全国的加油站、修车厂...等据点做整合,在通路策略上这个商品很难买得到
也是个致命伤。至於促销策略嘛,只靠几个舔嘴唇的渔夫和嘴边有痔长根毛的
生意人来做广告宣传,不但没有说服力,还嫌太过单薄呢! 根本就没有在做什
麽促销的工作。
● 三、危机处理手法过於粗糙
ETC装机率无法突破4%,ETC车道使用率无法突破3%,但是碍於合约政府无法提
早缩减ETC车道数量。这种做法的结果效应无论什麽原因多合理都是没用的,一
般民众不会想那麽多。没有购买车上机的驾驶人直觉就是自己的权益被牺牲掉
了,而且是被牺牲给财团。因为没装机所以遭受平时(而非假日)塞车之苦,而
车上机收费很贵很不合理(一般民众的感觉),这种政府为财团背书的负面印象
是越来越大,更使得ETC政策的落实更难实现,PTT上听说开始出现抵制ETC、拒
买车上机的网友自发性串联,便是一个明证。
ETC只是一个小案子,却遭受到莫大阻力,我个人认为是跟ETC的包商有最大关
系,不过交通部的失职也不能够推卸。现在搞到苏贞昌院长都得下海亲自指导
了。媒体、民众大反弹之後,从包商到政府的危机处理手法都显得过於粗糙,
当是现在问题难以收拾、小事情的解决却得当作阁揆政绩的另个因素。
● 四、ETC隐含的疑虑尚未解释清楚
(1)政府控制人民行踪
ETC技术日後可以发展出更多的商业用途,就有如车子的身分证一样,虽然有可能
带来E化购物、行动购物的乐趣与便利,然而这种用途发展的可能性也有政府与包
侵犯甚至监控驾驶人行踪的隐私权课题,日前报上社论或投书有在批评此点,我
想接下来的危机管控希望能够稍微解释一下这个疑虑的「杞人忧天」,或者是後
续配套政策的自我限制。
(2)车祸伤害
ETC车道跟一般的收费车道是一样的,如果要达到电子收费的快捷就应该要让时速
至少保持在60公里以上的通过速度,但是「有边界的车道(即收费站的硬体设施)」
的路幅限制下,要怎麽快速又安全地通过? 收费站车道的窄度不是任何一个长隧道
比得上的,不管是用人工收取还是电子自动收取,以後是否要废站,或者撤除不必
要的收费站硬体设施,可能就得再想想。
还有,ETC车上机从电视上看到的画面是装设在驾驶座前方,好像是黏在车前窗下
方和仪器面板上方交界处的样子,当高速行使时发生车祸,或者是在市区平面道路
发生车祸时,车上机的位置和形状会不会很容易造成额外的事故伤害,万一造成又
该谁赔? 我想这点倒是很少人有想过的。
◎写在最後
ETC政策我个人觉得是个很失败的公共政策,从方案设计、政策合法化到政策执行
都很失败,因为商品不好所以也很不好卖,苏魁真的要「冲一冲」了。ETC的预期
价值在政府官员、BOT包商和驾驶人的心中,三者之间是有极大落差的,实际上发
生的也和理论推测的不一样。我想只要谈到钱大家就很敏感,政策推动失败不应该
怪媒体推波助澜、怪驾驶人不愿配合,怪东怪西都是没用的,想着如何解决问题比
较实际。公共政策除了设计推案、执行导入之外,也有第三条路和第四条路,那就
是方案修正,以及政策终结,要怎麽走我想就看苏魁的决心了。ETC只是一个民生
小案,期待苏魁能够圆满解决,不要让民进党政府「不会管理」的恶评在一个民生
小案上落人口实,那是很不值的。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7.72.12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18.167.7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