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ivyfish (blue)
看板KIDs
标题[新闻] 家有小哈比人 一窝蜂注射生长激素
时间Mon Nov 13 19:57:03 2006
联合新闻 记者:记者王瑞伶、洪敬浤、彭芸芳/连线报导
「越来越多家长一掷千金,只求儿女高人一等。」中国医药大学与高雄医学大学附设医院
每月都有两、三百名患者,由家长陪同要求注射生长激素增高,即使自费花上一、两百万
元,还说值得。
「家长捧着钞票上门」,中国医药大学附设医院遗传中心主任蔡辅仁形容患者求诊心切,
他的门诊有四分之一患者都为身高而烦恼,其中不理医师劝阻坚持自费的近二成。
在高雄荣总同样热络,「坐不到一分钟,家长就急着要孩子打生长激素!」高雄荣总小儿
科医师邱宝琴十分吃惊,每个月有一百多名患者向她求助。
「打生长激素增高不是新闻,只是价格昂贵,以前打不起。」台中荣民总医院儿童代谢内
分泌科主任徐山静说,生长激素每单位三百元,每十公斤体重得打一单位,以四十公斤的
女孩为例,每天得花一千两百元打四单位,连续打三、四年,至少得花一百五十万元。
依健保局规定,生长激素缺乏者可给付,但条件严苛,须先由小儿专科医师做骨龄摄影和
抽血筛检,确定有生长迟缓现象,再转介到小儿内分泌专科医师,向健保局报备获准後才
能注射。
现代家长在意孩子的身高,宁可自己矮,不能矮了下一代,「自己花钱总可以吧!」不惜
自费让子女注射生长激素。工研院一名研究员发现儿子比同侪矮时,「心里很不舒服」,
到处打听怎样可以长高,「只要还有希望,为什麽要认命?」
台中县一名商人为了让女儿增高,就花了两百万元;屏东市林姓医师一对子女,则花了四
百六十万元。每长高一公分的的代价,平均五至十六万元不等。
对於一窝蜂抢着打的现象,医师认为有必要导正。高医大学小儿遗传及内分泌科主任赵美
琴说,生长激素不是万灵丹,须评估骨龄、父母遗传,并排除营养、贫血、甲状腺功能等
因素後施打,而且要把握注射的黄金时期;女生月经来前、男生十六或十七岁青春期前,
生长板尚未闭合是最佳时机。
高荣医师邱宝琴说,临床平均一百人有十人以下需打生长激素。通常成人身高男生一百七
十公分、女生一百六十公分加减八到十公分,超高或低於才要就医。
「国人对孩子的生长问题,常是关心有余,知识却不足。」徐山静说,台中荣总曾调查六
百五十五名因矮小求诊的儿童,发现百分之六十五不需治疗,有的是家族遗传,砸大钱打
生长激素效果有限。
「那些想当明星、模特儿的,我不鼓励花钱打。」徐山静有所坚持。蔡辅仁对於想当篮球
巨星,以一百八十公分为目标的患者,也一口回绝。
卫生署新竹医院小儿科主任谢德贵建议,与其拿孩子与全班同学比身高,不妨注意孩子每
年的身高是否长到五公分,如果个子原本很高,最近一年却长不到五公分,生长趋缓,反
而要特别注意。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59.112.183.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