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lovebanana ( 鹿 )
看板Jinmen
标题[新闻] 《金门金女人》91岁老阿嬷陈清守着洋楼守着梦
时间Wed Jun 28 18:31:25 2006
记者陈荣昌/专访报导
http://0rz.net/1c1wI
清晨五点,金门城老街的石板路上,还留着隔夜微凉的水气,九十一岁的老阿嬷陈清拾
级而上,推开烙印着七十余载岁月的斑驳门面,让晨曦洒进略带霉味的老洋楼,又开始
这一天与它的心情对话。
在金门城明朝老街上,破旧的传统闽南古厝排列成行,街尾的老洋楼,充满异国风情的
建筑外观,成了老街上独特的一景。
虽然只有一层楼,但挑高的空间,让老洋楼显得气派。正门前是有着「突龟」的长廊设
计,五根大圆柱,擎出的是属於这户人家的大气。正厅挑高,左右各有一间房间,往後
厅,左右也各有客房,後厅之外,则是个地势下凹的後院,右边有间厨房,左边有榉头。
民国五年出生的陈清,用抹布轻拭一夜的尘土,在正厅右墙前停了半晌,墙上挂了几张
早已泛黄,面容有些模糊的相片。「这是我先生黄天佑,那是『大某』。」陈清指着墙
上的照片,那是老公与「大某」(原配)落番新加坡时所照,陈清指着剪了一头清汤挂面
头发的年轻女子说:「这是我」,照片中的女子面庞清丽,年约二十。陈清抬起头抚着
相片,轻叹口气。
陈清是陈坑(成功村)女儿,父亲陈戽、母欧氏,家里还有一个哥哥、一个弟弟、三个妹
妹。陈清是长女,十岁时,哥哥便落番到马来西亚打拚,身为长女的她,要帮务农的父
母,因此,没机会念书。二十二岁时嫁给家住金门城的老公黄天佑当继室。
耳朵有些重听的陈清表示,先生黄天佑与乡人一样,年轻时经鼓浪屿前往新加坡,在新
加坡跟着来自鼓浪屿的林文庆医生学医,学成後到陈嘉庚橡胶园当管理。与曾在鼓浪屿
当助产士的「大某」结婚後,二十九岁返回金门定居,住进民国二十二年盖好的这幢金
门城一四八号洋楼。
陈清指出,「大某」也是金门出世,跟着家人到新加坡,与先生结婚後,才又返金。黄
天佑返回金门後,以行医为业,原本在模范街租屋看诊,後来才搬回金门城洋楼,在一
楼正厅为乡人行医。返金三、四年後,「大某」因病去世,一年後,黄天佑再婚,与她
成亲。
陈清说,先生的医术不差,会帮人「开刀、开手」,搬回金门城後,生意还不坏,那时
金门的医生不多,她依稀记得的有「李邦安」、「永光陈」二位。但没几年,黄天佑因
肠炎过世,过世时才四十一岁,留下她与三子一女相依为命,陈清表示,先生黄天佑赚
的钱都存在厦门鼓浪屿的华侨银行,大陆变色、银行倒闭後,存款变成废纸,母子只能
靠着几块田地出租,每年再由佃农处分一点农产度日,就这样将孩子拉拔长大。
因为老洋楼年久失修,下雨便会漏水,陈清的长子黄添才在洋楼旁又盖了间新式住宅,
黄天佑过世时,才三岁的他,对父亲没多大印象,已自金门酒厂退休的黄添才,只希望
政府能补助整修老洋楼,以免坍塌。
先生黄天佑过世时,陈清只有三十岁出头,守了逾半世纪老洋楼的她叹息道,以前生活
艰苦,现在有「老人钱」可领,日子较快活了。但问起过往,她总是摇摇头,「不说了
,讲这些没有用」。说罢,轻轻关起洋楼的木门,打着赤脚,缓缓横过老街,到对面的
厨房准备晚餐。
金门城明朝老街低矮的古厝,挤压着黄昏前最後的一点余光,伴随着岛乡的阵阵晚风,
沉沉地吟唱着老街洋楼的半世纪清冷。
--
I am a Broken Rose。
http://www.wretch.cc/user/lovebanana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220.135.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