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lmwalker (外面的世界)
看板Indie-Film
标题[新闻] 【电影菜鸟们】邓九云/演员的余地
时间Mon Aug 22 11:28:52 2016
http://udn.com/news/story/7046/1910265
2016-08-22 联合报 文/邓九云
我非常确定演戏这件事是需要学习的,至於究竟要不要成为演员,恐怕也得学了再决定吧
下定决心学习当演员
每个演员回溯儿时记忆,总能捕捉到一些表演特质展露的蛛丝马迹。
我国小时写相声段子代表学校去表演,在台上讲着只有自己觉得好笑的笑话而笑场。国中
跟体育老师学了一套羽扇舞,千里迢迢飞到美国表演给校友们欣赏。高中参加管乐社,担
任首席法国号兼社团公关,每次演出都要兼当主持人,於是每首曲子的高音都因为脑子想
着串场台词而吹不上去。看似在团体中活跃的我,一到了自由的大学,却自然远离舞台,
回到其他比较静态的兴趣。直到大三,偶然看见《破报》上某剧团在徵演员,跑去试镜,
再次与表演接轨。现在想起来,那不是「表演慾」的驱使结果,可能更贴近纯粹对艺术的
喜欢,所以就这样自然地靠近了。
从小剧场辗转到模特儿,懵懂间踏入娱乐圈,我走到了人生一个最显着的交叉口。像我这
样典型台湾教育体制长成的大学毕业生,好像没有太多机会能正视自己的兴趣。所有的喜
好都需要一点时间培养,我猜只有「非常幸运的人」会无意间接触到一些事物,就立刻被
勾起浓浓的使命与决心,但大多数人恐怕像我一样,一开始接触到新东西,多少觉得有点
意思,但天分又不足以支撑到能很快尝到甜头。这时,如果身上还背负着原本的人生目标
与计画,大概一下就打退堂鼓了。
刚开始演戏,不知道要做角色功课,不知道要找每句台词的动机,不知道如何一边说话一
边动作,技术层面更不知道要自己找光、动作要连戏、情绪该如何随唤随到……我拖延了
一些时间,最後抱着忐忑的心飞往英国伦敦,决心好好学习如何做个演员。
我非常确定演戏这件事是需要学习的,至於究竟要不要成为演员,恐怕也得学了再决定吧
。那是二十多岁的我,给自己的第一个余地。
放过自己留一点余地
回国後,继续往银幕和剧场发展,只要有演出机会就毫不考虑地参与。在这大约五年的时
间,因为到处拍戏巡演,我渐渐学会把工作融入生活、生活融入工作。不再焦虑工作表现
,不是认为自己完全上手,是在英国的那短短一年里,我学会尊重戏剧艺术的本质,学习
尊重每个个体的独特性,最重要的是学会尊重自己。演员的唯一工具就是自己的身体,演
戏就是在操作自己的身体来呈现一个角色。但是身体有时无法精准地被大脑控制,经验不
足会力不从心,最典型的就是情绪不够到位。而且戏剧其实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尤其当演
艺圈里商业价值主导大权,演员们就常常暴露在非健全的标准下成了被批评的活靶。如果
对自己以及表演艺术没有健全的认知,一不小心就遍体鳞伤。不要说做演员不成,连做个
简简单单的人都可能失去信心。遇上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工作、等待久了,还会怀疑是不是
自己真的太差,所以没有人找。
老实说,演员在影像工作的成果上能掌握的比重很低,把自己的部分演好,剧本该怎麽写
、之後会被怎麽剪辑,都不是我们能控制的。绕了一圈,只能做好自己,然後任人安排拣
选,拣选的标准依据主观感受,主事者只要觉得不适合,通常演员也没有为自己争取的机
会。因此,演员的毕生终极功课,应该是学习如何放过自己。纵使自己的选择要自己负责
,选择的「结果」也是没有时间点的──今天看到的结果是坏的,也许明天是另一个面貌
。就算偶尔迷惘怀疑,也要记着放过自己,为自己选择的结果留一点余地。
村上春树说自己是一个还在「发展中的作家」,还留有发展余地,还留有(近乎)无限的
「伸缩」余地。我想这套用在演员身上也是一样的。只是对我个人来说,那片余地里的我
,演员只会是其中的一种身分,她还必须同时是生活家、创造者,更是「自己」。而「自
己」这个主题,将永远在变化,无穷无尽没有终结。我或许可以说,我是幸运地选择走上
演员这条路,在自己的余地里成为任何想成为的人。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23.192.242.163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Indie-Film/M.1471836536.A.4C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