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rockid (毕制怎麽办?)
看板Indie-Film
标题Re: [心得] 国片的声音制作
时间Fri Sep 9 15:44:25 2005
※ 引述《jimulder (陌日程式)》之铭言:
: 「影像有所谓景深,声音也是。画外音往往比对白更能营造出影片的氛围。」资深的
: 电影前辈如是说。电影是由「声音和影像」所构成。既然拍电影的时候,摄影师会去
: 注意到影像的焦距、物体的前後景深,甚至是构图的层次感,那为何录音师与混音师
: 对於声音的制作就如此的粗制滥造呢?
: 想必大家看以前的国片,都会有一种感觉,就是对白少,长镜头多。镜头一长,除非
: 是很擅长场面调度的导演,否则角色的互动就少。如果再没有对白的话,那麽整部片
: 子除了背景音(也就是沙沙沙的空气声)外,几乎是听不到任何声音了。早期的国片
: 就是那种角色对白不多,内心独白长的又命却又不愿意说出来给观众分享,只会站在
: 镜子前面或是坐在浴缸里头抽菸发呆。这样子的电影,观众能够听到的声音层次感自
: 然不多,听觉的刺激自然大幅降低。
其实与其说国内录音师对於声音设计方面技术不足
不如说是国片类型以及导演所影响
举咱们侯导为例好了
侯导正如您所说的擅长场面调度 角色互动少 对白少 镜头长
因为他追求的是一个真实的感觉
看他的电影就像是在看一个真实的事件一样
其实他不太懂声音的呀!!!!
他不会要求说这个地方如果有一点什麽声音的话会好一点
他不会要求这些的呀!!!
我记得我们某个老师有跟我们讲过(忘记是廖桑还是谁)
他说某年坎城影展要放侯导的片
放片前一天试片的时候把侯导给找来
请他听听看这样的声音ok不ok
他觉得莫名奇妙
听声音跟他有什麽关系 应该找他的录音来才是
所以在导演不懂或不要求的情况下
声音品质也往往是如此了
基本上录音师混音师很难帮助到什麽
想多加一些声音说不定还会被要求拿掉呢!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30.7.154
※ 编辑: rockid 来自: 61.230.7.154 (09/09 1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