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polesirius (ff)
看板India
标题[游记] 北印度游记【十九】千柱之庙
时间Thu Jul 29 11:23:50 2021
~※ 千柱之庙 ※~
图文网志版:
https://blog.xuite.net/sirius99/blog/589919646
(这是个被耽搁很久才终於完成的游记)
相比昨日极度紧凑的行程,今天要去的地方不多,主要是拉车到蓝色城市「久德浦尔
」,但中间还是有个重量级景点「千柱之庙」(Chaumukha Mandir)。它中午十二点後才
开放给观光客参观,本来我早上是排了「那格达」与「艾克林吉」,但就如前几篇所说,
被胖大叔移去昨天了,所以我就等着看他要拿什麽极美山景来换。
结果....他先开车到了一区树林,指着枝干上挂垂满满的蝙蝠,然後带我去河边看牛
拉水车,接着又在很偏僻的小路东拐西绕,当我疑惑到底是要去什麽秘境时,笑咪咪问道
:「怎样,景色很棒吧?」不会吧,刚刚这些就是他牺牲掉我昨天的城市王宫,特别要带
我来看的风景?
是啦,相比别地方黄沙滚滚的秃岩地貌,这边是多了些绿树,不过....应该没到绝美
的程度吧?之前去过的几个国家都有更厉害的山水狂电它啊。若非往後几天还需要他开车
,真的很想立刻吐嘈,但那瞬间也只能将苦水咽进肚,端起假笑说着「是啊是啊」,免得
他把我踹下车。
车在转完胖大叔自以为的私房景点後,来到「Ranakpur」,也就是「千柱之庙」的所
在地。在此正午时分,照理该先用餐,不过我可能已被当成仙了吧,他什麽也没多问,就
直接下车带我买票,押护照换语音导览。这倒没差,能把时间省下来多看些建筑正合我意
。
一如来之前在网路照片所见,「千柱之庙」的外观相当壮伟,像个城垒座落於高台,
微弧小塔相互比肩,形构成围墙,每座塔还支着旗杆,配上白色长幡。入口门楼也与其规
模相称,三层高的露台折曲堆叠,有拱冠凝聚着视觉。据说这座寺庙的砌建缘由於五百多
年前的一位商人,他梦见一艘在天体间飞行的舟车,觉得是种预示,便求了当时大君的资
助,要将那样的形貌化为寺庙。但我可能悟性不够,在入口前左望右看,怎样也不觉它像
交通工具,难道在那个预示梦里就真的是座飞行城?
尽管立面上的妆点不多,只是有着展阔气势,当踏着长阶走入门廊,便像步进另个世
界。扭摆的小人串接着,成了门框带饰,横楣与支柱则像神只们的展演舞台,连门槛也拉
伸出鼓面模样的台座,配衬上守护兽。天花板自然不可能留白,若抬起头,会发现有尊分
化出五个下半身的蓄胡小神在那与人互望。如此猎奇的造型很令我疑惑,幸好回去後有找
到典故,原来那是五元素的化形「Akichaka」,分化的下身代表地水火风,以及象徵源头
的天堂。
不过若以为一处门廊就概括了此寺风格,便太天真了,它只是道前菜,穿过之後继续
登高,拓开视野里的千柱丛林才是主景,令人瞠目结舌。一如在寺外所见,接迎大厅有着
三楼高的空间,它由诸多立柱协力撑起,每根都布满细腻刻凿。我走近细看,柱面先以团
花拼组成条带,随着视觉往上,渐转替为摆扭小人,他们环舞着,也举手抬足化作撑架。
撑架上彷若云界,有诸多神只於龛室俯视着,也像是种指引,将我的目光带至天穹的华丽
藻井。
藻井中心为基本款的层层瓣蕾,然支撑的拱肋却不甘平凡,每一根都化形为人物,身
姿婀娜地立於花丛间。邻近的镶板亦不乏精品,像是靠近入口的许愿树「Kalpavriksha」
,便有着抽象表达,它的枝叶似流云、也如浪花,它随兴勾卷着、繁复堆叠着,现显大自
然的生生不息与变化万千。
我在讶望中缓缓往前走,挑高大厅正对的是核心圣堂,不过在圣堂前还有个较低矮的
空间,入口被长绳及管理人员拦着,看起来必须是信徒,才有资格走到那处小厅,在圣堂
前跪坐、祈愿、寻求心里的平静和领悟。虽有点疑惑是如何判定身分的,但若拿着相机,
肯定就过不了关吧。
好奇的我在拦绳前努力朝里窥望,小厅以环柱圈绕,风格尽管与外头类似,却像凝缩
了精华,显得更为精致。除了细密的柱雕、藻井叠瓣、人物肋板、水晶灯,又添上在「那
格达」望过的「Makara-Torana」,隐着接迎寓意的波弧饰带挂在支柱间,便彷佛此庙以
其包容万物的慈心,等待人们走近聆听。
最早,我曾以为这就是一座印度教寺庙,了解过後才知道其实属於耆那教,跟佛教一
样,都来自婆罗门教的宗教改革。就如同西方天主教的过往,婆罗门教流传久了也变得僵
化迂腐。越来越偏差的种姓阶层让许多人起了反感,我们熟知的佛陀是一位,创立耆那教
的「筏驮摩那」(Vardhamana)也是其中一个。
耆那教的思想跟佛教有点类似,秉持着和平与平等,要人们不杀生妄言,也别偷盗淫
邪。不过在教义里有个很特别的身分「蒂尔丹嘉拉」(Tirthankara),指的是摆脱业力
的限制,跨越生死轮回的开悟之人,以某个角度而言,算是他们的祖师。这样身分的共有
二十四位,被信徒们称作「大雄」(Mahavira)的「筏驮摩那」是最末一个,而敬在这庙
里的,则是首位祖师「Adinath」。
我努力地往圣堂内望去,隐隐能见着一尊人物座像,尽管在耆那教的典籍中没有个性
鲜明的神只,世界也是由微粒自然组成,祖师这麽特殊的身分还是被物化为一种形象,予
信徒们祷望。他在中心圣堂分身成四,朝东西南北讲道说理。这种四方传道的概念也影响
了寺庙的设计,不像传统印度教是由连续大厅引往高塔守护的内圣堂,这一流派的圣堂多
半在中心,副坛设於四角,其余厅殿则十字放射,以回廊交互串接,形构出一个方整世界
。
正打算循着回廊验证这样的布局时,我瞥见了往上的短阶,这很令我好奇,毕竟先前
访过的印度庙楼上都是禁地,怎料短阶通抵的就仅门厅顶头,其余由立柱撑起的华丽过道
依旧只是空中楼阁,就别提去寻找隐於视觉死角的厅室。
不太清楚是怎样的典故习俗,这个空间在台座及地面各放了一尊石象,让我联想起印
度主神前都会有的座骑,彷佛既系出同源,便自然融入了惯有传统,就像寺内满布的摆扭
人物饰刻。研究之际,不时还能看见信徒朝象底下钻,感觉对他们而言,当这麽屈身爬穿
,就能以一种谦卑获得照应,使冀愿成真。
走下楼,我以顺时针方向开始走绕,回廊隔出的小中庭有古树几许,尽管树干裂分成
夸张穴隙,依旧生机盎然,让枝叶密织成伞。不过才望了几眼,目光便被圣堂外的工匠勾
去了,他们穿着白汗衫、下身是传统缠巾,正拼组装饰着某尊金属坐像。刻板印象中的工
匠形象都比较草根,但我望见的其中一人不仅五官帅气,黑框眼镜下还有着艺术系学生的
气质,连思索中的眉头微蹙都是风景。这到底是个怎样的国度呢,好像多数人都因着贫困
而脏污市侩,又随处可见耀光熠熠。
在偷瞄中我走至寺庙转角,有着塔形的副坛门扉闭锁,没打算给观光客随意窥看,坛
前的小厅倒是开放的,纵使穹顶支柱也是雕花满缀,相比圣堂前的那间就逊色许多。迅速
以目光扫了一下,我便继续走到北侧的挑高大厅。
大厅跟西边入口那的相似,没有壁面,只以高耸的立柱虚隔出空间,也彰显参天气势
,密叠的重瓣藻井以我这平凡肉眼,辨不太出差异,但柱上的雕刻仍能感觉得到不同。据
说寺内的一千余柱花样都没重复,彷佛当年的工匠各自认领了区域,就开始了秘密的创意
比拚,即便同一组乍看有着类似堆砌,仔细观察,还是能找到其中变衍,或许是某一层带
的图腾,抑或龛室里的人物姿态。
不过对多数人而言,这间最有记忆点的应是中央昂立的大象石雕吧,不像门厅楼上那
两尊小小的,设有象夫的它有着真实尺寸,成了观光客必定合影的焦点。而另个可供分辨
的应是厅尾,通往侧门的出入口上置了大型坛座。它呈多角折曲外型,底端为一层层的驮
兽带饰,上端则是无数的人物坐像,语音导览里没提到它的用途,但这东西如塔庞然,贯
穿了楼层不知延伸至哪,感觉应该有祭祀上的重要意义。
继续绕往东侧,在这边能找到第二十三代祖师「Parshwanath」的形象雕板,他一身
雪白立於华盖下,两侧有弟子伴随。本以为圆盘上那些与花朵攀缠的,只是常见的藤蔓饰
缀,读了说明,才知竟是一千零八条蛇彼此绕接,这麽说来那看似致密的华盖,其实皆是
一个个蛇首?再多查了一下,他的代表符号也是蛇,且多半会和蛇神一同出现,难怪雕板
的最边两位有着半人半蛇的型态。
相较二十四代祖的狮子,以蛇作形象代表倒挺特别,可能跟他的传奇色彩很有关吧。
耆那教的祖师几乎都像神话时代的人物,第二十三代尽管年代较近,也存在各样的转世故
事。故事中他有个宛若冤家的哥哥,在第一世为了王位杀了他,後来也不断转世化身为蛇
夺他性命,可是「Parshwanath」最终仍是以慈心看淡一切,彷佛带着渡化之意,拥抱死
亡。
除了这块雕板,附近还陈设了其他艺品,像是描绘「Jambudweep」的石板。在印度传
说里,「Jambu」这种乔木生长於世界中心,根部产黄金,是人类的起源地,因此在这块
石板上能看到围绕「须弥山」的一间间小屋阁,周边缀着林树。望起来倒也挺贴合寺庙的
布局,圣坛为心,仪式厅间四面包绕。
当然就跟其他两个方位一样,这儿也有敞阔的挑高大厅,繁丽的柱列依旧令人目不暇
给。不过这儿的厅尾没有象雕、没有高坛,只有墙边延伸的凳板,於是便成了某种休憩空
间,招来几个年轻人闲坐聊天乘凉。我找了空处往窗外望,远山、密树,没什麽随庙共同
发展的建筑,仅见一座雕凿精致的小祭坛立於环道对侧。而若努力伸长脖子、多探点头,
也能瞄到些寺庙背墙,看看贴并成林的塔柱,以及在檐角昂立的逗趣小象。
待了一阵,下个目标是面南的厅殿,先前都被丛立的柱林惑乱了眼,这时经过小中庭
,才发现若抬起头,便能望见中央圣堂的高塔。它的规模想当然比副坛的壮伟许多,除了
嵌上一层层带檐露台,微拱的塔面也携着相当细腻的切凿,有些应是堆叠的小龛室,有些
更精微的则由於过远,缩化为密密麻麻的深雕孔洞。
至於正南的那座挑高大殿,老实说我已无法辨认它与其他三间的差分,毕竟脑袋的图
形库早就满溢。於是转换目标,开始远远用镜头捕捉中央圣堂外壁的装饰,因为这儿没人
管制,不用担心我的拍摄被当成亵渎。尽管距离仍是种硬伤,拍不太出环柱的错落美感,
神像的生动神情也被糊化了解析度。本来期待语音导览能多介绍这些雕刻的意指,不过它
似乎着重在建庙的渊源与耆那教的教义,几个重点作品虽有剖析,英文夹杂印度文的专有
名词却让我听着听着就恍神了。再加上忙着拍照,忙着研究雕饰细节,虽一路随着指牌把
内容播送完毕,当回到最初的西面出入口,知识也没增长多少,很觉得汗颜。
走下阶梯出来,外头的布置变得不一样了,可能是要办什麽活动,货车载来金光闪闪
的高矮柱台,接连门阶摆了两列,形成长道。并不断在台座安上盆栽与摆饰,谨慎微调着
位置。摆饰也似是高级品,镶了满满水晶的镂雕球体及瓶灯,缀着彩石的灿亮孔雀,感觉
当夜幕一落,便会有另种华炫风姿。
窥看之际,我遇到好心的老妇人,她帮我照了两张跟寺庙外观的合影,但自觉没拍到
门面顶梢不太满意,又膝盖不好无法蹲下去取景。尽管我一直说没关系,她却硬要把老公
找来,再费了番功夫帮我完成照片,离开前还指着旁边小路,说往上走可以拍出很棒的远
景,这样的热情好令我感动,相较只想抠我时间的胖司机,简直是天与地。
依着老妇指向,我往坡上走,果真没多久便看到一处像被遗弃在蔓草中的小庙,形体
虽存,主塔、伴亭也没多少倾损,但感觉已无人造访,或许再过几个百年,便将回归山岩
尘沙。而从这儿转过身,就是个居高视野,能更完整地看到「千柱之庙」的外观。原本在
丘下只能仰望门楼与环墙,这会儿几座堂殿的拱顶如叠峦现身了,即便寺庙形构似是四方
对称,入口大厅的身分还是不太一样,它有着角锥的形姿,雕物层叠,在它的後方则是主
塔傲然伟立。
我不禁定定望着,像行过了藤花攀缠的撩乱丛林,登上峰岭,终於能遥望来时路,这
壮伟的模样真的便是当时商人梦里的天河浮城吗?我不知道,我只晓得它也将出现在我的
午夜梦回,以其炫眼的另种形姿。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171.158.227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India/M.1627529032.A.186.html
※ 编辑: polesirius (1.171.158.227 台湾), 07/29/2021 11: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