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talin5814 (重现江湖)
看板I-Lan
标题[闲聊] 探访礁溪的前世与今生│张健丰
时间Fri Aug 2 08:49:33 2024
探访礁溪的前世与今生│张健丰
18世纪末福建漳州人吴沙率众开垦兰阳平原,而有了现今宜兰以「结」、「城」、「围」
等特别的字不断重复的地名。礁溪温泉虽在日据时期才普遍开发利用,但因位置重要,在
历代军事上扮演重要的脚色,陆续有清代伐木工头林泳春的民变及林李成、林火旺的反殖
民奋斗。
以温泉闻名的礁溪乡,在宜兰县地理位置上具有特殊的优越性。西北负汤围之高山(雪山
山脉),巍巍挺立,直耸云霄。东南临兰阳平原之田圃,一望无涯,遥接海际。今天宜兰
线铁路、国道五号、北宜公路,皆由北而南穿越本乡。此外,礁溪在历史上也扮演重要的
脚色。
重要灌溉水源的龙潭湖
在旧称「四结」的宜兰线四城火车站西方约3公里山脚下的龙潭村,有一个龙潭湖。它在
清代时和池上的着名景点─大坡(陂)池,拥有相同的称呼。30余年前笔者在宜兰服兵役
,在苏澳的武荖坑下基地时,曾从此夜行军,走到龙潭湖旁的草地野营。当时无缘对龙潭
湖一亲芳泽,只对附近台塑的台化工厂印象深刻。近期旧地重游,昔日的台化工厂今已转
型为龙潭湖畔悠活园区,提供游客生态教育导览和教育活动。
而沿着龙潭湖畔步道游赏山光水色,正如日据的1933年《礁溪庄管内图》〈礁溪庄势一览
〉所描述:「四季水量丰富,呈绀碧色」;「鱼类水面高高跳跃,水鸭也来游。」龙潭湖
也是礁溪境内重要的灌溉水源,清咸丰2年(1852)刊行的《噶玛兰厅志》描述:「四围圳
,在厅北六里,宽八尺,长千丈。由民合开,上引大坡水,自大坡至四围(今吴沙村)及
马麟社(今玉光村)、踏踏庄(今玉田村)止,约灌田二百甲。每年修筑,听民自鸠。」
因宜兰多雨,加上平原满布低漥的水池,农民利用鸭子识水的天性,让宜兰从清代起,就
是台湾养鸭产业重要的基地。现今龙潭村旁的吴沙村开兰路,有一座打造循环共生的鸭子
生态园。
兰阳八景之一的礁溪温泉
200余年前,吴沙率垦民从今新北市的澳底往宜兰市前进开垦的途中,在礁溪看到乾掉没
水的谷地,命名为「礁坑」。按,《台湾语典》:「乾,水涸也。多用礁字」後因洪水将
该谷埋没,遂命名为「礁溪」,这条溪即今天的汤围溪。礁溪温泉主要分布於汤围溪温泉
沟两侧谷地的汤围(今德阳村)和白石脚(今玉石村)地区,为全台少见的平地温泉。
汤围在清代时因通生番界,设有汤围隘,属头围堡,配有隘丁8名。因该地山谷环抱及温
泉沟於水田中央余烟袅袅,道光17年(1837)刊行的《噶玛兰志略》和日据初《台湾日日
新报‧汉文版》有如此生动描述。「远望热气蒸腾,泉中若沸.附近田园多被泡伤」、「
未几清之某官巡行到此,知其泉之能爽人心身,毫无毒害。乃取而饮,且浴之,并以其効
用布告众人」,「土人无冬夏,澡浴於此。」但礁溪温泉在日据时期才普遍开发利用。公
共温泉设施最早出现於1915年,在离礁溪驿东北约500公尺的圆山公园(今礁溪温泉公园
),有砖石构造的公共浴场。其前控万顷青田,隔洋遥望龟山岛,被列为「兰阳八景」之
一。今天除了礁溪温泉公园,在汤围沟温泉公园也设有免费的泡脚池。
先民的拓垦和建置
昔日宜兰县城郊的金六结有国军营区,是笔者当兵时的师部所在。今礁溪境内也有十六结
(今三民村)等不少以「结」为名的地名,和其他「城」、「围」等特别的字不断重复的
宜兰地名,隐藏着汉人开发此地的遗迹。清嘉庆元年(1796)福建漳州人吴沙率领漳、泉
、粤籍垦民进入原住民平埔族定居的兰阳平原,最初在头围庄乌石港附近筑土城─头城,
并逐渐往二围(今头城镇二城里)、三围(礁溪乡三民村)、四围(礁溪乡四结村)前进
。因此有了今日北边地区的头城、二城、四城。垦伐团队再以十人为基础划分成数个拓垦
单位,称为「结」,数十结再成为一「围」。
嘉庆17年(1812)兰阳平原中央的五围(宜兰市)成为噶玛兰厅治所在,为避免与厅治冲突
而将头城改为「头围」,并驻有县丞,即今天的副县长。同治13年(1874)日军侵台的牡丹
社事件後,噶玛兰厅升格为宜兰县,雅称兰城。此时,从台北走淡兰古道越过草岭後,要
进达「兰城」,有「一关横截大道,是为北关。由是进达兰城,水程以沙仑为咽喉、陆程
以礁溪为扼要:北来之门户,於斯为固矣。」所以,礁溪在历代军事上扮演重要的脚色。
从美丽家园到杀戮战场
和台湾其他地方一样,来到宜兰拓垦的漳州移民大都以务农为主,既朴实但也有反叛的性
格。进入19世纪,由於宜兰老树「林密菁深」、「中有樟树为战舰需,例由官给资采办」
,伐木工头林泳春在大坡建立开采樟树的匠寮,因私煮樟脑获利,得罪官府。道光2年
(1822)林泳春「啸聚四围大坡地劄寮成党,霸踞山场」,次年3月滋事,围头围县丞署,
10月於礁溪被官军擒获。
明治28年乙未年(1895)底,为了配合抗日军袭击台北城的行动,宜兰出身的林李成等,於
12月30日,率领游击队进围宜兰县城的日军。日军第四师团混成第七旅团,於隔年1月12
日登陆苏澳,1月17日占领礁溪,19日攻占头围,接着进行清乡工作。1月13 - 28日期间
,整个宜兰「被诛戮者达1,500人,烧毁家屋1万间,兰阳平原大半已呈灰烬。」
林李成内渡中国大陆後,由其属下林火旺(礁溪林尾庄人)承续统领之权,手下约有700
人左右。儿玉源太郎总督转以「等待归顺、究明土匪真相,对不降者断然讨伐,以图剿灭
之软硬两手政策」发布「匪徒招降令」。明治31年(1898)7月28日,後藤新平民政长官亲
自出席於协天庙(礁溪驿南方1.2公里的关圣帝君庙)西方的枫树林(後为礁溪公园)举
行的归顺仪式,参加者约有300人。日方对於林火旺这一批日据以来数量最多的归顺者不
敢掉以轻心,让这些人承包了北宜公路的修建工程。明治33年(1900)3月22日林火旺被处
决。此後宜兰再无大型的武装抗日行动。
武暖石板桥有悠久历史
在距四城车站南方约500公尺,有一座建於清代的武暖石板桥,又称「四围桥」。建於光
绪17年(1891),是昔日礁溪与宜兰来往官道所在的桥梁。地处今礁溪乡光武村,为原住民
平埔族奇武暖社的范围。该社属於浊水大溪(今兰阳溪)北至乌石港的西势社番二十社之
一。嘉庆15年(1810),「归沐王化,始赴官控理…(台湾)知府杨廷理乃举汉人为各社总
理,设立通事、土目,约束社众,造报丁册,教以人事,薙发着衣,始知置备耕牛、农具
,渐通汉人语言,亦知爱重银钱,烹调饮食矣。惟伦常、祭葬、婚婣尚沿旧习。」
直到日据後的明治29年(1896)9月30日,才开通从基隆到宜兰苏澳的军事道路─陆军路,
即今天台2线滨海公路和台9线平原段公路,武暖石板桥遂回归平静。
未来的展望
今年4月3日花莲大地震也影响到宜兰的观光,且震後振兴补助方案未将宜兰列入。而过去
十多年,礁溪因温泉区过度开发与抽取,已导致温泉资源减少,水温及水位下降。当局应
在宜兰好山好水的条件下,为游客建立吴沙「唐山过台湾」後,筚路蓝缕开发宜兰,以及
先民在乙未保台和反殖民时的英勇事蹟,当作史迹探索行程。
(作者系历史研究工作者)
相关图文
http://www.observer-taipei.com/book2021/item/3712
--
东武天皇在台湾战死:探访北白川宫遗迹
http://cs2nn.nhu.edu.tw/research_ii.html?id=1&type=19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来自: 1.200.35.238 (台湾)
※ 文章网址: https://webptt.com/cn.aspx?n=bbs/I-Lan/M.1722559777.A.495.html
1F:推 ssstw: 原来礁溪的历史是如此,长知识了! 08/02 09:07
2F:推 an5607: 推 08/02 09:23
3F:推 davidhsu: 长知识了,感谢分享 08/02 11:27
4F:推 lorrainelin: 谢谢分享! 08/02 12:41
5F:推 wei59: 推 谢谢分享 08/02 21:36
6F:推 IMMONEN999: 这好棒 感谢分享 08/02 23:16
7F:推 KTFGU: 感谢分享!! 08/03 02:47
8F:推 ceciliarong: 推 感谢分享 08/06 2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