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iliaslayers (司马云)
看板Headphone
标题Re: 对於APE、flac vs MP3的一点看法
时间Thu Sep 27 00:12:02 2007
: 其中我对於遮蔽效应 有点个人的想法...
: 遮蔽效应能够在某频率声音很强的时候 去忽略掉这时「应该听不见」的声音
: 可以节省资料流量,但是
: 这个遮蔽效应是针对人耳的频率响应图去作判定....
: 而当我们用各种不同厂牌、特色的耳机
: 他们各有各不同的频率响应曲线.....
: 就好像会戴着各家不同的眼镜去看世界......
: 这时声音 会不会、该不该被忽略 就应该是由耳朵而不是程式来判别了...
: 所以个人在压的时候都是关掉那些选项 仅压VBR J-stereo 高流量
: 外出听 呵呵 无损就放电脑里
: 个人的一点小看法...
遮蔽效应是声音讯号压缩很重要的一环
因为由这个效应可以砍掉不少资料,来达到压缩的效果
而这个原理跟人耳的频率响应并没有太大的关系
就像我之前讲的,是一个频率特别明显的时候,周围的频率会不容易被听清楚
甚至听不见。
举例来说,像是在比较吵的地方,你会不容易听清楚别人的声音
但你可以听到对方传来呜呜呜的声音
就是因为高频的地方被盖掉了
这个理论是有一个模型的,因为每个频率的声音对人耳的效果都不同
对遮蔽的程度也不一样,算是蛮复杂的一个模型,属於非线性的处理。
所以说跟所听的器材比较没关
因为这是从人耳所听到的模型出发得到的理论,然後写成程式的
另外补充一下
声音只有三种东西,大小,相位跟频率
但是音响常常有用更多的名词
像是音场,解析力等等
其实说穿了,也只是高频的东西在作怪而已
最明显的,像是我们国中学的,我们能分办一个声音是什麽
是谁唱的歌,是男生是女生等等
是由一个声音的音高,音色,音量
音高对应的是频率,音量对应的是大小
那音色呢?很明显的,音色一定不等於相位麻
音色最主要的,就是驻波频率
像是每个人的口腔都不尽相同,发音的方式,歌唱的方式都不一样
所产生的驻波都不一样。
音高是基频,而驻波是这个基频的倍数(我忘记公式了@@有空再来翻翻高中课本好了..)
当然还有其它的非基频的频率和其频率的驻波
这些东西合起来,就变成了音色了。
而音场也是一样,只是音场是声音在环境产生驻波,然後再加上一些相位的延迟
(其实音色也有相位的延迟造成的影响,只是对於环境来讲
乐器的共鸣箱和人的口腔都很小,相位的影响都不大)
我们在听音乐的时候,就是由现场的残响等来知道音场好不好
我的建议是,除了砍除高频试试,也可以试着把低频砍掉
这样或许能更了解音场这东西了。
--
※ 发信站: 批踢踢实业坊(ptt.cc)
◆ From: 61.224.33.105
※ 编辑: filiaslayers 来自: 61.224.33.105 (09/27 00:27)